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威騰和德利涅的聯手

在徐川思索着如何統一強電的時候,學術界已經因爲他扔到arxiv上的論文徹底炸開了鍋。

那掛在arxiv上的論文,猶如亞馬遜雨林的蝴蝶一般,輕輕地扇動了一下翅膀,就在全世界都掀起了劇烈的風暴。

對於數學界和物理學界的學者們來說,即便是心中早已經有所準備,早已經預測到楊-米爾斯存在性和質量間隙的剩餘部分很快就會被解決。

但當真正看到那篇論文的時候,不少人依舊是被震撼到了。

快!

實在是太快了!

從五月下旬的《楊-米爾斯方程解的存在性與解的證明》發佈到現在,時間僅僅過去了還不到兩個月,質量間隙猜想的部分,就公開出來了。

面對着這篇論文,哪怕是最爲頂尖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亦控制不住內心的震驚。

當然,他們震驚的,不僅僅是對方能夠以如此之快的速度解決剩下的質量間隙難題,還有論文中包含的龐大知識量.以及在解決質量間隙這個問題時所使用的理論和想法。

通過對流行進行高維的扭轉,構建了一個規範量子場從而構造出幾何對稱自發破缺或真空破缺的無限平面度量空間,並找到了楊-米爾斯存在性和質量間隙難題中那個質量爲m的粒子是存在的。

一條並不算是很巧妙的思路,畢竟在物理學界,物理學家們早就通過時空流形上的標量場推算出了那個粒子的質量m,並且計算機模擬結果也基本吻合。

學術界唯一沒能完成的就是通過數學語言對其進行解釋。

當然,這並不代表這篇論文就很普通。

事實上它依舊是學術界的寶藏,尤其是在整個思路中使用的數學技巧,簡直精妙至極。

通過對流形的變化,引入維度的概念,從而在不同維度不同時空中不同點上的量子場做不同的變換。

再輔以耦合常數的量綱非負的要求和洛倫茲不變的要求,那麼,無論這個對稱性是否自發破缺,這個體系中的質量爲m的粒子必然是存在的。

對於物理學界而言,這就是從基本粒子的客觀存在性邏輯推理出的新數學新觀念,它現實存在性並可行。

而根據這一物理上和數學上的新觀念,物理學界在未來將能能夠發現更多新的基本粒子,進一步證實這種動量規範場的真實存在性。

甚至,有機會藉此找到通向大統一理論的路徑與方法!

金陵,南大的校園中,在將相關的論文上傳後arxiv上後,徐川就一直坐在辦公桌後思索着如何統一強相互作用與電弱理論。

時間一點的過去,眨眼間就到了正午,正當他準備放下手中的研究去吃午飯的時候,辦公室的大門忽然被人急促的敲響了。

擡頭看去,陳正平和南大物院的院長俞勇望一起走了進來。

“導師,俞院長,你們怎麼來了。”看到兩人,徐川笑着站起身打了個招呼。

“arxiv預印本網站上的那篇論文,是你發的?”俞勇望快速的問道。

聞言,徐川笑了笑,開口道:“你是說質量間隙的那篇?”

“對!”

徐川還未回答,一旁,陳正平就插口道:“除了他還能有誰,除了他誰還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質量間隙的證明,老俞你這問的一點意思都沒有的。”

一旁,俞勇望笑着道:“我這不是太震驚了嘛,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前後解決掉楊-米爾斯方程的解證明和質量間隙難題,這你讓我不問一下,確認一下,我真的不敢相信。”

徐川笑了笑,道:“水到渠成的事情而已,楊-米爾斯方程的解和質量間隙的存在都可以通過流形的構造與可微結構的不變性耦合子進行處理。”

“而且從問題上來說,解決質量間隙難題並不需要精確的計算出M粒子的質量,只需要證明它存在就足夠了。”

聽到這話,陳正平看了一眼自徐川,嘴角忍不住抽了一下。

這話說的,給人的感覺簡單至極,像是隨隨便便來個人都能做到一樣。

但實際上簡單嗎?

不可能的。

如果質量間隙問題真要那麼容易解決,爲啥近百年來都沒有人能做到?

楊-米爾斯存在性和質量間隙難題可不是什麼冷門領域,它不僅不冷門,而且還是理論物理學界前沿最熱門的研究方向之一。

基於楊-米爾斯方程而建立標準模型爲物理學界帶來了無數的寶藏,因爲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學者亦超過了兩位數。

但幾十年的時間,無數的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前仆後繼都沒能解決這個問題。

很顯然,它的難度遠不止徐川說的那麼容易。

不過這個點,他也沒心思去想這些,關於質量間隙的論文,他已經看過了,腦海中卻依舊有着繁多的問題。

深吸了口氣,陳正平開口問道:“關於質量間隙的量子性質,你是怎麼解釋的?”

這個問題是楊-米爾斯場論的關鍵,是它能否成功解釋強相互作用的核心,也是他在論文中沒弄懂的地方。

聽到這個問題,徐川笑了笑,站起身從牆角中拖出來了一面黑板,一邊寫,一邊解釋道:

“在量子力學中,我們通常將一個粒子的位置和速度視爲作用在一個 Hilbert空間的非交換算子,而場則用來描述很多自然現象。”

“例如麥克斯韋方程中的電場和磁場,愛因斯坦方程中的引力場等等。但在規範理論中的規範勢中,數學上描述爲主從上的聯絡,與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有密切.”

在徐川和陳正平講解着質量間隙論文中的一些難題時,他上傳到arxiv預印本網站上的論文,也正在學術界發酵着。

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中心。

隨着米國的插手,CERN的理事會暫停與華國的合作,LH-LHC高亮度強子對撞機的升級重啓,這裡倒也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熱鬧。

在中心大廈前的道路上,兩名高能物理領域的研究員手中捏着一些會議資料,一邊閒聊着一邊走向了不遠處的咖啡館,似乎是準備去喝個下午茶。

聊着,兩人的話題轉移到了已經開工進行升級的LHC強子對撞機上。

“你說LHC這次升級後,能找到暗物質嗎?”

“誰知道呢,說不定是華國那邊先找到也有可能?”

“不會吧,不是說那邊的對撞機現在還沒開始修建嗎?lhc的升級已經開始了,難道CERN還會比華國慢?”

聞言,身邊的同伴笑了笑,開口道:“我的朋友,探索那些超出標準模型的東西可不是光有對撞機就能夠的,那需要我們在理論上對其有着最詳細的瞭解。”

“而現在,對暗物質和暗能量最瞭解的那個人可並不在這裡。”聽到這話,他嘆了口氣,道:“我真不是很懂爲什麼CERN會取消和華國的合作,高能物理領域的研究不應該是世界一心一起來做嗎?現在反而分成兩邊了。”

同伴聳了聳肩,也沒說話,正在這時,他口袋中的手機震動了一下,摸出來看了一眼信息,他突然停住了腳步。

“怎麼了?”身邊的好友問了一句,好奇的看向他。

“強相互作用的質量間隙問題被解決了!”

“這不可能。”

“那位徐川教授,已經將論文上傳到arxiv上了。”

聞言,身邊的好友愣了一下,忍不住深吸了口氣,驚訝不已的開口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他發表楊-米爾斯方程解的存在性與解的證明論文好像是五月份吧?”

“而現在才七月初,兩月的時間,就解決了質量間隙難題?這是不是太誇張了一點?”

同伴開口道:“準確的來說是還不到一個半月。”

“不可思議!真的太快了,我連楊-米爾斯方程解的存在性與解的證明論文都沒完全弄懂來說,他就將剩下的東西全做出來了。”

“還要去喝一杯咖啡嗎?”

“不了,我想先下載打印論文看看,反正咖啡隨時都可以喝。”

“一起?”

“走!”

兩名CERN的研究員只不過是一個縮影,類似的事情發生在世界各地。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德利涅的辦公室中,愛德華·威騰端着杯咖啡和皮埃爾·德利涅聊着天。

“那篇強相互作用的質量間隙論文,你感覺如何?”淺淺的嚐了下杯中的咖啡,威騰看向德利涅問道。

坐在沙發上,德利涅看了這位老友一眼,淡淡的開口道:“你心裡不是早已有了定數嗎?”

聞言,威騰無奈的笑了笑,嘆了口氣道:“看來真的沒什麼希望了。”

對於他來說,解決質量間隙問題也是他最近的重點研究對象,尤其是在他那個學生解決掉楊-米爾斯方程解的存在性難題後,質量間隙問題的難度降低了不少。

如果他能夠解決掉這個問題,說不定能在今年的諾獎典禮上,和徐川一起拿到物理學獎,這是他心中一直都夢寐以求的事情。

聽到威騰的嘆息,德利涅有些憐憫的看了一眼這位老夥計。

作爲當代弦理論之父,第一個獲得菲爾茲獎的物理學家,原本他應該是最有希望能同時獲得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學者。

但很遺憾的是,這一希望已經沒了。

他們兩個一起收了個驚才豔豔的天才學生,在年僅二十二歲的時候,就拿走了無數學者奮鬥一生都觸摸不到的榮譽。

輕輕的搖了搖頭,德利涅開口道:“質量間隙難題大概已經沒什麼希望了,既然他已經公開了論文,恐怕並不會有什麼問題。不過強電統一難題還沒有解決,或許你可以嘗試一下?”

早在之前威騰開始研究質量間隙難題的時候,他其實就不是很看好。

畢竟以他們那個學生的性格,一個問題都解決了一半,沒道理剩下的部分會放着不做。

既然他已經開始了,恐怕他這位好友,哪怕是作爲導師,也很難和自己的學生去做競爭。

不過質量間隙難題沒什麼希望,強電統一他倒是覺得威騰可以去嘗試一下。

如果解決了這個難題,說不定還能拿到夢寐以求的諾獎。

威騰笑着搖了搖頭,回道:“難啊,強相互作用與電磁相互作用的統一問題並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即便是現在他的解決了楊-米爾斯存在性和質量間隙難題,也不過是有了一些希望而已。”

頓了頓,他看向德利涅,笑着道:“而且,如果質量間隙難題他是對的,我想在強電統一上恐怕沒有人比他走的更遠,也沒有人會比他的理解更深,哪怕是我們兩個,加起來都不一定能打過他.”

說着,威騰忽然愣了一下,停頓了片刻後,他看向德利涅:“要一起試試嗎?”

聞言,德利涅愣了一下:“試試什麼?”

威騰深吸了口氣,認真的說道:“聯手,一起嘗試一下解決強相互作用與電磁相互作用的統一問題,和我們的那個學生做一次競爭如何?”

儘管很清楚他們的那個學生在學術天賦上遠超自己,但作爲一個天才尤其是對於威騰來說,年輕的時候,他也是個妖孽啊,和德利涅聯手在強電統一領域和自己的學生做競爭,這大概是他最後的嘗試了。

聽到威騰的邀請,德利涅也沉默了一下。

不止是威騰,他在年輕時又何嘗不是一個妖孽。

這個世界上能同時獲得菲爾茲獎和沃爾夫獎的數學家截止到現在,也只有十多個,而在這個基礎上,能再獲得克拉福德數學獎的,只有不到一巴掌之數,可以說十億人出一個都不到。

他也是拿到過數學界大滿貫的選手。

沉默了半響,德利涅擡起頭看向威騰,問道:“如果他沒有研究強電統一這個問題呢?就我知道的而言,他手中的研究和事情可不少。”

聽到這個問題,威騰不假思索的回道:“你覺得他會放棄對強電統一的研究嗎?”

聞言,德利涅再度沉默了一下。

徐川會放棄強電統一理論這個二十一世紀理論物理學界的最大王冠嗎?

不可能的!

如果有能力去解決這個問題,誰都不會放棄。

思索了片刻,兩人的目光再度對上,德利涅點了點頭,道:“那就試一次好了。”

正如威騰所想的一樣,這大概是最後的嘗試了。

不管成功與否,他們的時代,終將會從他們手中傳遞出去。

畢竟,時間是最不等人的。

第261章 吸波材料第9章 預賽(提前更明天中午的章節,有事)第328章 送上門來的二次打臉!第38章 提前一個月的數競國集第533章 迎接全世界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第424章 閃耀如恆星!第631章 是不是哪裡搞錯了?第746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1)單章第142章 新的靈感第1105章 但論文的作者是徐川教授第814章 從未想過的事情第1138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498章 CERN那不切實際的想法第279章 那還真是一件好事(爲盟主高山流水第1176章 凍結米國的份額!第709章 紛爭的落幕第1182章 談判條件第662章 救援成功!第543章 徐川:我成計量單位了?第263章 國內的第一堂課第615章 學術互吹第344章 時代的侷限性第260章 超隱身材料第22章 競賽的危險第357章 與CERN的交易第614章 技術共享平臺第865章 十分之一光速第1210章 當下最有可能實現的超光速航行技術第240章 化學的未來第1169章 計算機行業的變革!第657章 徐川:讓我瞄兩眼就行第292章 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第619章 驚喜不斷的生日第797章 帶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850章 318651kPa!室溫超導!第766章 超前的理論第987章 全世界最風光最靚的崽第645章 全程直播登月第109章 上臺報告第518章 我們還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第512章 取名這種事,我最拿手了!第1003章 那飄蕩着的紅旗第628章 星海號!啓航!第365章 亦如愛因斯坦,或牛頓第1159章 堪比‘創世神’的存在第950章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第764章 引力的真正來源第48章 別忘記了祖國第75章 論文投稿第1020章 從未見過的硅基蛋白第554章 《外太空空天母艦戰略規劃計劃》第408章 用可控核聚變來燒開水,未免也有點第622章 永不沉沒的堡壘第524章 《楊米爾斯方程解的存在性與解的證第676章 來自學姐的靈感第1041章 被抑制的A類火星菌!第289章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第47章 挑釁與恥辱第969章 有個好消息你想不想聽?第953章 載人登火會失敗?第412章 人和設備,我都要了!第602章 招標大會第693章 弱黎曼猜想!第613章 志同道合!第578章 國際數學大會落幕第842章 多孔液態DAC二氧化碳捕集系統第943章 暗物質的組成!第601章 人工智能領域的部署第734章 真正的大佬都是裝於無形中的第101章 如何解決範德華力造成的坍縮卷疊(第829章 靈性十足的‘AI助手’第521章 反制與競爭第430章 比可控核聚變更宏偉的計劃第121章 科研項目啓動第444章 我不懂超導,但我懂南韓第236章 彭鴻禧院士的驚歎第113章 德利涅教授的邀請與破例的普林斯頓第610章 舉世無雙第401章 臨門一腳!第436章 南大學子:過年了?第834章 沒什麼,心態崩了而已第607章 人機交互技術第803章 倒打一耙的福克斯第280章 畢竟是我的學生(求月票)第452章 沒人比他更懂忽悠第175章 同時榮獲克拉福德數學獎與天文學獎第297章 爲等離子體湍流建模第184章 在兩位導師面前裝β第1104章 打開‘時空洞’的鑰匙!第665章 快速搭建月面基地的方法第750章 強電統一理論的延伸第1175章 蒼蠅再小也是肉第337章 國家有你,何其有幸第821章 挖徐川不行,那就挖他妹妹第1123章 難以想象的誘惑!第1067章 踩死一隻螞蟻而已第488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與空天發動機的希第866章 這人真的太變態了!第570章 沒有任何意外的獲獎人!
第261章 吸波材料第9章 預賽(提前更明天中午的章節,有事)第328章 送上門來的二次打臉!第38章 提前一個月的數競國集第533章 迎接全世界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第424章 閃耀如恆星!第631章 是不是哪裡搞錯了?第746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1)單章第142章 新的靈感第1105章 但論文的作者是徐川教授第814章 從未想過的事情第1138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498章 CERN那不切實際的想法第279章 那還真是一件好事(爲盟主高山流水第1176章 凍結米國的份額!第709章 紛爭的落幕第1182章 談判條件第662章 救援成功!第543章 徐川:我成計量單位了?第263章 國內的第一堂課第615章 學術互吹第344章 時代的侷限性第260章 超隱身材料第22章 競賽的危險第357章 與CERN的交易第614章 技術共享平臺第865章 十分之一光速第1210章 當下最有可能實現的超光速航行技術第240章 化學的未來第1169章 計算機行業的變革!第657章 徐川:讓我瞄兩眼就行第292章 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第619章 驚喜不斷的生日第797章 帶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850章 318651kPa!室溫超導!第766章 超前的理論第987章 全世界最風光最靚的崽第645章 全程直播登月第109章 上臺報告第518章 我們還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第512章 取名這種事,我最拿手了!第1003章 那飄蕩着的紅旗第628章 星海號!啓航!第365章 亦如愛因斯坦,或牛頓第1159章 堪比‘創世神’的存在第950章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第764章 引力的真正來源第48章 別忘記了祖國第75章 論文投稿第1020章 從未見過的硅基蛋白第554章 《外太空空天母艦戰略規劃計劃》第408章 用可控核聚變來燒開水,未免也有點第622章 永不沉沒的堡壘第524章 《楊米爾斯方程解的存在性與解的證第676章 來自學姐的靈感第1041章 被抑制的A類火星菌!第289章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第47章 挑釁與恥辱第969章 有個好消息你想不想聽?第953章 載人登火會失敗?第412章 人和設備,我都要了!第602章 招標大會第693章 弱黎曼猜想!第613章 志同道合!第578章 國際數學大會落幕第842章 多孔液態DAC二氧化碳捕集系統第943章 暗物質的組成!第601章 人工智能領域的部署第734章 真正的大佬都是裝於無形中的第101章 如何解決範德華力造成的坍縮卷疊(第829章 靈性十足的‘AI助手’第521章 反制與競爭第430章 比可控核聚變更宏偉的計劃第121章 科研項目啓動第444章 我不懂超導,但我懂南韓第236章 彭鴻禧院士的驚歎第113章 德利涅教授的邀請與破例的普林斯頓第610章 舉世無雙第401章 臨門一腳!第436章 南大學子:過年了?第834章 沒什麼,心態崩了而已第607章 人機交互技術第803章 倒打一耙的福克斯第280章 畢竟是我的學生(求月票)第452章 沒人比他更懂忽悠第175章 同時榮獲克拉福德數學獎與天文學獎第297章 爲等離子體湍流建模第184章 在兩位導師面前裝β第1104章 打開‘時空洞’的鑰匙!第665章 快速搭建月面基地的方法第750章 強電統一理論的延伸第1175章 蒼蠅再小也是肉第337章 國家有你,何其有幸第821章 挖徐川不行,那就挖他妹妹第1123章 難以想象的誘惑!第1067章 踩死一隻螞蟻而已第488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與空天發動機的希第866章 這人真的太變態了!第570章 沒有任何意外的獲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