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三不管

方應物一行六人住進了米脂縣銀川驛,就停留下來不走了。現如今邊境有戰事,他們幾個連遊兵散勇都稱不上,又何苦冒着風險趕赴榆林?所以就在米脂縣一邊休養,一邊等待前線消息。

不只他們幾個,很多因爲各種原因需要前往榆林的人都停在了米脂、綏德,等待戰事過去。

卻說這傍晚,吃過飯後在院中納涼,方應物便對孫小娘子說起了故事。講的是楊家女將傳說,特別重點講了燒火丫頭楊排風扮豬吃虎逆襲的故事。

對同樣習武的孫小娘子而言,這故事代入感十足。她坐在小凳子上,雙手託着下巴,明亮的眼睛一眨不眨,聽得甚是入迷。

不知過了多久,卻見牛、馬二校尉從外面回來,嘻嘻哈哈的很是神清氣爽的樣子。

方應物停住講故事,瞥了瞥牛頭馬面,語氣很輕蔑的對孫小娘子道:“這兩人,八成是花錢找那些不三不四的女人鬼混去了,在下真是恥於爲伍。”

孫小娘子聞言擡起頭,掃了牛馬兩個小校幾眼,目光裡同樣充滿鄙視。真是有對比才有差距,相較之下還是方相公品行優良、值得欣賞,不愧是來自南方的讀書人。

牛校尉臉面掛不住,嚷嚷道:“方秀才不要在別人面前亂開玩笑,你哪隻眼看到我們去鬼混了?”

“不用看也知道。”方應物沒有理睬牛校尉,繼續對孫小娘子說:“這倆人鬼混也就罷了,時間還如此之短,更是可鄙!”

孫小娘子重重的點點頭,下意識的同意道:“嗯!”

隨即她忽然醒悟過來方應物話裡意思,登時臉面紅得發燙,女兒家怎能和別人談論這種羞人話題?她不好意思繼續呆下去了,捂着臉起身回了屋子。

一連在米脂縣住了三天,從北邊傳來消息,道是寇邊的達賊已經退走了。對此方應物早有預料道:“按慣例,秋冬季節纔是達賊南下時候,這次八成只是試探。目前應該暫時無憂,可以出發了!”

到了次日,方應物一行六人兩車便離開了銀川驛。在驛站門外,又遇到了那引導他們入住的李姓老驛卒。

方應物飽含深意的對李老驛卒道:“我以爲,朝廷應該給你老人家發一面金書鐵券,上書四個大字——世襲罔替!”

其他人都以爲方應物拿老人家打趣,齊齊哈哈大笑。一個驛卒這種苦哈哈的差事,還值得朝廷特意讓他世襲罔替麼?簡直荒謬之極。

方應物很沒有知音的長嘆一聲,歷史就是這麼荒謬。

出了米脂縣,道路旁邊有一條波光粼粼的河流,方應物看了看地圖,原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無定河。

文人情懷涌上心頭,方應物忍不住吟道:“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馬校尉打了個冷顫,哀求道:“求方秀才不要念了,在下如今就害怕你說這種話。”

慢慢走了兩日,第一天住在魚河驛,第二天住在榆林驛,第三天方應物終於到達了榆林城。

這榆林城東邊是駝山,西邊是榆溪河,城池依半山而建,周長也有數裡。由於地勢原因,全城是南北長、東西窄的格局。

榆林城裡,以南北縱穿全城的中央大街爲界線,東半城多是軍民住宅,而各種衙署大都集中在西半城。

不要以爲這是邊塞小城,榆林城裡所有駐軍、戶口加起來,人口也有數萬之多,比得上繁華江南一個普通縣城的規模了。

而且榆林城的衙署密佈,其密度能夠與一個內地省城相比,所以常常號稱西北巨鎮,是大明九邊之一的中心城鎮。

方應物一行人從榆林城南面的懷德門進了城,便與孫氏父女告別。但方應物也與孫敬約定好,等他安置妥善後,便設宴答謝孫氏父女一路相救護送的恩德。

其後方應物與牛頭馬面二校尉連續穿過幾個南門集市,一路打聽着向西城走去。

他們要找的,是榆林衛衛所衙門。牛馬二校尉解送方應物到榆林,是從錦衣衛領的勘合,衛所對衛所,到了這邊當然要找榆林衛。

何況在這種邊鎮地方,是沒有榆林縣榆林府之類的設置,榆林衛就包辦了地方管理政務。

這種情況叫做“實土衛所”,與內地那些不管理地方事務的“非實土衛所”是不同的。

到了榆林衛衛所衙署,又被領到衛所經歷司。一個嚴姓七品經歷接見了牛馬二校尉和方應物。

牛校尉將勘合遞上去,嚴經歷仔細對照過,然後擡起頭道:“前些日子,確實收到了從京師錦衣衛移送來的公文,看來是不假的。”

牛校尉抱拳行禮道:“在下幸不辱命,將方應物解送到貴處。如若無誤,便請嚴大人賜下蓋印回函,也好讓我等二人返程。”

嚴經歷笑道:“牛校尉莫急,雖然你辛苦了一趟,將方秀才送到敝處,但卻不該由敝處接收。”

牛校尉很不明白,“這是何意?”

嚴經歷便答道:“公文上寫的明白,天子下詔曰:發延綏鎮服役。敝處這裡是榆林衛,延綏鎮卻另有他處。待本官將公文移送到延綏鎮總兵署,叫那邊接收方秀才便是,你看可好?”

牛馬二校尉面面相覷,便點頭答應了,管他什麼名頭,反正只要有衙門能接收就好。

方應物本人更是無所謂,到了這邊疆,榆林衛也好,延綏鎮也好,在哪裡服役不是服役?

隨後兩校尉又押着方應物出了衛所衙署,帶着公文向延綏鎮總兵署而去。

榆林衛和延綏鎮總兵確實是兩個不同系統。榆林衛的職責主要是負責地方管理和軍務、後勤工作,而延綏鎮總兵官主要職責是操練營兵、領兵作戰。

不只本地,大明所有邊鎮地方,都是如此搭配的,都司衛所和鎮守營兵兩套系統並行。

不過以前都司衛所地位高,而現在則是總兵官地位高,位在都指揮使之前。某種程度上,總兵官在武官裡的地位類似於文官裡的巡撫,都是分量極重的差遣官。

延綏鎮總兵署距離衛所不遠,方應物一行到了總兵署,自有坐衙中軍官接見。

這中軍官看着榆林衛移來的公文連連苦笑,“方秀才乃是有功名的文人,又出自江南名門,可敝處這裡都是粗人,最多也就是會寫寫文書而已。

所以方秀才在敝處這裡服役,實在有些不合適,只怕是委屈了。想來想去,敝處不便收留方秀才。”

牛校尉不滿道:“衛所不收,延綏鎮也不收,難道要我等將方秀才重新帶回京師聽候處置麼!”

中軍官答道:“牛校尉聽本官一言,在榆林城裡,冠有延綏鎮名號的不只有敝處,還有巡撫衙門的名號也是延綏鎮,你們可以將方秀才送到那裡去,一樣可以就此回覆。

再說以方秀才的身份,去巡撫衙門正可謂相得益彰,總比在敝處軍營這裡強得多。”

牛校尉偷偷問方應物:“這邊讓你去巡撫衙門,你意下如何?”

方應物暗暗想道,這中軍官的話也有道理,以他的身份去文官衙門更舒服一些,確實比在軍營和一羣大老粗廝混要好得多。

更何況從名義上講,巡撫應該是地位最高的,又可以不用親臨戰陣,跟着巡撫混最安全也最有前途。

方應物便點頭道:“那就去巡撫衙門。”

於是牛馬二校尉又押着方應物出了總兵署,打聽着向巡撫延綏鎮都察院衙門而去。一刻鐘後,便找到了地方。

不過這巡撫都察院衙署大門緊閉,不見有人影,十分奇怪。牛校尉上前去叫門,卻從小門裡閃出一名門官,與牛校尉說了幾句話。

牛校尉走回來,滿臉無奈的對方應物道:“方纔門官說了,延綏鎮巡撫丁中丞剛剛因爲丁憂緣故離職。

聽說朝廷已經任命了新的巡撫,但眼下還沒有到任。現如今巡撫衙署裡沒有能做主的,所以封衙不辦理公事。”

方應物愣了愣,連巡撫衙門這裡也不行麼,那他還能去哪裡?

沒人肯接收不意味着他成了自由身,邊鎮都是軍事管制區,若沒有衙門接收自己,那自己吃什麼喝什麼?

一次是巧合,兩次是巧合,但不可能處處是巧合!

方應物細細回想起來,忽然覺得榆林衛和延綏總兵署都是不願意接收自己,所以才故意把自己當個皮球踢來踢去!最後踢到巡撫衙門這裡,卻又是閉門羹。

想至此,方應物頗爲惱火。自己好歹能書會寫、有謀有略,上得廳堂入得書房,乃是堂堂一名浙江廩生。怎的就沒人要了?難道只被衆人看做毫無用處的大麻煩?

馬校尉很實誠的答道:“方秀才你確實是個麻煩人物,若收留了你,十分不好辦,換誰也頭疼。

如果對你重一些,只怕有辱斯文,別人看你這細皮嫩肉樣子也吃不了什麼苦。再說你並不是囚犯身份,還有功名在身,又有那樣的父親,不好當苦役奴才驅使。

若要對你輕拿輕放,可你又是天子欽點發配到延綏鎮服役的,誰知道天子會如何想?

何況你父子又都是名聲這麼正直的人物”

方應物來之前,本來很是自我催眠過,克服了被髮配的低落心理,鼓起了在邊疆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

在這文化素質普遍很差、除了幾名文官之外就沒什麼正經讀書人的邊塞軍鎮,他這種高級秀才不說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但起碼也應該是個稀缺型人才啊!

但萬萬沒想到,初來乍到便成了被推來推去的三不管麻煩人物。一時間感到前途灰暗,方應物站在道邊憤然道:“難道延綏鎮一千多裡地面,除了衛所、總兵、巡撫,就沒別的衙門了?”

旁邊有個軍官模樣的壯漢路過,恰好聽到方應物這句話,便順口答道:“當然有的,還有延綏鎮守太監吶!”

第684章 流言蜚語第551章 感謝支持!第563章 都怪你讓我讀書第597章 還不動手?第404章 家事(下)第456章 成化十九年第612章 還能是誰?第592章 左順門閒談第6章 請借縣誌一閱第481章 謠言第60章 終於派上用場了第171章 抽風第586章 脣槍舌劍(下)第325章 宮裡宮外第724章 美麗即是正義!第66章 潛入縣學第313章 考官有眼疾了嗎?第20章 欺人太甚第67章 名利雙收第563章 都怪你讓我讀書第223章 一份名單第294章 火上澆油第221章 寶劍總該出匣了罷!第384章 回衙夜曲第296章 可以談談婚事了罷?第332章 人情和公事(上)第68章 道試上的驚喜第15章 功名之路第575章 難成大器第221章 寶劍總該出匣了罷!第507章 民心惶惶第327章 滿頭塵土說功名第26章 討債人上門第178章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第468章 你以爲你是什麼大人物?第663章 人才難得(下)第228章 他有什麼好的?第477章 最後登場的主角第247章 三場已畢第415章 快刀斬亂麻(上)第601章 太后有旨第542章 光明磊落第54章 偷天換日第383章 老泰山誤會了!第430章 蓄勢待發第170章 爲什麼救我?第228章 他有什麼好的?第550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67章 名利雙收第787章 正房小三第209章 殺雞駭猴?第100章 二把刀的邪氣第268章 錯綜複雜第126章 不能禽獸不如啊第410章 難言之隱(下)第557章 這話你也信?第475章 鬼上身了?第390章 潛伏猛獸第380章 西廠追債(下)第642章 天外有天第406章 這是什麼狀況?第380章 西廠追債(下)第163章 冬至大朝喜事第733章 牛刀小試第307章 女婿上門第160章 歪了歪了第512章 狼來了第560章 信不信由你第338章 要低調第554章 十月來了第118章 無往而不利第29章 老童生的秘密第103章 世態人情第690章 小三和原配第38章 話不投機第258章 男人的面子第352章 我不介意(下)第341章 父子默契(下)三百一十七章 老子和兒子第551章 感謝支持!第419章 撲朔迷離案中案(上)第634章 收不住了第426章 這個玩笑不好笑第653章 不能輸第143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573章 討價還價第497章 劇本不是這樣啊......第470章 由他去罷!第595章 冷場帝第768章 這是誤會第210章 流言版本更新第40章 變臉知府第168章 你要對我負責第471章 不高興!第447章 新開張的酒店第724章 美麗即是正義!第132章 多謝不殺之恩第687章 天下最大的冷竈第500章 入駐蘇州第702章 人名樹影
第684章 流言蜚語第551章 感謝支持!第563章 都怪你讓我讀書第597章 還不動手?第404章 家事(下)第456章 成化十九年第612章 還能是誰?第592章 左順門閒談第6章 請借縣誌一閱第481章 謠言第60章 終於派上用場了第171章 抽風第586章 脣槍舌劍(下)第325章 宮裡宮外第724章 美麗即是正義!第66章 潛入縣學第313章 考官有眼疾了嗎?第20章 欺人太甚第67章 名利雙收第563章 都怪你讓我讀書第223章 一份名單第294章 火上澆油第221章 寶劍總該出匣了罷!第384章 回衙夜曲第296章 可以談談婚事了罷?第332章 人情和公事(上)第68章 道試上的驚喜第15章 功名之路第575章 難成大器第221章 寶劍總該出匣了罷!第507章 民心惶惶第327章 滿頭塵土說功名第26章 討債人上門第178章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第468章 你以爲你是什麼大人物?第663章 人才難得(下)第228章 他有什麼好的?第477章 最後登場的主角第247章 三場已畢第415章 快刀斬亂麻(上)第601章 太后有旨第542章 光明磊落第54章 偷天換日第383章 老泰山誤會了!第430章 蓄勢待發第170章 爲什麼救我?第228章 他有什麼好的?第550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67章 名利雙收第787章 正房小三第209章 殺雞駭猴?第100章 二把刀的邪氣第268章 錯綜複雜第126章 不能禽獸不如啊第410章 難言之隱(下)第557章 這話你也信?第475章 鬼上身了?第390章 潛伏猛獸第380章 西廠追債(下)第642章 天外有天第406章 這是什麼狀況?第380章 西廠追債(下)第163章 冬至大朝喜事第733章 牛刀小試第307章 女婿上門第160章 歪了歪了第512章 狼來了第560章 信不信由你第338章 要低調第554章 十月來了第118章 無往而不利第29章 老童生的秘密第103章 世態人情第690章 小三和原配第38章 話不投機第258章 男人的面子第352章 我不介意(下)第341章 父子默契(下)三百一十七章 老子和兒子第551章 感謝支持!第419章 撲朔迷離案中案(上)第634章 收不住了第426章 這個玩笑不好笑第653章 不能輸第143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573章 討價還價第497章 劇本不是這樣啊......第470章 由他去罷!第595章 冷場帝第768章 這是誤會第210章 流言版本更新第40章 變臉知府第168章 你要對我負責第471章 不高興!第447章 新開張的酒店第724章 美麗即是正義!第132章 多謝不殺之恩第687章 天下最大的冷竈第500章 入駐蘇州第702章 人名樹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