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因時而變

第76章 因時而變

“當然是真相重要。”

方孝孺脫口而出,然後才反應過來,又震驚的道:

“你看過楚國的史書?”

陳景恪點點頭:“有幸看到過。”

方孝孺追問道:“書在哪,可否帶我看一看?”

陳景恪搖搖頭:“我答應過別人,不向外透漏此事。”

方孝孺馬上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竹書紀年是盜墓賊挖出來的,那這部楚國史書大概也是如此。

而且極有可能是挖掘的還是楚國王室墓穴。

這是死罪,不願意透漏身份也正常。

可無法看到實物,他又如何能相信陳景恪所言真假?

陳景恪自然也知道他的想法,心下也很是無奈。

他說的楚國史書就是《清華簡》,前世兩千年後纔出現,他上哪給方孝孺找去。

這套竹簡首次露面是2006年,香江一家拍賣行上。

水木大學的校長得知後,就組了個飯局,找來幾人討論這份竹簡。

最後由水木大學的校友買下,捐贈給了學校。

也因此,這一套竹簡被命名爲《清華簡》。

根據文字內容可知,這是楚國史書,應當是楚國古墓出土。

但具體是哪座墓,誰都不知道。

有句話說得好,孤證不立。

如果只有《清華簡》一部史書,大家還能懷疑它的真實性。

事實上《竹書紀年》也因此備受質疑。

現在兩本書相互印證,確定了它們的真實性。

也爲竹書紀年洗清了冤屈。

前世陳景恪還一度以爲,這倆名字指的是同一本書。

後來上網搜了一下才知道,這是兩部不同的史書。

他還發現,不少人拿着這兩部書,去指責司馬遷的《史記》。

說他篡改歷史欺騙後人,人品實在敗壞至極。

陳景恪覺得,這還真有點冤枉司馬遷了。

始皇帝爲了統一人心,收繳天下史書,很大一部分被焚燬。

然後項羽一把火,將秦皇宮的藏書,燒了個乾乾淨淨。

至此先秦史,尤其是遠古史,徹底成了謎。

司馬遷走訪全國,翻找各種資料,整理編寫出了《史記》。

因爲缺少足夠的文字資料,很多都是口口相傳,出現失真的情況很正常。

是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司馬遷再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整理,離歷史原貌就更遠了。

但最起碼的人物和事件,他都記錄的很清楚。

史記上的帝王世系表,也基本符合史實。

他的《史記》讓後人知道,在某個時間段出現了某個人,發生了某件事情。

不至於讓我們的遠古史成爲空白。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古墓出土的史書,我們從哪獲取遠古史料信息呢?

所以,不能對司馬遷要求太過苛刻,他已經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所有。

陳景恪知道,空口白牙無法說服方孝孺。

所以,也沒有想過要說服他。

他說這麼多,其實另有目的。

“你推崇周禮,難道周禮就真的那麼好嗎?”

方孝孺反問道:“難道不好嗎?”

陳景恪搖頭,說道:“美好的恐怕不是真實的周禮,而是你想象中的周禮吧。” 方孝孺愣了一下,陷入深思。

換成以前,他肯定義憤填膺的反駁。

可朱雄英那一席話,已經讓他內心產生了動搖。

所以,此時聽到陳景恪的話,他不是生氣,而是沉思。

陳景恪頓了一下,緊接着說道:“伱的天份極高,說一句讀書人種子都不爲過。”

方孝孺哪敢要這個稱呼,就想謙虛甩掉這個頭銜。

陳景恪擺擺手阻止他,繼續說道:“你肯定了解過先秦時期儒家的所作所爲。”

“也研究過漢武帝時,儒家門徒對四書五經的解讀。”

“隋唐、宋元時期的儒學情況,你也當了然於心。”

“你可知這幾個時期儒家的區別?又爲何會造成這些差異?”

方孝孺想說,那是古人對儒學的認識不深,程朱纔是儒學真正的傳人。

可這種貶低前輩先賢的話,他實在說不出口。

而且他心底也確實很好奇,爲何會產生這種差異?

於是就說道:“願聞其詳。”

陳景恪見他上鉤,眼睛裡閃過一絲笑意:

“先秦時期百家爭鳴,儒家只是百家之一,列國的首要目的也是強國。”

“爲了傳播學問,也爲了與百家競爭,儒家的教義也以實用爲先。”

“他們還虛懷若谷,吸收百家之所長完善自己。”

方孝孺微微頷首,心中充滿了對先賢的敬仰。

正是他們海納百川,纔有了儒學的強盛啊。

“漢武帝時期,天下大一統,朝廷需要重新建立一套,新的道德倫理體系。”

“先賢們開始圍繞朝廷的需求,重新詮釋經意。”

方孝孺想要反駁,可是嘴巴張了又張,最終還是沒有發出一點聲音。

因爲他知道,陳景恪說的是對的。

“南北朝和隋朝,君主多信仰佛教,佛學大興……”

“李唐因皇室認了老子爲祖宗,推崇道家。”

“道家爲第一顯學,佛家爲第二顯學,儒家屈居第三。”

“柳宗元和韓愈兩位先賢,吸收佛道兩家之所長,融入儒家……”

“宋朝儒學獨大,經意裡處處都顯露出‘唯我獨尊’之意。”

“且因爲漢朝和隋唐國力強盛,天朝上國威服四夷。”

“所以此時的儒家經意裡,不只是有教化手段,還有鯨吞四海之意。”

“宋朝重文輕武,對外征戰屢屢失敗,只能偏安一隅。”

“後來更是苟於江南,爲天下人恥笑。”

“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要麼隨波逐流,要麼鬱鬱而終,要麼放浪形骸假裝視而不見。”

“還有一部分人,只能選擇在聖賢書裡尋找自我和解。”

“受此外部環境影響,儒家的經意也就只剩下問心和教化了。”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儒家經意的變化,完全取決於外部環境,與其他無關。”

方孝孺目瞪口呆,他第一次聽到這樣的理論。

想要反駁,可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直接用大義訓斥陳景恪?

可大義只能強壓人,無法反駁這套理論啊。

關鍵是,他越想就越覺得,這套理論似乎還真有那麼點道理。

看着他的表情,陳景恪笑了。

這就是話術的作用,對付方孝孺這種君子,簡直不要太好用。

(本章完)

第260章 無題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第471章 禪讓208.第207章 禪讓就是笑話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第353章 社會模型第278章 朱標的五條措施第5章 皇后危在旦夕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第420章 官第295章 思想武裝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96.第96章 對世界貢獻最大的大明藩王第236章 我去133.第133章 天降異象第410章 造體系第435章 這是未來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第462章 kong家必須消失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第348章 屠殺繼續第294章 又一新課程第400章 秦風無衣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第459章 欺老朱年邁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第415章 最後一塊死角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第412章 一票否決權第445章 喜憂參半第473章 時間是給所有人的第308章 新書構思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第357章 皇上就是敗家子啊第308章 新書構思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393章 新大陸167.第166章 永除草原之患?(六百月票加更195.第194章 組建水師衙門第80章 發個單章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第381章 屠魷令第333章 沒有龍傲天第268章 無題135.第135章 太孫天命在身206.第205章 陳景恪的成長第6章 錦衣衛帶來的危險第457章 佈局開始第287章 朱元璋的無力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165.第164章 誰說儒生討厭改革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第357章 皇上就是敗家子啊第401章 這個鍋必須要有人背第380章 鑿穿戰術再現第380章 鑿穿戰術再現第22章 突破口第35章 大本堂開課201.第200章 稅第85章 咱的乖孫怎麼樣第317章 朱橚眼中的大明第35章 大本堂開課第287章 朱元璋的無力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473章 時間是給所有人的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第469章 帷幕第317章 朱橚眼中的大明第306章 師徒談心107.第107章第357章 皇上就是敗家子啊第330章 什麼帝國主義行徑啊187.第186章 定黃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第61章 自己的小圈子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87.第87章 病之源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第374章 問問我的艦炮235.第234章 誰最會講葷段子第494章 無題152.第151章 他還得謝咱呢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第399章 血債血償第444章 禍不單行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325章 再造乾坤第367章 你們準備好錢了嗎第252章 構建帝國體系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292章 河西戰略103.第103章 我搞定無酸紙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第9章 腦回路不正常的陳遠第384章 兩極反轉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
第260章 無題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第471章 禪讓208.第207章 禪讓就是笑話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第353章 社會模型第278章 朱標的五條措施第5章 皇后危在旦夕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第420章 官第295章 思想武裝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96.第96章 對世界貢獻最大的大明藩王第236章 我去133.第133章 天降異象第410章 造體系第435章 這是未來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第462章 kong家必須消失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第348章 屠殺繼續第294章 又一新課程第400章 秦風無衣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第459章 欺老朱年邁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第415章 最後一塊死角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第412章 一票否決權第445章 喜憂參半第473章 時間是給所有人的第308章 新書構思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第357章 皇上就是敗家子啊第308章 新書構思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393章 新大陸167.第166章 永除草原之患?(六百月票加更195.第194章 組建水師衙門第80章 發個單章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第381章 屠魷令第333章 沒有龍傲天第268章 無題135.第135章 太孫天命在身206.第205章 陳景恪的成長第6章 錦衣衛帶來的危險第457章 佈局開始第287章 朱元璋的無力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165.第164章 誰說儒生討厭改革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第357章 皇上就是敗家子啊第401章 這個鍋必須要有人背第380章 鑿穿戰術再現第380章 鑿穿戰術再現第22章 突破口第35章 大本堂開課201.第200章 稅第85章 咱的乖孫怎麼樣第317章 朱橚眼中的大明第35章 大本堂開課第287章 朱元璋的無力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473章 時間是給所有人的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第469章 帷幕第317章 朱橚眼中的大明第306章 師徒談心107.第107章第357章 皇上就是敗家子啊第330章 什麼帝國主義行徑啊187.第186章 定黃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第61章 自己的小圈子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87.第87章 病之源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第374章 問問我的艦炮235.第234章 誰最會講葷段子第494章 無題152.第151章 他還得謝咱呢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第399章 血債血償第444章 禍不單行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325章 再造乾坤第367章 你們準備好錢了嗎第252章 構建帝國體系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292章 河西戰略103.第103章 我搞定無酸紙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第9章 腦回路不正常的陳遠第384章 兩極反轉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