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節

十一月上,朝天原。

車騎大將軍李弘率軍駐紮於朝天原。奮威將軍鮮于輔、揚烈將軍張燕、漢北郡太守田豫、車騎大將軍府從事中郎餘鵬、尹思奉命趕到朝天原大營議事。

建威將軍徐榮、厲鋒中郎將趙雲相迎於轅門之外。大家互相問候了一番,徐榮焦急地問道:“金雪原大營的幾位老醫匠可都到了?”

“我們帶來了最好的醫匠,最好的藥材。”鮮于輔說道,“我已經派快騎到雲中、晉陽兩地徵調更高明的醫匠了。夫人的病很嚴重嗎?”

徐榮和趙雲黯然點頭。鮮于輔搖頭嘆道:“但願夫人不要出事,否則大人哪有心思處理北疆事務,現在北疆……”

“北疆情況不好嗎?”徐榮問道,“洛陽那邊怎麼樣?”

“麻煩,許多麻煩。”鮮于輔一邊走着一邊搖手道,“軍隊、民夫、胡人、糧草、晉陽、河東、幽州、冀州、洛陽,麻煩太多了。”

“仲淵那邊可有什麼好消息?”

“洛陽最近很亂,仲淵到洛陽去了。現在主理臨汾行轅事的是筱嵐,她正在處理河東的事。”

趙雲和張燕、田豫三人走在後邊。趙雲問,麴義、閻柔和顏良等諸位將士的傷勢怎麼樣?田豫說,諸位大人都在金雪原大營治療,張震、楊明、段炫三位大人傷勢較重,估計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其餘諸將都在痊癒中。由於傷兵太多,醫匠和藥材嚴重不足,鮮于大人已經從雲中和晉陽兩地緊急徵調了。

李弘站在大帳外迎接衆人。

李弘很憔悴,滿臉的鬍鬚因爲長時間沒有修理顯得非常凌亂,長長的頭髮隨意披散着。一雙眼睛略顯紅腫,但眼神還是那麼凌厲,看上去威猛而不羈

。鮮于輔等人急忙上前見禮,李弘笑道:“能再看到你們,就說明我還活着。活着好啊,想想那些戰死疆場的兄弟,我算是很幸運了。”

鮮于輔嘆道:“大人太累,應該好好歇歇了。”

李弘一邊招呼大家進帳,一邊說道:“我找你們來,就是想問問,是不是可以讓我歇一段時間?”

“大人恐怕沒有時間歇息。”田豫說道,“北疆的麻煩事越來越多,急需大人定策解決。大人最好還是儘快回到雲中主掌北疆軍政。”

李弘皺眉道:“目前我還不能回去,遠征大捷的事暫時也不能急報朝廷,有些事我們必須要往後拖一拖,等朝廷把答應給我們的糧餉軍械全部送到了北疆,我們再報捷。如果沒有這些錢糧,流入北疆的災民和這百萬無家可歸的民夫今年冬天怎麼過?我要靠這批錢糧救急啊。秋收怎麼樣?”

“收成不錯。”鮮于輔說道,“趙岐大人和張澤(張白騎)大人來書說,民屯和軍屯今年都有餘糧了。只是北疆災民多,河套地區和常山中山兩國的屯田人口太多,這些餘糧根本不夠應付。不過大人也不要過於擔心,由於仲淵提前派人到各地州郡購糧,甚至連益州都派人去了,所以很快就有大量糧食運到北疆以解我們的燃眉之急。”

李弘笑道:“有仲淵在河東給我們籌備錢糧,北疆可保無憂。最近有他的文書嗎?遠征大捷的事是否告訴他了?”

“本月初,仲淵去洛陽了,現在在河東主理行轅事的是筱嵐。”鮮于輔憂心忡忡地說道,“洛陽和河東都出事了。”

十月,天子在京畿和部分州郡頒佈告緡令後,由太尉董卓主持告緡事,派遣到各地主持告緡的官吏和北軍鐵騎驕縱枉法,濫殺無辜。他們無視大漢律法,肆無忌憚地捕殺商賈,抄沒錢財宅院和田產,最後此事愈演愈烈,終於牽連到各地的門閥士族,許多權貴的宗室門生弟子遭到了抄殺。朝中大臣忍無可忍,乃聯名上書天子,勸諫天子立即廢止告緡令,追究違律者的罪責。告緡令剛剛頒佈不可能馬上又廢止,但此事造成的另外一個重大後果卻讓朝廷措手不及。

由於大量捕殺商賈,引起了各地商賈的大逃亡,全國震撼,再加上後期又牽連到了部分門閥士族,造成了部分州郡的秋收受阻,賦稅無法及時收繳。頒佈告緡令的部分州郡都是大漢國的富庶之地,土地大都集中在權貴門閥和富豪商賈手中。現在除了那些權勢顯赫的王公貴族和門閥世家,其他所有富豪商賈都死的死逃的逃,結果田地無人管理,秋收陷入停頓。雖然朝廷急令各地郡縣立即組織人力搶收,但賦稅入庫的時間肯定是要一推再推了。而沒有頒佈告緡令的州郡由於商賈逃亡,秋收或多或少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賦稅收繳更因爲門閥世族富豪商賈們極力隱匿財產而銳減。

告緡令的頒佈雖然暫時解決了遠征大戰所需的軍資,但極大的傷害了富商巨賈,造成了國庫賦稅收入的銳減和入庫時間的延遲,這讓朝廷各方立即陷入了無休止的爭吵和指責之中。主持告緡事的太尉董卓受到了朝廷諸多大臣的彈劾,遭到了朝野上下一致譴責。

車騎大將軍府長史李瑋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天子緊急徵召進京。

“河東又出了什麼事?”李弘問道

“李瑋以大人的名義下令鹽鐵都尉謝明巡視北疆各郡,把他趕出了河東。”鮮于輔說道,“筱嵐代理鹽鐵都尉事後,立即封查鹽鐵業,清理鹽鐵交易,把矛頭直接對準了河東衛閥和長安徐陵。這兩家巨賈控制了河東大部分鹽池鐵礦,他們隱瞞產量,擡高價格,欺騙鹽鐵都尉府,從中牟取了鉅額錢財。河東衛閥還大肆賄賂北疆諸府官吏,甚至還和趙大人、蔡邕大人、雁門郭蘊大人做了親家,北疆所需的屯田和賑災物資大都由他提供。也就是說,河東衛閥幾乎掌控了北疆的命脈。”

李弘和徐榮面面相覷,暗自震駭。

趙雲臉色一變,白淨的面龐上頓時涌出一絲驚愣。

筱嵐爲此事數次登門拜訪,希望衛閥主動讓出一部分買賣,以減輕衛閥對北疆的潛在威脅。但衛閥欺她是一女流,不但沒有答應她的提議,反而鼓動河東的門閥世家以及部分富豪商賈,以中斷賑災供應和催要欠資來要挾筱嵐。甚至還在河東造謠生事,說北疆也要馬上頒佈告緡令了。這個消息一度引起了河東和晉陽商賈的恐慌,同時也激怒了筱嵐,她一夜之間查封了衛閥在河東的所有鹽池和鐵礦。

“衛閥已經拜請趙岐、蔡邕、郭蘊等大人急書將軍大人。”鮮于輔說道,“幾位大人還上書朝廷彈劾朱儁大人,說車騎大將軍府被將作大匠朱儁的宗室門生所控制,北疆軍政爲一幫奸?小人所把持,要求朝廷重責朱儁,讓朱儁召回自己的門生弟子,以免禍害北疆。”他看看餘鵬,餘鵬立即從鋪滿案几的文捲上找到一卷竹簡遞給了李弘。

“這是幾位大人給你的書信。”鮮于輔爲難地說道,“他們對大人重用筱嵐非常有意見,認爲女子……”

“好了,好了。”李弘搖手道,“筱嵐才華出衆,這幾年在北疆做了許多事,大家有目共睹。我不能因爲她是一個女子就捨棄不用。仲淵對這件事有什麼解釋?”李弘也不看那份書簡,隨手丟在了案几上。

“仲淵沒有隻字片語,公定也不說話。”鮮于輔說道,“如今晉陽行轅和臨汾行轅關係極度緊張。”

“筱嵐呢?筱嵐可有書信給我?”

“昨天我們接到了筱嵐的急書,筱嵐已經抓人了。”鮮于輔苦笑道,“筱嵐抓了衛閥的長子衛徹,安邑和解縣的縣令,還有河東府的長史桑羊桑大人。”

李弘頭一暈,失聲驚呼道:“什麼?她把桑大人也抓起來了?”

“筱嵐做事非常細密謹慎,沒有十分的把握,她不會輕易動手。”徐榮沉吟良久,緩緩說道,“此事給她去辦。衛閥飛揚跋扈,氣焰太囂張了,他以爲北疆是洛陽嗎?他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錢賺多了,瞎了眼了。”

李弘笑道:“好,就隨她吧。急書筱嵐,此事不要做得太過份,適可而止,達到目的就行了。另外告訴張白騎,叫他配合筱嵐,筱嵐就是要一萬兵,也要給她立即調過去。仲淵不在,河東就是筱嵐說了算。”

這時趙雲站起來躬身說道:“大人,我先告退一下。”在衆人疑惑的目光裡,趙雲急步走了出去

“子龍怎麼了?”張燕奇怪地問道,“我看他面色通紅,是不是生病了?”

李弘微微一笑,“他有點心事,出去散散心。”

“羽行,剛纔你說冀州和幽州也有麻煩,什麼麻煩?”徐榮問道。

鮮于輔嘆了一口氣,“多事之秋啊。”

袁紹出京後,沒有逃回家鄉汝南,而是到了冀州。冀州有許多袁閥的門生故吏,袁紹在他們的幫助下,四下聯絡自己的朋友,徵募死士。上月朝廷下旨,以袁紹爲渤海郡太守。袁紹隨即在渤海郡郡治南皮城大肆徵募郡國兵。冀州太守韓馥到了冀州後,不但自己擴建郡國兵,還不遺餘力地幫助袁紹募兵,給他輸送錢糧,還甚至公開挪用朝廷用於冀州屯田的物資和錢糧,賤賣屯田州郡的田地。遷移到河間國、安平國、鉅鹿郡和趙國四地的災民眼看冬天將臨,而屯田無望,隨即向常山國和中山國逃去,還有一部分逃進了幽州涿郡,致使這三郡的賑災形勢驟然緊張。

常山典農都尉府趙戩大人、常山國相田完、中山國相孔宣隨即向行轅告急。大司馬、幽州牧劉虞向冀州牧韓馥告急。韓馥和劉虞關係不錯,答應給糧食,但他對劉虞說,朝廷今年撥給幽州的兩億錢賦稅估計是沒有了,冀州今年又受災又賑災還要奉旨屯田,賦稅又減收,早沒錢了,就連撥給北疆的賦稅都沒有了。

劉虞大驚,幽州百姓和災民要過冬,要應付明年的日子,要給數萬邊軍支付軍資,他就指望這兩億錢了。沒有錢,他怎麼辦?劉虞派長史魏攸帶着自己的親筆書信日夜兼程趕到晉陽求援。趙岐二話不說,答應了。趙岐不是因爲劉虞是大司馬,是上官,而是因爲幽州的災民。這批撥給幽州的錢糧現在正在送往涿郡的路上。

“老大人是雪裡送炭了,可把我們害苦了。”鮮于輔哀嘆道,“老大人的兒子趙戩怒氣沖天,連連急書將軍大人,不但告了他老子一狀,連帶把蔡大人都告了,就差沒有開口罵人了。”鮮于輔遞過趙戩的書信,“大人,常山和中山兩國災民爲患,回遷是不可能的,而且現在滯留在金雪原的百萬民夫也急需解決,所以,大人你看這事……”

“百萬民夫立即南下進入雲中大營。”李弘看了一下書信,擡頭對張燕說道,“飛燕,你帶着孫親、王當、於氐根、彭烈四營人馬隨同民夫南下,先要保證他們吃飽穿暖。”

張燕點頭答應,“大人,那常山國和中山國的賑災怎麼辦?”這兩個郡國是黃巾軍的老家,張燕非常擔憂。

“你到了雲中大營後,立即拿我的軍令給公定,叫他以囤積的軍糧賑濟兩地災民。”李弘說道,“遠征結束了,我們可以節約大量的軍糧。下個月大軍還要回撤一部分到雲中,所以我們可以臨時給趙戩救個急。”

“那明年屯田春耕呢?”張燕追問道。

“如果仲淵在各地買的糧食都平安運回來了,我們不但可以度過眼前的難關,還能支撐很長時間。”李弘說道,“明年春天我們無論如何都要向冀州回遷災民。如果韓馥推三阻四,你就帶兵把冀州的四個屯田郡國給我拿下來。他不屯田,我屯田,他不接受災民,我自己回遷。”

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一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七節岳飛墮落的天使二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六節(下)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七節漢民族主義者和大中華主義者的觀點分歧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二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五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十一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節湖湘蠻夷書友的北疆兵制七策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九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八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九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九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九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一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五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七節第17章 兵鋒臨城下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七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二節(上)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八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五十節(上)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八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十一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八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一節(下)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六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七節(下)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九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一節
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一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七節岳飛墮落的天使二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六節(下)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七節漢民族主義者和大中華主義者的觀點分歧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二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五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十一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節湖湘蠻夷書友的北疆兵制七策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九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八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九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九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九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一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五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七節第17章 兵鋒臨城下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七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二節(上)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八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五十節(上)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八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十一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八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一節(下)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六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七節(下)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九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