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明三寶

震耳發聵!

朱厚照後面的言語,讓在場的所有人,頭腦轟響一片。

這是他們從未想過的事,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見解,再度震驚的呆立在原地,腦子裡面一片空白。

劉大夏:“難道我真的錯了……當初不該阻止海運一事。”

熊繡:“這…這……”

衆人:“太子爺說的好啊,聽上去就熱血沸騰,但就是不怎麼懂這些話的含義。”

唯有沈瀅雨反應最快,連忙回神過來,帶着驚詫的神情,行禮道:“太子爺,你說的可是真的。”

“大明之外,真有金山銀山之地嗎?”

“真有很多的國家嗎?”

“當然。”朱厚照讚賞的看着沈瀅雨,說道:“本宮自懂事以來,便對這個世界很有興趣。”

“爲此收集了很多隱匿資料,也暗中詢問過很多外域之人,綜合三寶太監所留的情報,得出了很多可證實的結果。”

“我大明地大物博,可對比起整個世界來說,顯得就有些渺小了,大明既然有黃金銀礦,那世界上那些無主之地,豈能沒有金銀礦脈。”

“而這些礦脈,對我大明來說,又豈不是金山銀山?”

“況且,真金白銀是其次,有些東西的實用價值,對我大明而言,也是一座座金山銀山。”

“諸位皆知前朝盛唐萬國來朝,何等的空前強大,而反觀我如今的大明,與之對比相差的不只是疆域,而是差了很多兼容之心。”

“很多東西被枷鎖禁錮住了,只注重眼前,而不去放眼大明之外,就比如一村之明,固守本村之規矩,不與外面去接觸,長而久之會發生什麼事?”

“不僅會導致其內的消息閉塞,還會讓其內的村民變得愚昧無知,不管從哪方面都會弱於別的村子。”

“比如衣食,比如所用之器等等。”

“當然唐朝盛極一時,衰敗也在一時,劉師傅你們在朝經常上諫過,要學歷代各朝的優點,又要摒棄缺點,可你們這些臣子,又有幾人真正的學到了,又摒棄了不好的東西?”

以儒治國,是沒有錯的,但有時候也是因儒,對儒的思想理解不同,或者歪曲了儒的真正含義,所以就會導致思想的束縛。

朱厚照也很清楚,他的這一番言論,雖然震驚了劉大夏等人的三觀,但想要徹底改變已經固化的某些人文思想,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只能徐徐圖之。

不過,他說出來的話,與他不說出來,也是有區別的,至少要讓劉大夏等人知道他朱厚照的想法。

如今皇權至上,也是朱厚照所能利用的最強規則。

至於其他不合乎此時的大明言論,朱厚照是不可能瞎說出來的,也不會去做,因爲這會崩壞掉如今的大明體制,反而會引起動亂。

而開海運,明智慧,謀發展,鑄實力,好處遠遠多於壞處,這事朱厚照必須弄成。

但跟三寶太監當時的目的,又是不一樣的。

不單是昭彰皇權,更多的互利互惠。

“民女受教了。”沈瀅雨躬身向着朱厚照禮拜。

因爲她找不出,可以反駁朱厚照話的理由,反而覺得說得很對,很有道理,毫無違和感。

更清楚,若是其他人說出這番言論,絕對會被別人認爲是異類,患有腦疾的瘋子。

不止是沈瀅雨,就連不贊同朱厚照之前言論的劉大夏等人,也徹底的閉上了嘴,紛紛悵然的跪在地上。

見此一幕,朱厚照深深地嘆氣:“你們都起身吧,開啓海運一事,本宮會跟父皇好生商議。”

“若是你們認我這個太子,請幫本宮找到三寶太監所繪的航海圖,以及寶船的製造圖紙。”

開啓海運沒有三寶太監的海圖,去指明方向,這會讓朱厚照花費大量的時間,重新繪製海圖。

寶船也一樣,不再入海探索海域各國後,龐大的寶船也抵擋不住時間的侵蝕,腐朽是其次的,全部被當時負責此事的官員給拆解了。

兩圖是否還存在,這點朱厚照也不知道。

唯有劉大夏等人,清楚這事。

“太子爺,海圖與寶船製造圖紙,老臣會盡力的去尋找。”劉大夏見朱厚照盯着他,心虛的低下頭回應。

就在十幾年前,兵部的庫房着火,關於航海的圖文,有大部分都在大火中焚燒殆盡。

只有一小部分保存了下來。

但因爲當時不重視這個,劉大夏也不知道這些殘存的圖紙去了哪兒,畢竟他當時還不是兵部尚書。

“不是盡力,是必須找到本宮想要的圖紙!”看到劉大夏不敢直視自己,朱厚照知道肯定是出了意外,情緒瞬間惱怒起來。

斥責完劉大夏後,又不忍心的提醒道:“實在無法找到圖紙,你便去找當時製造寶船工匠的後人,還有跟隨三寶太監出海的將士後人,他們或多或少會有先輩遺留。”

“在你未完成這件事前,西山煤炭衙門暫時由熊繡接手管理。”

“老臣遵命。”劉大夏沉聲的應答。

內心想的是,此事得儘快讓弘治皇帝知曉。

朱厚照收回目光,再次看向沈瀅雨:“沈姑娘,開啓海運之事,勢在必行。”

“對此本宮很有信心,不過此番開啓海運是爲利,所以本宮想聽聽你的意見,我們應該用什麼貨物,去沿海各國換取最大的價值。”

“太子爺。”沈瀅雨聞言,立馬回道:“其實這點不難,我大明瓷器精美,絲綢華貴,茶葉韻味深長,僅僅憑藉這三樣,便能去換取豐厚的利益。”

“這點在三寶公公幾次出海時,便能反映出來。”

據沈瀅雨所知,當時三寶太監帶的東西,最多的就是這些,也換取了不少珍惜的東西回大明。

不過在換取東西上,爲了體現大明之風,多數貨物都是贈送給沿海國家的,沒有實現利益最大化。

但不可忽視的是,正是因爲航海遠洋,也讓當時的大明百姓,着實賺了不少銀錢。

瓷器,絲綢,茶葉需求量巨大,帶動了不少商人與百姓參與其中,讓當時的手工業到達了頂峰。

而在其中,還有她沈家的影子。

“除了這三樣,就沒有其他的嗎?”朱厚照輕皺眉,這三樣東西,他當然也知道。

他想問的,是有沒有其他可賺錢的東西。

“除此之外……”沈瀅雨想了想的說道:“那便是香料,珠寶,藥材,能換取更大的利益。”

第一百零七章 一定要成功第一百六十六章 鍛造署第五十八章 嘶,好狠啊第一百零七章 一定要成功第一百二十七章 多疑的興王朱祐杬第八十七章 一個機會,惡趣味第一百六十章 同去西山第十三章 一場虛驚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一天等了好久第一百三十六章 敬酒不吃第十章 馬踏興王府拆牆第七十一章 成立親衛的想法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爺請自重第一百五十五章 公主捻線第六十二章 猜測小冰河到來第一百五十六章 戰起第一百三十二章 屬下讀過春秋第十一章 這也太敗家了第六十一章 回京浪一浪第一百六十七章 儒以文亂法第三十三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百一十三章 有舍纔有得第六十章 朱厚照的遠謀第一百四十九章 本侯認知不深第一百六十三章 停馬車皇帝都要交錢第一百一十五章 桀驁自負的張延齡第六十九章 父慈子孝第十六章 連下三道聖旨第八十五章 驚不驚喜第一百三十二章 屬下讀過春秋第六十三章 蝴蝶效應第七十三章 本宮從不說謊第一百四十六章 男女各有各的用途第六十四章 壽寧候張鶴齡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再富態的張二河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爺請自重第七十二章 施針喚醒阿骨丸第一百七十五章 要炫耀可懂第七十八章 勸解馬文升第二十章 人傻錢多第二章 朱家不孝子第二十三章 就這性格那行啊第一百三十一章 只欠東風第一百七十七章 沈瀅雨噎住了第六十六章 本宮是爲了救你第二章 朱家不孝子第三十章 太子爺千歲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再富態的張二河第一百七十七章 沈瀅雨噎住了第八十九章 蜂巢制煤器第三十九章 萬里哼就是豬第八十八章 親衛命名玄衣第一百零九章 末將有罪第四十六章 命名水泥第八十四章 本宮只好發飆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下路線第七十一章 成立親衛的想法第四十二章 建造安全第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多疑的興王朱祐杬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下路線第九十三章 刀割衣裙第一百一十二章 終成所願第一百一十四章 張家兄弟上門第一百三十四章 有事相求第一百零三章 接連遭遇刺殺第八十七章 一個機會,惡趣味第二十四章 最終還是贏了第一百零八章 紙終究包不住第十二章 恍然大悟的真相第一百四十五章口罩作坊的難事兒第六十四章 壽寧候張鶴齡第三十七章 我要開設西山學堂第一百四十七章 張延齡再次登門第一百七十一章 本宮就是規矩第四十五章 驗證混合物的硬度第一百三十六章 敬酒不吃第七十九章 爲大明盡最後一份力第十八章 大不了再氪金第六十五章 打在舅身痛在我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尋求衆人幫忙第一百一十三章 有舍纔有得第三十章 太子爺千歲第八十六章 美是美,卻有病第六十九章 父慈子孝第一百五十六章 戰起第一百一十三章 有舍纔有得第一百六十五章 路上的閒聊第六十一章 回京浪一浪第一百六十七章 儒以文亂法第一百三十六章 敬酒不吃第八十一章 神秘的花滿樓第一百零九章 末將有罪第三十四章 去找太子要錢第一百六十七章 儒以文亂法第一百七十章 根深蒂固的思想第六章 火爐鐵管鍛造成功第一百三十二章 屬下讀過春秋第一百四十五章口罩作坊的難事兒第一百五十六章 戰起
第一百零七章 一定要成功第一百六十六章 鍛造署第五十八章 嘶,好狠啊第一百零七章 一定要成功第一百二十七章 多疑的興王朱祐杬第八十七章 一個機會,惡趣味第一百六十章 同去西山第十三章 一場虛驚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一天等了好久第一百三十六章 敬酒不吃第十章 馬踏興王府拆牆第七十一章 成立親衛的想法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爺請自重第一百五十五章 公主捻線第六十二章 猜測小冰河到來第一百五十六章 戰起第一百三十二章 屬下讀過春秋第十一章 這也太敗家了第六十一章 回京浪一浪第一百六十七章 儒以文亂法第三十三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百一十三章 有舍纔有得第六十章 朱厚照的遠謀第一百四十九章 本侯認知不深第一百六十三章 停馬車皇帝都要交錢第一百一十五章 桀驁自負的張延齡第六十九章 父慈子孝第十六章 連下三道聖旨第八十五章 驚不驚喜第一百三十二章 屬下讀過春秋第六十三章 蝴蝶效應第七十三章 本宮從不說謊第一百四十六章 男女各有各的用途第六十四章 壽寧候張鶴齡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再富態的張二河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爺請自重第七十二章 施針喚醒阿骨丸第一百七十五章 要炫耀可懂第七十八章 勸解馬文升第二十章 人傻錢多第二章 朱家不孝子第二十三章 就這性格那行啊第一百三十一章 只欠東風第一百七十七章 沈瀅雨噎住了第六十六章 本宮是爲了救你第二章 朱家不孝子第三十章 太子爺千歲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再富態的張二河第一百七十七章 沈瀅雨噎住了第八十九章 蜂巢制煤器第三十九章 萬里哼就是豬第八十八章 親衛命名玄衣第一百零九章 末將有罪第四十六章 命名水泥第八十四章 本宮只好發飆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下路線第七十一章 成立親衛的想法第四十二章 建造安全第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多疑的興王朱祐杬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下路線第九十三章 刀割衣裙第一百一十二章 終成所願第一百一十四章 張家兄弟上門第一百三十四章 有事相求第一百零三章 接連遭遇刺殺第八十七章 一個機會,惡趣味第二十四章 最終還是贏了第一百零八章 紙終究包不住第十二章 恍然大悟的真相第一百四十五章口罩作坊的難事兒第六十四章 壽寧候張鶴齡第三十七章 我要開設西山學堂第一百四十七章 張延齡再次登門第一百七十一章 本宮就是規矩第四十五章 驗證混合物的硬度第一百三十六章 敬酒不吃第七十九章 爲大明盡最後一份力第十八章 大不了再氪金第六十五章 打在舅身痛在我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尋求衆人幫忙第一百一十三章 有舍纔有得第三十章 太子爺千歲第八十六章 美是美,卻有病第六十九章 父慈子孝第一百五十六章 戰起第一百一十三章 有舍纔有得第一百六十五章 路上的閒聊第六十一章 回京浪一浪第一百六十七章 儒以文亂法第一百三十六章 敬酒不吃第八十一章 神秘的花滿樓第一百零九章 末將有罪第三十四章 去找太子要錢第一百六十七章 儒以文亂法第一百七十章 根深蒂固的思想第六章 火爐鐵管鍛造成功第一百三十二章 屬下讀過春秋第一百四十五章口罩作坊的難事兒第一百五十六章 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