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半百青衫淚繞

三月春暖花開季節,嚴州府六縣童生聚集在府城,爭奪寥寥無幾的生員名額。大宗師李士實發了牌票,要兩個縣合爲一場。

昨天先考過了壽昌和分水兩縣,然後今天便是府城建德和淳安。此時考場內一片肅靜,大宗師高居臺上,底下的考棚中,兩縣童生個個低頭伏案,緊張的揮筆行文。

這麼人擁擠在長桌、條凳上,黑壓壓的一片人頭,但有一顆花白色的算是頗爲醒目。王塾師看看左右的同場童生,論歲數都是自己兒孫輩了,忍不住嘆口氣。

王塾師已經記不清這是自己第幾次參加院試了,第十八次還是第十九次?但年份卻記得很清楚。從二十出頭到如今,已經三十多年了。

一輩子的青春年華和積蓄都耗費在了科場上,但投入和收入不成比例,至今卻一無所得。別人皓首窮經,可被尊稱一聲飽學宿儒,可自己連門檻都沒踏入,能稱得上儒麼?

年輕時候,每次考場便會緊張激動,還夾雜着期待和希望;進入了壯年後,進考場的感覺就只剩下了麻木和漠然,彷彿與自己無關,只是例行公事一般;再往後,就很少參加了,錢,精力,心氣通通沒了。

王塾師一邊握筆疾書,一邊想着便宜女婿的囑咐:“老泰山作了幾十年文章,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了,熟練度應當不是問題。而且這麼多年練習下來,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文章通順肯定沒問題。

所以到了考場中,你不要管文章好壞,儘管下筆去寫,一定要快。最好能第一個交卷!”

這是什麼緣故?王塾師不大懂,但既然女婿如此吩咐,他照做就是。

女婿囑咐說只管快不用管質量麼?想到這裡,王塾師心態忽然放鬆了,那就隨便寫寫。

不過王塾師發現,心態放鬆後,一氣呵成寫出來的文章好像看着更順眼了,不免又沾沾自喜的自我欣賞了一遍。

隨即想起女婿強調交卷要越早越好,王塾師打個激靈。擡頭掃視四周,還好別人還都在奮筆疾書,沒有準備交試卷的。

王塾師便迅速收拾起試卷,起身前往大宗師那裡交卷。院試條件簡陋,考棚之類都是用木板釘起來的。只能遮擋左右視線防止互相抄襲而已,但前後光景還是能看通透。

王塾師走到前面時,大多數參考童生都已經注意到了,如此快就有人交卷,想不引起人注意都不行。

衆人見到是這麼老的童生,先是一愣,隨後便都想起了近兩日那個傳聞——有淳安老童生與府城朱公子要比試。

朱公子座次比較靠前。距離大宗師不遠,王塾師到臺下交卷時,他真是看得一清二楚。

只見得那王老頭髮髻蓬鬆,歪在腦後。彷彿隨時要撐不住散開似的,另有幾縷花白的髮絲不羈的盪漾在春風裡。

身上青色的長衣十分破舊,而且前前後後衲了不知幾個補丁,還有幾個別有風味的破洞點綴在胸襟、衣袖等處。

朱公子眼睛瞪得很大。幾乎忘了繼續寫自己的文章。

前天他不是沒見過這姓王的老頭,那時他雖然穿着很樸素。但起碼一身也是乾乾淨淨、整整潔潔的,望之也像是個老先生模樣。

但今天他怎麼就變成這幅模樣了?這樣子也就比路邊乞丐強一點罷?連鞋子都變成草鞋了!

朱公子雖然有點蠢但還沒蠢到家,當即已經意識到什麼了。

大宗師李士實的注意力也完全被王塾師吸引過來了,忍不住放下手裡書本,上下不停地打量着王塾師。他身邊還有十幾個隨員、文書、差役、軍士侍候,見狀紛紛矚目。

王塾師在下面感受到了大宗師的目光,心頭又響起女婿的吩咐:“交卷時,步伐要緩慢,而且緩慢中帶着微微的顫抖,不會顫抖就輕輕晃動身軀。

而且要注意表情,眉頭要微微皺起,想象吃了黃連以後的苦樣,最後把試卷遞上去時,一定要嘆一口氣!”

女婿當時還說完成上面幾個簡單的動作就行,更高難度的要求就不指望他能辦到了,比如什麼淚水潸然、臉紅氣粗、深情凝望之類的。

本來第一個交卷的就很引人注目,更別說還是這幅模樣的老頭子,大宗師想不問幾句都不可能。

這人的歲數,都快比自己大兩輪了罷?李士實一邊想道,一邊問:“你是第幾次考了?”

王塾師照着方應物教給的臺詞背誦道:“小民自從束髮起便讀書,幾十年來向學之心一日不怠,怎奈天意渺茫,至今雖是老朽之身,但卻仍舊蹉跎歲月。私下做過一首詞雲:

傳來一紙魂銷,頃刻秋風過了,舊侶新儔,半屬蘭堂蓬島。升沈異數如其他,漫詡凌雲才藻。憶挑燈,昨夜並頭紅蕊,賺人多少。

愧劉蕢策短,江淹才退,半百青衫淚繞。桂魄年華,只恐嫦娥漸老。清歌一曲,憑誰訴,惹得高堂煩惱。夢初回,窗外芭蕉夜雨,聲聲到曉。”

雖然這回答有點驢脣不對馬嘴,李大宗師還是爲後面的詞喝采了一聲。

一首陌上桑,道盡科舉不得志士子的種種憂傷哀怨,只要是讀書人的,都能體會很深的感受到。

這番說辭,再配合眼前老童生落魄到極點的模樣,當真是聞者流淚、見者傷心,讓人覺其倍加可憐。

休說他人,連王塾師一邊背誦這首詞,一邊被自己感動了,深深融入了失意幾十年情境之中,眼眶中閃現出幾滴濁淚。半百青衫淚繞啊,不是他又是誰?

如果方應物站在旁邊觀看,必然要對王塾師豎起大拇指,叫一聲“這條過了!”

科場之上,固然有金榜題名的大喜,但也有名落孫山的落寞與悲涼。李大宗師嘆息幾聲,默唸幾句“桂魄年華,只恐嫦娥漸老。清歌一曲,憑誰訴”。

他又低頭看了看試卷,幾眼瞥過,發現這老童生的文章雖不華麗,但也勝在質樸流暢,可堪一閱。

可是......再觸動心絃的感動也只是感動而已。

作爲一個冷靜的,一切從自己利益出發的標準政客。李大宗師找不到任何理由,取中眼前這個老童生。即便是爲國取材,也沒有取一個五十多歲秀才的道理。

而且大宗師還深謀遠慮到,若後面其他人都模仿這樣,那本次院試風氣就徹底壞了。好端端的考試就變成比慘大會了。

李士實揮揮手,好言好語道:“王老人家,你且下去休息罷!”王塾師說失望也失望,但還沒到絕望時候,他還有臺詞。

王塾師從考籃中掏摸出一包茶葉,“有小兒輩採摘了一些野茶,說是大宗師稱讚過的。故而託小的捎帶給大宗師。”

在旁邊侍候的一干隨員、文書、差役、軍士都笑了,但又覺得這老頭真可憐到了極點。

這個時候,這個場面,衆目睽睽之下。可憐巴巴的拿着一包破爛野茶送禮,多麼辛酸,真是連送禮打關節都不會的實誠人啊。

野茶......李大宗師的記憶突然打開了。他自從到浙江上任兩年,經歷了不少事。也許大都淡忘了。但是在淳安縣喝過一杯野茶卻讓他記憶尤深,連帶那個在木亭中讀書的少年。

但是他可以肯定。自己絕對沒有稱讚過那難以入口、像是餿湯一樣的野茶水......若不是講究讀書人風度,那時候他當場就能吐方應物一臉。

李士實又看了看手裡的試卷,籍貫處果然寫着淳安縣花溪......頭也不擡的問道:“這個小兒輩對你還挺有孝心,是你何人?”

王塾師答道:“小的女兒與他爲妾室。”

李士實突然勃然大怒:“你這老人家胡言亂語什麼!竟敢當場饋送禮品,本官豈是會收禮的人?看你年紀大了便不與你爲難,左右給本官趕出去!”

他嘴上說着,但卻提筆在卷面上劃了一個圈,按慣例這意思就是當場錄取了,看起來言行不一頗爲矛盾。

隨後大宗師擲筆道:“但本官念你潛心向學數十年,雖歷經艱苦不奪志,其情可憐,其志可嘉,文章倒也還過得去!想來今日昏頭情有可原,便賞你個功名激勵後進罷!”

旁邊侍候的衆人心中齊齊喝彩,感同身受的爲老童生圓夢而高興,同時稱讚大宗師真真是仁心厚道!

但誰也沒發覺到,剛纔幾句話之間,一包野茶就通了消息,神不知鬼不覺。李大宗師目送老童生離去,思索良久。

在浙江民間,方應物知名度欠缺的很,出了淳安縣就沒多人知道了。但是在浙江官場,方應物的知名度卻很高,甚至隱隱超過父親方清之。

有兩個原因,一是掀翻了布政使司兩個布政使,造成一場省城大地震,這是數十年未有的大事情,官場萬衆矚目。

二是去年上任的本省老大,也就是王巡撫是方應物什麼人,平民百姓或許不知道,但稍微靈通點的官員哪有不知道的?還有傳言說連王巡撫這個位置也是方應物運作來的。

所以像李士實這樣還在浙江省官場混的,可能記不清自己錄取過的大部分生員,但卻容不得記不住方應物。

這也是方應物屢屢感嘆,和官員打交道比和普通百姓、讀書士子打交道舒服的多。

換做一般“明白事理”的官員,會像府城朱公子那樣,在自己面前咆哮“你是什麼阿貓阿狗”麼?()

第332章 人情和公事(上)第432章 陽謀和陰謀第198章 謎底第165章 不是善茬第630章 樑公公在行動第433章 在下聽不懂第399章 沒文化真可怕(上)第799章 都付笑談中第640章 活到老學到老第378章 新官上任第220章 真土豪第565章 家門見聞第124章 暴發戶的叫囂第446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494章 憤怒的次輔第383章 老泰山誤會了!第602章 小插曲第354章 宮中府中(下)第659章 什麼是正確第720章 還有機會!第214章 前途和道路第1章 我不是來種地的!第7章 你不出面誰出面?第536章 王命旗牌的威力(上)第14章 父業子當承(下)第602章 小插曲第368章 半日翰林(上)第328章 內情中的內情第500章 入駐蘇州第10章 勢在必行第518章 宿命?(上)第114章 翰林五諫第534章 兩軍對壘(上)第155章 汪太監佈局第97章 你怎麼不說話了?第677章 錯誤的選擇第678章 唱反調第282章 差點跑題了第527章 偷雞不成第190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555章 生意服從於政治第557章 這話你也信?第773章 新時代的開啓第139章 還來得及第45章 你敢不激動?第492章 羞於見人第88章 奇怪的才子第456章 成化十九年三百一十六章 即便全天下人都相信你下第69章 發榜了第42章 紅花和綠葉第245章 武林盟主第139章 還來得及第530章 強搶“民女”事件(上)第696章 懶得告訴你!第679章 難堪第385章 報國寺(上)第247章 三場已畢第146章 實力爲尊第482章 飛來之醋第99章 再行路難第429章 日從西出?第395章 文官的時代第272章 直面三巨頭第676章 我看好你第294章 火上澆油第529章 今天特別多第346章 都是方應物的錯第86章 喧賓奪主第755章 夜審(下)第341章 父子默契(下)第257章 狗血啊......第696章 懶得告訴你!第775章 運籌帷幄(下)第62章 官場題目第125章 求種第485章 翻雲覆雨第198章 謎底第713章 猜對了第268章 錯綜複雜第32章 縣試第713章 猜對了第569章 進宮之前(下)第448章 爭風吃醋第585章 脣槍舌劍(上)第375章 虧空(上)第15章 功名之路第286章 坑爹與爹坑第718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20章 欺人太甚第95章 對牛彈琴?第450章 果然跳出來了第532章 夜談第781章 耿直的漢子(下)第705章 失控了(下)第401章 餘波嫋嫋(上)第189章 生猛的檢舉第632章 伏闕(下)第581章 一樣米養百樣人第671章 全都猜錯了
第332章 人情和公事(上)第432章 陽謀和陰謀第198章 謎底第165章 不是善茬第630章 樑公公在行動第433章 在下聽不懂第399章 沒文化真可怕(上)第799章 都付笑談中第640章 活到老學到老第378章 新官上任第220章 真土豪第565章 家門見聞第124章 暴發戶的叫囂第446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494章 憤怒的次輔第383章 老泰山誤會了!第602章 小插曲第354章 宮中府中(下)第659章 什麼是正確第720章 還有機會!第214章 前途和道路第1章 我不是來種地的!第7章 你不出面誰出面?第536章 王命旗牌的威力(上)第14章 父業子當承(下)第602章 小插曲第368章 半日翰林(上)第328章 內情中的內情第500章 入駐蘇州第10章 勢在必行第518章 宿命?(上)第114章 翰林五諫第534章 兩軍對壘(上)第155章 汪太監佈局第97章 你怎麼不說話了?第677章 錯誤的選擇第678章 唱反調第282章 差點跑題了第527章 偷雞不成第190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555章 生意服從於政治第557章 這話你也信?第773章 新時代的開啓第139章 還來得及第45章 你敢不激動?第492章 羞於見人第88章 奇怪的才子第456章 成化十九年三百一十六章 即便全天下人都相信你下第69章 發榜了第42章 紅花和綠葉第245章 武林盟主第139章 還來得及第530章 強搶“民女”事件(上)第696章 懶得告訴你!第679章 難堪第385章 報國寺(上)第247章 三場已畢第146章 實力爲尊第482章 飛來之醋第99章 再行路難第429章 日從西出?第395章 文官的時代第272章 直面三巨頭第676章 我看好你第294章 火上澆油第529章 今天特別多第346章 都是方應物的錯第86章 喧賓奪主第755章 夜審(下)第341章 父子默契(下)第257章 狗血啊......第696章 懶得告訴你!第775章 運籌帷幄(下)第62章 官場題目第125章 求種第485章 翻雲覆雨第198章 謎底第713章 猜對了第268章 錯綜複雜第32章 縣試第713章 猜對了第569章 進宮之前(下)第448章 爭風吃醋第585章 脣槍舌劍(上)第375章 虧空(上)第15章 功名之路第286章 坑爹與爹坑第718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20章 欺人太甚第95章 對牛彈琴?第450章 果然跳出來了第532章 夜談第781章 耿直的漢子(下)第705章 失控了(下)第401章 餘波嫋嫋(上)第189章 生猛的檢舉第632章 伏闕(下)第581章 一樣米養百樣人第671章 全都猜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