第111節 神遊紫府傳真法

鮮花水果早已供奉於聖像之前,寇真上香三柱叩拜,敬香真言起,再拜,淨天地真言起,緊跟着淨法界真言,起身,開光真言四十九遍後,再拜,此時,寇真亦已進入一種恍惚之中,這是因爲精神高度虔誠所致,大殿之中,微風頓起,種種香氣撲鼻而起,細細感覺,卻又不可捉摸,寇真身應邀而來的當地鄉紳名流,也同寇真一起下拜,見此,心中正信亦生。

寇真此時功力,已非一年前可比,召喚天地精神比之當初,已有天壤之別,開光之後,寇真取出黃紙書寫給上天的奏疏,朗聲誦讀,奏明上天,寇真因何得法,因何重開道門事由。讀後焚化。

外面百姓忽起喧譁,寇真問何事,一個僕人跑進大殿,喘息未定:“稟報天師,天上出現神蹟!小民們正在跪拜!”

殿中衆人隨寇真出了大殿,擡頭望去,天空之中,三朵祥雲形成雲做的三清聖像,衆人正在望天下拜,寇真一見,打個稽首:“無量天尊!弟子寇真拜見三清聖祖。”

寇真不知道的是,這是他的精神與天地相應而引起,並非真有三清下臨,他現在一拜,不自主間精神與天地共振,天人合一,感應立起,三清雲像目光下,天光下瀉,異彩鋪地,照在寇真身上,此等神蹟,令寇天師大名真正在周邊百姓心中紮根,一提寇真之名,立刻敬仰地說,這是一個活神仙。

此異象一出,那些鄉紳名流也真正信服,紛紛慷慨解囊,寇真一一拜謝。一天下來,寇真也有些累了,他帶來了兩個小廝,以便打掃清潔之用,讓兩人先到後面休息,他今天也不回家,就在聖像面前的蒲團上打坐調息。

……

林韻柔與紀湘然自離開四明山,趕往晉陽,一路無事,也不入晉陽,如果騎獸入晉陽,必會引起轟動,兩人在晉陽城外陽山上結廬而居,見晉陽安然無事,就在城外遠遠看護,平時下山,施藥濟世,漸漸兩人名聲傳出,說城外陽山之上,來了兩位仙姑,濟世渡人,兩人一邊濟世,一邊靜修,期間,紀湘然的天外門有兩位師叔來過幾次,互相探討一些修行問題,說又下山去積善行去了,兩人也將《地煞秘要》修成,不過她們修行不同於寇真,林韻柔在邵延身邊,邵延早就將旁門術的本質講給她聽過,現在林韻柔也成就金丹,入了長生之門,對此理解也非常深刻。所以兩人既不立法壇,也不上香,直接以精神契合天地,感召天地精神,臨時具化爲神靈,修一旁門術,也不需二十一日,往往幾個時辰,就煉成一術,從根本上講,此術對林韻柔沒有大用,僅爲好奇;對紀湘然來說,卻是打開一扇門,雖用處不大,畢竟是除領域術以外另一批法術。

在此期間,林韻柔將鐵血丹心盟的司空懷安秘密邀請上山,詢問一些近況,司空懷安已是煉氣九層,也向兩人請教一些修行之事。事後,司空懷安也來了幾次人。轉眼間,一年過去,兩人怡然自得,兩人坐騎放養山林,狼麒和青耕鳥成爲山林中走獸和飛禽的霸主,在山林中作威作福,兩人一笑,只要它們不下山爲害人類,就任由它們去了。

這日,兩人正在靜坐間,一股奇怪的力量涌入身體,兩人意念一接觸這股力量,大腦之中立刻顯示出四明山玄妙觀之中情景,兩人好像立於大殿兩廂,衆多信徒正在上香參拜。

林韻柔明白了,寇真爲兩人立像,受人間香火,此爲香火神力,抽取一絲力量,參拜之人的念頭在其中浮現,除此之外,這股力量似水似火,相互糾結,迴旋不定,因邵延說過,香火有毒,不敢收入體內煉化,隨手用袖中乾坤之術開闢了一個私人空間,將這些力量先存儲其中,準備回山問師傅如何辦,心中隱隱有悟。

紀湘然不明白這是一股什麼力量,問林韻柔,林韻柔解釋清楚,紀湘然明白,但不清楚如何使用,聽說香火雖好,但如果煉化,雖最終能成神,但最終卻爲衆生所制,即香火有毒,問林韻柔如何辦,林韻柔說明自己處置方法,紀湘然想了想也如是處理。

兩人收到香火,反而不知如何是好,如讓光明教主知道,肯定要大罵,他只恨自己香火不夠。兩人決定明天回火棗山一趟。

火棗山洞府中,邵延沉在定境之中,與天地爲友,以造物作伴,混沌杳冥,恍恍惚惚。這一年來,將種種積蓄,前生種種所學,今生種種所涉,歸爲一爐,化爲一體,真正成爲自己的東西,在此勢下,不覺已入金丹五轉,金丹四轉,感覺中金丹化爲一個無窮小的點,好似獨立於天地之外,直指世界本源的感覺,是一種其小無內的感覺;而金丹五轉就是一種其大無外的感覺,在感覺中,金丹如宇宙間膨脹,包容天地,世界僅是其中一部分,而其餘地方皆爲混沌一團,邵延知此一部分是外界投影,另一部分僅是自己幻覺,這一層許多假相,不過,如果金丹四轉有種從微觀入手,直指世界本源的感覺,那麼,金丹五轉則是從宏觀入手,還世界本來面貌,看着金丹內世界層層疊疊,知道空間結構投影,就這樣一種模型,讓邵延神通大上一步,配合以前種種領悟,邵延可以將一物通過本空間邊緣,瞬間傳送到數萬裡之外,如果以後再發展,說不定,肉體也可如此。

邵延在定中,心神一個恍惚,已出現在紫府當中,元神依然如此,見到邵延,一笑之間,邵延明白緣由。元神盤坐在靈龜洛書之上,信手一指,在他身邊,出現了一個玉座,邵延也不客氣,盤坐其上。

寇真走了進來,邵延知道,紫府自開闢以來,第一次進來外人。原來,四明山中玄妙觀中,寇真開光勞累一天,盤坐在聖像前的蒲團之上,本想打坐靜思,不覺間進入一種奇妙狀態,他心中掛念着道門,對三清道門的虔誠,讓他一縷真靈與天地溝通,他知道他的機緣得自仙子傳授,仙子自稱師傅讓她代授,一句話,他應該有一個祖師,他在虔誠之中,心中有一念,想拜見祖師,在精神與天地溝通狀態下,邵延也處於與造物遨遊的狀態中,兩人精神都跨越了空間限制,將寇真的一縷真靈接收入邵延的紫府。

邵延紫府中的一切,本是邵延念頭幻化,寇真一縷真靈入其內,寇真可看不出這是邵延念頭所化,而是覺得此處應爲仙境,周圍環境亦隨寇真心境變化,剛想到要有人引路多好,念頭一起,林韻柔和紀湘然出現在面前,寇真不知道,此兩人不過是他在邵延紫府中心念投射,根本不存在,兩人帶着他來見邵延元神,邵延身處其中,一種特別奇怪的感覺,一眼就清楚看出寇真一人來到,沒有第二個人,只是受到邵延心念所引,而卻又明明感到林韻柔和紀湘然二女領着寇真來到。

寇真見兩位祖師在面前,一位坐在靈龜身上,頭頂之是雲光翻滾,氣象萬千,另一位卻很平常,盤坐在玉座之上。寇真拜見兩人,禮畢,立於一旁。

元神開口道:“寇真,今日接引你來此,因你重開世間道門一脈,汝一生行善,求道之心終身不渝,特引汝來此,授長生修行法門。”

指着邵延道:“此爲你世間祖師!”並不與之詳解,寇真自認爲明白了,開口應是仙界祖師,而邵延應爲世間祖師,邵延知道他理解錯了,也不糾正,不然會打破他的信仰,這一切,都靠他自己來勘破。

元神道:“寇真,我知你來意,今傳你真正大道,吾今付汝守一之法,《道德經》有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守一分上法與下法,此兩法實爲一法,上法守一,無形無相,混沌杳冥之中,恍惚之間一點靈光現,此爲先天真一,似守非守,勿忘勿助,先紅,後白,久久歸於青色,自得長生果,種種靈驗,神妙莫測,此爲上乘,然此法若不悟道之真意,實難上手,故有下乘之法,下法守一,以假修真,先明真一形象,名爲真一,實是假想,存想真一之形,真一身長九寸六分,翠綠玉帶纏腰,身着五彩錦袍。”

元神一邊傳授,隨手在空中一點,真一之形幻於空中,寇真認真記下,傳授完畢,元神道:“你建玄妙觀,供奉三清,然世人愚昧,不識真道,你回去後,建一前殿,供奉皇天后土氏,后土大神,爲開天以來,上古正神,大地之母,身化六道輪迴,生命出於斯,歸於此,授爾《后土渡亡經》一部,讓世人皈依,王朝世代,亦祭祀皇天后土氏,便於汝世間傳道。”

說完,一本經書現於寇真面前,“你好好記憶!此中亦有大道。”寇真翻開此經,一章經文現於眼前:

塵歸塵,土歸土,靈魂歸於后土,然而,汝無需痛苦和哀傷,死亡是生命的循環,並無絲毫掩蓋,虛僞,黑暗。

吾身化六道,就是爲了使汝等不至於消散,不至於墮落。道從不蔑視,是爲混元,從高而向下看,更不需蔑視,高不是爲了捨棄低而存在,而僅僅是爲了守護和引導而來,是讓汝等知道,汝等是永恆地種子,吾卻是汝等的父母,引導汝等走上真義之道,在這之前,吾願生生世世,守護於汝等。這心願,就是吾之大行,也是吾之根本法門。

……

寇真記下,元神又道:“你在觀中爲此兩位塑像,回去後,這位塑相去除,她目前,修行未足,不能享受香火供奉!”元神指的是寇真眼中的林韻柔,接着說:“另一位,將之移至后土娘娘身邊,作爲娘娘侍女,享受香火。”

寇真拱手領法旨,元神又道:“汝爲世間道門天師,當有信物,吾有一寶,賜與你,作世代天師信物傳承!”

一柄拂塵出現在寇真面前,邵延一見,正是他當初在仙府中得到的古寶拂塵,邵延自得到後,一直沒有煉化使用,想不到用在此處。

寇真拜謝,手一接觸拂塵,光華閃過,已然煉化,邵延知元神幫忙,元神又道:“道門當有相應儀規等,今一併傳於你。”手一點,一道白光將這些知識傳入寇真腦海,有道士服裝,有如何完成法事,甚至有一些算命風水小術。

傳完之後,不再說話,寇真只覺林韻柔示意他跟自己走,便向兩位祖師告別,一路上仙景不斷,走到一座深淵邊,其深不見底,陰風颯颯,寇真一眼望下,心膽俱驚,忙問:“仙子,此何處,仙境之中,怎麼有如此險惡之所。”

“此處爲迷津,不悟大道,不明本心者,當墜入其中!”說完,走上一獨木橋,寇真戰戰兢兢踏上橋,腳下一滑,墜入迷津,大叫:“仙子救我!”

;

第394節 神女峰上戰羣修第158節 因果化盡劫波至第382節 罡風激盪風波近第543節 拂塵方能照自身第208節 一槍當成天下名第346節 天地無情尋常事第170節 束手無策訪歧黃第83節 萬鴉葫蘆煉火鴉第448節 殺本門弟子者死第384節 法武何須兩相分第362節 賀禮一呈四座驚第88節 骨質如玉人不識第251節 舊怨今朝會萬象第397節 藏經樓中有真修第185節 靈蛛本就非善物第585節 苦戀無盡一諾出第192節 會盟帝祉非關我第457節 一語生機當日諾第124節 恩將仇報本性貪第209節 山雨欲來先綢繆第145節 舊日蛟龍今又見第346節 天地無情尋常事第590節 因果今了廣果天第494節 初聞金仙神妙處第93節 山名火棗強敵至第435節 爲尋機緣到青州第26節 血如鉛汞髓如霜第514節 三山聖境真福地第513節 天人垂釣歸墟上第106節 悟徹生死方成真第475節 傳聞先天寶物現第60節 誰知風光背後辛第66節 迷惑耳根套實情第431節 三十年來多少事第240節 偶留一吷千山上第185節 靈蛛本就非善物第411節 各施手段血湖上第537節 縱論道魔金仙聚第276節 煞海飄燈從容渡第15節 金猴奮起千鈞棒第140節 誰言神是衆生主第570節 假魔卻遇真降魔第411節 各施手段血湖上第171節 明白根源東海行第247節 太陰煉形入夢境第154節 樹不靜而風不止第576節 大運躍去欲界天第137節 鬥法鬥陣決雌雄第418節 萬年太久爭朝夕第188節 雲中誰家仙子來第437節 道路不同無優劣第30節 仙府初開天下驚第598節 魔焰焚身誓願出第584節 初見道祖說三清第484節 天罡術現論天仙第486節 順路又增隨行人第122節 袁霸大破桃花陣第588節 一戰三方各牽連第258節 移魂換體成妖物第291節 靈酒引來偷酒妖第146節 廢墟地底收銅柱第531節 天人遺識話舊事第492節 衝突有人打落水第27節 一粒金丹吞入腹第138節 道門佛門雙雙顯第486節 順路又增隨行人第122節 袁霸大破桃花陣第257節 化蛇興波水滔天第29節 胡編亂造說上古第599節 開天闢地完大願第592節 相助道友入南嶺第593節 太乙天尊度軍魂第10節 一身轉戰三千里(中)第468節 三行今知當自行第545節 九宮山中有九仙第112節 護法神出金蓮栽第354節 無志不如不修行第22節 五陰大成前路無第401節 衆畏當畏不敢先第360節 得訣借爐欲煉寶第530節 獨尊玉臺惟步登第460節 尸解而去何人知第3節 此恨卻關性和命第560節 九仙山上救劫難第286節 德正旁門是正術第557節 盂蘭盆會仙佛聚第337節 阻路煙羅信手收第121節 雙陣阻路韻柔至第475節 傳聞先天寶物現第568節 舊友相聚說天魔第176節 借勢鬥法鍊金鱗第232節 事必親歷方知味第566節 不識魔尊真行爲第242節 靈寶劫成妖道現第121節 雙陣阻路韻柔至第369節 偶得一理傳世間第433節 開誠佈公說封印第423節 一軀雙魂魔驚走第181節 萬象本非世間門第447節 冒名臺上威風逞
第394節 神女峰上戰羣修第158節 因果化盡劫波至第382節 罡風激盪風波近第543節 拂塵方能照自身第208節 一槍當成天下名第346節 天地無情尋常事第170節 束手無策訪歧黃第83節 萬鴉葫蘆煉火鴉第448節 殺本門弟子者死第384節 法武何須兩相分第362節 賀禮一呈四座驚第88節 骨質如玉人不識第251節 舊怨今朝會萬象第397節 藏經樓中有真修第185節 靈蛛本就非善物第585節 苦戀無盡一諾出第192節 會盟帝祉非關我第457節 一語生機當日諾第124節 恩將仇報本性貪第209節 山雨欲來先綢繆第145節 舊日蛟龍今又見第346節 天地無情尋常事第590節 因果今了廣果天第494節 初聞金仙神妙處第93節 山名火棗強敵至第435節 爲尋機緣到青州第26節 血如鉛汞髓如霜第514節 三山聖境真福地第513節 天人垂釣歸墟上第106節 悟徹生死方成真第475節 傳聞先天寶物現第60節 誰知風光背後辛第66節 迷惑耳根套實情第431節 三十年來多少事第240節 偶留一吷千山上第185節 靈蛛本就非善物第411節 各施手段血湖上第537節 縱論道魔金仙聚第276節 煞海飄燈從容渡第15節 金猴奮起千鈞棒第140節 誰言神是衆生主第570節 假魔卻遇真降魔第411節 各施手段血湖上第171節 明白根源東海行第247節 太陰煉形入夢境第154節 樹不靜而風不止第576節 大運躍去欲界天第137節 鬥法鬥陣決雌雄第418節 萬年太久爭朝夕第188節 雲中誰家仙子來第437節 道路不同無優劣第30節 仙府初開天下驚第598節 魔焰焚身誓願出第584節 初見道祖說三清第484節 天罡術現論天仙第486節 順路又增隨行人第122節 袁霸大破桃花陣第588節 一戰三方各牽連第258節 移魂換體成妖物第291節 靈酒引來偷酒妖第146節 廢墟地底收銅柱第531節 天人遺識話舊事第492節 衝突有人打落水第27節 一粒金丹吞入腹第138節 道門佛門雙雙顯第486節 順路又增隨行人第122節 袁霸大破桃花陣第257節 化蛇興波水滔天第29節 胡編亂造說上古第599節 開天闢地完大願第592節 相助道友入南嶺第593節 太乙天尊度軍魂第10節 一身轉戰三千里(中)第468節 三行今知當自行第545節 九宮山中有九仙第112節 護法神出金蓮栽第354節 無志不如不修行第22節 五陰大成前路無第401節 衆畏當畏不敢先第360節 得訣借爐欲煉寶第530節 獨尊玉臺惟步登第460節 尸解而去何人知第3節 此恨卻關性和命第560節 九仙山上救劫難第286節 德正旁門是正術第557節 盂蘭盆會仙佛聚第337節 阻路煙羅信手收第121節 雙陣阻路韻柔至第475節 傳聞先天寶物現第568節 舊友相聚說天魔第176節 借勢鬥法鍊金鱗第232節 事必親歷方知味第566節 不識魔尊真行爲第242節 靈寶劫成妖道現第121節 雙陣阻路韻柔至第369節 偶得一理傳世間第433節 開誠佈公說封印第423節 一軀雙魂魔驚走第181節 萬象本非世間門第447節 冒名臺上威風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