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陽光普照大地原則

早知道荀彧是大忠臣,對漢朝的忠心可表日月,肯定會反對其他體制。

難道荀彧不清楚幾種體制利弊,不曉得封建帝王制的缺點,那是不可能的。

荀彧是天底下天花板級大佬,不論謀略,還是治國之道,在這個時代是頂級存在。

主要是一種信仰,對大漢王朝的信仰。

其實呢?

另一個位面,荀彧也曉得國家要由老曹掌控,對整個天下是有利的,再交給小皇帝。

小皇帝劉協也掌控不了。

在老曹帶兵馬出戰,荀彧還會把老曹的後方治理得那麼好,一旦有叛亂,荀彧會即時報告老曹,根本不與那些個大臣胡來,對老曹也很忠心。

要不是後方有荀彧坐陣,老曹出兵在外,絕對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象老曹攻打徐州時,呂布在後方叛亂,要不是有荀彧主持,老曹連老槽都要丟掉。

還有朝中各種陰謀詭計,全是荀彧化解,說明荀彧對老曹絕對的忠心。

在荀彧心中,只要老曹不上位,小皇帝給個名分就好,老曹怎麼掌權也無所謂。

荀彧不同意老曹晉升王爵,加上老曹覺得拿下河北,天下馬上要實現統一,自信心暴表,覺得荀彧可有可無,纔會下令讓荀彧自盡。

迴歸正題。

“文若,本官曉得你對大漢王朝有一種執着,也可以說是一種信仰。

其實你心中也明白,封建帝王制的侷限性、弊端非常大,對中原百姓、

對國家發展、文明推進確實有制約作用。就算咱們採取封建帝王制,

大漢王朝也不可能永久延續下去,世上沒有永恆不倒的王朝,這是千古定理。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爲了中原種族的發展,爲了百姓能過上好日子,

爲了讓中原帝國立於世界之巔,咱們別無選擇,只能求變通,進行改革。

建立符合天下百姓,對國家發展有利的體制,咱們沒有選擇,這是一種責任,

也是一種義務。當然,到底最後實行什麼體制,也不是本官說了算,讓天下百姓投票,

由人民作出選擇,把權利交給百姓!文若也不要太糾結,咱們阻擋不了歷史的發展,這是一種大勢。”

秦琪道。

既然到了大漢王朝,秦琪肯定不允許再開歷史倒車,繼續採取封建王朝制。

說實話,秦琪真沒有什麼上位的想法,覺得那樣纔會束縛自己,不如好好享受生活。

只想爲中原帝國制定一個相對先進的體制,讓中原種族發展得更好,更強大。

只要說服荀彧,其他人對改革並不反對。荀彧看到極大多數官吏也不贊成封建帝王制,只好不出聲。

“主公,《百家講堂》幾年下來,早把幾種體制爭辯得非常清楚,利弊也說明白,

卑職也覺得中原民族確實要進行變革,不能走老路。繼續走老路,不用多少年,

國家依然出問題,百姓又要陷入困境,這不符合主公以百姓利益、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

賈詡道。

“主公,那個聯邦制,卑職也覺得不適合咱們中原帝國的體制,那樣與分封制沒多少區別,同樣是走老路。”

荀攸道。

秦琪點點頭。

聯邦制確實容易出問題,一個個聯邦地區權利太大,稍微掌控不住就會發生分離。

與大一統理念不一。

“主公,聯邦制肯定不適合咱們中原帝國。地方上可以立法,稅收自治,很容易出問題。”

陳羣道。

“其實,聯邦制與分封制確實沒什麼二樣,甚至比分封制還容易出現分離。”

程昱道。

秦琪不說話,不過,好多官吏反對聯邦制,覺得不是一種好的體制。

“主公,卑職也覺得聯邦制不太好,可以拋棄,不適合咱們中原民族的實際情況。”

蒯良道。

其實呢?

四種體制在《百家講堂》上刊登了辯論幾年時間,各種利弊早就分析透了。

特別在荊州、交州、揚州等最早幾個地方,已經深入民心。

爲什麼夏口方面拿下的新地盤,會受到百姓的歡迎,關鍵是這些年來,秦琪堅持救濟災民、難民,免費分配田地給百姓,已經深入民心。

古代的百姓,說起來,只要有田地種,稅收低一點,能吃飽肚子,有個居住地方。

基本就滿足了,根本不會跟着別有用心之人造反。

誰不曉得,造反是要殺頭的。

特別是封建王朝,造反可是滅九族的重罪,一旦失敗整個家族受到牽連。

百姓失去土地,大家族屯集土地,造成百姓沒田種,去向有錢人家租賃。

租賃費太高,一旦遇上天災人禍,朝廷又不給予救濟,百姓沒吃的,造反不造反都會死,肯定容易受到別有用心之人的蠱惑。

夏口地區呢?

不僅免費分配土地給百姓,稅收極其輕微,加上限制田地租賃費的上限。

杜絕了有錢人家屯集土地。

把土地收歸國有,讓土地所有權、使用權分離,個人只擁有使用權,並沒有所有權。

不允許私人間土地的交易。

加上高產種子的提供。

階梯稅收政策。

幾套組合拳下來,才能抑制土地屯集,讓百姓手中的土地不被有錢大家族侵吞。

“主公,共和制貌似太激進了點,咱們中原帝國也不是太適合,卑職覺得那個君主立憲制,貌似不錯。”

荀攸道。

“主公,天下必須有一個主,不論是名譽上的,還是傀儡,起碼有一個,不會讓百姓無地是從。”

張昭道。

“主公,君主立憲制,還要制定皇室的開支,這個如何計算?”

劉巴道。

“這個數額需要大家商量,不能給太多,也不能給太少,起碼要夠皇室開支。本官想着一年數百萬夏口幣是要給的。”

秦琪道。

“主公,數百萬根本不夠,皇室要養那麼多的丫環、太監,各種生活費用等。”

蒯良道。

呵呵!

“本官不反對皇帝有多少個妃子,可是如何養,那是皇室的事。有錢在宮中多養些,

沒錢可以減少,一個皇帝要那麼多人幹嗎?數千上萬人,就服侍一個人,

有點奢侈啊!當然,皇家也可以開設產業,但是必須與普通百姓一樣,

該上繳的稅收,一點不能少,沒有什麼特權,在合法範圍內,怎麼賺錢,咱們管不了。”

秦琪道。

啊!

啊!

一下子,在坐的官吏紛紛驚呼起來,

他們做夢不會想到,秦琪會是這樣的騷操作,那當皇帝有什麼價值。

自己賺錢自己花,還要受到好多約束,比普通百姓都不如好不好。

“主公,這個不好吧!”

戲忠道。

“有什麼不好,皇帝也是人,並不是神。只要是人,咱們要給予相對公平公正的環境。

說簡單點,就是陽光普照大地的原則,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陽光是最公平、公正的。

當然,咱們的政策不可能盡善盡美,但是,確保大多數人的利益是可以做到的。”

秦琪道。

第653章 藤甲兵刀槍不入第353章 洛陽袁氏被滅門第761章 無條件投降第302章 趁機索討糧草第429章 曹操要採購物資第569章 讓郭嘉牽制曹操第897章 孔雀帝國殺來攪和第758章 一死一逃第077章 搞定陳雅芝第475章 袁術困境第609章 鍾繇第109章 李嚴第292章 太史慈第078章 被人跟蹤了第138章 回公司第762章 匈奴人想拼命第624章 管亥單挑太史慈第003章 楊家當鋪第822章 圍剿秦琪失敗第020章 楊家想賴賬第412章 一口拒絕老曹第328章 賈詡第454章 陸康讓出廬江第558章 謠言四起第069章 江夏太守搞定第892章 木鹿城危急第337章 宛城私會太后第702章 多災多難的中原人第648章 痛打落水狗第200章 尋找證據第819章 卑鄙的鮮卑人突襲第788章 拓跋鄰驚訝萬分第895章 安息帝國進攻郝拉特城第150章 壽命十五年第162章 目標半島第180章 出征前第240章 返回夏口第194章 回到書香門第第109章 李嚴第046章 沒事泡泡妞第441章 徐州軍潰逃第616章 收復陳倉第188章 王叡頑抗到底第510章 全殲袁術五萬士兵第236章 採購糧食第518章 陶謙跪了第312章 拿下遼東主城第455章 決戰孫堅軍第177章 一羣大儒蒞臨夏口書院第379章 殲滅橋蕤五萬兵馬第341章 佈局第111章 到達夏口城第912章 安息人的想法第431章 偷襲淮安第699章 拿下安定城第177章 一羣大儒蒞臨夏口書院第613章 安邑第425章 參觀工坊第595章 妥善安置第550章 瞭解民生第909章 伊列城第697章 多放點血第114章 強行接管夏口兵權第808章 草原大佬心裡鬱悶無比第212章 朝會上撕逼第352章 公孫瓚第007章 王家人追殺而來第233章 偷襲隘關第452章 交織在一起第325章 襲擊烏丸人第475章 袁術困境第579章 邪馬臺國使臣是徐福的後人第926章 大佬全來了第620章 典韋搧混混耳光第543章 修爲晉升第016章 衝突又起第528章 朝廷困境第434章 豬哥哥爲啥不投奔老曹第092章 委任文書下來了第593章 無題第3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36章 劉焉要出兵第173章 張虎、陳生攔路搶劫第083章 許家人第578章 王宮內吵翻天第815章 各勝一場第600章 白波賊搖身一變成正規軍第031章 王家調查秦琪第283章 到京都第898章 安息重步兵出動第834章 羌人第642章 給孟獲設個局第387章 拿下烏程城第470章 孫堅來偷襲夏口城第820章 殺戮進行中第849章 騎兵對戰第280章 麻煩找上門第606章 田楷帶着家眷跑路第718章 殺到右北平城下第543章 修爲晉升
第653章 藤甲兵刀槍不入第353章 洛陽袁氏被滅門第761章 無條件投降第302章 趁機索討糧草第429章 曹操要採購物資第569章 讓郭嘉牽制曹操第897章 孔雀帝國殺來攪和第758章 一死一逃第077章 搞定陳雅芝第475章 袁術困境第609章 鍾繇第109章 李嚴第292章 太史慈第078章 被人跟蹤了第138章 回公司第762章 匈奴人想拼命第624章 管亥單挑太史慈第003章 楊家當鋪第822章 圍剿秦琪失敗第020章 楊家想賴賬第412章 一口拒絕老曹第328章 賈詡第454章 陸康讓出廬江第558章 謠言四起第069章 江夏太守搞定第892章 木鹿城危急第337章 宛城私會太后第702章 多災多難的中原人第648章 痛打落水狗第200章 尋找證據第819章 卑鄙的鮮卑人突襲第788章 拓跋鄰驚訝萬分第895章 安息帝國進攻郝拉特城第150章 壽命十五年第162章 目標半島第180章 出征前第240章 返回夏口第194章 回到書香門第第109章 李嚴第046章 沒事泡泡妞第441章 徐州軍潰逃第616章 收復陳倉第188章 王叡頑抗到底第510章 全殲袁術五萬士兵第236章 採購糧食第518章 陶謙跪了第312章 拿下遼東主城第455章 決戰孫堅軍第177章 一羣大儒蒞臨夏口書院第379章 殲滅橋蕤五萬兵馬第341章 佈局第111章 到達夏口城第912章 安息人的想法第431章 偷襲淮安第699章 拿下安定城第177章 一羣大儒蒞臨夏口書院第613章 安邑第425章 參觀工坊第595章 妥善安置第550章 瞭解民生第909章 伊列城第697章 多放點血第114章 強行接管夏口兵權第808章 草原大佬心裡鬱悶無比第212章 朝會上撕逼第352章 公孫瓚第007章 王家人追殺而來第233章 偷襲隘關第452章 交織在一起第325章 襲擊烏丸人第475章 袁術困境第579章 邪馬臺國使臣是徐福的後人第926章 大佬全來了第620章 典韋搧混混耳光第543章 修爲晉升第016章 衝突又起第528章 朝廷困境第434章 豬哥哥爲啥不投奔老曹第092章 委任文書下來了第593章 無題第32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36章 劉焉要出兵第173章 張虎、陳生攔路搶劫第083章 許家人第578章 王宮內吵翻天第815章 各勝一場第600章 白波賊搖身一變成正規軍第031章 王家調查秦琪第283章 到京都第898章 安息重步兵出動第834章 羌人第642章 給孟獲設個局第387章 拿下烏程城第470章 孫堅來偷襲夏口城第820章 殺戮進行中第849章 騎兵對戰第280章 麻煩找上門第606章 田楷帶着家眷跑路第718章 殺到右北平城下第543章 修爲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