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空中運輸公司的裝備

第281章 空中運輸公司的裝備

在五十年代,老毛子研製了米-8直升機,這款直升機的在漫長的歷程中,一共有五十多個改型,生產了九千多架,是全球直升機數量最多的,所以,也被稱爲直升機界的卡拉什尼科夫。

在六十年代,隨着米-8逐漸老舊,老毛子開始改進,具體來說就是提高發動機功率,增大載重量,改善直升機的高原性能。伊索托夫發動機設計局研製出1900馬力的TV3-117MT渦軸發動機,裝在了上面,成爲了米-18,後來又改名叫米-17了。

兩款直升機,外形幾乎一模一樣,西方也都統一叫做河馬,如果仔細分辨的話,米-8尾槳在右、米-17尾槳在左。也不知道老毛子的設計師是怎麼想的,難道是因爲前後兩代設計師,一個正常,一個左撇子?

在88年的時候,米里設計局對米-17直升機再次進行現代化改進,改進之後的,就是米-171直升機,一直用到了後世。當然了,在這個過程中,米-8還在生產,畢竟便宜,三四百萬就能買一架。

站在了米-171直升機的前面,秦濤看着這架外形流暢,肚子寬大的直升機,也是充滿期待,海軍雖然用不上,但是陸軍卻是大量使用,全面開花,成爲了中堅和主力。

不過,畢竟是技術落後,所以,國內寧可測繪仿製黑鷹,也沒有對米-171動過念頭,最多就是採購散架,組裝過幾架而已。

“這款直升機,能不能在兩端弄個短翼,掛個火箭彈發射巢之類的?”

季申科想要搖頭,不過跟着,又點頭了:“這並不難,我們隨時都能把米-24的技術移植過來。你們需要這種改款嗎?”

秦濤搖頭:“我們需要擁有這種改進的能力。”

購買這些米-171,都是民用型號,這樣軍隊都不用出面,回去之後,需要自己能改動,掛個火箭發射巢啥的,臨時客串一下武裝直升機,畢竟陸軍嚴重缺乏專業的武裝直升機。

但是,不能在這裡改裝,這樣的話,還得采購這裡生產的武器裝備,又是一大筆的開銷,軍隊沒錢啊。

秦濤說得煞有其事,季申科和德米特里等人也聽得很仔細。

“秦,只要你們需要,我們都能做到,你們打算什麼時候來購買?”

“等到回去之後,我就給伱們聯繫。”秦濤說完,想了想:“不過,民用型號,我倒是可以買兩架,三百萬一架如何?”

重型的米-26直升機,兩架就夠了,多了也沒用,這就和大件車一樣,可能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國內的電力建設,應急救援等等,都是需要米-26直升機的,但是,平時肯定不能動。

秦濤如果有緊急出行計劃,或者是運輸公司的其他生意,那就需要中型的米-171直升機了,這樣的直升機,採購上兩架,就可以形成規模了。

等到回去之後,趙老四他們知道手下有飛機了,該是怎麼樣的心情呢?

飛機和汽車不同,申請航線培訓飛行員之類的,都是要花錢的,所以,也只能走特殊的關係了,估計,回去之後肯定是會被圍觀的,到時候,讓老丈人給幫忙,掛靠在海軍下面,應該沒太大的問題吧?

三百萬美元一架,只有八十年代黑鷹價格的一半,但是,對現在的米里設計局來說,絕對是雪中送炭。

秦濤這一趟過來,下了三千六百萬美元的大單子,自從紅色帝國崩塌之後的第一筆生意啊!

以後,要是還能賣出上百架米-171去,那就更好了!

所以,米-26的價格問題,也就不能再說什麼了。

看過了生產車間,同行的薇塔麗亞,熱情地邀請他們去外面吃飯,在市內最豪華的酒店裡,已經準備好了一桌酒席。這可比在工廠裡面吃飯要好得多了。

飯菜還沒有上來,桌子上就擺了幾盤水果和糖果,秦濤拿起來裝糖果的餐盤:“季申科,德米特里,還有你,你,你們幾個,把這盤子糖果分一下,帶回去給孩子吃。”

說完,秦濤抓起糖果來,給幾個人的口袋塞。

這場面,看上去有些滑稽,都是大人物,還在乎這些糖果嗎?

但是,幾個人的眼裡,都閃爍着感動。

家裡的孩子,有多久沒有吃糖果了?

秦濤慷薇塔麗亞之慨,收買人心,而薇塔麗亞在一旁,只是笑着看他做的這一切。

上菜之後,吃喝開始,衆人的聊天也就更加的隨意了。

“咱們的直升機,在重量上的確已經很逆天了,但是在速度上,卻依舊還很差。”秦濤提起來了新的話題。

論重量,五六十噸的米-26,傲視羣雄,但是,論速度,就不行了,米-26的速度,連三百公里每小時都不到,其他的直升機,也沒有突破四百公里每小時的。

和普通的飛機動輒七八百甚至上千的速度相比,這的確是夠慢的了。

“沒有辦法,直升機頂部的大盤子,讓它獲得了起飛的動力,但是同時,這個大盤子在向前飛的時候,也會起到阻礙作用,所以,直升機的速度不會高。”季申科說道。

這是直升機的先天性缺陷。

垂直起降,靠頭頂的大盤子,向前飛呢?就把螺旋槳的葉面向前傾斜,這樣,旋翼不僅僅提供升力克服重力,同時也提供向前的推力。

雖然大盤子能帶着直升機向前飛,但是這個大盤子,也獲得了巨大的阻力,在這種情況下,直升機的速度就不可能太快。

“那麼,在直升機向前飛的時候,把大盤子轉到前面去如何?”

秦濤說得漫不經心,在場的幾名直升機方面的專家,卻都是一怔。

“秦,你是說傾轉旋翼機嗎?這種飛機的技術難度太大,根本就沒有成功的可能,就在前幾天,美國的XV-15原型機,剛剛墜毀。”

“沒錯,卡莫夫設計局也曾經搞過,最後還是放棄了。”

一款全新的複雜的技術,可能需要經過漫長的時間,還要花費大筆的資金,意志堅定地搞下去。

當年,直升機的技術剛剛穩定下來,頭頂大盤子,後面小盤子的方案成爲了各個直升機設計師的共識之後,傾轉旋翼機的研製也就開始了。

到了1951年,貝爾直升機公司在軍方的支持下開始研製 XV-3傾轉旋翼機。

看上去簡單,不就是把大盤子從水平方向轉到豎直方向上嗎?實際上,僅僅是氣動問題,就困擾了貝爾公司很多年,因爲氣動彈性不穩定性的技術問題,在風洞實試中,旋翼與機身脫離,讓這款飛機的嘗試徹底失敗。

不過,貝爾公司沒有放棄,到了七十年代,美國航空航天局和陸軍開展了一項全新的、以渦輪軸發動機驅動的傾轉旋翼機計劃。貝爾公司立刻行動起來,獲得研製合同,開始了新的嘗試,這款原型機被取名爲XV-15,也是後世大名鼎鼎的V-22“魚鷹”飛機的雛形。

雖然在81年,第一架XV-15原型機就在巴黎航展上進行了精彩表演,讓人驚訝得眼珠子都掉了,但是,它畢竟只是一款原型機而已,距離服役還早着呢,就在今年,原型機也摔了。

米里設計局並沒有着手,一方面是因爲他們預感這種方式太複雜,成功的機率很小,另一方面,則是因爲在幾十年前,他們的同行就已經失敗過了。

卡莫夫設計局,也是曾經趟過渾水的,這就是卡-22.

在1951年,他們提出複合式直升機構想。計劃在裡-2運輸機基礎上,加裝了兩副旋翼,然後配套TB-2渦輪發動機,吹過風洞之後,修改了一些外形,最後在六十年代開始試飛。

相比美國人的魚鷹,它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會旋轉。老毛子用最粗獷的手段解決了問題:機翼兩端,各安裝一臺發動機,頂部有直升機的大盤子,前面則是正常的螺旋槳!

他們不用解決發動機和螺旋槳一起旋轉的問題,乾脆弄兩個,頂部的大盤子只管起降,前面的螺旋槳負責提供前進的推力,這下,全解決了。

卡莫夫設計局的人是聰明的,他們已經預感到了,要是搞旋轉的話,會非常的複雜。

他們的預感是正確的,在魚鷹的幾十年的研製過程中,這個傾轉過程是最危險的,哪怕是服役了,事故也是發生在這個過程的。

如果沒有了傾轉,那事情會變得很簡單。

但是,就算是不需要傾轉,從垂直起降到正常飛行,還是要轉換的,這纔是這種飛機最大的技術難題。

測試了幾年,問題不斷,無法解決,所以,這個項目最終被放棄了。

“技術是不斷進步的。”秦濤說道:“當年,爲了研究直升機,不是也有很多航空工程師們絞盡腦汁想辦法,才把這種技術搞成熟了嗎?現在看來,傾轉旋翼機有很多的問題,但是,等到以後,總是會成熟的,如果以後成熟了,那這種飛機,將會徹底取代直升機。”

直升機的最大優點,就是能垂直起降,最大的缺點,就是飛行速度慢,傾轉旋翼機完美地解決了這些問題,所以,也就被認爲是最佳的替代方案了。

只可惜,在後世,只有魚鷹一款傾轉旋翼機,這天空也未免太單調了,所以,秦濤在這裡閒着也是閒着,乾脆就忽悠這些人一番,如果他們要是能動心了,說不定還真能搞成呢。

技術是在不斷進步的!米里設計局如果想要在以後還能大批量地賣飛機,賣到歐洲去,那就必須要有創新!

季申科有些動心了。

“尤其是現在,電子技術在飛速發展,這種飛機最難的飛控系統,完全可以交給電子技術去完成,到了以後,或許根本就不需要飛行員,完全可以無人飛行。”秦濤繼續畫大餅:“對這種飛機來說,需要解決的機械問題,對米里設計局來說,絕對不成問題。”

這種飛機,一個最大的機械問題,就是如何在一臺發動機出現故障的情況下,保證飛行安全。

直升機的兩臺甚至是三臺發動機,並排在一起,萬一其中一臺熄火,另一臺就會迅速爆發,哪怕是超功率輸出都可以,讓旋翼繼續旋轉,保證應急飛行到安全區域降落。

傾轉旋翼機就不好折騰了,畢竟,發動機在兩邊,機翼末端,距離太遠,貝爾公司設計了一套複雜的傳動系統,在機翼內部有傳動軸,平時兩臺發動機,各幹各的,但是,一旦其中一臺熄火,另一邊的發動機就會通過傳動軸把動力輸出過來。

這樣才能保證安全,如果只有一個螺旋槳繼續轉動,那這架飛機,就會以縱軸線爲軸旋轉着掉落。

對老毛子來說,玩這些機械,他們是最厲害的,或許還有辦法用最簡單的方式解決問題呢。

“傾轉旋翼機,垂直起降的戰鬥機,這些都可以部署在海軍的巡洋艦和登陸艦上。”秦濤說道:“雖然現在看起來還有很多問題,以後一定會慢慢成熟的。”

季申科點點頭:“是的,我們的重型載機巡洋艦,兩棲登陸艦,的確都需要能垂直起降的飛機。”

“聽說,雅克夫列夫設計局的總師亞歷山大,在莫斯科差點遇難?”德米特里開口。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莫斯科發生的這次汽車炸彈事件,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了。

“是啊,當時我就和亞歷山大在一起,如果不是臨時換了車輛,那我們恐怕就得繼續參加亞歷山大的葬禮了。”說起這件事來,季申科也是有些後怕。

“葬禮?洛克希德的人,太過分了。”德米特里握緊了自己的拳頭。

“是啊,據說莫斯科那邊,還在調查,哼,咱們的政府裡…”

說到這裡的時候,季申科打住了,再說下去,有些不合適。

“雅克夫列夫設計局也夠慘的了,垂直起降戰鬥機項目下馬了,他們手頭就沒東西了,我給他們建議,可以弄教練機試試。對了,聽說他們還弄過預警機項目,也不知道咋樣了?”

“預警機?估計也要下馬了吧。”

什麼?什麼叫做也要下馬了?那就是說,現在還沒有下馬?

看來,老毛子也有戰略忽悠局啊!忽悠起人來,那也是非常的乾脆利落的。

“按照紅色帝國時期對外公佈的計劃,不是安-71預警機獲勝了嗎?”秦濤問道。

這些項目,按說都是保密的,但是,只要是飛機,那肯定就是需要試飛的,只要試飛,那就會被西方的間諜衛星發現,除非是像F-117那樣,從試飛到最後裝備部隊,完全隱藏在黑暗中。

專門藉助夜色攻擊的F-117可以那樣操作,其他的飛機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老毛子的很多飛機,都是在試飛階段被西方突然變軌的偵查衛星給發現的。

安-71也是這樣,在84年的時候,就被發現了,在87年的時候,老毛子乾脆大大方方地展示了出來,北約都給了個“狂妄”(Madcap)的綽號,相比之下,雅克-44倒是一直安安靜靜,默默無聞的,甚至老毛子還公開表示,安-71獲得競標。

如果安-71競標了,那雅克-44爲啥還要研製,甚至到了91年的時候,還曾經有個木質模型,上過庫茲涅佐夫號?這有些解釋不通啊。

“沒錯,那只是對外宣稱的,實際上,海軍從未放棄過對雅克-44預警機的支持,雅克-44一直還在研製之中。”季申科開口了,雖然他是搞直升機的,但是對航空工業裡面的事情,還是知道一些的。

“兩個項目並行?”

“好像是這樣吧。”季申科開口說道:“只不過,安-71的進度更快,畢竟機體是現成的,安東諾夫設計局也很厲害,他們已經造出來了三架原型機。但是,那些飛機,都留在了二毛那裡。”

這是讓人感慨的,也是讓人無語的,雖然把庫茲涅佐夫號給拉回來了,但是,上面配套的艦載機,留在了二毛那裡,其中就包括三架安-71.

這種飛機雖然塞不進機庫,但是能短距滑躍起飛,所以,佈置在庫茲涅佐夫號上,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核動力的那艘能造出來,有了蒸汽彈射器,那減重之後的雅克-44說不定真的能上艦,但是現在,只有庫茲涅佐夫號。雅克-44註定無法在上面起飛,而我們這裡,也已經失去了航母建造能力,所以,雅克-44項目,肯定是要被終止的。”

本來就沒錢了,還沒有用武之地,研製出來,有什麼用?

項目下馬是必然的了,既然這樣,那對秦濤來說,絕對是個難得的好機會啊!

秦濤的內心,突然火熱起來了。

在羅斯托夫住了兩天,簽署了採購協議,給了預付款,秦濤就迫不及待地返回了莫斯科。

回去的時候,薇塔麗亞直接安排乘坐客機,速度更快,早晨出發,中午就到了。

當秦濤來到雅克夫列夫設計局的時候,這裡的氣氛有些緊張。

很明顯,上次的事情還沒有結束。

“普列沙科夫,我認爲,你已經不再適合留在我們雅克設計局了。”就在秦濤走到亞歷山大的辦公室外面的時候,突然聽到了裡面傳來的爭吵聲。

“好,那我就離開這裡好了,反正,設計局也很快就會倒閉了。”

說完,一箇中年人氣沖沖地推開門,走了出來,然後,重重地關上了門。

四周的人有些搖頭。

這已經是第三個了。

自從差點被炸死,亞歷山大就好像變得神經質起來了,他在設計局內部秘密調查,發現誰可疑,就會叫去單獨談話。

有些人委曲求全,也有些人是不能受委屈的,一通爭吵過後,往往就會被開除,反正,現在到處混亂,沒有人來干涉他們,設計局的一把手,權力很大。

其他人也就算了,普列沙科夫,那可是他們設計局的副總設計師啊!雅克-141,幾乎有他一半的心血。

秦濤看着這個人,把他記了下來。

“喂,我的朋友,你看起來情況不太好。”秦濤看向了亞歷山大。

“嗯,秦,你在頓河那邊玩得怎麼樣?唉,最近我這裡,是亂糟糟的。”亞歷山大向秦濤開口說道。

“頓河已經結冰了,在上面滑冰倒是不錯。”秦濤說道。

“是啊,結冰了。”亞歷山大的心,就像是在冰窟窿裡一樣,只有秦濤這個陽光,從頂部照射下來,讓他感覺到一絲絲的溫暖。

“對了,你不是特意來安慰我的吧?”

“是啊,我來這裡,是想要看看那個傳說中的預警機項目,我很好奇,和紅色帝國的官方宣傳,完全不一樣啊!”

“這個項目,是要結束了。”亞歷山大向秦濤說道:“也就沒什麼可保密的,你想要看,我帶你去看看,有關這款飛機,你想要知道什麼?”

於是,秦濤終於算是知道了前因後果。

當年,項目最開始啓動的時候,是要讓新型艦載預警機能在庫茲涅佐夫號上使用的,甚至還要有衍生出的反潛型號。

在七十年代末期,雅克夫列夫設計局就拿出了設計方案:通過2臺吊掛在機翼下的渦槳推力發動機和配置於機身內的4臺渦噴升力發動機來實現從航母甲板上短距滑躍起飛。

這一點很雅克,畢竟玩升力發動機,他們最有經驗,但是,問題是,預警機就那麼大的空間,還要裝什麼升力發動機,加上他們原本的電子技術就落後,這個項目,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所以,早期的型號就這樣流產了,海軍選擇了安-71預警機。

但是,這貨畢竟太高大,海軍要用,機庫都塞不進去,所以,海軍吃起來了回頭草,要求雅克夫列夫設計局繼續研製,不過,他們取消了短距滑躍起飛的要求。

這下,亞歷山大他們終於可以放開手腳了。

全新的雅克-44預警機,就這樣走上了快車道。

“在88年9月,我們完成了初步設計,然後開始細化設計,建造原型機。目前,我們除了有木製模型之外,還有一架正在組裝之中的原型機。”

秦濤感覺到心臟在噗通噗通直跳,他努力控制住自己的心情,向亞歷山大說道:“那麼,項目既然已經停了,原型機也就沒用了,要不要賣了?只要能飛就行,正好和四架直升機一起裝備我們空中運輸公司。”

(本章完)

第1124章 C919和C929第953章 藝高人膽大第398章 發展經濟?當然要進行自由貿易第1292章 以前很囂張,現在很老實第675章 我們就像是獲得了外星科技一樣第1207章 肥羊阿三第996章 核潛艇上的柴油機秦雪:我在火星上等你們!第591章 明天會更好(第二更)第505章 出賣國家的人該千刀萬剮第264章 兩百萬買鍋爐,啥?這是單價?第945章 三彈和四彈第755章 能飛到對面的轟炸機第561章 垂直起降的展示第309章 大宙公司的危機第1271章 阿三的航母之路如此坎坷第404章 明州集團進出口貿易公司第188章 戰忽局局長的工作,爲啥非得我幹?第583章 富則萊茵金屬,窮則萊陽鋼管第674章 又玩壞了一個第439章 航母改裝計劃方案研討第40章 麪包會有的第451章 考察136和137號第468章 在辯論中釣魚第61章 高強度鋼材第680章 9910工程第569章 我們要實現民族復興第479章 八爺要上艦?第359章 土雞要買設計圖?第1068章 幫老毛子修航母?第546章 無償援助?第151章 老毛子要處理破爛?第502章 國防彩票的提議(第一更)第466章 亮劍第592章 老毛子獅子大開口?咱們靠自己!第62章 導彈艇的去向第686章 坑土雞很簡單第271章 愛迪生也是這麼想的第848章 運河除了挖,還能炸第139章 競爭第358章 一招鮮,吃遍天第474章 弄回來了T-45第712章 推銷五架和平鴿二號第80章 濤哥帶你裝*帶你飛第602章 高科技當然貴了第9章 王建國很着急第139章 競爭第740章 英國人的航母第147章 庸才和能人(加更,求訂閱)共享艦隊實力強第758章 白帝空天飛機第983章 003航母開工完本感言第22章 好聽的名字第920章 四枚反艦導彈加四中四近空空導彈第750章 把核電站建設到南部海域去!第1230章 以後會失業第158章 兩千萬美金的修船費第523章 神盾驅逐艦的競標第1248章 各種攔截方式輪着上場第929章 電動重卡第361章 持久的保證:耐火磚第873章 參觀戴高樂號第133章 廢鐵中的裡夫-M發射裝置第566章 冬季到臺北來看雨第987章 下一艘航母計劃第1156章 綜合補給艦呢?第546章 無償援助?第427章 守株待兔的成果第62章 導彈艇的去向第546章 無償援助?第1100章 改裝第180章 爆鍋爐的原因(加更四)第492章 396柴油機的國產化第494章 揹着導彈的和平鴿第180章 爆鍋爐的原因(加更四)第509章 A-50的機體第484章 沒有飛行員的無人駕駛版蘇-30第740章 英國人的航母第512章 萬事俱備第924章 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交付第564章 一個小丑而已第919章 項德和項靜第34章 隱身高速導彈艇第141章 明州鋼鐵廠的廠長人選第878章 直二十首飛第830章 雪龍二號核動力破冰船第386章 第一面國產相控陣雷達天線第1158章 美滋滋第426章 釣魚的來了第938章 兩種較量第1088章 心大的乘客第445章 滿足航母使用的鍋爐第966章 換賽道第940章 老年代步車也是電動車第1174章 轟二十要首飛?第670章 紅旗飄舞隨風揚第607章 方向舵壞掉了聶詩雨第401章 一億美元的定金
第1124章 C919和C929第953章 藝高人膽大第398章 發展經濟?當然要進行自由貿易第1292章 以前很囂張,現在很老實第675章 我們就像是獲得了外星科技一樣第1207章 肥羊阿三第996章 核潛艇上的柴油機秦雪:我在火星上等你們!第591章 明天會更好(第二更)第505章 出賣國家的人該千刀萬剮第264章 兩百萬買鍋爐,啥?這是單價?第945章 三彈和四彈第755章 能飛到對面的轟炸機第561章 垂直起降的展示第309章 大宙公司的危機第1271章 阿三的航母之路如此坎坷第404章 明州集團進出口貿易公司第188章 戰忽局局長的工作,爲啥非得我幹?第583章 富則萊茵金屬,窮則萊陽鋼管第674章 又玩壞了一個第439章 航母改裝計劃方案研討第40章 麪包會有的第451章 考察136和137號第468章 在辯論中釣魚第61章 高強度鋼材第680章 9910工程第569章 我們要實現民族復興第479章 八爺要上艦?第359章 土雞要買設計圖?第1068章 幫老毛子修航母?第546章 無償援助?第151章 老毛子要處理破爛?第502章 國防彩票的提議(第一更)第466章 亮劍第592章 老毛子獅子大開口?咱們靠自己!第62章 導彈艇的去向第686章 坑土雞很簡單第271章 愛迪生也是這麼想的第848章 運河除了挖,還能炸第139章 競爭第358章 一招鮮,吃遍天第474章 弄回來了T-45第712章 推銷五架和平鴿二號第80章 濤哥帶你裝*帶你飛第602章 高科技當然貴了第9章 王建國很着急第139章 競爭第740章 英國人的航母第147章 庸才和能人(加更,求訂閱)共享艦隊實力強第758章 白帝空天飛機第983章 003航母開工完本感言第22章 好聽的名字第920章 四枚反艦導彈加四中四近空空導彈第750章 把核電站建設到南部海域去!第1230章 以後會失業第158章 兩千萬美金的修船費第523章 神盾驅逐艦的競標第1248章 各種攔截方式輪着上場第929章 電動重卡第361章 持久的保證:耐火磚第873章 參觀戴高樂號第133章 廢鐵中的裡夫-M發射裝置第566章 冬季到臺北來看雨第987章 下一艘航母計劃第1156章 綜合補給艦呢?第546章 無償援助?第427章 守株待兔的成果第62章 導彈艇的去向第546章 無償援助?第1100章 改裝第180章 爆鍋爐的原因(加更四)第492章 396柴油機的國產化第494章 揹着導彈的和平鴿第180章 爆鍋爐的原因(加更四)第509章 A-50的機體第484章 沒有飛行員的無人駕駛版蘇-30第740章 英國人的航母第512章 萬事俱備第924章 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交付第564章 一個小丑而已第919章 項德和項靜第34章 隱身高速導彈艇第141章 明州鋼鐵廠的廠長人選第878章 直二十首飛第830章 雪龍二號核動力破冰船第386章 第一面國產相控陣雷達天線第1158章 美滋滋第426章 釣魚的來了第938章 兩種較量第1088章 心大的乘客第445章 滿足航母使用的鍋爐第966章 換賽道第940章 老年代步車也是電動車第1174章 轟二十要首飛?第670章 紅旗飄舞隨風揚第607章 方向舵壞掉了聶詩雨第401章 一億美元的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