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父慈子孝

卻說方應物、寧師古寧衙內和張常張先生三人一起被帶到了按察使司衙署,然後便看到布政使司藩庫李大使也被提到,成了難兄難弟。就是心情最壞的寧衙內經過剛纔一通發泄,也安靜了許多

此刻已經是午後未時了,這四人都餓得前胸貼後背,飢腸轆轆,但按察使司似乎並沒有管飯的意思。

一直等到黃昏,按察使司朱紳朱大人仍然沒有上堂,方應物等人也只好繼續等下去。於是眼睜睜看着金烏西墜,天色漸漸黑了。

方應物此時先醒悟過來了,不禁暗暗腹誹幾句,這就類似那傳說中的殺威棒吶。

先用這種方式把人消磨一番,待到他們幾個精疲力盡了,那查問案情時就會輕鬆很多。畢竟他們幾個都不是好擺弄的,朱大人動動心眼立威也情有可原。

幾通鼓響,只聽得後堂一聲令下,大堂中便點上了火把,看樣子這朱大人居然要夜審。

其實也不能叫審案,嚴格意義上只是按察使朱大人要詢問相關情況。方應物作爲檢舉人,理當是第一個被詢問到的。

對此方大秀才早有腹稿,朱大人官話剛落音,他便咳嗽一聲清了清嗓子,上前行禮道:“廉訪在上,待晚生詳細道來......”

衆人卻聽方應物話頭一轉,開始憶苦思甜,“晚生在淳安讀書時,有幸得到商相公授業教誨,勉強躋入門牆之內。期間讀聖賢書,學聖賢道理,獲益良多。

商相公德行高標,海內共仰。晚生雖然是不成器的學生,世間道理多有不明白之處。但晚生也知道,爲人處世多多效仿老師,大抵總是不會錯的......”

方應物絮絮叨叨敘起師生關係,讓衆人很是一頓錯愕,尤以寧師古爲最。與別人不同,這寧衙內可是前前後後幾次見過方應物的言行,回回都不一樣。

前幾日在布政使司衙署裡,方應物大發雷霆,但同時卻循於私情。彷彿很是護短的樣子,發脾氣也是因爲自己人而發。最後將他父親唬得一愣一愣,主動一五一十坦白了。

這次在張掛出的揭帖上,這方應物的口氣又是一變(雖然沒署名但有點智商的都知道是方應物寫的),包括他今日主動找上門時。這方應物變得正氣十足,大義凜然,儼然青霜傲骨一般的人物。

而在剛纔,這方應物再次換了語氣,口口聲聲不離商相公,句句必提一次老師。這說不出的怪異。難道是想擡出商相公的名頭,爲他自己撐腰麼?

寧衙內在人心方面弱了幾分。但按察使朱大人和陸府西席張先生都聽出了言外之意。

這並非是方應物爲人淺薄,故意搬出老師名頭去壓別人。他想表達出的核心意思只有一點,那就是“商相公的學生把商相公的同年故舊檢舉了”。

都知道寧老大人犯了貪贓大罪,商相公名聲上可能會受牽連。誰讓寧老大人是商相公昔年力挺的同年。

而方應物挺身而出,以商相公學生身份堅持正義,要將寧老大人拉下馬,這就會抵消了對商相公名望的不利影響。

道理很簡單。反方是商相公故舊,正方卻又是商相公學生。正負相抵,於是便互相抵消了。

眼下這裡是公堂,旁邊有書手,說出去的話都是要記錄在案的,此時不說更待何時?所以方應物要喋喋不休顯擺他與商相公的師生關係,將這層關係滲透進案情之中,抵消寧老大人這個豬隊友的影響。

朱紳猛然拍案,打斷了方應物絮叨,厲聲喝道:“休要說起無關的話!只說你檢舉之事就好,其餘廢話不必講了!”

朱大人的態度很不客氣,方應物沒有太在意,反正剛纔也說了不少,基本可以達到目的了。

但他不經意間,又發現旁邊負責記錄的書手方纔一直提筆不動,面前的紙箋上一個字也沒寫下。書手爲什麼不記錄自己的發言?方應物心頭閃過一絲疑雲。

抱着這股揮之不去的疑惑,方應物將自己得知內情和檢舉的過程簡略說了一番,更詳細的都已經白紙黑字寫過了,也不必再囉嗦。

朱大人沒有說什麼,又轉而詢問布政使司藩庫的李大使,根據方應物檢舉,此人是寧良貪贓的重要同犯之一。想想也明白,如果沒有銀庫大使在中間協助,寧良如何能輕易地貪污掉已經入庫的徭羨銀?

李大使回話道:“上司支取銀兩之事常有,但支取了之後做什麼,下官一概不知。”這答話讓人挑不出錯,但與沒答也差不多了,真乃是語言藝術,連站在一旁的方應物也佩服了幾分。

朱紳追問道:“莫非你半點也不知情麼?那你這大使也忒糊塗了!”

“上司要動用公帑,豈是下官可以阻攔的?也不是下官可以隨便知情的,這是下官的本分。”李大使滴水不漏的答道。

此人真是個在衙門裡混老的人,朱紳暗暗搖搖頭。見從李大使這裡問不出什麼,他便把目光轉向了寧衙內,詢問道:“據別人所述,你經常出面與各方打交道,進而充當贓銀的直接經手之人。你有何辯解?”

寧衙內閉口不言,垂着頭直愣愣看着地面,放佛沒有聽見朱大人的問話。此刻外面突然一陣喧譁,不知出了什麼事故,堂上衆人忍不住擡眼望去。

門口火炬下人影漸漸現了身,有個老態龍鍾的老者在兩個家奴的扶持下,走進了大堂裡。

衆人瞧得分明,這不是左布政使寧良又是誰?忍不住齊齊大吃一驚,他怎麼會到這裡?

要知道,這種案情都是從小蝦米一層層往上審的,能審到頭就算成了,審到一半斷了也就斷了。

所以提到按察使司衙門來問話的就是眼前這幾個相對比較“蝦米”的,寧良老大人身爲從二品大員,是不可能上按察使司大堂的,就是審也要發送到京師都察院去。但他此時就偏偏出現了,能不讓人吃驚麼?

朱紳不便迎接,只坐在公座上拱了拱手算作見禮。寧良站在中央,緩緩地看了看幾人,又顫顫巍巍的點了點頭,這纔對朱紳道:“所有罪過都是老夫一人,老夫在此向朱廉訪認罪。國法在上,老夫一力承擔。”

衆人更震驚了,他這就認罪了?如果真就此定罪,那簡直要創下國朝大案記錄了,昨天才檢舉,今天就能結案上奏,一天的神速只怕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寧衙內忽然擡起頭高喊一聲,把眼光都吸引了過來。“不!這都是我心性貪婪,受不住貧寒,故而揹着家父仗勢侵吞公帑!

而家父屢屢管教不住,又狠不下心將我處置,最多隻是一時糊塗包庇了我而已!”

父子兩人爭相認罪,爭相把罪名包攬在身上,讓別人聽得糊塗,到底誰是貪贓主犯?

但這場面頗令人唏噓,朱大人忍不住感慨幾聲,嘆道:“父慈子孝,成爲美談,但國法當前,奈何奈何。”

情況很不對勁,方應物皺起了眉頭,寧良不對勁,朱大人也不對勁,情況與他預想的不太一樣!()

第68章 道試上的驚喜第313章 考官有眼疾了嗎?第496章 攔路的讀書人第366章 襄王神女第651章 此事還沒有完第214章 前途和道路第518章 宿命?(上)第771章 女主角第595章 冷場帝第69章 發榜了第640章 活到老學到老第491章 我要當使節第667章 後事(下)第361章 真相大白(上)第374章 傳說中的關係網第723章 總有一種力量第681章 雙喜臨門第299章 下不爲例!第67章 名利雙收第220章 真土豪第716章 知錯就好!第231章 深不可測第341章 父子默契(下)第463章 陷害第157章 方筆架第784章 繼續耿直第337章 風雨欲來第143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259章 入城第769章 渣男和底線第667章 後事(下)第562章 強權之下的屈辱第488章 稟性難移第438章 牆頭草(上)第736章 聰明人第211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742章 接近的真相第135章 虎落平陽第92章 老夫能爲你做的......第66章 潛入縣學第495章 差事難爲!第260章 方應物進府第7章 你不出面誰出面?第268章 錯綜複雜第107章 聰明人的對手戲第377章 天下第一知縣第475章 鬼上身了?第663章 人才難得(下)第498章 滑頭知府第556章 才子的命運第194章 日後走着瞧第408章 令人心寒!第405章 朝廷新動向第474章 天威難測第473章 驚變第56章 書院之行(上)第185章 不是普通貨色第280章 公子落難第7章 你不出面誰出面?第18章 寡婦也是生意第553章 民意的勝利第167章 還有什麼事情能難住?第157章 方筆架第94章 汪直何人?第56章 書院之行(上)第379章 西廠追債(上)第94章 汪直何人?第562章 強權之下的屈辱第17章 債務危機第373章 上任之前(下)第378章 新官上任第271章 現實與史書第462章 有緣再見第703章 人名樹影(下)第336章 天恩浩蕩第565章 家門見聞第330章 來得正好!第771章 女主角第35章 名聲豈爲功名累第296章 可以談談婚事了罷?第799章 都付笑談中第50章 秋糧第278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第661章 人才難得(上)第660章 此事真沒有完第117章 不爭就是爭第258章 男人的面子第39章 方解元的八卦第45章 你敢不激動?第618章 不講理第265章 爲父只能幫你到這裡了第445章 無視與重視第568章 進宮之前(上)第568章 進宮之前(上)第92章 老夫能爲你做的......第637章 新流派第15章 功名之路第481章 謠言第633章 騎虎難下第307章 女婿上門
第68章 道試上的驚喜第313章 考官有眼疾了嗎?第496章 攔路的讀書人第366章 襄王神女第651章 此事還沒有完第214章 前途和道路第518章 宿命?(上)第771章 女主角第595章 冷場帝第69章 發榜了第640章 活到老學到老第491章 我要當使節第667章 後事(下)第361章 真相大白(上)第374章 傳說中的關係網第723章 總有一種力量第681章 雙喜臨門第299章 下不爲例!第67章 名利雙收第220章 真土豪第716章 知錯就好!第231章 深不可測第341章 父子默契(下)第463章 陷害第157章 方筆架第784章 繼續耿直第337章 風雨欲來第143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259章 入城第769章 渣男和底線第667章 後事(下)第562章 強權之下的屈辱第488章 稟性難移第438章 牆頭草(上)第736章 聰明人第211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742章 接近的真相第135章 虎落平陽第92章 老夫能爲你做的......第66章 潛入縣學第495章 差事難爲!第260章 方應物進府第7章 你不出面誰出面?第268章 錯綜複雜第107章 聰明人的對手戲第377章 天下第一知縣第475章 鬼上身了?第663章 人才難得(下)第498章 滑頭知府第556章 才子的命運第194章 日後走着瞧第408章 令人心寒!第405章 朝廷新動向第474章 天威難測第473章 驚變第56章 書院之行(上)第185章 不是普通貨色第280章 公子落難第7章 你不出面誰出面?第18章 寡婦也是生意第553章 民意的勝利第167章 還有什麼事情能難住?第157章 方筆架第94章 汪直何人?第56章 書院之行(上)第379章 西廠追債(上)第94章 汪直何人?第562章 強權之下的屈辱第17章 債務危機第373章 上任之前(下)第378章 新官上任第271章 現實與史書第462章 有緣再見第703章 人名樹影(下)第336章 天恩浩蕩第565章 家門見聞第330章 來得正好!第771章 女主角第35章 名聲豈爲功名累第296章 可以談談婚事了罷?第799章 都付笑談中第50章 秋糧第278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第661章 人才難得(上)第660章 此事真沒有完第117章 不爭就是爭第258章 男人的面子第39章 方解元的八卦第45章 你敢不激動?第618章 不講理第265章 爲父只能幫你到這裡了第445章 無視與重視第568章 進宮之前(上)第568章 進宮之前(上)第92章 老夫能爲你做的......第637章 新流派第15章 功名之路第481章 謠言第633章 騎虎難下第307章 女婿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