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投靠

280 投靠

有了這樣一個鋪墊,蘇昊與薛勇的談話就變得容易了。蘇昊向薛勇介紹了自己在淮安的一系列作爲,包括如何查處豪強、如何平定倭寇,以及如何揪出喝民工血汗的工部典吏等等。直聽得薛勇摩拳擦掌,恨不得自己當時就在現場,能夠隨着這位了不起的大人一起做那些痛快淋漓的事情。

⊙ TTkan⊙ C〇

程儀在一旁靜靜地聽着,淺淺地微笑。蘇昊的這些事蹟,她早已經從其他人那裡瞭解到了,但每一次再聽一遍,仍然覺得是那樣吸引人。

在蘇昊講述的時候,薛勇忙裡偷閒地看了程儀一眼,發現這位大小姐的眼睛一直盯在蘇大人的身上,臉上洋溢着一種自豪之色。他暗暗地點了點頭,覺得自己似乎是知道了一點什麼。

“怎麼樣,薛捕頭,你覺得以這些手段,本官想在汝寧查一些事情,還汝寧百姓一個朗朗乾坤,可有幾分勝算?”蘇昊在結束了敘述之後,對薛勇問道。

薛勇道:“蘇大人,汝寧之事,與淮安有些不同。不過,若大人真有如此雷霆之力,而且真心想還汝寧百姓一個青天,小人覺得還是能夠做到的。”

“恐怕不然吧?”蘇昊搖搖頭道,“本官覺得以本官的力量,遠遠不夠。”

“大人是何意思?”薛勇奇怪了。蘇昊說這麼多,不就是爲了向薛勇證明自己有能耐嗎,怎麼剛說完就改口了?”

蘇昊道:“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本官來到汝寧,沒有任何根基,兩眼一抹黑,連汝寧話都聽不懂,如何能夠把案子查下去?要想把案子查個水落石出,就必須有熟悉本地情況的人配合,否則的話,本官只怕被人賣了,都還在替人數錢呢。”

“這……”薛勇知道這是蘇昊在向自己暗示了,一時不知道該不該答應。

程儀道:“薛叔叔,你是最瞭解汝寧情況的,當年你隨先父辦案之時,也瞭解過許多事情,蘇大人正缺你這樣的助手。你若是覺得蘇大人所做之事是對的,爲何不能出手相助呢?”

“薛捕頭,我知道你的顧慮。”蘇昊沒等薛勇說什麼,自己就先說話了,“程姑娘幫本官做事,已經有兩年時間了,本官對於程姑娘是非常信任的。程姑娘說你曾是程通判的得力干將,是以本官很想請你來給本官當個助手。我知道你顧慮什麼,我給你開個價碼,你看看合適與否……”

“大人請講。”薛勇說道。

“薛捕頭所慮,不外乎一個是自己的前程,一個是家小的安危。從程通判的遭遇,本官知道汝寧的惡勢力是非常兇殘的,爲了避免意外,本官可以安排薛捕頭的家小離開汝寧。他們可以到京城、淮安府或者南昌府去安居,本官會爲薛捕頭提供全部的安居之資。”蘇昊說道。

“謝蘇大人。”薛勇拱手答道。他不得不承認,蘇昊開出的這個條件,對他是有吸引力的。雖說故土難離,但汝寧與京城或者南昌府比起來,的確要窮得多。如果家人能夠到發達地區去定居,總比呆在汝寧要強。

“至於薛捕頭的前程,那就更簡單了。薛捕頭如果願意到我勘輿營來,那麼不管這樁差使辦得如何,都不會有人能夠奈何你半分。至於薛捕頭到了勘輿營裡,一個把總本官是可以保證的,至於能不能任更高的職務,那就看薛捕頭個人的能耐了。”蘇昊說道。

“薛勇願爲蘇學士效勞,雖死無悔!”薛勇再次離開座位,對着蘇昊單膝跪下,拱手行禮,這就表示答應投奔蘇昊了。

“薛捕頭請起。”蘇昊這一回卻是離開了座位,上前攙扶。在薛勇坐回座位上的時候,蘇昊也在薛勇旁邊的座位上坐下來了。

“蘇大人,這怎麼敢……”薛勇窘了,上司與自己並肩而坐,這得是多大的恩寵啊,他一時間真有些不適應。

蘇昊擺擺手道:“無妨,薛捕頭,你與本官相處久了就知道了,在本官這裡,公事上大家是上司和下屬,私下裡都是兄弟。”

“小人惶恐。”薛勇答道,“蘇大人,你要小人效勞,不知是想讓小人到你身邊來,還是繼續留在縣衙裡,給大人當個內應?”

蘇昊道:“讓你當個內應太可惜了,我現在手邊沒有能夠直接做事的人,所以希望你能夠到我身邊來。我既是奉命來督查,自然要建一個經歷司衙門,你就到我經歷司衙門繼續當捕頭吧。”

“小人明白,小人明日就去向知縣請辭。”薛勇說道。

蘇昊道:“你不必去請辭。明日我到汝陽縣衙去找湯知縣,就說我的經歷司衙門裡缺人手,請他撥幾個捕快給我。你覺得,他會把你撥過來嗎?”

薛勇想了想,笑道:“我覺得會。我雖然有點武藝,平常辦差的時候還能頂點事,但因爲我不擅拍馬,湯知縣對我並不親近。若是大人去找他要人,估計他會把我送給大人的。”

“哈哈,他肯送是最好的,若不肯送,我就找個由頭,專門把你挑出來,他也無奈何吧。”蘇昊說道。

薛勇道:“若是那樣,大人只要說想挑個大個頭的,肯定就是小人我了。汝陽縣衙的衙役裡,我個子是最大的。”

“這個法子好。”蘇昊道,“若是由湯知縣把你派過來,我還可以讓他照舊給你發一份薪俸,然後你到我這衙門再拿一份,豈不美哉?”

薛勇笑了起來:“能拿兩份薪俸,那可是太美了。”

蘇昊又道:“一個好漢三個幫,光你一個人只怕也辦不成什麼事情。你在縣衙有沒有一些比較熟悉的人,最好也一併拉來。不過,我可得說好,你拉來的人,必須是正直、能幹,沒有吃喝嫖賭這些惡習的,否則我不管他們與你交情如何,都會一概踢出去。”

薛勇正色道:“大人請放心,薛某交的朋友,都是正直之人。有幾位兄弟過去也是跟過程通判的,我們平日裡也都想着要把程通判做的事情繼續下去呢。”

“是嗎?”蘇昊覺得有些意外之喜,“你的意思是說,過去程通判查過的案子,你們也都還記得?”

薛勇點點頭道:“當年程通判就是因爲查豪強的案子,得罪了人,所以才遭人陷害,去官而走。當時查這些案子的時候,我和我的一些兄弟都是親身參與了的,很多當時查出來的線索,我們也都還記得。”

“太好了,這樣一來,我們就事半功倍了。”蘇昊說道。

薛勇道:“從當年至今,已經有10年時間了。這期間,有不少事主都已經故去了,還有些人背井離鄉,不知去向。不過,那些豪強都還在,而且這些年又繼續做了不少惡事,這些事情我們都是看在眼裡的,只是沒有一位像程通判那樣的好官能夠帶着我們去查處而已。”

“這些豪強,一般都做些什麼事情呢?”蘇昊問道。

“強取豪奪,欺男霸女。”薛勇道,說到此,他用手指了指後宅的方向,說道:“就比如說我們剛纔遇到的溫秀才家,唉,多好的一個人家啊,頃刻間就毀了,這都是那幫人做的孽啊。”

“這是怎麼回事,你能說說嗎?”蘇昊問道。

薛勇道:“這事說來話長。這溫秀才就是汝寧本地人,家裡留下了一些家產,他自己又考上了個秀才,娶了個賢惠的娘子,是和和美美的一家人。這溫秀才平日給有錢人家的孩子當教書先生,掙的錢也夠養家餬口。閒下來的時候,他就一心溫書,就想着考中個舉人,得以光宗耀祖。”

“嗯,這的確是不錯。”蘇昊應道。

薛勇繼續說道:“誰料想,無緣無故地,溫秀才家就遭了禍事。他去到一家員外家裡當教書先生,員外家裡偏生丟了一塊祖傳之玉,便指責是溫秀才偷了,告到縣衙,湯知縣就下牌子,叫我們把溫秀才給拘了。”

“呵呵,這種伎倆……實在是令人恥冷。”蘇昊冷笑道。

“小人與溫秀才從前就認識,小人家的孩子讀書有什麼不懂的地方,也請溫秀才指點過,所以小人與溫秀才私交甚密。小人自然知道,溫秀才不是那等會偷盜之人。但是,知縣發了話,小人也不能不抓人,小人能夠做的,就是讓牢房裡的牢頭對溫秀才多加照顧而已。”薛勇道。

“後來呢?”蘇昊問道。

“因爲事情涉及到秀才,湯知縣也不敢隨便用刑,更不敢隨意定罪,只是說把溫秀才拘着候審。可是,這時候就有人去向溫家娘子說,溫秀才此次凶多吉少,必須拿錢打點才能脫厄。溫家娘子哪知這是圈套,竟然被人哄着去借了高利貸……”薛勇道。

“莫非那員外誣告溫秀才,就是爲了把事情推到這一步?”蘇昊道。

薛勇點點頭:“正是如此。在溫家娘子借了高利貸之後,湯知縣就以查無實據爲名,把溫秀才給放出來了。可是溫秀才回到家,才知道自家娘子借的高利貸已經滾了好幾番,催債的人把門給堵上了。”

“後來呢?”程儀忍不住追問道。

039 此間的少年350 新的條件265 劫持人質425 迎戰西班牙艦隊351 故伎重演322 不打不相識413 剷除紅毛妖孽328 玻璃工廠317 哱拜232 清丈311 認賊作父125 方孟縉上門130 始作俑者296 閉門羹008 人情世故231 周舉人獻計368 原來如此093 蘇百戶044 工程測量146 樵舍驛086 鉀基玻璃145 王尚書207 內閣次輔240 倭寇068 縣衙政治011 知縣召見302 土地問題115 修水庫的聖賢之道054 陸秀兒的狐朋狗友382 大興土木354 大破韃靼225 蘇氏治河方略309 摯友275 謀定後動124 強行拜師180 再引天雷385 地雷259 只怕秋後拉清單033 吳家便宴428 抱團258 清算惡吏385 地雷360 交易330 邊貿408 便宜小舅子340 火器專家224 初見潘季馴034 行政壟斷095 募兵002 鬥神棍313 統計171 丹砂387 火燒連營076 地師的傳說267 女醫生234 動真格的018 韓倩的心思108 金礦310 鬱悶的程棟140 薦舉之道326 寧陝路上326 寧陝路上414 俘虜出逃152 盯梢342 潰敗246 萬曆視察084 斥候071 掌櫃的024 迸發王八之氣403 窮提舉429 六國聯軍190 萬曆的煩心事253 火器勁旅092 軍中效力249 地主問題154 宣示武力239 窮寇勿追179 逃出生天080 五十頃中田292 收網224 初見潘季馴277 小乞丐368 原來如此347 迎戰着力兔馬年首更338 出戰077 成煤環境327 火器威武134 兩個辦法056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010 報喜322 不打不相識175 七星山守將261 公審大會330 邊貿192 幫閒429 六國聯軍311 認賊作父078 準備工作048 夜宴
039 此間的少年350 新的條件265 劫持人質425 迎戰西班牙艦隊351 故伎重演322 不打不相識413 剷除紅毛妖孽328 玻璃工廠317 哱拜232 清丈311 認賊作父125 方孟縉上門130 始作俑者296 閉門羹008 人情世故231 周舉人獻計368 原來如此093 蘇百戶044 工程測量146 樵舍驛086 鉀基玻璃145 王尚書207 內閣次輔240 倭寇068 縣衙政治011 知縣召見302 土地問題115 修水庫的聖賢之道054 陸秀兒的狐朋狗友382 大興土木354 大破韃靼225 蘇氏治河方略309 摯友275 謀定後動124 強行拜師180 再引天雷385 地雷259 只怕秋後拉清單033 吳家便宴428 抱團258 清算惡吏385 地雷360 交易330 邊貿408 便宜小舅子340 火器專家224 初見潘季馴034 行政壟斷095 募兵002 鬥神棍313 統計171 丹砂387 火燒連營076 地師的傳說267 女醫生234 動真格的018 韓倩的心思108 金礦310 鬱悶的程棟140 薦舉之道326 寧陝路上326 寧陝路上414 俘虜出逃152 盯梢342 潰敗246 萬曆視察084 斥候071 掌櫃的024 迸發王八之氣403 窮提舉429 六國聯軍190 萬曆的煩心事253 火器勁旅092 軍中效力249 地主問題154 宣示武力239 窮寇勿追179 逃出生天080 五十頃中田292 收網224 初見潘季馴277 小乞丐368 原來如此347 迎戰着力兔馬年首更338 出戰077 成煤環境327 火器威武134 兩個辦法056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010 報喜322 不打不相識175 七星山守將261 公審大會330 邊貿192 幫閒429 六國聯軍311 認賊作父078 準備工作048 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