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一切爲了天下

讀書人,認的就是死理。

特別是翰林院的這些清流們。

徐老認的也是死理,餘學夔認的也是,他不畏帝王,不懂人情世故,但他知道捐軀爲國。

而翰林院的讀書人,顯然也都是認死理的。

只要能爲國家做出貢獻,只要對天下百姓有好處,他們就算磕個頭破血流,也在所不惜。

所以,經過朱瞻基這麼一說,三位大儒的心中就變得有些迫切了起來。

“太孫殿下,您只管說,要翰林院怎麼做吧。”

“開海之策,我們必定鼎力相助。”

朱瞻基心中一笑。

自己是太孫,怕是不好開團了。

但翰林院都是天下大儒,是一流清貴,由他們開團,再合適不過了。

所以,朱瞻基的想法,是由他們向朝廷遞交開海之策的方略。

當朱瞻基將這個想法說出來之時,範秋立刻拱手道:“太孫殿下,不用多言,這本就是我們分內之事。”

“明日朝會,我等會去上朝,向太子爺稟明開海之策的。”

“今夜,我等便寫策論。”

這就是被人信服的好處。

因爲被他們信服,所以這羣清高的大儒們,纔會心甘情願的爲自己做事。

這一點,朱瞻基很清楚。

他笑了起來:“那就多謝三位學士了。”

範秋呵呵一笑:“爲天下百姓,我等義不容辭。”

“那太孫殿下,我們現在就開始做準備了。”

朱瞻基頷首,站起身來:“那我先走了,等你們明日朝會上的好消息。”

範秋眉頭緊皺:“開海之策,事關重大,而且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怕是沒那麼好拿下。”

“明日,不一定是好消息。”

朱瞻基咧嘴一笑:“不管怎樣,堅持下去,總有好消息。”

三位大儒呵呵一笑。

朱瞻基拱手:“先生們,告辭了。”

幾位大儒,將朱瞻基給送走了之後,便立刻沒有閒着,開始擬寫草案,闡述要點,說明開海之策的利害與否。

明日,他們會上朝,將這份策論,遞給太子爺或者是皇爺。

大儒們的文采,自然是非同凡響的。

所以,他們的草案擬得很快,這份策論很快就寫好了。

但僅僅是這,還不夠!

範秋走出門,立刻將翰林院所有庶吉士,以及編撰,專修,都給聚集了起來。

“太孫殿下託付我們翰林院一個任務。”

“開海禁!”

“明日的朝堂上,只怕不會安寧了,明爭暗鬥,暗潮洶涌,一切都會朝我們翰林院涌來,屆時希望大家能扛住壓力,莫要放棄!”

“我等,一切爲了天下。”

範秋說罷,鄭重地朝着諸位庶吉士,以及編撰,專修,大儒們紛紛拱手。

開海禁?

這個策略,他們之前就曾經聽太孫說過。

所以,如今內心也是極爲贊同的。

而範秋這麼一說,翰林院中,所有人的神色都肅穆了下來。

他們很清楚,範秋爲何這麼說。

開海禁,必然會觸動許多人的利益。

而一旦利益被觸動,朝堂上某些人就會化作猛虎,要吞食他們。

到時候,明爭暗鬥是免不了的,範秋只怕翰林院衆清貴扛不住這洶涌而來的壓力。

“事關國家大事,我等不敢馬虎。”

“開海之策,我等這便寫下奏摺,聯名遞交給皇上。”

“範學士,還請放心,我等既入翰林院,就該上下一心,爲國爲民。”

翰林院衆學士,編撰,庶吉士紛紛拱手,一臉鄭重。

範秋欣慰點頭:“好,那明日我與方學士,張學士便會入朝,你們寫下的聯名奏摺,便由我們帶去吧。”

翰林院的新一輪鬥爭,又要開始了。

這個世界,有清官,就會有貪官,是滅不盡,殺不絕的。

鬥爭,是一種必然。

而結果,纔是最重要的!

那就是開海禁,利國利民!

……

青州。

自從上次兗州之戰後,漢王便沒有再貪功冒進了。

但,與朝廷的小姑摩擦確實不斷。

幾百人交戰,又或者互相試探,打探軍情等等,頻繁發生。

漢王在尋找對方的弱點,朝廷也在尋找他的弱點。

兩方,陷入了僵持階段。

漢王一直想將兗州給奪回來,但是徐州衛鎮守在此,三萬大軍在裡面,後面還有徐州的解縉,形成掎角之勢。

漢王就算是想奪回兗州,也只能望洋興嘆了。

最開始他能奪下山東,靠的是迅速。

現在,等朝廷反應過來,他想要攻下一城,都是難事。

青州城內,漢王正在狩獵,身後的獵物越來越多,漢王幾乎是百發百中。

這般箭術,傳承到的,都是朱棣的優良傳統。

不過,就在這時,有人前來稟報。

跑到漢王面前,那位將軍面色肅穆地拱手:“漢王,解縉軟硬不吃,而且緊緊盯着兗州,我們要是動手,解縉一定會兩面夾擊我們的。”

漢王咧嘴冷笑:“他奶奶的,遲早把解縉給烤了。”

煩死了!

自從有這個解縉鎮守在徐州後,就像是一個牛皮糖,牢牢粘着漢王,使得漢王沒有半分寸進。

不僅耗費時間不說,還特別憋屈。

“誰能想到,這位解學士,不僅是個文人,就連守城和兵法,都這麼精通。”那位將軍嘆息一聲。

這位將軍,正是平南!

漢王臉色一冷,冷哼一聲:“是個好人才,可惜是太子麾下的。”

“哦,漢王,還有一件事,我要稟報。”平南說着,從懷中拿出了一封信。

這封信,是剛剛纔送來的。

漢王接過信封,打開來一看,臉色頓時垮了下來。

這封信,是他在朝廷裡,暗中支持的勢力寄來的。

向他訴說的,都是朝廷中的政局變化,以及朝廷的一些決策。

那麼多金豆子,不是白給的,總有那麼一些人,迫不得已,必須站在漢王這邊。

否則漢王舉報他們曾經收受賄賂,收過金豆子,那他們也就完了。

身家性命被漢王掌控在手中,他們只能偷偷給漢王報信。

其中,有太監,也有貪婪的文臣,還有武將……

平南見漢王臉色難看的嚇人,忍不住就詢問道:“漢王,發生什麼事情了。”

漢王臉色鐵青:“我那大侄子可真是打得一手好牌,居然釜底抽薪,抽掉我在朝廷中的支持勢力。”

“隆平侯前兩天,居然給太孫下跪了。”

隆平侯給太孫下跪,這說明了什麼,就算是個傻子也能懂吧?

而且,不僅是隆平侯,還有成陽侯,泰寧候,興國公,在朝堂上,都開始逐漸地爲太孫說話了。

這原本,都是他漢王的支持勢力啊!

第504章 日月山河第407章 太孫嬪妃第547章 報仇第347章 太子妃的高光時刻第289章 母儀天下第578章 倭國的狼子野心第299章 豎子,爾敢第375章 揮師北上第382章 征討逆賊第424章 隨心所欲第511章 新的冶鐵之法第311章 缺糧第465章 漢王的焦慮第516章 皇爺英明第623章 死第169章 家無餘財,這豈是盛世?第219章 交際會第423章 效命第403章 入朝選妃第120章 逼宮太子爺第75章 瞻基,二嬸要害你了第301章 老子要造反!第642章 太孫的軍報第384章 解縉的聰明第363章 勸降漢王第604章 殺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243章 興國公廝殺第13章 老爺子大發神威第108章 好聖孫第96章 二次傷害武定侯第187章 沒臉見人了第162章 這少年,心機太深第113章 太子妃的扁豆絲第291章 奪嫡之爭第550章 大戰起第19章 大壩決口第603章 想跟我玩空城計?第159章 李朝送銀子來了第96章 二次傷害武定侯第650章 太孫該罰第416章 拒絕老爺子好意第203章 我們等着你第92章 外祖父,叫我壑兒第495章 徐州,我要了第433章 進入雞鳴寺第388章 大侄子,二叔來了第272章 震驚第535章 埋伏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285章 老和尚下山了第241章 東家,再忍忍第257章 徵北大將軍第273章 退出長城,保爾全屍第270章 永樂大帝萬歲第16章 聖旨賜封皇嫡長孫第651章 朱棣決定攻打倭國第250章 瓦剌萬歲第603章 想跟我玩空城計?第128章 收小弟第407章 太孫嬪妃第605章 仇恨第16章 聖旨賜封皇嫡長孫第63章 造反當太子第156章 大明的喜事第614章 賭一場第179章 花錢買地位第111章 太子妃的悸動第104章 天不生我朱瞻壑第27章 來,給你奶奶磕頭第500章 朝會第573章 賣掉玉佩第605章 仇恨第44章 永樂盛世第290章 申斥漢王第204章 再作詩一首第473章 登上倭寇船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316章 淮王,你禮貌嗎第457章 開海禁第399章 胡榮的擔憂第249章 被入侵了第353章 追至蘇州第136章 太孫私軍,誓死效忠第289章 母儀天下第358章 回京第362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210章 老爺子雷霆震怒第481章 孫若微的眼淚第583章 朱瞻基出戰第585章 貧瘠之地第468章 建軍就是浪費錢第414章 滅你滿門第117章 爺爺替你愁啊第591章 回來第19章 大壩決口第15章 身世有結果了第436章 國子監遊街第245章 爲孫子出氣
第504章 日月山河第407章 太孫嬪妃第547章 報仇第347章 太子妃的高光時刻第289章 母儀天下第578章 倭國的狼子野心第299章 豎子,爾敢第375章 揮師北上第382章 征討逆賊第424章 隨心所欲第511章 新的冶鐵之法第311章 缺糧第465章 漢王的焦慮第516章 皇爺英明第623章 死第169章 家無餘財,這豈是盛世?第219章 交際會第423章 效命第403章 入朝選妃第120章 逼宮太子爺第75章 瞻基,二嬸要害你了第301章 老子要造反!第642章 太孫的軍報第384章 解縉的聰明第363章 勸降漢王第604章 殺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243章 興國公廝殺第13章 老爺子大發神威第108章 好聖孫第96章 二次傷害武定侯第187章 沒臉見人了第162章 這少年,心機太深第113章 太子妃的扁豆絲第291章 奪嫡之爭第550章 大戰起第19章 大壩決口第603章 想跟我玩空城計?第159章 李朝送銀子來了第96章 二次傷害武定侯第650章 太孫該罰第416章 拒絕老爺子好意第203章 我們等着你第92章 外祖父,叫我壑兒第495章 徐州,我要了第433章 進入雞鳴寺第388章 大侄子,二叔來了第272章 震驚第535章 埋伏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285章 老和尚下山了第241章 東家,再忍忍第257章 徵北大將軍第273章 退出長城,保爾全屍第270章 永樂大帝萬歲第16章 聖旨賜封皇嫡長孫第651章 朱棣決定攻打倭國第250章 瓦剌萬歲第603章 想跟我玩空城計?第128章 收小弟第407章 太孫嬪妃第605章 仇恨第16章 聖旨賜封皇嫡長孫第63章 造反當太子第156章 大明的喜事第614章 賭一場第179章 花錢買地位第111章 太子妃的悸動第104章 天不生我朱瞻壑第27章 來,給你奶奶磕頭第500章 朝會第573章 賣掉玉佩第605章 仇恨第44章 永樂盛世第290章 申斥漢王第204章 再作詩一首第473章 登上倭寇船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316章 淮王,你禮貌嗎第457章 開海禁第399章 胡榮的擔憂第249章 被入侵了第353章 追至蘇州第136章 太孫私軍,誓死效忠第289章 母儀天下第358章 回京第362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210章 老爺子雷霆震怒第481章 孫若微的眼淚第583章 朱瞻基出戰第585章 貧瘠之地第468章 建軍就是浪費錢第414章 滅你滿門第117章 爺爺替你愁啊第591章 回來第19章 大壩決口第15章 身世有結果了第436章 國子監遊街第245章 爲孫子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