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 呂宋島

隨着草原始城中進入了更多的漢民,且這些漢民還是經由赤嵌城培訓之後才送過去的,南北兩明的密探們是紛紛前往,用着各種手段從這些人口中套取着情報,楊晨東就是僱傭軍首領,赤嵌城就是他大本營的事情基本上已經是天下皆知。

這一次楊晨東又主動的拿着金邊王朝開刀,這讓南北兩明感受到了強大的危機,以至於他們也學着他的模樣,主動開始了擴張之旅。像是南明就主動派出大軍向岷莊王朱徽煣勢力範圍逼近、北明也開始調集大軍趕向了大同府和宣府,要對在河套地區的瓦剌首領也先行夾攻之勢。

局勢也因此突然變得緊張了起來。楊晨東也因此給在始城的虎芒軍長下了命令,讓他們一定要盯緊着北明的一舉一動,一旦發現他們有不良企圖的時候,不要手軟也不要害怕,敵人打過來就好好的收拾他們便是了。

始城做好了防禦的同時,楊晨東又電令越南省將軍洪金,出兵諒山,露頭在北明與岷莊王朱徽煣的勢力眼皮底下,表現一下自己的存在感,也算是側面的警告一下雙方,小心自己這個漁翁的存在。

從本意上來講,楊晨東現在並不想看到南明統一南方,一個強大的,完整的南明並非是楊晨東現在想要看到的。他想要看到的是一個嚴重內耗的南明,這對他以後·進駐那裡將會起到更好的推進作用。

而不管外面的局的記錄連多麼的混亂,楊晨東如今的目光還是放在了新成立的柬埔寨省,當這裡的王都金邊城也開門投降,國王波羅摩被秘密的送到赤嵌城之時,之前就準備好的三十四萬百姓也順着湄公河而下。

三十四萬百姓中,有赤嵌城中的漢人、也有始城中的蒙古人、還有老撾和越南省的異族,楊晨東採取的是摻沙子的方法,降低原駐居民的比例。只是面對着擁有着四百萬人口的柬埔寨,這區區三十多萬人實在解決不了什麼根本問題,這也是讓他近期最爲苦惱之事。

孫曉光,赤嵌城城主于謙極爲看重的幹部之一,年紀不到四十歲的他被發現擁有管理者和大局觀的能力之後,即開始被重用,參與了很多赤嵌城的建設之事,這一次楊晨東向于謙要人,他便被委以重用,成爲了柬埔寨省的第一任省長。

此時,他就站在金邊城王宮中,向楊晨東彙報着工作,以及他現在所遇到一些困難。

“孫省長,王宮處留下四分之一做爲以後我來這裡辦公之地便可以了,其它的地方你可以改建成商業一條街,相對於柬埔寨省的特殊地理位置,這裡將會成爲海路商業上的一個重要基眼,弄好了,這裡的商業還是大有可爲的,這也可以讓這裡成爲創稅之地,你一定要把握好。”看向着孫曉光,楊晨東給予着因地制宜的指點之策。

“是的,六少爺,曉光明白。”孫曉光沉聲的回答着。雖然論年紀,他比楊晨東大了一輪還要多,但這並不妨礙他崇拜六少爺,或許在整個赤嵌城就沒有人不尊敬和不尊重這位帶給他們現今一切的六少爺。

“相比於老撾和越南省,柬埔寨的地盤並不是很大,應該更好管理一些的,我看你的表現。對了,有什麼困難沒有,儘可以提出來,能解決的我就幫着你解決一下。”楊晨東再度開口,這一次他見孫曉光,不僅僅只有工作上的鼓勵,更多的還是要幫助其解決實際問題。

一切都給準備好了,按說孫曉光只需要按着制定好的一切慢慢發展就是,改變和收穫也是遲早的事情。但即然有機會提出要求,他也不會錯過,“六少爺,如果可能的話,能不能把這裡的百姓遷移走一部分,您剛纔也說了,柬埔寨地盤不是很大,人口卻是衆多,面對着這麼大的人口基數,土地按着之前的規定規模根本就不夠分的,總不能人人都去經商吧。雖然說以後這裡會建一些工廠,但畢竟是還是需要時間的,可這段時間內還會有不少人沒有事情做,我擔心時間一長...”。

“說吧,遷移出去多少人你認爲合適?”楊晨東等着孫曉光彙報了一通數據之後,在開口時便直指問題的核心。

“一半,如果可以遷移出一半人口的話,我就可以保證這裡人人有事做,情況就會完全的穩定,以後的發展速度也會呈現良好局勢。”好不容易逮到了機會,孫曉光是獅子大開口,一張嘴就要遷移出兩百萬人。

“兩百萬?”楊晨東也沒有想到孫曉光的要求會這麼高,只是想到人家也是爲了工作,便沒有一口拒絕,而是很快就點了點頭道:“好,這件事情我來想辦法吧。”

原本還想討價還價一番的,未曾想六少爺一口就答應了下來,孫曉光是高興不已,連連點頭表示着感謝。

“你也不用感謝我,你這也是爲了做好工作。人我可以想辦法給你遷出去兩百萬,但你要記住,一旦這裡恢復如初了,那還是有外人要遷移進來的,到時候可不許講條件,說困難。”楊晨東提前打了一記預防針。

“六少爺放心,我曉得地。”孫曉光打了一個立正,做着保證。

現在柬埔寨初立,需要別人的幫助,以後他們強大起來了,自然也會去幫助其它地區,這個道理孫曉光十分的清楚。

不久之後,孫曉光是滿心歡喜的離開了,留下楊晨東站在那裡看着地圖,雙眉緊皺。

縱觀他現在的勢力,赤嵌城自不用說,那裡是漢人的集居地,像是柬埔寨省人的是沒有資格去那裡的,可以排除掉;始城人口最少,大約二十多萬左右,但那裡原本資源並不豐富,自給自足都很困難,是不能在派大量人口前往的;越南省已有人口300萬,在容納更多人不是不可以,但只會讓那裡的負擔加重;老撾省也是一樣,自有人口300萬,同樣需要發展,也無法吸收更多的人口。

即然這些勢力都不行,那總不能把孫曉光提出遷移的兩百萬人給扔到了海里去吧。等等,海里,海里...楊晨東的腦海中瞬間閃過了一個想法,隨後他的目光就落到了海域之上,數息時間一層層的想法在腦海之中形成着,接下來他一拳打在地圖上標名爲呂宋島的位置,眼中有了笑意。

在古時,呂宋島是一個小國,稱爲呂宋。宋元以來,中國商船常到此貿易。中國古籍稱“小呂宋”。《東西洋考》和《明史·外國列傳》等均有專條記述。明永樂三年(1405年),三保太監鄭和統率巨型艦隊至呂宋,即奉永樂帝詔書委任晉江華僑領袖許柴佬爲呂宋總督,統攬該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大權,在任達二十年(1405-1424)。在此期間許柴佬不遺餘力地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施行孔儒禮仁之治,傳播閩南農漁工商先進技術,大興造船、紡織、製陶、種茶諸業,爲呂宋國社會穩定、經貿發展、文藝繁榮作出卓越貢獻。

如今呂宋島還算是大明的屬國之一。

還是那句話,明分了南北之後,實力大損,外加早就禁海多年,對呂宋島早就失去了原有的震懾,這裡已經成爲了一個孤地,那爲何不佔領此地爲己所用呢?

事實上,在1450年,阿拉伯商人賽義德·艾布伯克爾就已經在呂宋島的南部建立了伊斯蘭政權,以後的歷史會管這裡叫做菲律賓。現在他們只是在南部海島上建立自己的勢力,而一旦等他們站穩了腳根,便是自己不拿下呂宋島,其它勢力也是一樣會動心思的,即如此,他還何需什麼客氣呢?

他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佔領了呂宋島的消息一旦傳回到了南北大明之中,會不會影響到雙方間現在的關係而已。畢竟呂宋島距離大明並不算遠,之前的總督都是由大明任命的,如果僱傭軍強佔這裡的消息傳回去後,一定會有大臣提出疑義,帶來麻煩。

楊晨東不怕麻煩,可能夠少去招惹一些麻煩總是好事情。“楊二,我記得我們好像還繳獲了西班牙二十艘大中型戰船是不是?”突然間又是想到了什麼,楊晨東問向着站立在一旁的楊二。

“是的少爺。那些戰船與我們的戰船大不相同,已經被送到赤嵌城的海船廠進行研究了。”楊二不明所以,但還是實話實說的回答着。

“很好,這樣,你馬上發電報通知高雄軍長,就說我要見他,讓他速來。”楊晨東點了點頭。取長補短是他給赤嵌城那些“科技人員”上課所說的,他們能夠將之與現實相結合,這讓他很欣慰。當然,他更高興的是這二十艘戰船接下來帶給他的大用處。

楊二將電報發了出去,三天之後,高雄軍長便一路風塵僕僕的由海上趕到貢布港口,爾後一路騎馬急行來到了柬埔寨的王宮,見到了楊晨東。

第一百一十七章 籌劃生日宴會第九百五十七章 抓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一分鐘殺十人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底線要求第八百零二章 相互妥協第三十八章 錦衣衛來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不得不低頭第九百零八章 逆轉(中)第三百七十五章 朋越的激動第九十二章 恐慌第二百七十一章 拆門打臉(上)第一千零八十章相幫相襯第一百七十四章 金英的試探第七百零四章 準備迎敵第九百八十四章 也先的算盤第七百二十六章 于冕帶來的消息第九百二十四章 洪森被打臉第七百二十章 蘇合的猶豫第一百三十七章 砍瓜切菜第六百一十章 大勝攜大勢第八百三十一章 優勢盡顯第二百九十七章 女人的仁心(加更章節)第二百三十五章 聞香識女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西平王沐斌第八百四十九章 撤出答魯城第四百章 手刃黃玉亮第一百四十四章 胡嫣的決絕第四十五章 抵達京師第六百六十六章 包圍女真騎兵第九百七十五章 兩面三刀的朱祁鈺第七百二十一章 以人換人第七百零七章 兵分三路第八百二十七章 意見不統第九百二十四章 洪森被打臉第八百零四章 胡濙的決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亂第二百二十六章 耍無賴第三百零七章 夷爲平地第二百二十章 冷鋒的要求第七百八十五章 等待中的王思第三百八十六章 饞肉的八道江第一百一十一章 攻佔鹿港(月票加更)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一根筋的桐斯第五百三十九章 指條辦法第八百五十六章 定下期限第七百二十一章 以人換人第九十七章 解救香娘子第九百三十五章 打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開始溜敵第七百五十八章 張全的震驚第六百四十七章 一分鐘殺十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對陣衝殺第三百七十四章 以俘充軍第四百四十章 輔兵也要配槍第五百八十八章 國師府的宴請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馬當先第八百一十四章 楊二趕到第九百六十一章 自大的坤沙第九百七十二章 北銀南糧第六百三十三章 流血的寶馬第九百一十章 又一個滅國之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朱祁鎮着急了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忍者大本營第六百一十一章 強攻川龍城第九百四十七章 雙虎聯手(上)第七百零五章 槍聲驟響第三百五十章 回訪建寧府第八十章 胡父的低頭第一千零六章 尊嚴不容侵犯第八百二十六章 恢復建制第六百五十二章 準備公審大會第九百一十七章 一步領先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寧喜多秀第一百七十章 選將之議第八百二十二章 收拾殘局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局以定第九百七十章 始城見聞第六百六十五章 遼河大捷第二百三十七章 英雄救美嗎第一百九十五章 狂妄的賽刊王第九百二十九章 三十一天第五百零五章 大戰啓第五百五十一章 成立政治部第二百三十四章 施氏食獅史第五百九十五章 奪民心第六百二十二章 半路截擊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總長親至第十四章 六少爺的格鬥能力第四百零五章 居心何在(第三更)第二百七十六章 轉移視線第一百五十五章 生死線第六百四十三章 各打主意第九百七十三章 丁大膽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鄒士雪的決絕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救相國第一百四十五章 鐵堡楊家莊第三百九十五章 步步入轂第三百四十八章 胡濙的糾結第三百三十二章 日本大將軍府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拿下平安京
第一百一十七章 籌劃生日宴會第九百五十七章 抓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一分鐘殺十人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底線要求第八百零二章 相互妥協第三十八章 錦衣衛來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不得不低頭第九百零八章 逆轉(中)第三百七十五章 朋越的激動第九十二章 恐慌第二百七十一章 拆門打臉(上)第一千零八十章相幫相襯第一百七十四章 金英的試探第七百零四章 準備迎敵第九百八十四章 也先的算盤第七百二十六章 于冕帶來的消息第九百二十四章 洪森被打臉第七百二十章 蘇合的猶豫第一百三十七章 砍瓜切菜第六百一十章 大勝攜大勢第八百三十一章 優勢盡顯第二百九十七章 女人的仁心(加更章節)第二百三十五章 聞香識女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西平王沐斌第八百四十九章 撤出答魯城第四百章 手刃黃玉亮第一百四十四章 胡嫣的決絕第四十五章 抵達京師第六百六十六章 包圍女真騎兵第九百七十五章 兩面三刀的朱祁鈺第七百二十一章 以人換人第七百零七章 兵分三路第八百二十七章 意見不統第九百二十四章 洪森被打臉第八百零四章 胡濙的決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亂第二百二十六章 耍無賴第三百零七章 夷爲平地第二百二十章 冷鋒的要求第七百八十五章 等待中的王思第三百八十六章 饞肉的八道江第一百一十一章 攻佔鹿港(月票加更)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一根筋的桐斯第五百三十九章 指條辦法第八百五十六章 定下期限第七百二十一章 以人換人第九十七章 解救香娘子第九百三十五章 打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開始溜敵第七百五十八章 張全的震驚第六百四十七章 一分鐘殺十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對陣衝殺第三百七十四章 以俘充軍第四百四十章 輔兵也要配槍第五百八十八章 國師府的宴請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馬當先第八百一十四章 楊二趕到第九百六十一章 自大的坤沙第九百七十二章 北銀南糧第六百三十三章 流血的寶馬第九百一十章 又一個滅國之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朱祁鎮着急了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忍者大本營第六百一十一章 強攻川龍城第九百四十七章 雙虎聯手(上)第七百零五章 槍聲驟響第三百五十章 回訪建寧府第八十章 胡父的低頭第一千零六章 尊嚴不容侵犯第八百二十六章 恢復建制第六百五十二章 準備公審大會第九百一十七章 一步領先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寧喜多秀第一百七十章 選將之議第八百二十二章 收拾殘局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局以定第九百七十章 始城見聞第六百六十五章 遼河大捷第二百三十七章 英雄救美嗎第一百九十五章 狂妄的賽刊王第九百二十九章 三十一天第五百零五章 大戰啓第五百五十一章 成立政治部第二百三十四章 施氏食獅史第五百九十五章 奪民心第六百二十二章 半路截擊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總長親至第十四章 六少爺的格鬥能力第四百零五章 居心何在(第三更)第二百七十六章 轉移視線第一百五十五章 生死線第六百四十三章 各打主意第九百七十三章 丁大膽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鄒士雪的決絕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救相國第一百四十五章 鐵堡楊家莊第三百九十五章 步步入轂第三百四十八章 胡濙的糾結第三百三十二章 日本大將軍府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拿下平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