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自己一手建立的大明,朱元璋有着很深的感情在。
哪怕是在聽韓成講述的,大明後世君主當中,不乏會聽到一些氣死祖宗的存在。
可是在氣過之後,朱元璋還是想知道,大明後續的發展。
以及後續子孫的諸多事兒。
誰讓他是大明的祖宗呢?
這顆心,終究還是在那裡牽掛着。
說實話,想想朱佑樘做出來的,那一系列的混賬舉措。
朱元璋都爲自己的大明感到悲哀。
只恨不得現在就能去到那邊,把這個不孝子孫,給抽個半死,趕緊將他給廢了。
同時,也對於大明的未來而感到擔憂。
更爲繼承朱佑樘皇位的子孫,而感到揪心不已。
就朱佑樘留下的那一堆爛攤子,後面的繼承者,想要將之收拾好,那可當真不容易。
若繼承朱佑樘皇位的人,和朱佑樘是同樣的貨色,對於文官言聽計從,只做一個文官們專屬的蓋章之人。
別的一概不管。
那他這個皇帝,肯定能做的順風順水。
那些文官們,肯定恨不得將他給供起來。
可一旦真的想要做一些事情,改變大明當時的局面。
當真千難萬難。
朱祁鎮時文官集團開始做大,繼位的朱見深使出渾身解數,對其進行壓制。
遏制住了文官集團飛速發展的勢頭。
結果,攤上了朱佑樘這樣一個繼承者後,直接把所有的約束都給取消了。
來了一個急劇的反彈。
文官勢力變得更強。
根本不用多問韓成,只是從韓成之前與自己進行講述的那些事裡,他就能知道。
到了那時,文官集團的力量變得更大。
比朱見深繼位之時,所面對的文官集團更難對付。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想要行使皇權,想要做些事兒,真的是太難了。
也正是因爲知道這些,所以朱元璋纔會一直琢磨這件事。
韓成聽到朱元璋,冷不丁地問出這句話。
雖然有些意外,卻也沒有太過意外。
相處了這麼久,他太清楚朱元璋的性子了。
韓成整理了一下思路道:“明孝宗朱佑樘去世之後,他和張皇后的兒子太子朱厚照繼位。
號爲正德。
朱厚照同樣也是大明歷史上,地位無比穩固的太子。”
聽到韓成的話,朱元璋倒是有些欣喜,和意想不到。
“怎麼了?莫非這朱佑樘竟然也如同咱對待咱的標兒那樣,對他的兒子朱厚照,毫無保留。
也如同咱那樣,老早就開始培養他兒子處理政務?
父子共用一套班底兒?”
也難怪朱元璋會如此驚奇,畢竟在此之前,他對於這朱佑樘可是沒有什麼好感。
屬於見到就要抽個半死的存在。
哪能想到,現在竟是從韓成口中,聽到了這樣的事兒。
這是那朱佑樘能做出來的?
韓成聽了朱元璋的話後,搖了搖頭道:“這自然是有所不同。
朱佑樘雖然給他兒子請了不少的老師,到距離父皇對待大哥,還差的太遠太遠。
父皇和大哥這樣的皇帝和太子,可謂是古往今來的頭一對。
簡直就是空前絕後的那種。”
聽了韓成這話,朱元璋忍不住笑道:“那是自然,咱標兒是咱親自定下的太子,是咱的兒子。
咱乾的再好,打的江山再大,將來也是要把江山交到他手中。
咱兒子,咱有啥不放心的?
也就是你大哥這個時候,還不想做皇帝。
他若想坐上這個位子,擔起這擔子了,只要給咱說一聲,咱肯定會退位讓賢。”
說完這話,臉上的笑容就變得更濃了。
但是同時心裡也更加的疑惑,既然這朱佑樘遠做到如同自己對待標兒那樣,爲何韓成又會說,他是大明歷史上,又一個地位極其穩固的太子?
韓成看着好奇的朱元璋,沒有賣關子,直接便開口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爲他是朱佑樘和張皇后唯一的兒子。”
這話聽的朱元璋愣了一下,好吧,原來他這個大明歷史上又一穩當的太子,是這麼來的。
那這樣算來的話,還真是穩當的很。
連給他爭奪皇位的都沒有。
“朱厚照在去世之後,也被人稱之爲明武宗。”
“武宗?”
一聽韓成的話,朱元璋馬上就想到了不少的事兒,臉上露出了笑容來。
他最擔憂的事情沒有發生,這朱厚照繼承皇位之後,並沒有如同他爹朱佑樘那樣,一味聽信文官。
不說別的,僅僅是這個明武宗,就能說明很多東西。
雖然按照廟號的規則,武宗並不是一個單純的褒義廟號,但是能被人冠於武宗。
那就說明,這皇帝肯定是好武。
而對於朱元璋這種打天下的皇帝而言,最喜歡的便是這種後世子孫。
同時也知道,在朱佑樘留下了那樣的一爛攤子後,大明最需要的也是一個有英氣,敢拼搏,好武功的皇帝,來好好的壓一壓那些文官。
和這些文官們鬥一鬥。
“朱厚照在這歷史上,肯定也有不小的爭議吧?”
在得知朱厚照的廟號爲武宗之後,朱元璋沉默了一會兒,擡起頭望向韓成詢問。
雖是詢問,其實心裡面,已經是有數了。
畢竟他太清楚,這幫子文人的有多噁心了。
得罪他們,限制他們無序發展,都會被他們用春秋筆法,給好好的來上一番。
朱元璋可知道這春秋筆法有多厲害。
同樣的一句話,只是斷在不同的地方,有時候就能起到完全相反的意思。
論起摳字眼,玩春秋筆法,這些文人們一個比一個的在行。
下起手來,一個比一個的黑。
朱厚照這樣一個,剛一上位就遇到了空前龐大的文官勢力的皇帝,死後卻被人給弄了個武宗的廟號。
從這裡就能看出,他和文官集團之間,必然會不痛快。
那麼,有些事情也就變得理所當然了起來。
聽了朱元璋的話後,韓成點了點頭道:“岳父大人您說的很對。
關於明武宗朱厚照,爭議確實非常的大。
當然,在古時候爭議沒有那麼大。
畢竟明後面是清,就是被大明犁庭掃穴的清,也是修明史修了一百多年的清。
但越到近現代,對於朱厚照的爭議聲也就越大。
尤其是到了我們那個時代。
因爲我們那個時代,思想和以往相比,要開放的多。
有不少,都突破了封建禮教的的束縛。
看歷史時,站在國家角度,現在百姓角度看問題的越來越多。
不再是以往的單純站在文官集團,站在讀書人角度看歷史。
得出的結果,自然不同。
按照歷史上,給朱厚照的評價,朱厚照就是一個整天瞎胡鬧,長不大的孩子。
性格跳脫,荒淫無度,又非常不好學。
簡直就是個妥妥的紈絝子弟。
做出了很多,看起來幼稚又可笑的事。
比如說,被人拿出來鞭撻和嘲笑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豹房。
所謂的豹房,便是朱厚照,正德二年時,讓人在西苑之中所修建的一處新的宮舍。
正德三年便有一些建成。
後面陸續建造到了正德七年。
有房屋兩百多間,花費白銀二十四萬多兩。
許許多多的人提起明武宗,就會說起他的豹房,說其花費巨大,完全沒有必要修建。
說大明本來就有諸多的宮殿居所他不住,偏偏要話這麼多錢,修建這樣一個所在。
說他爲了養豹子,竟花了這麼多的銀錢,把皇宮給弄成了動物園。
還說他在那裡面養了無數的美人,荒淫無度。
是那豹房,就是他專門淫樂的場所。
就是紂王的酒池肉林。
也是明武宗朱厚照頑劣不堪,荒淫無度的一大有力罪證。
再比如,他不顧羣臣勸阻,執意率兵親征。
大戰蒙古小王子。
還給自己改了名,改爲朱壽,並封自己爲威武大將軍。
耗費錢糧無數,動用兵馬無數,和蒙古小王子五天五夜的大戰之後。
取得了明軍戰死五十二人,蒙古小王子戰死十六人的輝煌戰績。 wωω ⊕Tтkǎ n ⊕c o
提及這事兒,很多地方都會將之當成一則趣聞笑料來說。
充分體現了朱厚照的不靠譜。
身爲一國之君,竟然做出這些如同小孩子過家家一般的事情來。”
聽到韓成所說的話,朱元璋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開口望着韓成詢問道:“這豹房是怎麼回事?
莫非他還真造了這麼大個宮殿,專門用來養豹子嗎?”
聽了朱元璋的詢問,韓成道:
“主流確實是如此說的。
不過後來,隨着時代的發展,後世人人都可以讀得起書。
最關鍵的是互聯網發達起來之後,諸多百姓也有了發聲的機會,也能接觸到很多以往接觸不到的知識。
民智開啓,好多專家學者說的話,都變成了笑話。
百姓們沒有那麼好被騙了。
對各種事情,有了自己的理解。
很多人根據各種文獻,找出了他們那些說辭裡的諸多漏洞。
也知道了越來越多豹房真正的用途。
朱厚照的名聲,也開始逐漸反轉。
他的豹房確實養了豹子,不過只養了一頭。
豹房的真正用途,其實是朱厚照辦公的場所。
許多事情,都是在豹房處理。
他裡面還設立了教場等演練武藝的地方……”
聽了韓成這話,朱元璋點了點頭。
“咱就知道,這裡面必然有好多話,都是故意抹黑。
現在看來,果然如此。
果然是隻要損害了文官的利益,這些人就敢動用春秋筆法,各種的對你抹黑!”
說罷之後,忽然又望着韓成道:
“若是咱沒有記錯的話,那朱厚照的娘,就是那位人嫁到了咱朱家,心卻全都還在她孃家的那個賤婦還活着。
他的那兩個弟弟還活着?”
對於朱佑樘的夫人,以及那兩個小舅子,張鶴齡,張延齡。
也就是朱厚照的舅舅,朱元璋可謂是印象深刻。
就他們乾的那事,在他洪武朝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對,他們都還活着,一直等到朱厚照沒了之後,他們三個還活着。
他們幾人,一直活到了嘉靖朝之後,纔算相繼斃命。”
聽到韓成這話,朱元璋的心忍不住抽了抽。
朱厚照竟然還沒有他娘,和他那兩個混賬舅舅活的時間長。
看來也是個英年早逝的。
朱元璋的拳頭忍不住攥起。
爲何自己大明,有作爲的皇帝都去世那麼早?
真的是自己這個做祖宗的,活的年紀太大了,分走了他們的陽壽嗎?
上次問韓成關於朱佑樘的事時,講到了張鶴齡,張延齡兄弟二人的結局。
朱元璋當時絕大部分的注意力,都被這兩個造孽多端的外戚所吸引。
並沒有細想,排在嘉靖朝前面的正德皇帝朱厚照。
此時稍微一想,便已看到了這個致命的問題。
同時也有些理解,朱厚照爲什麼登基第二年,就開始興建豹房。
後面工作,甚至於居住的地方,都給轉移到這裡來了。
有他娘這個愚蠢至極的蠢婦,還有那兩個混賬舅舅。
以及他爹朱佑樘給他留下的,那日益龐大的文官集團在。
他在那地方生活,只會被壓的喘不過氣來。
沒有當上皇帝時還好,一旦當了皇帝,想要做成一些事兒,想要觸動他們的利益。
身邊原本熟悉的每一個人,都給他帶來各方面的壓力。
最爲關鍵的是,這些人還是他的娘,他的舅舅。
還有他爹給他留下來的顧命大臣。
天地君親師,一套套的約束下來,很多就算是真的看不慣,卻也只能想辦法忍着。
不能真的動手。
在這種情況之下怎麼辦?
只能是遠離他們遠一點,找一個自己的安樂窩。
“這麼說來,他在豹房裡養了諸多的美人,荒淫無度窩也是假的了?”
韓成點頭道:“自然是假的,爲了把他塑造成一個昏君,那酒色肯定是不能少的。
後來人,從很多地方扒出來的細節,都能證明這些都是污衊之詞,專門抹黑的。
其餘不說,這樣一個荒淫之君,每日和那麼多的美人相伴。
竟是連個子嗣都沒有留下來,這合理嗎?
一點都不合理。
他若是個病秧子也就算了,偏偏朱厚照自幼就長得健碩,聰明伶俐。
喜歡練武,還能親自還能帶兵,征伐上千裡的人。
養了那麼多的美人,日子過得如此荒淫無度,卻連一個子嗣都沒有,這不是純扯嗎?”
“啥?他竟然連個兒子都沒留下來?!”
朱元璋聞言,大吃一驚。
“這豈不是,說到了他之後,就已經絕嗣了?”
韓成點了點頭道:“的確是絕嗣了。
在他之後,接替他皇位的嘉靖皇帝,是他的堂弟。
而朱厚照之所以記載的形象,和後來越來越多人扒出來的形象嚴重不相符,一個不小的原因,也正是因爲他絕嗣了。
沒能留下後代。
那些人欺負他沒兒子,尤其是沒有當上皇帝的兒子。
當上皇帝的堂弟,和他之間又不親。
當然是想怎麼來就怎麼來了。
當然,若是有了皇帝兒子,卻是如同朱佑樘這樣的,和那些文臣完全穿一條褲子,一個鼻孔出氣兒。
成了文官專職批准蓋章的工具人,那也容易被黑的體無完膚。”
“朱厚照把自己改名爲朱壽,又封自己威武大將軍,帶兵打仗是怎麼回事兒?”
朱元璋沉默一會,收斂的心神,不再去想朱厚照絕嗣這件事。
而是問起了另外一件,聽起來匪夷所思的事。
“這事說起來,也是挺悲哀的。
說這件事兒之前,我有必要先向父皇說一下,蒙古小王子這人。
這人名叫達延汗,乃是蒙古的中興之主。
其在位之時,將散亂分裂了百年的漠南蒙古給統一了。
建立起了屬於他的統治。
此人能爭善戰,也有滿腔的雄心壯志。
在他四十四歲那年,整合了巨大力量後,便開始帶兵南下,攻略大明。
對於大明,他是不太放在眼中的。
這是因爲,在明孝宗時期,朝野上下的各種操作,導致邊大明邊防力量薄弱。
蒙元之人,經常會入寇邊地。
而那時還關閉了大明和蒙元各部之間的諸多貿易關口。
這對於蒙元各部而言,十分難受。
那麼他們是怎麼辦的呢?
就是需要東西了,就來大明邊地打一打。
把大明打痛了,大明便會接着開邊境和他們進行互市。
這個時候的大明,早已不是之前的大明瞭。
得知此人親自率五萬多精兵南下,衆多文官有不少都慌了神。
便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明武宗朱厚照站了出來,表示要御駕親征。
毫無疑問,他的這個決定,被文官集團一致給否決了。
到了這個時候,絕大數的兵權,都已經到了文官手中。
兵部尚書是文官,而五軍都督府,也有文官的人所掌控。
他們這些文官們,拒絕皇帝出征的理由也很充分。
那就擡出了朱祁鎮這個,打出了光輝戰績的大明皇帝。
用他來做反面教材,告訴朱厚照,皇帝御駕親證有多危險。”
聽到韓成如此說,朱元璋的拳頭便忍不住捏了起來。
一是氣那些文官,竟如此張囂張跋扈。
二是氣朱祁鎮不爭氣。
一戰打丟了他大明多少年的底蘊和壽命!
若是沒有那個王八蛋,來的那一場丟人至極的戰鬥,說不定他大明還真的能過三百年!
而朱厚照想要帶兵出征,也沒有那麼難。
“當然,除了表面上的這些原因之外,其實還有一個更爲重要,彼此心照不宣的原因。
那是他們不想讓皇帝重掌兵權。
兵權重要不重要,他們這些人是很清楚的。
一直到朱見深時期,皇帝手中都有兵權。
他們好不容易,遇到了朱佑樘這樣一個存在,趁機把軍權拿了一個七七八八。
這時候,自然不想把一部分軍權交出去。
手中擁有軍權的皇帝太難纏……”
“所以朱厚照就給自己改了個名字,並封自己爲威武大將軍是吧?”
朱元璋的聲音響了起來,已經帶着一些憤怒了。
爲了爭權奪利,這些人臉都不要了。
那樣一個強敵都不顧了!
韓成點點頭:“對,他給自己改了名字,並加自己爲總督軍務武威大將軍總兵官。
這辦法雖然看起來挺可笑,可恰恰就是完美繞開了那些文官們,給他所設立的各種限制。
鑽了一個大空子。
畢竟領兵的是朱壽,和他正德帝朱厚照有什麼關係?
可以說,他的這個操作,直接就將很多文官都給整懵了。
任誰都沒有想到,他還可以這麼玩。
有了親征的名義之後,便立刻馬不停蹄的出發了。
並整理了各路兵馬糧草,帶領兵馬五萬在應州,和蒙古小王子遭遇。
雙方大戰了五天五夜。
把懷着雄心壯志,要馬踏大明的蒙古小王子給擊退了。
這一戰,被稱爲應州大捷。
一戰便粉碎了北面蒙古,想要南下大明的野心。
打的很激烈,對面的一些蒙元人,都殺到了朱厚照的天子駕前了。
畢竟朱厚照在此場戰鬥之中,都親手宰了一個蒙元人。”
“好!打的好!”
朱元璋聞言,忍不住出聲喝彩。
“這纔像咱的兒孫!
纔是咱大明皇帝該有的風采!
怕他們個屁!
當年咱就能驅除韃虜,沒道理到了咱兒子孫時,就不能帶兵親征了!”
朱元璋的心情,終於振奮了起來。
但是振奮之後,又想起韓成之前所說的話,頓時皺起了眉頭。
“這樣的一場大戰,就只死了十六個蒙元兵?
大明這邊,就陣亡了五十二人?
五天五夜,就打出了這樣一個輝煌戰果?”
韓成點頭道:“對,就只死了這麼點人。
至少那上面,就是如此的記載的。”
“放他孃的屁!”
朱元璋聞言,出聲大罵,鬚髮皆張。
“這是在那糊弄鬼呢?
這些人,當真是一點臉都不要!
真把別人都當傻子糊弄了?
別說打仗了,就是這一仗不打,只帶着這五萬多人,來回奔波上一場,長距離的行軍下來。
路上死掉的人,一個弄不好都不止這麼點人!
雙方投入兵力,足足超過了十萬,還都是精銳兵馬,打了五天五夜。
蒙元人都殺到朱厚照跟前了,朱厚照都親手砍了一個蒙元人。
結果蒙元只死了十六個?
這麼說,五萬將士,只殺了十五個人?
入它娘!
他們是怎麼敢瞪着眼說瞎話的!
還敢如此堂而皇之的記下來!
別說是超過十萬規模的雙方精銳大軍相互征伐了。
就是一些大型的村寨之間,爭奪水源,發生矛盾打了起來,有時候死的比這都多。
咱入他們的娘!!”
朱元璋出聲大罵,顯然是被氣的不輕。
他豈能看不出來,這個事情造假造的有多離譜。
仔細想想,也能明白一些那些人的心理。
無非就是拼命的抹黑皇帝,給皇帝置氣。
畢竟朱厚照之前,可是鑽了他們的空子。
在他們精心編織的網裡找到了口子,當着他們的面溜了出去。
最關鍵的是,還打了這樣一場漂亮的大勝仗。
那這些人心裡面自然不痛快。
既如此,便也不讓做皇帝的痛快。
那就動用他們的絕技,春秋筆法給你改一改。
讓伱的這場大勝仗,變成一個笑話。
現在再想想,果然是起到了作用。
不說歪曲一下前因後果,再把朱厚照把自己改名朱壽,封威武大將軍帶兵親征的事兒,着重描寫。
然後再着重描寫一下,那驚人的雙方戰損。
一件明明可以彪炳史冊的超級大勝仗,就這樣變成了一個笑話。
這些人是真會!
也是真該死!
朱元璋的眼睛都有些紅。
這些人王八蛋,真的是敢騎到皇帝頭上拉屎了!
竟敢如此欺負他朱元璋的子孫!
朱元璋怒火騰騰昇起。
心中已經打定了主意,今後隨韓成一起前去朱厚照時期了。
必然要再舉起屠刀,把這些人都給砍殺了,方纔解心頭之恨!
“還不僅如此,應州大捷是正兒八經的大勝仗
統一漠南蒙古諸部,力量強橫滿是雄心壯志的蒙古小王子,不僅戰敗退軍了。
沒能進入大明。
而那蒙古小王子,也是四十四歲這一年去世了。
這人在此之前,可是一直身強力壯。
不然也不會在這一年帶兵南下,想要攻略大明。
但偏偏就是在這一年去世了。
雖然不論是大明這邊,還是蒙古那邊,都完全沒有記載此人死因。
但是仔細進行分析一番,只怕和朱厚照在應州和他打的那一仗,有不小的關聯。
這也是這一戰之後,隨着蒙古小王子的身死,統一起來的漠南蒙古,又一次分崩離析。
這是一場當之無愧的大勝仗,但是卻不被朝堂諸公所認可。
他們拒絕承認這是一場大勝仗。
當皇帝帶領打了勝仗的將士們凱旋而歸之時,朝堂諸公,拒絕爲他們喝彩。
不承認他們的功勞。
不僅僅如此,還通過他們的力量,在鄉間各種肆意的扭曲這場戰鬥。
說朱厚照帶兵能夠勝了那蒙古小王子,純粹就是走了狗屎運,運氣逆天。
是蒙古小王子等人,遇到了大風沙。
不得已之下才退的兵。
那些文官的勢力強勁,不論朝堂,還是廣大地方,話語權都在他們手裡握着。
很多事兒,自然是他們說啥就是啥。”
“砰!”
朱元璋忍不住狠狠的一巴掌。拍在了面前的桌案上。
雙目已經佈滿了血絲。
“狗東西!這些驢入的!
wWW★ттκan★¢O
咱入他娘!他們怎麼敢如此顛倒黑白!如此欺辱咱的子孫!
咱看他們都是不想活了!
若咱這子孫,真是昏庸無能之輩,真的做出了一些混賬事,他們添油加醋一番也無妨。
可它孃的!
這明明是一個賢明之主!
還打了這樣一場打勝仗,結果卻硬生生的讓他們給抹黑成了一個笑話!!!”
朱元璋出聲罵着,胸膛爲之劇烈起伏。
“韓成,你這會兒能不能帶着咱過去?
咱非把這些狗東西,一個個都給剝了皮!誅他們九族!!”
朱元璋發寒的聲音裡,帶着滔天的殺意。
他是真的被朱厚照時期的文官們的操作,給弄的炸了毛。
韓成看了一眼戀人系統,發現上面沒有什麼變化。
前去正德時空的通道,並沒有開。
當下便搖了搖頭道:“父皇,還不行,沒到時候。”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氣,只得將滿心的憤怒都給忍了下來了。
“正德時期的諸多文官是吧?咱記住你們了!”
他出聲唸叨。
韓成一看這架勢,就知道今後正德朝的那些文官們,又有福氣了。
能被朱元璋這個當朝太祖,如此唸叨,有他們的好果子吃。
今後帶着朱元璋前去了正德朝,必然會是腥風血雨,
給他們送上來,自於大明太祖皇帝的溫暖。
“對了韓成。
聽你之前的話說,這朱厚照年紀輕輕就去世了,莫非……他後面身體變得不好了,得了什麼病?”
生了一會兒氣的朱元璋,又一次擡頭望着韓成,問出了他的疑惑。
他很想知道,朱厚照的死因。
韓成道:“不是,是因爲落水。
畢竟大明皇帝易溶於水。”
“落水?!”
朱元璋雙眼眯了起來,宛若嗜血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