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先聲奪人?

葉昭的加入,雖然對於劉岱、橋瑁、孔伷這些人來說,並不歡迎,但對於這些人麾下的將士來說,卻是一劑強心針。

畢竟遍數葉昭過往戰績,可說是未嘗一敗,威望足夠,有葉昭加入無疑能讓聯軍將士多幾分信心。

李旻在當天便拔營起寨,急急忙忙的率兵往潁川趕去,接下來的幾日,卻是風平浪靜,先後有北海太守孔融,徐州牧陶謙、陳留太守張邈、山陽太守袁遺趕到,聯軍兵馬已逾十萬,聲勢日盛。

不過孔融還好,與蔡邕有舊,爲人也跟蔡邕一般,有些迂腐,認死理,對於葉昭雖然不算親善,但也未曾顯露惡意,平日見到,還會打聲招呼,寒暄幾句。

另外幾人可就沒這麼和善了,徐州牧陶謙直接無視,而那山陽太守袁遺、陳留太守張邈都算是袁氏一脈,對葉昭可沒什麼好臉色,只是聽說之前葉昭那等鋒芒畢露,也不敢跑來招惹。

葉昭也不以爲意,這些人,並非他選擇的結交對象,每日除了偶爾與孔融、曹操聊上幾句,大多時間,都是在操練兵馬。

他身邊精銳盡數被調走,留下來的都是未經過什麼訓練的新軍以及郡兵,以後要有大用,必須勤加操練才成,日子過得倒也自在。

十幾天的時間,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過去,李旻也終於趕到了潁川境內。

離開之前,他還專門邀曹操請教如何防守潁川,曹操也認真答過,從軒轅關要入潁川,必走陽翟,所以李旻只需在陽翟一帶佈下重兵,就算董卓真的派兵來襲,也拿他無可奈何,因此李旻渡河之後,繞過滎陽、敖倉,直奔陽翟,爲圖省事,沒有走潁川境內,而是直接走梅山,準備走軒轅關前而過直達陽翟,這樣可以省去至少兩天的路程。

只是李旻做夢都想不到,自己的行程在剛剛渡河之後,便被董卓的人盯上了。

一路日夜趕路,眼看着便要過了梅山,卻見一支人馬已經擋在前方,看旗號,竟是西涼兵馬!

李旻見狀不禁大驚,失聲道:“西涼軍怎在此處?”

但見西涼軍中飛奔出一將,將手中大刀一指李旻道:“我乃西涼華雄,逆賊還不受死!?”

李旻咬了咬牙,雖不知這西涼軍爲何會在這裡攔他,但事已至此,跑是跑不了的了,那華雄麾下,大半都是騎兵,就算他不懂兵法,也知道這兩條腿是跑不過四條腿的,當下咬牙道:“將士們,給我衝!”

看着迎面撲來的潁川兵馬,華雄咧嘴一笑,這份功勳,來的也太容易了吧!

步兵對上騎兵,不說趕快找尋有利地形自守,反倒想着跟騎兵對衝!而且觀其陣勢,也是散亂不堪,一羣人一窩蜂涌上的那種,沒有絲毫陣型可言。

若關東諸侯,都是這般無能的話,那這一仗,敵軍再多,他都有信心給滅了。

“兒郎們,給我殺~”華雄高舉長刀,咆哮着率先朝着李旻殺去。

千餘西涼鐵騎聚集成龐大的騎陣,猶如地獄的幽濤,裹挾着碾碎一切的威勢洶涌而來,那股彷彿令天地都開始顫抖的氣勢碾壓下來,令衝在前方的潁川將士面色大變,還未衝到一半,便有人開始調頭逃跑。

就如同利刃刺進了豆腐中一半,潁川將士只是一個衝鋒,便被徹底衝潰,接下來,就是一面倒的追殲戰了,李旻做夢都想不到,明明自己人多,爲何反而會敗的如此乾脆……

五天後,袁紹、公孫瓚、張揚、南陽太守袁術、廣陵太守張超、濟北相鮑信、長沙太守孫堅、西河太守崔鈞陸續抵達酸棗,聯軍的規模也逐漸形成,單是各鎮兵馬,便有近四十萬之衆。

袁紹與曹操商議,召集一衆諸侯商議盟主之選。次日一早,十七路諸侯升帳議事,袁紹被衆人衆星拱月一般簇擁而來,相比之下,葉昭雖然在這裡身份最高,但身邊卻是頗爲冷清,只有曹操作陪。

“修明,好久不見。”袁紹在衆人的簇擁下,坐在了葉昭對面的位置上,彷彿才發現葉昭的存在一般,拱手笑道。

如今盟主之位還未定下,這帥位暫時空懸,葉昭和袁紹分立帥位左右,袁術與曹操次之。

“的確好久不見。”葉昭笑道:“本初兄倒是神采奕奕。”

袁紹看向葉昭突然道:“只是不知修明何故殺那王匡,公節雖然昔日與修明有些誤會,但也罪不至死吧?”

此言一出,大帳之中,氣氛陡然冷了下來,不少之前與葉昭不睦的諸侯,神色不善的看向葉昭。

“莫要叫的太過親熱。”葉昭靠在胡牀的椅背上,擡頭瞥了一眼袁紹道:“本初,你是何身份?如何敢直呼我表字?”

“我現在並非是要與修明談論……”袁紹死死地看向葉昭,想要將話題拉回去,卻被葉昭打斷。

“要叫葉侯或是將軍,袁家四世三公,怎不教人禮儀尊卑?”葉昭直接打斷袁紹的話,皺眉道:“我跟你叔父同殿爲臣,他若呼我表字,也還說得過去,但袁紹,你不過一郡太守,當初也是你叔父跪在我面前爲你求情,我才憐他老邁,與他一同保舉了你這渤海太守之位,你今日一來,不說謝恩,卻張口閉口直呼我表字,恕我直言,袁家的門風是否太過隨意了一些?”

“紹……謝過葉侯活命之恩。”袁紹面色變得難看起來,面色陰沉的對着葉昭拱手道。

“無妨,小事爾,就算沒有老太傅跪在我面前苦苦哀求,你我昔日也算有幾分情分,董卓要害你,我焉能不理。”葉昭靠在椅背上微笑道。

袁紹臉頰狠狠地抽搐了兩下,當初袁隗如何幫他求得渤海太守,袁紹不得而知,但以袁紹對袁隗的瞭解,斷不可能跪在地上求葉昭,那洛陽城中,又非只有葉昭一人能促成此事,但問題是此刻大帳之中,除了葉昭之外,也沒其他人當時在場,還不是葉昭說什麼就是什麼?

“雖說葉侯與我有活命之恩,但公節也是我摯友,如今無故死在葉侯手中,這個公道,我卻要爲他討回來。”袁紹深吸了一口氣,重新將話題拉回來。

“我殺誰,要向本初報備?”葉昭雙手十指交叉,疊於胸前,微笑着看向袁紹,神色淡然道。

袁紹突然反應過來,這才發現自己着了葉昭的道了,若一開始,他來興師問罪,葉昭自是隻能應付,但葉昭此刻先聲奪人,先把雙方地位高地給定下來,此刻自己再問,氣勢上就有些弱勢了,而且也有以下犯上之嫌。

若是旁人,袁紹還能以得位不正來反駁,但葉昭的地位,那是在劉宏時期就定下的,衛將軍、寧鄉侯之爵位,也是在何進掌權時期所得,並非董卓所封,當時他也在場,迫於形勢選擇了默認,此刻想要再去向葉昭問罪,那味道頓時變了。

只是話已經說到了此處,袁紹也不想退縮,咬牙道:“紹位雖不及葉侯尊貴,然王匡亦是河內太守,朝廷命官,葉侯便是位高權重,也無權處置與他!”

“錯!”葉昭笑道:“王匡太守之位,從何而來?”

“這……”

“乃董賊所封!”葉昭慨然道:“我等如今天下諸侯匯聚於此,本就是討伐董卓逆賊,本初卻是處處想要爲董賊之臣說話,這就令本侯有些不解了,本初你到底意欲何爲?這討董之事,還做不做了?若是不做,那便就此散去,也省的我等在此浪費時間。”

“葉侯此言,未免有些強詞奪理!”袁紹身旁一名中年皺眉看向葉昭道:“此間諸位,試問有幾人官職不是那董賊所封,若依葉侯所言,此間衆人都該殺不成?”

說話者,乃廣陵功曹臧洪,有氣節之士之稱。

“那可不同,此間衆人,皆是應詔討賊之人,然王匡可未曾應詔,我怎之他是何心思?”葉昭哂然道:“況且本侯剛回河內不久,此人便意圖謀害於我,相當可疑吶!”

“如要證據,我此處有兩封王公節與賊人暗中聯絡的書信,諸位可要看看?”葉昭說着,從懷中取出兩份信箋,看向衆人道。

“葉侯,本初不過氣言爾!”曹操見氣氛越來越不對,連忙上前攔住葉昭笑道:“今日我等匯聚於此,乃是爲大義而來,昔日恩怨,暫且作罷,如今諸侯匯聚於此,常言道蛇無頭不行,我等雖然勢衆,然卻無人統領,無異於一盤散沙,今日正是希望能從諸位之中,選擇盟主,號令羣雄,共誅國賊!”

袁紹深吸了一口氣,壓下胸中的憤怒,本是想來個先聲奪人,將葉昭的氣焰給壓下去,如此才能順理成章的坐上盟主之位,誰知先聲沒能奪人,反倒被葉昭一陣奚落,心中不禁一陣氣悶,見曹操出來解圍,也正好藉機下臺,正要說話,卻見門外一名小校飛奔而來。

“報~”

那小校乃曹操麾下,進來後便對曹操躬身一禮道:“主公,出了些事情!”

曹操聞言眉頭一皺,對着衆人道:“諸公稍待,操去去就來。”

“是何見不得人的事情,要揹着人說?”袁術懶懶的看了曹操一眼笑道。

“一些軍務爾。”曹操微笑着說道。

“既是軍務,何不說來聽聽,術聽聞孟德治軍之能,不在葉侯之下。”袁術瞥了葉昭一眼,倒是沒敢去跟葉昭叫板。

曹操猶豫了一下,點頭對那小校道:“你且說來。”

“喏!”小校拱手道:“方纔傳來消息,潁川太守李旻於梅山下遭了董賊部將華雄暗算,兵敗梅山。”

“那李旻呢!?”孔伷皺眉道,他乃豫州刺史,李旻算起來,也是他的部下。

“李太守……”小校看了一眼衆人,嚥了口唾沫道:“李太守被那華雄生擒,並烹食之……”

“蠻夷好膽!”一衆諸侯聞言,紛紛變了臉色,殺人也就算了,華雄直接讓人烹食,這等事情,至少對於很少經歷戰事的中原諸侯來說,絕對是很殘忍的,何況李旻還是潁川名士。

反觀葉昭、公孫瓚這些久經戰陣的老將,可就沒什麼表現了,只當故事來聽,這種事,他們見多了。

一時間,帥帳之中,衆人紛紛開始大罵董卓殘暴,反倒是將原本的目的給忘了

第四章 下馬威第十一章 遇虎第六十六章 離石要塞第四十六章 所爲何來第九章 曹操出兵第八十八章 葉昭登場第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五十三章 人有傷虎意,虎亦有吃人心第十章 繽紛 上第八十七章 劉備的野望第九章 出兵第八十章 刁難第三十四章 大戰伊始第二十六章 虎老威猶在第五十三章 背水一戰第七十八章 打臉的來了第四十九章 封侯、賜婚第二十六章 結案第九十六章 關羽效忠第十六章 徹底收服第二十一章 摧枯拉朽第六十章 陽壽將盡第十六章 徹底收服第十七章 袁紹的恨意第八十三章 父子之爭第九十章 暗間第五十九章 蜀中派系第十五章 葉昭親征第二十三章 密謀第八十一章 諸侯戰局第四十四章 亂起第一百一十二章 分化第七章 劍師王越第五十九章 分歧第九十七章 囑託第一百零七章 廢立第二十一章 名士?第六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三十四章 大戰伊始第九十八章 投奔第六十四章 二虎爭食第四十二章 巾幗第五十九章 另類的動員第五十二章 決定第七十四章 光明正大的偷襲第九十一章 內訌第五十一章 勸降第六十一章 兩道防線第十章 一籌莫展第一百零四章 再戲呂布第四十四章 亂起第二十一章 摧枯拉朽第七十三章 詔書第一百一十五章 成長第二十章 秘會第二十七章 弘農之戰第一百零五章 捷報第二章 葉徵請戰第二十二章 重歸於好第六章 大清洗第九十一章 不敗秘訣第六十四章 一本書第六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一十六章 御獸第五十七章 反轉第四十四章 總有宵小想害陛下第七章 劍師王越第八十四章 ‘妙計’第四十五章 幽冥路寒,望君珍重第二十六章 分兵第一百零六章 再議廢立第四十九章 暴怒的蔡邕第四十九章 暴怒的蔡邕七十七章 許攸第二十七章 兇威絕世第二十六章 結案第九十五章 家有麟兒初長成第五十五章 盧植的請求第七十三章 詔書第一百零八章 匹馬下城第九十七章 囑託第九十七章 囑託第十一章 無知者無畏第一百二十章 誘騙第二章 葉昭講學第二十九章 女人第八十六章 洛陽亂第三十八章 馬城之殤第五章 無謀第五十五章 閃襲第三十五章 袁紹之求第四十章 池魚說天下第五十八章 糧草帶來的變數第十章 醉鬼第一百零七章 痛擊第六十八章 皆破第八十八章 葉昭登場第四章 佈署第六十三章 針鋒相對第六十一章 兩道防線
第四章 下馬威第十一章 遇虎第六十六章 離石要塞第四十六章 所爲何來第九章 曹操出兵第八十八章 葉昭登場第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五十三章 人有傷虎意,虎亦有吃人心第十章 繽紛 上第八十七章 劉備的野望第九章 出兵第八十章 刁難第三十四章 大戰伊始第二十六章 虎老威猶在第五十三章 背水一戰第七十八章 打臉的來了第四十九章 封侯、賜婚第二十六章 結案第九十六章 關羽效忠第十六章 徹底收服第二十一章 摧枯拉朽第六十章 陽壽將盡第十六章 徹底收服第十七章 袁紹的恨意第八十三章 父子之爭第九十章 暗間第五十九章 蜀中派系第十五章 葉昭親征第二十三章 密謀第八十一章 諸侯戰局第四十四章 亂起第一百一十二章 分化第七章 劍師王越第五十九章 分歧第九十七章 囑託第一百零七章 廢立第二十一章 名士?第六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三十四章 大戰伊始第九十八章 投奔第六十四章 二虎爭食第四十二章 巾幗第五十九章 另類的動員第五十二章 決定第七十四章 光明正大的偷襲第九十一章 內訌第五十一章 勸降第六十一章 兩道防線第十章 一籌莫展第一百零四章 再戲呂布第四十四章 亂起第二十一章 摧枯拉朽第七十三章 詔書第一百一十五章 成長第二十章 秘會第二十七章 弘農之戰第一百零五章 捷報第二章 葉徵請戰第二十二章 重歸於好第六章 大清洗第九十一章 不敗秘訣第六十四章 一本書第六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一十六章 御獸第五十七章 反轉第四十四章 總有宵小想害陛下第七章 劍師王越第八十四章 ‘妙計’第四十五章 幽冥路寒,望君珍重第二十六章 分兵第一百零六章 再議廢立第四十九章 暴怒的蔡邕第四十九章 暴怒的蔡邕七十七章 許攸第二十七章 兇威絕世第二十六章 結案第九十五章 家有麟兒初長成第五十五章 盧植的請求第七十三章 詔書第一百零八章 匹馬下城第九十七章 囑託第九十七章 囑託第十一章 無知者無畏第一百二十章 誘騙第二章 葉昭講學第二十九章 女人第八十六章 洛陽亂第三十八章 馬城之殤第五章 無謀第五十五章 閃襲第三十五章 袁紹之求第四十章 池魚說天下第五十八章 糧草帶來的變數第十章 醉鬼第一百零七章 痛擊第六十八章 皆破第八十八章 葉昭登場第四章 佈署第六十三章 針鋒相對第六十一章 兩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