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都是演戲的高手

跟在楊太后身後的趙氏宗老,也爲之一愣,表情呆滯,一時搞不清楚楊太后的路數。

太后,難道你這麼快就叛變了?說好的,爲這大宋朝留下最後一抹氣魄風骨,慨然赴死?

前一刻還言猶在耳的約定,下一刻就若垃圾一般,被拋諸腦後。

儘管心中叫囂,滿腹懷疑,但長期養成的習慣和生活的閱歷,讓僅剩的幾個老人,明智地閉口不言。

他們相信,太后此舉定有深意,會給他們一個滿意答覆。

果然,不出所料,楊太后的話中藏着後手。

只見其對楊康錯愕的表情,滿意不已,不等其反應,就繼續說道:“你說的不錯,皇帝確實是被天雷劈死,衆目睽睽之下,難以辯駁,這大宋江山確實到了盡頭,子孫不肖。”

就在衆人越聽越迷糊的時候,楊太后話頭忽然一轉,“但老趙家的子孫,雖然庸碌、懦弱、貪圖享樂,但絕不是拋棄百姓之人,所以,他們早有自知之明。

當初鼎力支持北伐之戰,後又全力協助與草原民族的戰爭,歷經兩代帝皇,目的便是爲了消除外患,其後便留下一道聖旨,爲天下百姓,擇選一名真正爲他們做事的明君。

願以老趙家的無上權勢,換取百姓安泰,以解內憂,以富百姓。”

“所以!”楊太后話音一頓,目視全場,語氣激昂,“不是你楊康爲民請命,推翻舊朝,而是我趙家,甘願爲百姓放棄這大好江山。

否則,你又怎能一路順利回到臨安,勢如破竹地攻入皇宮,當我大宋的其他兵將,都是軟柿子不成?”

幾位宗老聽得涕淚橫流,百官聽得羞愧難當,禁軍統領難以置信,楊康和場中兵將爲之震動,一時訥訥無言。

隱匿在一旁的李天生,嘖嘖稱奇,對楊太后的這番言語,真心佩服,以退爲進,先抑後揚。

既承認皇帝被雷劈死的事實,又拋出趙氏知曉江山易主的事實,後又指出趙家皇帝早有準備,將趙家江山拱手相讓,給爲百姓謀福的明君。

這一番,不過是象徵性地的抵擋一二。

這話一出,場中這麼多人在,定會傳出去,屆時,佔據大義的將是趙氏,在已成定局的事實面前,留下一個好名聲,博一波讚揚和同情。

百姓可不會計較,究竟誰對誰錯。他們只聽與自己有利的言論,只會同情弱者。

到時,與成功上位,執掌大權的楊康相比,強弱顛倒,處於劣勢的趙氏,將更加惹人關注。

至少在明面上,趙氏宗族子弟的安全,又多了一層保障。楊康作爲新君,爲天下考慮,不得不放棄、甚至保護趙氏宗族子弟。

最次的也是睜一隻看,閉一隻眼,任由趙氏子弟生死隨意,不加干涉。

而楊太后的這一反擊,又含有一層引出那份聖旨的意思在內,他人可能不懂,但楊康和李天生心知肚明。

逼得楊康不得不心裡含淚,臉上露笑的“心甘情願”地接受。

畢竟接受上代皇室的禪讓,是美談,是正統,無人再會譏諷,楊康來路不正。

而若是楊康不接受,在這場面中,即使其之前做的再多,暴力上位,終究要受世人詬病。

故而,他需要楊太后“背書”,至少經此一幕,表面上,無人敢在明面上置喙,楊康得位不正。

至於文武百官,一些被矇在鼓裡的人,自然不敢多加妄言,另外一些,雖然有所猜測,但明哲保身,即使要出力,也不會得罪死其中一方。

裝傻、附喝,纔是明智的生存之道。

而一些手握兵權的將領,一個個都呆在自己府邸,不去摻合,自然不會反駁,待到事情塵埃落定,自然不會多嘴。

此刻,場中

見衆人無從反駁,尤其是楊康一副恭聽教誨的模樣,楊太后心中不得不承認,眼前這小子,確實比趙氏子弟,更識時務,懂進退,知形勢。

一時有些意興闌珊,只想快些完成此事。

所幸在言語佔據上風后,見好就收,懶得多言,直入主題,“故而,先帝和皇帝在世時,曾留下一道聖旨,裡面寫有下任帝皇的名選,只是這道旨意,被交予了那位青山仙君,想來,帝都發生如此大事,那位心懷天下的仙君,肯定不會錯過。”

如果說,楊太后之前的話,在衆人心中掀起波瀾,那麼,此刻,她的話,就猶如一塊巨石砸入水中,濺起大片水花。

將衆人澆得全身浸溼。

只是,不知或許是爲了報復,膈應一下躲在暗中的李天生,這位大宋朝最後的太后,在提及心懷天下四個字時,語氣加重,牙齒緊咬,破有幾分咬牙切齒的味道。

只是因爲消息,太過震撼,故而只有李天生、楊康等少數人,聽出了其中的譏諷。

只不過,如今都不會與其多加計較。

而就在楊太后話音剛落的當口,伴隨着一聲清脆的鶴鳴,天邊一人一鶴飄然而至,青衣、白鶴,飄動的衣袂,飛舞的長髮,飄渺的雲霧。

這一幕盡數落入皇宮衆人眼中。

白鶴身上,那道清晰的身影,就猶如臨凡的謫仙,乘奔御風,出塵卓然。

尤其是隨着腳下白鶴獨自飛去,在上空盤旋舞動,李天生虛空踏立,不借任何助力。

就那樣站在哪裡,彷彿整個天地的中心,更是引得場中衆人矚目、驚歎。

望而生畏,一些來不及逃走,躲在一旁的宮女內侍和一些意志不堅的禁衛,更是不由自主,認爲天仙將世,下意識地跪倒在地。

“神仙下凡!”

“神仙下凡了!”

……

朝中文武百官,在場的太后、宗老,兵將武士,雖然不及前者愚昧,但也震驚異常,目瞪口呆。

這一幕活生生地就出現在眼前,無有任何摻假的嫌疑,更是令他們心頭震動。

越是養尊處優的人物,越是希望自己活得更久。

這些人雖不至於一下子昏了頭腦,但心中的震撼,不比普通人來的少,反而更加強烈。

想到的更多,想得到的也更多。

他們當中,有些人聽說過李天生的名頭,有些還曾在北伐軍中混跡,對於這位青山仙君的大名如雷貫耳,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還曾與其有所一面之緣。

但如今看到李天生青春依舊的面孔,心中的震撼,前所未有的強烈。

認定這位仙君,得了長生,懷疑其是真正的仙君轉世。

在衆人當中,楊康和洪七公等人,心中的震驚最爲強烈。

他們都是武林高手,尤其是後者,更是蓋壓當世的高手,一身武功爐火純青,登峰造極。

尤其是在最突飛猛進的年紀,提前修習了《九陰真經》,資質進一步改善,武學見識拓寬,經過二十餘年的潛修,又經白駝山那一戰中,禽蛇相鬥,師法自然的機緣啓示。

一身武功相較起原著,更是高明數倍,已是當世的絕世高手。

因此,對於李天生踏空而立的舉動,才越發吃驚,他們比場中任何人都知曉其中的難度。

“仙君!是仙君!”

“可是那位曾經助力北伐的仙君?”

“沒錯!就是此人!”

“踏空而行,虛空凌度,當真是不可思議。”

……

就在衆人議論紛紛,場中百官、楊太后等人面色複雜,楊康、洪七公等人心情激動的時候,李天生的聲音,悠悠在衆人耳邊響起。

空間雖大,然而聽在諸人耳中,卻異常清晰。

“宋寧宗和皇帝在世時,曾與本座立下約定,待外敵平定,皇帝崩逝,爲百姓計,將禪讓皇位於有德之人,並與本座做個見證。”

說着,李天生自袖袍中,掏出一張摺疊整齊的明黃色綢緞,將其攤開,繼續說道:“楊康,抵禦外敵,屢建奇功,護百姓安危,於苦寒邊關,苦熬六年,勞苦功高,心懷百姓,爲天下蒼生計,是擔當重任的不二人選。

爲此,本座在皇帝崩逝之前,曾特意入宮,與皇帝商議,特地完善了這道禪位旨意,如今特交予你,望你能承繼大統,建立新朝,開闢出一個明朗乾坤的繁榮盛世。”

話畢,李天生運轉真元,託舉這錦帛,將其平穩地送到楊康手中。

一旁,聽得此言的楊太后,面色一黑,看着面不改色的李天生,對他這冠冕堂皇,睜眼說瞎話的本事,也是欽佩不已。

這道禪位旨意,早就寫好,名字也早就被對方填上,這五年,他更沒有出入皇宮,與皇帝交談。

但如今說出,加上李天生這身神鬼莫測的功夫,即使沒有,也不得不讓人懷疑,畢竟,這樣一個人,要神不知鬼不覺地潛入皇宮,再瞞過衆人,發生點什麼實在太過簡單。

尤其是聖旨的出現,場中的文武百官除了爲首的幾個宰輔,象徵性地快速看過意外,就恭敬地交還楊康,再無言語。

對方對楊康的態度,也讓場中衆人看得明白,這聖旨貨真價實,不存在捏造的可能。

不過,爲首幾個位高權重的重臣,態度轉變的速度,也令衆人稱奇。

“太后……這……?”

大宗正和禁軍統領見此一幕,紛紛看向楊太后,希望她能表態。

不過,前者是心中不忍,抱着最後一線希望,希望能在臨死前,再膈應對方一番。後者是心有不甘,不願臣服在楊康腳下,將楊太后當作最後一根稻草。

渴望其能壓過楊康一頭。

第六十章 威武霸氣大教祖第二十三章 喜歡腦補的觀音第五章 一顆原子驚衆神第五十二章 蝴蝶煽動的小龍女第十五章 地通陰府第一章 北俱有教派第五十一章 大秦自古多悲歌第一章 大秦說書人第二十一章 嘴上沒毛的年輕人第八十二章 孩子也是生靈命第二十五章 元始天尊第三十九章 普渡歸心第二十章 昨夜莫不是在一處第二十五章 千里尋醫故交會第十章 得罪人的活計第十三章 佈局落子風雲起第四十六章 風火山林第十五章 盤古元靈!第十六章 都是戲中人第十一章 仙人之威不可犯第六章 一劍削盡十里桃花第十一章 說沒關係,誰信!第九十七章 即將證道的釋伽牟尼第六十五章 天道終現第一百零三章 你又怎知,我不心動第三十一章 比鬥約定再升級第三十五章 江湖狼煙有大魚第三十二章 仙道大會靈氣復下第一百零四章 金陽染佛血第九十一章 高高在上的攔路老道第一百五十一章 入魔的喬靈兒第五章 我是你大爺(二合一)第五十二章 如來佛祖動手第三十四章 大青山再現第四十四章 天翻地覆第九章 拖後腿的紫薇帝君第八十章 師傅,到了你獻身的時候!第五十七章 留下與返回第四十九章 我願追隨左右第三十七章 命懸一線天兵將第一百二十章 如來的大魄力第十九章 酆都大帝第一章 大秦說書人第十五章 名氣不顯木蓮菩薩第二十三章 我有三禮贈君皇下第四章 兔起鶻落解危局第十章 得罪人的活計第三十三章 如果機會能重來!第四十五章 咸陽十二金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欲罷不能的感覺第三十五章 找上門的老道第十章 這冥界缺一座城!第十七章 半步混元第二十一章 楊康定終遇七公第十七章 定輸贏這是真大佬第二十八章 這猴子不按劇本來第一百二十一章 金猴成大羅,老孫不做佛!第十七章 我把千骨煉成藥第一章 姐姐,你是仙女嗎?第三章 白素貞改造計劃第十三章 青山破雷海第二十八章 九天玄女第六十四章 匪夷所思,望而卻步第十章 此界修行有漏洞(二合一)第十六章 論錦覓的養成教育第一百六十九章 反水的上清道祖第十四章 請你入我佛門第三十五章 紫霞下山第二十七章 與衆不同孫悟空第四十九章 我願追隨左右第一章 疑是仙人落凡塵第九十五章 被委以重任的大僧第十四章 收徒還是招伙伕?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清隕落第七十四章 事情總是措不及防第五十五章 蒼天當死,人天當立!(二合一)第十五章 本座元始天魔第三十七章 有一種兇殘叫秦人第五章 突然冒出來的大羅強者第六十五章 妖教大能齊動彈第六十八章 實力甩鍋老天母第二章 原是洪荒第七章 坐享其成李天生第四章 天帝未死(二合一)第三十七章 命懸一線天兵將第二十七章 人族三祖第六十五章 來自山崖的森森惡意第一百四十三章 希望在妖教第六十七章 石碑震江湖 上第十九章 讓本尊情何以堪第十五章 地通陰府第十一章 較高低事未從簡第一百二十七章 仙妖大戰,魔神廝殺!第四十三章 我從未喜歡過你!第一百三十章 籌劃中的各種騷操作第十六章 他踏歲月長河而來第七章 我有一壺桃花醉第二十三章 情敵見面分外眼紅第四十三章 我從未喜歡過你!
第六十章 威武霸氣大教祖第二十三章 喜歡腦補的觀音第五章 一顆原子驚衆神第五十二章 蝴蝶煽動的小龍女第十五章 地通陰府第一章 北俱有教派第五十一章 大秦自古多悲歌第一章 大秦說書人第二十一章 嘴上沒毛的年輕人第八十二章 孩子也是生靈命第二十五章 元始天尊第三十九章 普渡歸心第二十章 昨夜莫不是在一處第二十五章 千里尋醫故交會第十章 得罪人的活計第十三章 佈局落子風雲起第四十六章 風火山林第十五章 盤古元靈!第十六章 都是戲中人第十一章 仙人之威不可犯第六章 一劍削盡十里桃花第十一章 說沒關係,誰信!第九十七章 即將證道的釋伽牟尼第六十五章 天道終現第一百零三章 你又怎知,我不心動第三十一章 比鬥約定再升級第三十五章 江湖狼煙有大魚第三十二章 仙道大會靈氣復下第一百零四章 金陽染佛血第九十一章 高高在上的攔路老道第一百五十一章 入魔的喬靈兒第五章 我是你大爺(二合一)第五十二章 如來佛祖動手第三十四章 大青山再現第四十四章 天翻地覆第九章 拖後腿的紫薇帝君第八十章 師傅,到了你獻身的時候!第五十七章 留下與返回第四十九章 我願追隨左右第三十七章 命懸一線天兵將第一百二十章 如來的大魄力第十九章 酆都大帝第一章 大秦說書人第十五章 名氣不顯木蓮菩薩第二十三章 我有三禮贈君皇下第四章 兔起鶻落解危局第十章 得罪人的活計第三十三章 如果機會能重來!第四十五章 咸陽十二金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欲罷不能的感覺第三十五章 找上門的老道第十章 這冥界缺一座城!第十七章 半步混元第二十一章 楊康定終遇七公第十七章 定輸贏這是真大佬第二十八章 這猴子不按劇本來第一百二十一章 金猴成大羅,老孫不做佛!第十七章 我把千骨煉成藥第一章 姐姐,你是仙女嗎?第三章 白素貞改造計劃第十三章 青山破雷海第二十八章 九天玄女第六十四章 匪夷所思,望而卻步第十章 此界修行有漏洞(二合一)第十六章 論錦覓的養成教育第一百六十九章 反水的上清道祖第十四章 請你入我佛門第三十五章 紫霞下山第二十七章 與衆不同孫悟空第四十九章 我願追隨左右第一章 疑是仙人落凡塵第九十五章 被委以重任的大僧第十四章 收徒還是招伙伕?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清隕落第七十四章 事情總是措不及防第五十五章 蒼天當死,人天當立!(二合一)第十五章 本座元始天魔第三十七章 有一種兇殘叫秦人第五章 突然冒出來的大羅強者第六十五章 妖教大能齊動彈第六十八章 實力甩鍋老天母第二章 原是洪荒第七章 坐享其成李天生第四章 天帝未死(二合一)第三十七章 命懸一線天兵將第二十七章 人族三祖第六十五章 來自山崖的森森惡意第一百四十三章 希望在妖教第六十七章 石碑震江湖 上第十九章 讓本尊情何以堪第十五章 地通陰府第十一章 較高低事未從簡第一百二十七章 仙妖大戰,魔神廝殺!第四十三章 我從未喜歡過你!第一百三十章 籌劃中的各種騷操作第十六章 他踏歲月長河而來第七章 我有一壺桃花醉第二十三章 情敵見面分外眼紅第四十三章 我從未喜歡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