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上來啊

美國的雷達技術,是最爲先進的,七十年代,大多數的國家還僅僅用衛星電視那樣的小鍋蓋的時候,美國的機載雷達就已經開始進入了平板縫隙雷達天線的時代。

此時,西方國家慢慢地進入了倒卡時代,僅僅是把鍋蓋倒扣,美國就開始把平板縫隙雷達天線給玩得順溜了,各種戰機都開始採用這種雷達。

而進入了九十年代,西方各國,英國,法國,終於攻克了平板縫隙雷達天線的難關,開始採用這種雷達,此時美國呢?人家已經開始玩相控陣雷達去了。

他們幾乎是領先其他國家一個時代的。

現在,F-16戰機上的這款雷達,也是最新科技打造出來的,這是美國西屋電氣公司的產品,同時,他們也是第一種平板縫隙雷達,也就是雄貓戰機的AWG-9雷達的研製商,所以,這款雷達在研製的過程中,就大量吸取了以前研製的經驗。

這是一種多功能全數字化脈衝多普勒火控雷達,這是和AWG-9在前端依舊適用了大量的模擬部件來比較的,這款雷達要說探測距離,絕對沒有AWG-9強悍,但是,僅僅比較探測距離,那是不科學的。

這就和蘇聯的雷達一樣,最喜歡說功率,以至於米格25的雷達有燒死兔子的說法,但是呢,大部分的能量都變成熱量了,真正的有用能量並不多。

要說看得遠,現在的AWG-66雷達不是很出色,它對於雷達反射面積爲5平方米的目標,仰視發現距離爲60-90千米,俯視爲46-65千米。對於圖-95飛機這樣的大型目標,其最大發現距離可達140千米左右。

雖然距離不是很高,但是,它的精度相當高,刷新率很快,哪怕是對方飛密集編隊,也容易分辨出來。

而像殲七這樣的小目標,發現距離在五六十公里的距離上,這也已經足夠用了。

這種雷達,還有另一個特色,就是可靠性高,在研製的時候,它就提出了很高的可靠性的指標。

衡量雷達的這個指標,主要是一個MTBF,也就是平均無故障時間,這個數據,在雄貓戰機上,開始是幾個小時,後來纔是幾十個小時,而在F-16上,這個指標是500小時,也就是說,平均五百小時,纔會出一次故障。

這不是飛行時間,畢竟戰機不是在飛行中一直開啓雷達的,整個飛行過程中,雷達或許就打開幾分鐘而已,這樣的話,雷達的使用是很長的。

爲了達到這個指標,西屋電氣公司必須要在飛機生產的頭4年不斷地進行跟蹤,只有滿足了這個指標纔會結束這個任務。

這也是和國內的軍工研製的一個最大的區別。

國內的所有軍工,都是製造出來,定型了,就完事了,交給部隊,那就是部隊的事了,沒有這個跟蹤機制,導致了很多在部隊使用中才能發現的問題,無法反饋回去,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拖下去,甚至就會在部隊裡有怨言,最終導致整個裝備壞了名聲。

後世的讓人耳目一新的95槍族,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打開雷達之後,哈桑就開始用眼睛的餘光不斷地去瞅屏幕,同時也在關注着周圍空域的情況,這就是單座戰機的一個劣勢了,如果是雙座的F-14,一個人飛行,一個人看雷達屏幕,完全不耽誤。

不過,那樣會大大地增加部隊的投入,飛行員,都是身值等金的,培養一個飛行員不容易,有一個飛行員來飛,比兩個飛行員,要節省一倍的費用啊。

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他的屏幕上,就看到了清晰的亮點,距離六十,正前方,同高度,這簡直就是白送上門來的!

哈桑放鬆了起來,他躺在自己寬大的飛行座椅上,望着下面的藍天白雲,如果他的飛機能夠引導中距彈的話,現在就能輕鬆地鎖定目標,發射導彈了。

不過他沒有,他的兩邊機翼,只有翼尖掛載着響尾蛇導彈,他們的對戰,必然是以格鬥對抗爲主。

就這樣直接飛過去嗎?當然不,既然知道了對方在什麼位置,那當然要繞一個圈子了,直接繞到對方的後面去,然後對着菊花開火,不是更好嗎?

這就是擁有雷達的戰機的優勢,在雷達前面,對方就是透明的,自己可以從容地制定戰術。

於是,推動操作杆,F-16戰機開始在空域內繞圈子了,他繞一個弧形,就可以正好繞到直線飛行的殲七M戰機的屁股後面!

“看來,他什麼還沒有發現呢。”在地面上,大家看着雷達上的顯示,雙方的對抗,根本就是不公平的,這就好像是有預警機指揮的打沒有預警機指揮的一樣,秦風在天上,什麼還不知道呢,屁股後面已經被鎖定和幹掉了。

不過,好像有什麼不妥?

“他好像還在爬升?”終於,有人發現了什麼。

“哦,我明白了,秦是打算用高空高速的戰術。”這個時候,薩阿德突然說道。

殲七M在各方面的性能上,都比不過F-16,那怎麼辦?就只能是在自己擅長的空域上作戰了!

畢竟,殲七M的原型,也就是米格21,是作爲一種高空高速戰鬥機來設計的,是爲了飛上2萬米的高空,而且飛到2馬赫而設計的。哪怕是它的實用升限,也已經接近到一萬九了。

至於F-16呢?它是戰機黑手黨,在能量機動理論的影響下研製出來的,主要用來進行空戰格鬥,而這種空戰格鬥,主要是在一萬米以下的。

F-16的高空高速性能並不強,看它那固定的皮拖進氣道,就不是爲了飛高空高速的,它是不可調的,到了高空,加速就疲軟了。

同時,F-16的9G過載,那也是在低空中的,到了高空,過載就降低到4G左右了,難道,對方是想要把F-16引入高空打?

沒錯,這正是秦風的想法,這是殲七M唯一的取勝機會了,利用高空優勢,拉着對方上來打!

現在,秦風並沒有發現對方,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不斷地爬升,當迴轉過來,繼續爬升的時候,就已經超過了一萬五。

雲層都在下面,這裡的天空,更加清澈。

上來啊!

第二百七十三章 老朋友第一百四十一章 奉獻第五百七十五章 博物館參觀第八十四章 剎車的震撼第八百章 首飛無小事第三十七章 尾旋改出第二百五十三章 幼獅戰鬥機第七百七十二章 發動機的問題第三十二章 還剩最後一個科目第七百零四章 成功彈射第八章 秦風眼中的殲-9第二百六十七章 哪裡的問題第四百六十一章 對米格-29的渴望第一百九十二章 空中樓閣,水中撈月第四百五十一章 找MBB公司第二百三十五章 雷達的問題第六百六十九章 密集編隊第八百二十九章 近距格鬥第二百八十一章 性質確認第四百零九章 目光要長遠第四百三十三章 1471雷達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一樣的環境第三百五十七章 幻影3第六百二十一章 再次試飛第三百二十一章 先起飛第二百七十五章 符合我們的想法第六十七章 能飛到兩萬五嗎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津大發第二百九十七章 首提太行第五十四章 超音速振動第六百八十章 幹對接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容易第六百七十三章 反艦導彈第七百五十章 祖國需要你的胃第二百一十二章 先進性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入尾旋第四百六十五章 老毛子愛喝酒第五十五章 舵面正常第七百四十三章 什麼都滿足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飛培訓第二百五十二章 導彈工廠第六十八章 走出國門第七百零四章 成功彈射第五百九十三章 只要導引頭第一百四十六章 資本家的手段第六十二章 要不斷地學習第二百零六章 誘餌和百舌鳥第七十一章 找六爺的資料第八百一十四章 艙門的問題第一百二十九章 啓動困難第三百三十章 反推銷第二百九十八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一百九十七章 母病,速歸第七百六十二章 會議主講第七百三十章 取得共識第五百零五章 老師和學生第七十二章 偶然事故?第六百八十九章 伴飛第一百零七章 殲-8上高原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一個試飛項目第八百七十三章 英烈山第一百四十二章 保留個項目小組第三百九十七章 水泥航母第一百章 當然是咱們自己幹第七百五十一章 無法理解第一百二十七章 那不是410廠麼?第四百零九章 目光要長遠第四百三十五章 佩刀2項目第五百一十章 電子系統是不斷髮展的第七百二十章 首飛的人選第五百二十四章 欲速則不達第六百零六章 脫胎換骨的變化第四百一十五章 加快試飛第四百一十一章 聯名信第六百二十二章 燃料箱漏油第二百零六章 誘餌和百舌鳥第五百九十七章 工資多少啊第二百九十二章 趕週期第五百二十一章 準備首飛第七百五十四章 酒場上的戰鬥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條接一條的意見第六百四十六章 改革第三百四十七章 套住就意味着擊落第七百七十二章 發動機的問題第四百二十五章 堅持下去第二十四章 來去匆匆第一百六十三章 找新買家第三十六章 倒飛尾旋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一樣的環境第一百八十二章 半噸重的勳章第一百零五章 把它幹下來第三百八十七章 雷達選型第三百一十二章 參觀工廠第三百二十八章 蛇形轉彎第三百四十一章 王牌飛行員第五百一十六章 無憂飛行第三百四十四章 悶熱的天氣第一百三十六章 頭頭是道第四百零三章 來到貴州第五十五章 舵面正常
第二百七十三章 老朋友第一百四十一章 奉獻第五百七十五章 博物館參觀第八十四章 剎車的震撼第八百章 首飛無小事第三十七章 尾旋改出第二百五十三章 幼獅戰鬥機第七百七十二章 發動機的問題第三十二章 還剩最後一個科目第七百零四章 成功彈射第八章 秦風眼中的殲-9第二百六十七章 哪裡的問題第四百六十一章 對米格-29的渴望第一百九十二章 空中樓閣,水中撈月第四百五十一章 找MBB公司第二百三十五章 雷達的問題第六百六十九章 密集編隊第八百二十九章 近距格鬥第二百八十一章 性質確認第四百零九章 目光要長遠第四百三十三章 1471雷達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一樣的環境第三百五十七章 幻影3第六百二十一章 再次試飛第三百二十一章 先起飛第二百七十五章 符合我們的想法第六十七章 能飛到兩萬五嗎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津大發第二百九十七章 首提太行第五十四章 超音速振動第六百八十章 幹對接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容易第六百七十三章 反艦導彈第七百五十章 祖國需要你的胃第二百一十二章 先進性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入尾旋第四百六十五章 老毛子愛喝酒第五十五章 舵面正常第七百四十三章 什麼都滿足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飛培訓第二百五十二章 導彈工廠第六十八章 走出國門第七百零四章 成功彈射第五百九十三章 只要導引頭第一百四十六章 資本家的手段第六十二章 要不斷地學習第二百零六章 誘餌和百舌鳥第七十一章 找六爺的資料第八百一十四章 艙門的問題第一百二十九章 啓動困難第三百三十章 反推銷第二百九十八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一百九十七章 母病,速歸第七百六十二章 會議主講第七百三十章 取得共識第五百零五章 老師和學生第七十二章 偶然事故?第六百八十九章 伴飛第一百零七章 殲-8上高原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一個試飛項目第八百七十三章 英烈山第一百四十二章 保留個項目小組第三百九十七章 水泥航母第一百章 當然是咱們自己幹第七百五十一章 無法理解第一百二十七章 那不是410廠麼?第四百零九章 目光要長遠第四百三十五章 佩刀2項目第五百一十章 電子系統是不斷髮展的第七百二十章 首飛的人選第五百二十四章 欲速則不達第六百零六章 脫胎換骨的變化第四百一十五章 加快試飛第四百一十一章 聯名信第六百二十二章 燃料箱漏油第二百零六章 誘餌和百舌鳥第五百九十七章 工資多少啊第二百九十二章 趕週期第五百二十一章 準備首飛第七百五十四章 酒場上的戰鬥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條接一條的意見第六百四十六章 改革第三百四十七章 套住就意味着擊落第七百七十二章 發動機的問題第四百二十五章 堅持下去第二十四章 來去匆匆第一百六十三章 找新買家第三十六章 倒飛尾旋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一樣的環境第一百八十二章 半噸重的勳章第一百零五章 把它幹下來第三百八十七章 雷達選型第三百一十二章 參觀工廠第三百二十八章 蛇形轉彎第三百四十一章 王牌飛行員第五百一十六章 無憂飛行第三百四十四章 悶熱的天氣第一百三十六章 頭頭是道第四百零三章 來到貴州第五十五章 舵面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