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揚帆遠航

月的江邊凡經微微有了一絲春的氣息。一片片紅梅迎風怒放,將十里長堤映染成了花的海洋,大江邊上數十萬京城百姓扶老攜幼而來,黑壓壓的人羣擠滿了江畔,他們並不是來欣賞早春的梅花,而是要親眼目睹大明開國以來的第一盛景,一支龐大的遠洋艦隊即將護隋百艘大商船揚帆遠航。前往遙遠的西方國度,重建海上絲綢之路。

此時,二百五十艘戰船正靜靜停泊在江面上,這是由五支水師衛合併而成的第一支大明遠征艦隊,士兵加上水手共有五萬餘人,但這次出征路途遙遠,爲了減輕補給壓力,只有兩萬人蔘加遠征,他們將護衛五百艘商船前往波斯灣、紅海一帶進行貿易,船舷站滿了即將遠航的官兵,在等待着最後的出號令。

而五百艘商船在金川門碼頭上6續地裝載貨物,這五百艘商船也是從遼東調來,由遮洋船改裝而成,第一次作爲商船遠航,將無償把倉位租賃給商人,經過近四個月的籌辦和準備,並在報紙上廣爲宣揚,激起大明商人的極大興趣,僅僅兩個同時間,全國報名的商人已達萬人,最後從中篩選出兩千人。將滿載着絲綢、瓷器、茶葉等大宗貨物前往西方,二千名商人也隨同貨物一起西去,儘管他們絕大多數產小在此之前都只是跑跑內河的小販。但對財富的渴望使他們義無反顧地投身到蔚藍色的大海中去,遙遠的路途和大海的險惡也阻攔不住他們的熱情。

二千名商人將分別在京城、福州、廣州三地上船,在京城上船的商人有一千餘人。

這次遠航貿易也並非是李維正的一時頭腦熱,早在兩年前,遼東商隊在南洋呂宋一帶便間接和伊爾汗帝國的商人做了幾次生意,獲利豐厚,商人們都渴望和東方的大明做生意,這次前往西方就是大明王朝出了明確的信號。歡迎他們來大明經商,繼續唐宋時代的興盛貿易。

上午巳時,數千騎兵護衛着十幾名朝廷重臣從金川門內緩緩而來,他們是來爲大明的第一支海上遠征軍壯行,身着一品文官朝服的李維正騎馬行在隊伍的中間,他神情凝重,遠遠地望着停泊在江面上的十艘大明寶船,寶船巍峨龐大,傲視着大江東去。

這一天對他來說已經等候了很久,當年僅僅是因爲他露出了一點點海權思想,便被朱元璋無情地扼殺了,可現在他是鼓勵兩千商人入海,而當年卻是不準寸木下海,這是何等的不同,一個天一個地,不知朱元璋地下有靈,該會怎樣地詛咒他?一個小小的證券公司操盤手,竟在明初徹底改變了歷史。將大明寶船駛向了另一個廣闊的大洋。

李維正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息,這時衆人已經來到了江邊,早在此等候多時的出蕃使裘海正和水師副都督陳萬里一起上前來見禮。

“大人,所有船隻皆已準備就緒,可隨時出!”

李維正點了點頭,肅然對裘海正道:“此去西洋,不僅僅是去做生意,還要考察各國的政治文化和風土人情,要了解各地時局的變化,另外要及時現和培養儘可能多的本土人才,讓他們成爲我大明王朝的窗口和喉舌,你任重道遠,不要辜負了我的期望。”

裘海正躬身施禮道:“屬下明白自己的職責,當盡心竭力,絕不辜負相國的期望。”

李維正拍了拍他的肩膀,又走到陳萬里面前,陳萬里立刻行了一個軍禮,“參見大都督!”

“要說的話,我都已經給反覆說過,這裡我再提醒你一次,既要嚴守軍紀,又不可墮了我大明軍人的威嚴,還有我給你說的五個地方,你記住了嗎?”

“屬下牢記在心。修建五座軍事要塞,成爲我大明遠征艦隊的沿途補給站。”

李維正目光嚴厲的注視着他道:“我給你兩萬軍隊隨行,就是建立補給站那麼簡單嗎?”

陳萬里心中十分緊張,低聲道:“大都督是要建立五個漢人定居點,屬下不敢忘記。”

“沒有忘記就好。尤其我給你說的麻六甲和科倫坡兩的,要派重軍駐紮。”

“屬下遵令!”

李維正又回頭看了看商船,已經裝貨完畢,船板收回了大船,起鈷。

“好吧!你們上船吧!”

裘海正和陳萬里率領數百士兵深深向衆李維正和大臣行了一禮,轉身上了小船,十幾艘小船向着停泊在江心的威正號寶船駛去,很快,衆人上了大船。

岸邊數十門大炮一起轟響,這就走出的信號,威正號寶船上大明龍旗冉冉升起,迎着江風獵獵招展,船隊緩緩啓動了。岸上數十萬具衆歡聲如雷,向這支滿載着大明王朝榮譽和希望的船隊揮手告別。

李維正走到碼頭上,他情不自禁地舉起了手,向大明龍旗告別,那面杏黃色的大旗飄舞在蔚藍色的天空下,飄舞在浩蕩翻滾的大江之上,大旗上那隻猙獰的騰龍彷彿要一飛沖天,它顯得是那麼妖豔、那麼動人心魄,向無邊無際地遠方而去。

李維正的心也彷彿跟着這條東方的巨龍漸漸地遠去了。

(全書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235章 奉旨奪權第59章 野外露宿第44章 順藤摸瓜第85章 微服私訪第98章 各方所謀第273章 張翼抉擇第112章 廣州立威第27章 蘇州舅舅第130章 兩個千戶第274章 嫁禍東籬第73章 龍顏震怒第276章 迎頭一棒第235章 奉旨奪權第110章 夜遇黑船第79章 解開心結第186章 奇襲安邊第67章 保定春色(上)第49章 王府夜宴(一)第98章 各方所謀第235章 奉旨奪權第124章 初爲人父第165章 平衡之術第255章 聖旨之下第197章 皇上有恙第137章 出使日本(二)第168章 蘇童進門(下)第35章 各路神仙第5章 孤女無助第167章 蘇童進門(上)第95章 上任首日第258章 小露鋒芒(上)第55章 道觀驚魂第84章 藍玉請罪第166章 遠方來客第142章 出使日本(七)第28章 表妹顧英第165章 平衡之術第72章 發現端倪第243章 藍玉生亂第186章 奇襲安邊第43章 無忌其人第115章 羅家盛宴(下)第286章 紅參案(一)第62章 挺身而出第157章 沆瀣一氣第116章 銀船到來第85章 微服私訪第151章 兵發琉球第227章 京都風雲(六)第30章 風雲再起第84章 藍玉請罪第103章 紫童進門第44章 順藤摸瓜第257章 平安歸來第123章 意外兼任第157章 沆瀣一氣第273章 張翼抉擇第71章 京城買房第228章 京都風雲(七)第214章 李檀抓週第47章 各自出招第119章 銀案收網第72章 發現端倪第249章 景隆妙計第204章 東征日本(七)第160章 燕王軍師第260章 奉旨入朝(上)第240章 孟德故計第121章 返回京師第180章 潛龍出海(下)第62章 挺身而出第253章 致命錯誤第6章 取名啞妹第217章 視察臺灣(下)第245章 機密文件第49章 王府夜宴(一)第247章 燕王二子第51章 王府夜宴(三)第234章 名正言順第33章 意外收穫第96章 種馬意外第177章 困獸欲鬥第14章 神秘路人第157章 沆瀣一氣第296章 喜訊傳來第44章 順藤摸瓜第207章 長子優勢第56章 再踏征程第122章 一身輕鬆第10章 明月初升第163章 最後爭鬥第18章 情況突變第251章 奇襲容城第150章 陰謀陽用第222章 風雲疾變(下)第253章 致命錯誤第254章 該硬時硬第262章 停戰議和第149章 危機悄現第95章 上任首日
第235章 奉旨奪權第59章 野外露宿第44章 順藤摸瓜第85章 微服私訪第98章 各方所謀第273章 張翼抉擇第112章 廣州立威第27章 蘇州舅舅第130章 兩個千戶第274章 嫁禍東籬第73章 龍顏震怒第276章 迎頭一棒第235章 奉旨奪權第110章 夜遇黑船第79章 解開心結第186章 奇襲安邊第67章 保定春色(上)第49章 王府夜宴(一)第98章 各方所謀第235章 奉旨奪權第124章 初爲人父第165章 平衡之術第255章 聖旨之下第197章 皇上有恙第137章 出使日本(二)第168章 蘇童進門(下)第35章 各路神仙第5章 孤女無助第167章 蘇童進門(上)第95章 上任首日第258章 小露鋒芒(上)第55章 道觀驚魂第84章 藍玉請罪第166章 遠方來客第142章 出使日本(七)第28章 表妹顧英第165章 平衡之術第72章 發現端倪第243章 藍玉生亂第186章 奇襲安邊第43章 無忌其人第115章 羅家盛宴(下)第286章 紅參案(一)第62章 挺身而出第157章 沆瀣一氣第116章 銀船到來第85章 微服私訪第151章 兵發琉球第227章 京都風雲(六)第30章 風雲再起第84章 藍玉請罪第103章 紫童進門第44章 順藤摸瓜第257章 平安歸來第123章 意外兼任第157章 沆瀣一氣第273章 張翼抉擇第71章 京城買房第228章 京都風雲(七)第214章 李檀抓週第47章 各自出招第119章 銀案收網第72章 發現端倪第249章 景隆妙計第204章 東征日本(七)第160章 燕王軍師第260章 奉旨入朝(上)第240章 孟德故計第121章 返回京師第180章 潛龍出海(下)第62章 挺身而出第253章 致命錯誤第6章 取名啞妹第217章 視察臺灣(下)第245章 機密文件第49章 王府夜宴(一)第247章 燕王二子第51章 王府夜宴(三)第234章 名正言順第33章 意外收穫第96章 種馬意外第177章 困獸欲鬥第14章 神秘路人第157章 沆瀣一氣第296章 喜訊傳來第44章 順藤摸瓜第207章 長子優勢第56章 再踏征程第122章 一身輕鬆第10章 明月初升第163章 最後爭鬥第18章 情況突變第251章 奇襲容城第150章 陰謀陽用第222章 風雲疾變(下)第253章 致命錯誤第254章 該硬時硬第262章 停戰議和第149章 危機悄現第95章 上任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