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九章 貞觀十五年

最近一批發行出去的錢票總價值達到五百萬貫,其中九成是百貫的面值。

這一批是專門根據需求發行的,主要是給商會提供的,五成以上都在蘭州地區流通,吐蕃商人逐漸的喜歡上了攜帶錢票。

錢票的發行對朝廷絲毫沒有影響,全是錢幣都可以流通,但是對於百姓來說沒錢的無所謂,有點資產的都喜歡用錢票,因爲便宜攜帶。

東宮方面還真是兌現諾言,一直在努力的幫忙讓紙幣流通。

作爲回報元善已經決定將這批五百萬貫面值的錢幣全都兌換給李承乾。

現在已經印了一半了,在過幾天就能夠完成,但是印力還是不足,可是西市錢行真的沒地方容納更多的人。

就在這個時候權萬紀提出由東宮幫忙,不但出人還出地方,地方就是東宮。

元善一想還真是沒有拒絕的理由,東宮很大,守衛森嚴,倒是不錯的地方,按照現在的情況,印刷產量可以提升幾多倍。

想想上千人在東宮印錢,多麼的壯觀,而錢票發行中心修好之後再搬過去也不遲。

可是進去了還能出來嗎,李承乾有這樣的心計,多半是權萬紀的意思,對於這個事情元善沒有立即答應,因爲非常複雜,構建一套班子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最後元善去請示了李世民的意思,李世民聽說太子要將將東宮變成錢行發行中心,立即就大怒了,元善看來想法挺好,可是身爲太子殿下怎麼可能這樣胡來。

權萬紀這個出主意的倒是躲了,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在聽他提過這個事情,元善倒是落得個清閒。

沒有了事情的煩擾,元善感嘆這下可算是能夠休息一下了,錢票的事情都折騰了小半年了,應該好好的過個年了。

時光荏苒,貞觀十五年初,大唐的兵部改組基本穩定,李世民這個大唐戰略部總指揮手中傭兵七十萬,全職士兵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平均戰鬥力不次於秦王時期的玄甲軍,常駐邊陲的邊軍佔了二十萬分別在西與北邊分佈,東海州上五萬人。

另外地方的司衙差役零零散散加起來大概有三萬人,這些人的僱用費用並花不了多少錢,最大的消耗是軍器監,還有大唐水兵,十艘寶船作爲戰艦的維護費用,水兵武器的花費巨大,其實靠着海運已經節省很多,而海軍並沒有進入常規編制,水兵加一起都還不到一萬人,暫時全都算多東海州防備。

兵革優良,刀馬齊備,二十萬常規騎兵,十萬常規步兵,這樣的戰鬥力比起府兵制度臨時組織起來的軍戶要強了太多,這些均是常規兵馬。

皇城之內還有南衙禁軍十萬,禁軍內衛兩萬,而北衙禁軍則是擴充到了三萬人,這三萬人可是磕着金子招募起來的,不誇張的說北衙三萬兵馬只要運用得當可比三十萬兵馬。

七十萬兵馬的開支是非常大的,爲了支持龐大的軍隊,李世民近一年可謂是施展了鐵血手腕,爲此大唐國庫的開支很多項目都被叫停,其中就有長安與益州之間的鐵路,一衆文臣的權利因爲地方兵權制度的分離而縮減,而文臣想要反對無疑是將頭伸出來,用來試探大唐刀鋒鋒不鋒利,所以文臣都慫了,文治武功,貞觀十四年文官們的成績實在是毫無建樹可言。

一年不到的時間,大唐皇家書院的學生們都在準備升學考試,每年一個年紀,通過者順利升學,不過者可以等待補考,三次補考不過者留級或者降級到其他書院學習。

至於那羣抽調的官兵學生,六個月的時間已經過去,他們中有八成的人轉移到了藍田縣的軍事學院去繼續學習,而剩下不合格的兩成人繼續回去當他們的大頭兵去了。

學院的收益則是比上一年增長了三倍,想要來上學的人太多了,不得不增加學費,不然大唐學院在大也容不下那麼多人,主要是沒有那麼多的師資力量,收了返而會降低學校教學質量,所以必須做出限制,對於寒門子弟都是簽了合同的,學成後負責留在學校任職,當然成績需要達到要求。

經發部的生意做的是相當的好,瀘州酒廠建成部分廠區之後,大量的酒在大唐發行,反響很好直接帶動了瀘州地方經濟。

嶺南等方面的產業都有了一定的成績,都在默默的發展中。

錢行紙幣長安人最喜歡使用錢幣,只不過地方上普及度還是不夠,因爲錢票還是太少了,而元善又有了新的任務,他這個東海州副都護需要到東海州任職至少三個月時間。

得到通知元善真是不想去,不過那裡的工廠還在等着他,一屁股的債還等着他。

就在他要出發去東海州的時候,北方傳來突厥人異動的消息,薛延陀又壓實不住躁動的心了,名義竟然是要爲了生活在大唐的突厥人尋求出路。

聽上去很荒謬的說法,可是李世民卻是擔心了起來,而一種文臣想要勸解卻讓李世民制止了,只是着急了六部尚書前來議事情。

李世民給出的選擇不多,對於叫囂的人無疑就兩種選擇,打他,或者讓他叫囂,於是第一輪投標結束後,有四票選擇是不打。

李世民心中氣氛,不過還是暫時壓下了心中的怒火,不過打仗這種事情歸根到底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士於是,大唐戰略防禦部的作用第一次體現出來了。

不打的意思就是先防守,於是牛進達,劉弘基擔任正副指揮,確保大唐邊境安全,侯君集爭取了,可是被駁回。

薛延陀的兵馬在大唐北方邊境轉悠一圈並沒有深入,就離開了,據牛進達劉弘基的分析恐怕這是一種信號,於是李世民將關注點放到了生活在大唐境內的突厥人身上。

在滄州的千牛衛得到消息開始暗中調查,據調查生活在大唐的突厥人中有很多人生活作息時間出現了異常的變化,確切的說是感到不安,但是會不會有突厥人突然響應薛延陀還是未知,於是只能暗中繼續監視。

第五百六十三章 尚書左丞戴胄第一百四十四章 必須要修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三招敗敵第三百四十一章 化肥工坊會議第六百二十八章 新羅女婢第三百六十四章 指示牌第三百四十五章 販馬商隊第二百七十八章 姚正與孫思邈第九百二十八章 鳳州糧價第七百三十七章 蘇州船塢造船進度第三百三十章 受關注的玻璃第五百四十七章 還錢第一百四十九章 神棍當定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溫泉項目第七百五十三章 捕殺第二百一十三章 炸膛第五百四十八章 職能變動第六百一十七章 岐州鐵路第一百零三章 發放裝備第五百五十章 狀元書局第二百四十二章 有人送禮第二百六十三章 居家小衣第八百一十一章 幸福美滿嗎第六百零四章 研習素女經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的訂單第二百一十九章 鍋爐壓力第二百二十七章 昕月落枕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鐵礦事宜第六百三十二章 少府監正監何踱第四百二十章 最大的一支第五百零七章 新羅遣唐使金明忠第八百八十五章 天然橡膠第二百六十四章 空置店鋪再利用第九百四十九章 行動開始第二百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九十七章 和平坊蠟燭商店第七百六十四章 海島圍攻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有喜了(大結局)第六百六十三章 三輪蒸汽貨運車第七百六十八章 發現礁石第三百五十八章 修路預算二十萬第十九章 元家莊園第五百八十八章 綻放光彩第四十七章 急救第九百四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三百四十二章 三十六計第五百五十章 狀元書局第四章 大唐第一夜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死守王城第九百八十八章 提升效率第四百三十一章 蒸汽動力船下水第七百五十八章 福州刺史吳青遠第八百八十六章 小賣鋪第五百四十四章 運輸擔保第九百零一章 青稞第五百六十九章 抓捕行動開始第一百五十章 爲秦王效力第五百七十六章 巨無霸第七十九章 彈琴唱歌第四百八十八章 勘探隊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羣憨貨第九百九十章 薛延陀異動第四百二十六章 郭守義與張寶君第八百七十一章 被堵路上了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女主武王有天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燕北的車隊第五百四十六章 經發部年終會議第一千零一章 定襄城第二百九十九章 厚德載物第七百九十六章 商人議事第三百一十三章 玻璃板第一千零三十章 找到黑貓第二百二十一章 鐵爐子第九百六十四章 二個月後第一千零四章 真珠毗伽可汗第六百六十五章 機械動力學第五百二十章 鐵礦產量增加第四百零一章 招標計劃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煤礦計劃第九百三十七章 鳳州來信第四百一十二章 飲酒茲事第六百零六章 城市規劃圖第六百四十八章 十條大補湯第三百七十二章 準備招收三百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遣唐使第二百八十二章 繼續忽悠第九百一十九章 不夜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朝堂瑣事第九百零九章 蘭州的鐵路第四百八十一章 軍器監的問題第三百六十章 東宮內的股東大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是來洗澡的吧第八百九十二章 出行不是搬家第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遣唐使第八百零四章 不好,有詐!第七百三十六章 開店熱潮第八百四十二章 鶯鶯燕燕第八百二十一章 城防戰第六百五十四章 薛禮獻熊第一百三十七章 太子與秦王
第五百六十三章 尚書左丞戴胄第一百四十四章 必須要修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三招敗敵第三百四十一章 化肥工坊會議第六百二十八章 新羅女婢第三百六十四章 指示牌第三百四十五章 販馬商隊第二百七十八章 姚正與孫思邈第九百二十八章 鳳州糧價第七百三十七章 蘇州船塢造船進度第三百三十章 受關注的玻璃第五百四十七章 還錢第一百四十九章 神棍當定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溫泉項目第七百五十三章 捕殺第二百一十三章 炸膛第五百四十八章 職能變動第六百一十七章 岐州鐵路第一百零三章 發放裝備第五百五十章 狀元書局第二百四十二章 有人送禮第二百六十三章 居家小衣第八百一十一章 幸福美滿嗎第六百零四章 研習素女經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的訂單第二百一十九章 鍋爐壓力第二百二十七章 昕月落枕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鐵礦事宜第六百三十二章 少府監正監何踱第四百二十章 最大的一支第五百零七章 新羅遣唐使金明忠第八百八十五章 天然橡膠第二百六十四章 空置店鋪再利用第九百四十九章 行動開始第二百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九十七章 和平坊蠟燭商店第七百六十四章 海島圍攻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有喜了(大結局)第六百六十三章 三輪蒸汽貨運車第七百六十八章 發現礁石第三百五十八章 修路預算二十萬第十九章 元家莊園第五百八十八章 綻放光彩第四十七章 急救第九百四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三百四十二章 三十六計第五百五十章 狀元書局第四章 大唐第一夜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死守王城第九百八十八章 提升效率第四百三十一章 蒸汽動力船下水第七百五十八章 福州刺史吳青遠第八百八十六章 小賣鋪第五百四十四章 運輸擔保第九百零一章 青稞第五百六十九章 抓捕行動開始第一百五十章 爲秦王效力第五百七十六章 巨無霸第七十九章 彈琴唱歌第四百八十八章 勘探隊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羣憨貨第九百九十章 薛延陀異動第四百二十六章 郭守義與張寶君第八百七十一章 被堵路上了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女主武王有天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燕北的車隊第五百四十六章 經發部年終會議第一千零一章 定襄城第二百九十九章 厚德載物第七百九十六章 商人議事第三百一十三章 玻璃板第一千零三十章 找到黑貓第二百二十一章 鐵爐子第九百六十四章 二個月後第一千零四章 真珠毗伽可汗第六百六十五章 機械動力學第五百二十章 鐵礦產量增加第四百零一章 招標計劃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煤礦計劃第九百三十七章 鳳州來信第四百一十二章 飲酒茲事第六百零六章 城市規劃圖第六百四十八章 十條大補湯第三百七十二章 準備招收三百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遣唐使第二百八十二章 繼續忽悠第九百一十九章 不夜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朝堂瑣事第九百零九章 蘭州的鐵路第四百八十一章 軍器監的問題第三百六十章 東宮內的股東大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是來洗澡的吧第八百九十二章 出行不是搬家第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遣唐使第八百零四章 不好,有詐!第七百三十六章 開店熱潮第八百四十二章 鶯鶯燕燕第八百二十一章 城防戰第六百五十四章 薛禮獻熊第一百三十七章 太子與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