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援兵

陳尋暴起出手,都是在電光石火之間,不要說武奕真人、延陵郡主等人了,就是白袍劍修他自己都完全猝不及防,沒想到陳尋敢對他下殺手,就覺全身被陳尋拳鋒間涌出的恐怖巨力裹住,動彈不得。

白袍劍修想要摧動九龍王佩護主,卻直覺周身除了那沛然莫御的恐怖巨力,其中更有一種金光熠熠、類似索鍊形狀的異力,像一張蛛網將他死死纏住,竟然叫他的神識無法從百骸透出。

這是什麼異能?

神識無法透出,就無法御使法器,陳尋此賊,當真是要他死在炎魔掌下!

看着十數丈高的炎魔身影,在視野裡急劇放大,白袍劍修心臟都差點嚇停掉,肉身百骸完全不受控制,又無法透出神識控制法寶禦敵,一旦落入炎魔的合圍之中,他有十條命也要丟在天火山中。

白袍劍修情急之下,從喉腔裡逼出一口精血狂噴到九龍王佩上,總算在千鈞一髮之際,掙脫金色索鏈異力的束縛,在極瞬之間化作九頭巨龍虛影,往四面八方掙扎而出,將最先衝過來的四頭炎魔硬生生的逼住。

“嗷嗷!”十三頭炎魔踩山踏嶺奔來,有先有後,都發出牯牛吼叫似的興奮聲音,赤裸的胸膛、粗壯的臂膀,帶着毀天滅地的氣勢,往白袍劍修撲去。

白袍劍修雖然掙脫束縛,但想逃走已晚,只能借九龍王佩所幻化的九頭巨龍虛影,苦苦抵擋炎魔的撲殺。

“陳尋,你吃了豹子膽!”

姜雲仙這時候才反應過來,陳尋敢將白袍劍修送到炎魔嘴裡當替死鬼,她卻不能不救。

她心裡雖然對陳尋狂妄到極點的舉動既震驚又暴怒,但怕白袍劍修在數頭炎魔的圍逼下不能支撐多久,緊急之下甚至都顧不上喝斥陳尋,當即勒住碧睛青鱗狡,急忙摧動手中的大日蒼穹劍,道道劍芒如驕陽怒燒,合在一起如一輪烈日在山谷中迅猛升起,與武奕真人所祭的玄黃塔一起,往白袍劍修左側的那頭炎魔轟去。

白袍劍修根本不敢跟炎魔硬碰硬,借姜雲仙、武奕真人連手打開的缺口,身形往左急閃。

好在他修煉的遁法神通精妙異常,連連擺脫險境,又有九龍王佩所幻化的巨龍虛影,將炎魔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他總算是沒有再陷入被數頭炎魔合圍的險境,轉身避到一座石崖之後。

“轟!”

那座石崖高逾百丈,卻被炎魔一拳轟塌,激起漫天的飛灰,反倒利於白袍劍修藏住身形;炎魔神識感知似乎頗爲遲純,竟有明顯的遲疑,才重新將白袍劍修的身影鎖住。

“田橫公子要是在此地身殞道消,陳尋你有十條命都不償還的。”姜雲仙冷臉看向陳尋,此時纔有餘暇厲聲喝斥陳尋,她怎麼都沒有想到,陳尋真就敢一言不和,就將田橫推到炎魔手下去送死。

“違抗軍令私自出營不說,還出手襲殺官長,此等謀逆大罪,死了都是活該,不然的話,難道你們這些人都拿熹武帝所立的神法當擺飾嗎?”陳尋怒喝道,氣勢洶洶的環視左右。

雖然這些個補天閣弟子個個眼高於頂,一路同行都將陳尋視爲雜役僕兵的統領,這十多數天都沒有誰湊到他跟前來寒暄幾句,但陳尋大概還是知道這些二世祖的身份跟來歷。

當年隨熹武帝征討姬的三十六神將,四千年過後但凡還活在世上的,都有着天人巔峰的修爲,其中田氏老祖更是在熹武帝之前就悟徹大道,晉入涅槃。

田氏因此得到的封賞,就不僅是一郡一城之地了,而是與西祖龍山相通的一個靈氣充裕的秘境空間,都是田氏的封地。

不過這個空間秘境,數萬年來也有無數土著勢力棲息生存,並不是說田家派個人過去,就能掌握統治權的。

近千年以來,田氏宗族主力都調入這處秘境鎮壓土著、開闢疆土,以致在雲洲的勢力並不彰顯,但認真說來,僅田氏一族的勢力,就不比破滅前的神宵宗稍差,何況還有一個晉入涅槃境、在天鈞大世界修爲的老祖。

田橫作爲田氏當代家主的嫡子,進入補天閣修行,地位不比延陵郡主這樣的帝子帝孫稍差。

這一路三百多個補天閣弟子,實際都是以延陵郡主姜雲仙、田橫二人爲首,就連武奕真人的吩咐都渾不在意,不然的話也不會出現私自出營、潛入天火山的事情發生。

誰都沒有想到,陳尋一個小小的副指揮使,一言不和,竟然真就敢將田橫送到炎魔腳底下去當替死鬼。

然而認真說來,剛纔也確是田橫先動手,只是技不如人,被陳尋反制而已。

陳尋虎目環視,諸多補天閣弟子就覺得是被一頭荒古巨獸拿眼瞳盯着,哪裡再敢露出心裡的不滿?

“你!”姜雲仙見陳尋如此強橫,急得額頭青筋直跳,但她終究不是蠢貨,真要與陳尋大打出手,他們中絕大多數人都要交待在這裡。

武奕真人心想陳尋要不是這樣的脾氣,大概也不會讓春陵君、赤眉真君忌恨多年,一面摧動玄黃塔,助田橫抵擋炎魔,一邊勸說陳尋:“田橫以下犯上,罪不可赦,但請陳真人念在他是初犯,小施薄懲即可,莫要真害他的性命。”

“我也不是要取田橫公子性命,只是希望他能證實我剛纔的猜測,”陳尋臉色一緩,“你們現在都能看到,這些炎魔確實不如我等靈活,我們大可以借天火山的深溝陷壑,與其周旋!當真將這些炎魔引到大營,三百甲卒死傷,不足惜,三百多補天閣弟子,你們當真就不恤及?”

話反正都是從陳尋嘴裡說出來的,姜雲仙也是無語。

要不是那枚九龍王佩護身,田橫此時都已經喪命炎魔的巨拳之下,若是那樣,陳尋又會有怎樣的說辭?

雖說父王一意拉攏陳尋,說他將有大用,姜雲仙心裡卻有十分的忌憚,他壓根就是無法馴服的荒古猛獸。

武奕道人說道:“陳真人說的是極。”他對田橫也是滿腹意見,卻是不敢像陳尋這般,說打就打、說殺就殺,還是想着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先擺脫當前的危機爲要。

“星光四極!”

陳尋舉步跨出,殘影還在原地,人已在千丈之外,欺身到一頭炎魔的胸前,雙手捏拳爆出無盡的星辰光耀,往炎魔像雷霆一樣滾動的胸口轟去。

“嗷!”炎魔受此重擊,痛得怒嚎。

只是碎星拳第一重大成之境的星光四極,又豈是那麼好受的,就見這頭炎魔胸口的黑色鱗皮,被陳尋一拳打得寸寸龜裂。

炎魔卻也不是真就像這樣的孱弱不堪,就見其龜裂的胸口,沒有血液噴濺,而是無盡天炎流焰,從蛛網狀的裂痕中噴射而出。

炎魔同時揮動雙臂合抱過來,想要將陳尋捏碎在胸前。

炎魔乃至純至正的烈陽元罡真煞所化,滋生靈性後,再開啓靈智,形如神魔,狀如人形妖獸,體內的結構卻如人族妖獸迥然不同。

策天府此前雖然進入天爐戰場,誅殺過一頭炎魔,但下放給神衛軍諸營的資料裡,卻沒有提及誅殺炎魔的詳情。

好傢伙,陳尋沒想到炎魔比瓏山的窮奇石獸還要難纏。

陳尋身形遁閃,避開炎魔的巨拳容易,但無盡天火流焰從炎魔胸口噴射而出,彷彿一張天羅地網覆蓋過來,措不及防之下,陳尋怎麼都沒有可能閃過。

青蓮法相彷彿在沉寂千年之後陡然甦醒,無盡的蓮葉虛影驀然從陳尋的身體怒放綻開,無盡的天火流焰盡數被封堵在陳尋肉身十丈之外,難進分寸,還不要說傷用陳尋分毫了。

遠遠看此情形,姜雲仙心驚魂移,暗感換了是她,都未必能從容避開天火流焰的燒煉,不知陳尋修煉的什麼護體神通,竟然連炎魔噴出的天火流焰都能封住。

看炎魔胸口寸寸龜裂的鱗皮很快就癒合起來,陳尋大感頭痛,心想這麼一頭炎魔,未必比瓏山的窮奇石獸容易對付,幸虧這些炎魔不會組成戰陣,不然他們這趟真是兇險了。

試過炎魔的實力,陳尋就不再憑藉蠻力跟這些炎魔正面虛耗。

電光石光之間,他身形頻閃,從數座峰崖之間閃過,擺脫兩頭炎魔的糾纏,退回來武奕真人等人匯合,說道:“這些炎魔笨掘得很,其他人都進入玄黃塔中,我們進山,應能堅持到援兵趕來!”

見這些炎魔確實不夠靈活,武奕真人神色大振,將其他幾名修爲略低的弟子收入玄黃塔中。

此時延陵郡主、滿臉怨毒的田橫以及補天閣另一名元丹境弟子也退回來,五人合到一起,往東面的一座大裂谷疾掠而去。

這座大裂谷地形極其複雜,崖巖林立、溝壑深峻,陳尋他們在溝壑之中騰挪飛行,可以將一些小巧遁法發揮到極致。

十數頭炎魔身形極其巨大,小者十一二丈,大者三四十丈,雖然一步跨出就有千丈之遙,卻不利在峰崖林立、東繞西折的裂谷中急行,“砰砰砰”,撞得崖山紛紛崩垮,卻始終無法將陳尋他們截下。

而只要有喘息的空當,陳尋他們就可以吞服丹藥,補充法力的消耗。

只是,他們也沒有辦法脫離險境。

蘇武陽身上有一枚萬里傳音符,能隨時與古堡那邊聯繫上,蘇武陽那邊也應該早就注意到天火山的異常,但古堡方向遲遲沒有援兵過來。

陳尋猜測其他方向有可能都遭遇事先未曾預料的異變。

古堡那邊僅有松鶴真君、赤眉真君兩名天人境絕世強者坐鎮,一旦有多處方向出現異常,顯然是無法照顧周全的。

“陳真人,你有何妙策,能擺脫這些炎魔?”武奕真人傳音問道,他見援兵遲遲未到,擔心其他方向也出了難以預料的變故。

炎魔乃是從烈陽元罡真煞中誕生的先天生靈,天爐戰場到處是烈陽元罡真煞所化的天炎流焰,可以說炎魔在天爐戰場之中,它們的法力是無窮無盡的。

陳尋他們無法擺脫追殺,糾纏下去,情形只會對他們不利。

“陳尋,你身邊那幾頭侍魔、靈獸,都已到化形之境,”姜雲仙出聲說道,“倘若我們分散逃走,將大部分炎魔引開,你有無把握在短時間內擊殺一兩頭炎魔?”

陳尋暗感姜雲仙脾氣差點,但腦子不算太蠢。

這些炎魔平時蟄伏天火山深處修煉,又沒有什麼天敵,一身精純到極致的陽罡烈煞,卻不會多少控御的法門,也顯得笨拙無比,這也是陳尋他們有驚無險的關鍵。

但纏鬥大半天,這些炎魔變得越來越靈活,看得出它們吸收經驗教訓,在迅速的成長,此時都開始對他們進行圍追堵截了。

此時要麼有人站出來犧牲自己,將這些炎魔引開,讓其他人借幻陣藏蹤匿形,要麼就是將這些炎魔分散開,集中力量逐一擊破。

赤海、蛇無心、紅茶、北玄甲此時都藏在紫宵雷霆塔中,沒有現身,雖然他們只是修煉天妖煉形訣後才能化變人身,但實力並不比尋常的化形天妖稍弱,姜雲仙他們真能將其他炎魔引走,陳尋自然有把握擊殺一兩頭落單的炎魔。

“倘若我們將炎魔引走,他藉機逃走,怎麼辦?”田橫質問道,腳下沒有絲毫的停留,眼睛裡卻滿是怨毒,怎麼都不可能忘記剛纔陳尋將他推到炎魔掌下送死的一幕?

聽田橫如此說,姜雲仙也猶豫起來,知道不可能因爲父王有意拉攏,陳尋真會冒死救她。

陳尋攤攤手,拖延下去,最先死的又不會是他。

正僵持不下,東邊一道流光往這邊疾速掠來。

卻是一艘僅七八丈長短的龍牙舟騰雲裹霧在百餘里外停下來,緊接着有十數道驚虹,從龍牙舟中掠出,往這邊殺來。

姜彬手持一杆黑金戰戟,化作暴烈的一團錐形金光,往一頭炎魔胸前刺去,一聲驚天裂地的巨響,兩側的百丈崖山,就像脆弱的沙塔,被激盪的氣浪、天地元力摧倒,轟然垮塌,激起漫天飛塵。

那頭炎魔被擊退百丈,姜彬卻夷然無損的停在半空之上,揚聲問道:

“武奕真人、延陵郡主、田橫公子,你們一切安好?”

姜彬從正面一戟擊退一頭炎魔,實力之強,已經叫人震驚。

而在姜彬身後,元鶴等十二名元丹真人一字排開,氣勢融於一體,有如雄山高嶽巍然聳立天地之間,僅以氣勢之強,竟硬生生逼往兩翼的炎魔不敢輕易往前。

以姜彬、元鶴十二名元丹境巔峰強者組成的山河戰陣,氣勢之強,果真是直逼天人!

姜氏籍以立國的山河戰陣,確實是不同凡響,不比玄衍戰陣稍弱。

第96章 因果之道第52章 鬼奚渠帥第83章 自立門戶第123章 妖蟾第79章 半人半蛇第195章 援第20章 荒島第18章 撤兵第106章 宿命輪迴第41章 反噬第156章 三足鼎立第4章 賺大了第73章 血河魔功第132章 你妹徐昭容第21章 現蹤第86章 交易第63章 代理人戰爭第129章 所欠良多第70章 交易第58章 星域赤血第39章 三方牽制第73章 血河魔功第46章 地底火狐第78章 天鈞行蹤第61章 單槍匹馬第95章 亂局突變第2章 弟子行功第73章 血河魔功第120章 衆怒已犯第89章 祭煉戰車第103章 願力青雲第96章 六宗歸一第43章 天妖之心第73章 勢不兩立第17章 蛇藏於穴第174章 老朋友第20章 天火山第218章 突襲第51章 生煉魔劍第110章 人心向背第54章 血腥試煉第31章 試劍臺第34章 收穫道意第58章 星域赤血第86章 貼身搏殺第151章 上師蘇旦第43章 贖回第56章 賀禮第5章 挑撥第65章 滄瀾第160章 天災百年第91章 道宮之中第119章 援兵第53章 故人相援第111章 七十二散手第30章 靖海陣第35章 前行的準備第144章 綢繆第26章 敵友莫辨第9章 雷鍛術第83章 南下第62章 陰陽大陣第132章 利益爲先第125章 高明的策略第73章 不負此生第4章 浩然天道第125章 高明的策略第60章 爾虞我詐第82章 九族之人第40章 慶王世子第158章 第二元神第119章 援兵第62章 古魔現身第113章 身世第69章 戮魔帖第96章 蕩魔第6章 拆樓第41章 說走就走第84章 蛟魔主魂第71章 資格第99章 這樣也行第152章 秘殿真相第88章 家臣第31章 萬寶樓主第28章 劍氣之海第4章 以絕希望第19章 再見師兄第41章 天焰流火第81章 玄雷陣第83章 投名狀第6章 封印魔墟第16章 黑蝰王蟒第82章 風雨欲來第147章 真君傳人第156章 第四法身第50章 故人相見難歡第55章 道書殘卷第129章 魔蠻入侵第12章 慶王姜瀾第33章 功虧一簣
第96章 因果之道第52章 鬼奚渠帥第83章 自立門戶第123章 妖蟾第79章 半人半蛇第195章 援第20章 荒島第18章 撤兵第106章 宿命輪迴第41章 反噬第156章 三足鼎立第4章 賺大了第73章 血河魔功第132章 你妹徐昭容第21章 現蹤第86章 交易第63章 代理人戰爭第129章 所欠良多第70章 交易第58章 星域赤血第39章 三方牽制第73章 血河魔功第46章 地底火狐第78章 天鈞行蹤第61章 單槍匹馬第95章 亂局突變第2章 弟子行功第73章 血河魔功第120章 衆怒已犯第89章 祭煉戰車第103章 願力青雲第96章 六宗歸一第43章 天妖之心第73章 勢不兩立第17章 蛇藏於穴第174章 老朋友第20章 天火山第218章 突襲第51章 生煉魔劍第110章 人心向背第54章 血腥試煉第31章 試劍臺第34章 收穫道意第58章 星域赤血第86章 貼身搏殺第151章 上師蘇旦第43章 贖回第56章 賀禮第5章 挑撥第65章 滄瀾第160章 天災百年第91章 道宮之中第119章 援兵第53章 故人相援第111章 七十二散手第30章 靖海陣第35章 前行的準備第144章 綢繆第26章 敵友莫辨第9章 雷鍛術第83章 南下第62章 陰陽大陣第132章 利益爲先第125章 高明的策略第73章 不負此生第4章 浩然天道第125章 高明的策略第60章 爾虞我詐第82章 九族之人第40章 慶王世子第158章 第二元神第119章 援兵第62章 古魔現身第113章 身世第69章 戮魔帖第96章 蕩魔第6章 拆樓第41章 說走就走第84章 蛟魔主魂第71章 資格第99章 這樣也行第152章 秘殿真相第88章 家臣第31章 萬寶樓主第28章 劍氣之海第4章 以絕希望第19章 再見師兄第41章 天焰流火第81章 玄雷陣第83章 投名狀第6章 封印魔墟第16章 黑蝰王蟒第82章 風雨欲來第147章 真君傳人第156章 第四法身第50章 故人相見難歡第55章 道書殘卷第129章 魔蠻入侵第12章 慶王姜瀾第33章 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