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貞觀八年

同一天第四艘寶船開始建造,有了前來兩艘成型的寶船下水後,建造技術已經十分的成熟,建設進度也逐漸的加快。

長安第一樓內,建材商會的會長几代表們着急大唐商人們辦了個大型宴會,就是爲了慶祝第二艘寶船建設完成。

鄭滿意等人是風光無限,麥克風,春滿園的歌姬舞姬全讓他們花錢給請來了,排場辦的是相當大。

“元僕射,這第二艘寶船還請您賜名。”鄭滿意在臺上對着同在臺上的元善說道。

“就叫它滿意號吧,皆大歡喜衆人滿意。”元善道。

鄭滿意立即道:“感謝元僕射賜名,諸位朋友們若是貨運輸就來建材行會,我們承諾半年內運費打九折。”

接着臺下商人一陣熱鬧起鬨,這些優惠可是實打實的,商人們可是非常高興,鄭滿意也是想要接着這次的宴會刺激一下商人們,鄭奇滿意號能夠裝滿貨倉。

等鄭滿意從臺上下來,元善便道:“滿意會長,經發部可是有生意給你做,南運水泥的事情要抓緊時間。”

“建材商會已經派人擴大了滄州的水泥窯,並且在蘇州和嶺南等地正在建設水泥窯。”鄭滿意道。

“蘇州,杭州,福州,嶺南要建造港口都需要水泥,這寶船可是拍上了用場。”元善道。

“託元僕射的福。”鄭滿意道。

鄭滿意只想要最對外貿易的可是水泥的生意纔是他們的根本,一艘船可以運輸上萬石的水泥,還有一些其它貨物而且都是從近海航行並不會遇到風險,這樣來算其實還是很划算的,雖然沒有出海貿易利潤大,但是日進斗金還是可以滿足的。

“明天到經發部來取錢票,這次南方港口建設可是需要大量的水泥,你們的水泥窯也要抓緊建設。”元善再次囑咐道。

鄭滿意接了經發部的水泥訂單非常的開心,宴會上又有人想要拖帶貨物再次談成了幾筆買賣。

公輸南,韋達宴會上一口東西沒吃,全都是在談業務。

宴會結束之後,公輸南和韋達是真的累壞了,鄭滿意道:“咱們這次是真的賭對了,就憑藉經發部的水泥訂單,咱們的淨利潤就高達上千貫,這只是一次運輸。”

“不止,宴會上我們談攏的幾單生意都是長期合作的,包括棉花商會的貨運以後都是咱們的,一趟的利潤要高出很多,照這樣的趨勢下去以後建材商會恐怕要改成海運商會了。”韋達道。

三人哈哈一笑,參與滄州船廠融資和購買寶船的決定他們現在已經開始受益了,等天氣轉暖出一趟船就能夠賺上萬貫回來,對此他們都是非常的期待,並且第一趟海運將由韋達和公輸南兩人親自負責。

第二天鄭滿意早早就到了緣來茶樓。

“滿意會長你今天來的還真早啊,元僕射在樓上等你呢。”虞景明道。

張滿意很快上樓見到元善道:“元僕射。”

“坐吧,昨天接到的生意很多吧。”元善問道。

“我們也沒有想到商人對海運需求量這麼大。”鄭滿意道。

“這是十五萬貫錢票。”元善將錢票遞了過去。

“元僕射此次這金額怎麼這麼多。”鄭滿意問道。

“十萬貫是水泥的錢,剩下五萬貫是工錢,本官要在滄州船廠附近再建幾個大貨倉,需要你們建材商會的工人幫忙。”元善道。

“絕對沒有問題,滄州船廠那邊我們建材商會剛好有人。”鄭滿意道。

鄭滿意現在都有些飄飄然了,昨天他們還在算利潤的事情,今天沒有想到竟然又能多賺很多,照這樣下去在接幾單生意恐怕“滿意號”的錢都能夠賺回來了。

“對了,滄州項目現在已經完成年底的紅利結算後將會派人送到建材商會。”元善道。

這不就相當於“滿意號”的花費又少了一些。

鄭滿意滿面笑容,都快合不攏嘴了。

“哈哈,建材商會會一直跟着侯爺的步伐前行的。”鄭滿意道。

“元僕射,聽說第三艘寶船已經開建,我叔叔鄭奇還託我詢問一下這第三艘寶船是否能夠賣給鄭家。”鄭滿意問道。

元善搖搖頭道:“朝廷預定了十艘寶船,滄州船廠接下來的訂單全都是朝廷的。”

鄭滿意一聽很是慶幸他們建材商會得到了第二艘寶船,同時因爲鄭家感到遺憾,朝廷預定十艘寶船的消息不是秘密,滄州船廠趕工,還有南方的幾個船塢都在生產,他們運輸的水泥不也是爲了修葺碼頭之用麼,只能怪時機不對了。

一上午的時間兩人都在談論時間,建材商會除了有水泥,有工人之外還有木材的運輸,造船自然離不開木材,只是有了水路之後就更方便了。

“滿意號”南下運輸水泥之後,還能夠從南方直接將木材運回到滄州,這來回的利益可是雙贏。

就在鄭滿意得意的時候,元善卻提起了海運稅收的事情,然後鄭滿意就開始精打細算起來,讓鄭滿意安心的是這個海運的關稅分爲進口和出口。

凡事出海遠洋到其它番邦去做生意的商船出海前都要進行登記,並且按照攜帶的貨物數量收取出口稅,通常會比進口稅要低一些,而返回的時候通過經商換取的除了金銀錢幣等物資之外,凡事進口的貨物都要收取進口稅。

而沿岸運輸的船隻只要進行備案就可以來回運輸,至於稅收只收取碼頭管理費,或者是提供船隻維護服務費,若是朝廷徵調的船隻不但可以在徵調期間免除一切碼頭費用,還會根據實際貨運情況給予一定的補助。

幫助朝廷運輸貨物,需要嚴格的按照登記備案制度,地方衙門用船需要將手續一併隨船出行,到達目的地之後地方衙門所運輸的貨物會直接送到碼頭的公倉進行盤點,一經覈實將爲船隻進行有效的官運記錄,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將會獲得朝廷的補助款。

鄭滿意一聽才放心下來,滿意號的生意都是屬於沿海運輸業務,只涉及到各個衙門口的碼頭管理費不涉及大額關稅。

“此法將何時實行呢。”鄭滿意道。

“哈哈,要說你們這第一趟也會趕時候,海運稅收需要等各個碼頭修建完畢後纔會實施,可以說近半年之內的所有航行貿易都是不用收稅的。”元善道。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第五百二十六章 煤炭生意第三十三章 李秀寧的故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採購第七百三十五章 加盟培訓第三百一十章 校場放炮第九百二十五章 太子的夢想第七百六十三章 借刀第三百六十章 東宮內的股東大會第一百五十六章 棉花能紡布第二百六十二章 花露水第九百二十七章 全武將配置第八百八十五章 天然橡膠第一百八十三章 建材商會第三百三十二章 特色小火鍋第九百四十四章 盧國公家程處默第四百零六章 蝗災爆發第四百二十六章 郭守義與張寶君第六百六十六章 建房問題第一百一十五章 土陶工坊第三百七十五章 長安第一樓第一百七十三章 加入裁判隊第七百五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九百零八章 安裝燈泡第九百一十二章 蘭州鋼鐵廠開建第六百二十九章 樸至善第九百二十三章 監管少府監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地醫館第六十二章 做個火柴容易麼第八章 月下美人詩第一百四十一章 紅佛女張出塵第九十九章 買十送一 上不封頂第二百六十一章 東宮太子第九百七十五章 大唐軍事學院第九百二十五章 太子的夢想第八百零二章 鬆洲準備第三十五章 開窯燒石灰第二百八十七章 義診開始第六百一十一章 高表仁到訪第六百四十八章 十條大補湯第十四章 藥膳棚子第七百八十八章 藍田縣開國公第一百三十四章 萬兩豪投第九百五十九章 瀘州酒廠第二百六十九章 將軍營第八百七十三章 藍國公在天上飛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豐縣經濟發展第八百八十七章 橡膠底皮鞋第二百七十七章 藥王的診斷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元昌的目的第四百六十九章 藍河村項目第四百六十六章 三方合作第一百七十一章 分享基肥第三百零九章 北衙校場練兵第五百八十四章 宵禁第三百六十七章 發展畜牧業計劃第二百零一章 國子監助教第六百二十九章 樸至善第二十四章 丹藥內銷第六百七十九章 嶺南遭遇第九百五十四章 禁軍教頭第一百四十六章 沒剎車第八百七十一章 被堵路上了第六百三十章 格物學第二百七十九章 孫思邈的聽診第一百六十四章 打吊瓶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醫署七老第三百九十五章 職介中心第七百四十章 下一站越州第四十章 和親西突厥第一百三十八章 楊山來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酒令到手第五百二十四章 水上娛樂第六百六十七章 魏侍中的好奇心第九百七十八章 錢票宣傳第六百二十三章 學生入學第六百四十二章 扶桑三武士第七百三十一章 經發部內的決定第一百一十一章 整人計劃第五百六十三章 尚書左丞戴胄第三百四十六章 冷飲店與火鍋店開業第九百九十章 薛延陀異動第八百零六章 侯君集急了第七十二章 陝西涼皮第八百零二章 鬆洲準備第六百八十四章 錢行借貸第九百六十四章 二個月後第九百二十二章 吐蕃簽約第三百五十九章 誰說老實人傻第二百二十九章 小雞吃米圖第九百九十二章 滄州會議第三百七十七章 宇文士及的主意第二百九十三章 廣告第一百五十六章 棉花能紡布第八百五十五章 蘇定方的驚訝第九百零一章 青稞第九百三十三章 收押張俊義第四十八章 秀寧心思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活捉夷男第五百七十五章 離開梁州第一百六十八章 帝王的角度
第五百二十六章 煤炭生意第三十三章 李秀寧的故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採購第七百三十五章 加盟培訓第三百一十章 校場放炮第九百二十五章 太子的夢想第七百六十三章 借刀第三百六十章 東宮內的股東大會第一百五十六章 棉花能紡布第二百六十二章 花露水第九百二十七章 全武將配置第八百八十五章 天然橡膠第一百八十三章 建材商會第三百三十二章 特色小火鍋第九百四十四章 盧國公家程處默第四百零六章 蝗災爆發第四百二十六章 郭守義與張寶君第六百六十六章 建房問題第一百一十五章 土陶工坊第三百七十五章 長安第一樓第一百七十三章 加入裁判隊第七百五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九百零八章 安裝燈泡第九百一十二章 蘭州鋼鐵廠開建第六百二十九章 樸至善第九百二十三章 監管少府監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地醫館第六十二章 做個火柴容易麼第八章 月下美人詩第一百四十一章 紅佛女張出塵第九十九章 買十送一 上不封頂第二百六十一章 東宮太子第九百七十五章 大唐軍事學院第九百二十五章 太子的夢想第八百零二章 鬆洲準備第三十五章 開窯燒石灰第二百八十七章 義診開始第六百一十一章 高表仁到訪第六百四十八章 十條大補湯第十四章 藥膳棚子第七百八十八章 藍田縣開國公第一百三十四章 萬兩豪投第九百五十九章 瀘州酒廠第二百六十九章 將軍營第八百七十三章 藍國公在天上飛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豐縣經濟發展第八百八十七章 橡膠底皮鞋第二百七十七章 藥王的診斷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元昌的目的第四百六十九章 藍河村項目第四百六十六章 三方合作第一百七十一章 分享基肥第三百零九章 北衙校場練兵第五百八十四章 宵禁第三百六十七章 發展畜牧業計劃第二百零一章 國子監助教第六百二十九章 樸至善第二十四章 丹藥內銷第六百七十九章 嶺南遭遇第九百五十四章 禁軍教頭第一百四十六章 沒剎車第八百七十一章 被堵路上了第六百三十章 格物學第二百七十九章 孫思邈的聽診第一百六十四章 打吊瓶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醫署七老第三百九十五章 職介中心第七百四十章 下一站越州第四十章 和親西突厥第一百三十八章 楊山來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酒令到手第五百二十四章 水上娛樂第六百六十七章 魏侍中的好奇心第九百七十八章 錢票宣傳第六百二十三章 學生入學第六百四十二章 扶桑三武士第七百三十一章 經發部內的決定第一百一十一章 整人計劃第五百六十三章 尚書左丞戴胄第三百四十六章 冷飲店與火鍋店開業第九百九十章 薛延陀異動第八百零六章 侯君集急了第七十二章 陝西涼皮第八百零二章 鬆洲準備第六百八十四章 錢行借貸第九百六十四章 二個月後第九百二十二章 吐蕃簽約第三百五十九章 誰說老實人傻第二百二十九章 小雞吃米圖第九百九十二章 滄州會議第三百七十七章 宇文士及的主意第二百九十三章 廣告第一百五十六章 棉花能紡布第八百五十五章 蘇定方的驚訝第九百零一章 青稞第九百三十三章 收押張俊義第四十八章 秀寧心思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活捉夷男第五百七十五章 離開梁州第一百六十八章 帝王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