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膽氣

方應物立在書桌前,手握毛筆,雙眉緊鎖。王英立在他身邊,也是屏聲靜氣,等待自家主公下筆。

是寫能賣錢的風花雪月詩詞,還是繼續寫撲街的憂國憂民詩詞?方應物拿捏不定。如今客人都學乖了,必定要先看過才付錢,還拿災民詩去騙錢那是不可能了。

不是他非要貪財才猶豫不決,實在因爲去京城花費不定,多一分銀子就多一分安全感。

正當方應物糾結時,忽然有王恕的長隨在門外請道:“方小公子,我家老爺叫你過去。”

方應物便扔下筆,去了王恕老大人的書房。書房中除了王恕外,還有一老者,年紀約莫要有七十,但看起來硬朗的很。

這又是哪位名人?方應物正琢磨時,那老者卻先自我介紹了,“老夫東山王惟道也,那不成器的王銓之祖父。”

王銓的祖父,另一個意思就是探花王鏊的祖父麼,方應物便上前見禮。聽說這王惟道也是個傳奇人物,連續幾十年狠抓族中子弟讀書,硬是培養出了王鏊這個探花。

王惟道對方應物說:“不肖子孫在外肆意妄言,抄襲詩詞,以致我家蒙羞,在此老夫愧疚了。”

“老先生言重了。”方應物道。又說了幾句話,王惟道便先走了。

王恕對方應物吩咐說:“明日老夫要在後花園辦一場公餘雅集,已經提前邀請了不少府內大族名流參加,你陪同老夫一起出席。”

方應物感到很意外,原來這兩天王恕沒顧得上騷擾他,原來是忙於此事,這可是大手筆!

他猜測道:“老大人打算趁這個機會,當衆與本府士紳名流說官民田均賦稅的事情麼?”

“不錯,明天就先與他們講了,探探口風。”王恕承認道,但卻面有憂色,“不過此事不易,估計很難說服,但總要試試看。”

他又對方應物囑咐道:“剛纔老夫請那王惟道幫腔,他倒是答應了,回頭你去王家拜訪一下,化解掉你和王銓的仇怨,給他們一個臺階下。”

方應物立即想到,東山王家乃是洞庭商幫裡有名的大族,王家生計其實是半耕半商,所以對田地賦稅的事情遠不如別的家族敏感,肯答應幫腔也是情有可原。

但是事情不會那麼簡單,任何騎牆派的最大特點就是隨風倒。方應物提醒道:“東山王家畢竟是本地人,如若其他各家拼死反對,東山王家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和本鄉人唱對臺戲。”

王恕沒說什麼,只是堅定地揮了揮手。方應物看得出來,即便以王恕的強硬個性,此時也壓力重重。

畢竟給貧民租種的官田減租、同時給多爲大戶所有的民田加稅,這是在大戶人家那裡虎口奪食的事情。雖然對大多數貧民是利好,不會被扣上“與民爭利”的大帽子,但也是阻力極大的。

但方應物轉念一想,所幸的是,此時開國剛一百年,政壇上的江南幫剛剛嶄露頭角,影響力還沒有達到歷史上明代中晚期的高度。

不然方應物敢斷定,就是十個王恕在這裡,也是難以迴天的。王朝末期的江南稅賦問題,是一個死結,無人能解。

但成化十四年這個時候,大明朝剛度過了躁動熱烈的青年期,蘇鬆地區最有前途的吳寬、王鏊還在翰林院養望;顧鼎臣、毛澄、徐階、申時行、王錫爵這些前後相續的大佬也還沒有出現在世人的視野中。江西幫、福建幫、浙江幫都比江南幫影響力大。

在這個時代,蘇州府文人給世人最大的印象僅僅是名士風流,是文化符號,而不是政治影響力。至於東林黨、復社這些興起於江南、直接影響國策的地域色彩濃厚的、有活力的社會團體更是連個影子都沒有。

有些事情,總是需要人去做的,方應物暗暗想道,他也要當一個憂國憂民好少年。

到了次日,巡撫行轅門前巷子車水馬龍,一時名流薈萃,堪稱盛會也。

畢竟宣德朝之後巡撫威權日重,面子還是很大的,接到邀請的一般都會前來,哪怕要從外縣趕一天路。

蘇州城以園林著稱,巡撫行轅的後花園就是一處造設精緻的園子,這次王恕口中的“公餘雅集”便就用了這地方。

除去僕役小廝,客人約莫二三十人,年紀多在中年以上。方應物看到有幾個面熟的,比如祝允明的岳父李應禎老先生,文徵明的父親文林大人,以及昨日才認識的王惟道老先生。

其餘在方應物眼裡都是陌生人,不過他提前看過名單,知道其中除了府城之外,還有太倉王家、吳江沈家和葉家、崑山歸家、常熟翁家等等十幾個家族的代表。

確實是一場雅集盛會,這纔是蘇州名流雲集的大場面,相比之下,望遠樓那集會只能算小兒輩胡鬧。

方應物是跟在王恕後面進來的,王老大人進了園子就對衆人拱拱手,便坐在了一處樹蔭底下的主座上。

衆人還過禮後,鬆鬆散散的坐在四周,旁邊一道人工小河蜿蜒而過,將這裡圈出了一方幽靜的小天地。

而方應物自己,則只有站在王恕後面充當侍立童子的份。他目光掃來掃去,發現不少客人背後都站着和他歲數差不多的少年人,甚至還有歲數更小的孩童。

方應物當即揣測道,這些少年人八成就是家族中的未來之星,特意帶出來見世面的罷?說不定哪個就是日後的大名人。

比如文林旁邊那位十來歲的小童子,方應物估計他有九成可能性是將來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

方應物正閒得胡亂猜測時,王恕作爲主人,先開了口,“本官自從到任蘇州以來,諸事繁多,始終不得空閒。諸君都是江南名賢,本官久仰大名,只恨不能識荊。今日總算偷得浮生半日閒,有幸請來諸君晤面,在此共賞春光,也不啻爲本官餘生之幸。”

衆客人這把歲數了,都是老場面,當即很有默契的高聲道:“謝過老中丞款待。”

王恕轉頭對方應物道:“老夫年歲已高,不免神思遲滯,你代老夫制詩一首歡迎嘉賓。”

方應物繞到王恕前面,作揖道:“謹遵命。”

衆人到了府城,不免會互相拜訪故舊,對巡撫行轅裡這個突然走紅的少年人都有所耳聞。號稱兩句殘詩壓姑蘇,一手詩詞功夫堪稱精湛,尤其受女流輩推崇追捧。

今天見此人要當衆賦詩,衆人不由得起了興趣,卻見他沉思片刻,然後才當衆吟誦道:

“水過吳淞數縣哭,今春最苦是農夫。茅舍薪茭官賦稅,田園沙礫古河渠。微波競走催租吏,積雨難通治粟車。府北炊煙多未起,朱門敢嘆食無魚。”

在座的盡是飽學之士,豈能聽不出這詩詞中的意思,說的就是最近本府北部的水災。最後還習慣性譏諷了一句“朱門敢嘆食無魚”,這是典型的詩人仇富毛病……

以他們的修養,不至於像花錢附庸風雅的販夫走卒那樣大罵煞風景。但聽到這首詩,他們心裡都十分明瞭,今天王巡撫將他們召集起來,必然是要宣講勸稅的。

之前他們曾聽過王巡撫要加民田稅的風聲,但一直不太確定。今天他旁邊這個小子上來就感慨災民艱苦,無異於正式開始對他們吹風。

王恕看似紋絲不動,但卻將衆人神態都掃落眼底。過了片刻,見沒有人說話,他又開口:“本官巡視災區,所到之處,破家者多是租種官田的貧民,情實可憐。長此以往,此類人大概越多,若不能安於業,自然便會隱患叢生,本官對此甚是憂慮。

究其根本,還是官田稅賦太高,常常半數所得都交了官租,所剩不足餬口。不過東南爲國家用度之源,稅額又不能少,所以本官意欲調和賦稅,升高民田之稅,所得富餘濟補官田貧民。”

王恕剛說明了自己的想法,衆人大都低頭不語,以沉默應對。

但較遠處有個老者大怒道:“聽說太祖怒蘇民附張士誠,故而以重賦懲之。如此是國家有負於江南百姓,而非江南百姓虧欠於國家!即便是民田,稅賦已經高出他鄉,巡撫還欲繼續敲剝乎?”

方應物心裡忍不住感嘆,時代真是不同了,這種話也敢公開說。若放在洪武、永樂年間,給他十個膽子也不敢如此發言,那真是會要人命的。

王恕正要說什麼,卻見方應物上前一步,站出來搶先對那老者喝道:“老先生可笑之極,市井之間無知小民的流言,老先生也敢堂而皇之當成依據麼?

你將這裡當成了什麼地方?這裡不是茶鋪酒樓,也不是街頭巷尾,在座的不是販夫走卒,而是鄉賢君子!那不上臺面的話,就不要張嘴了,不然只會令同席者蒙羞!”

視線被擋住的王恕不禁有幾分愕然,怎麼也沒想到這方應物膽氣如此之雄壯,居然敢站在這裡呵斥別人。雖然那老者說話很沒有水平,但總歸是老前輩。

在場內的其他那些來見世面的少年人,誰不是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相比之下,方應物實在特殊。

還是王恕老大人不熟悉方應物的原因,不然帶着方應物出席這種大集會,早肯定有風頭被搶的心理準備了。

更別說方應物被便宜外祖父扣留壓制了十來天,早就憋着股心思。

()

第48章 秦失其鹿第366章 襄王神女第568章 進宮之前(上)第668章 躺而論道第379章 西廠追債(上)第489章 文選司的死局第401章 餘波嫋嫋(上)第660章 此事真沒有完第115章 果然來了第375章 虧空(上)第476章 也鬼上身了?第161章 成了!第82章 作繭自縛第163章 冬至大朝喜事第279章 父將不父啊第638章 以毒攻毒第69章 發榜了第242章 難題第496章 攔路的讀書人第786章 早朝見聞第138章 先斬後奏第59章 不瘋魔不成活第573章 討價還價第687章 天下最大的冷竈第742章 接近的真相第672章 人不負我我不負人第148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206章 你說的不錯第38章 話不投機第101章 千里之外第530章 強搶“民女”事件(上)第704章 失控了(上)第464章 打不還手第98章 逼良爲娼第215章 方秀才居鄉傳說第712章 心理對抗(下)第228章 他有什麼好的?第654章 拖延症患者第455章 看不見的手第274章 吃錯藥了?第739章 三板斧(上)第271章 現實與史書第747章 遲暮第517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下)第265章 爲父只能幫你到這裡了第737章 三人成虎第462章 有緣再見第507章 民心惶惶第329章 躊躇滿志!第496章 攔路的讀書人第754章 夜審(上)第25章 紅袖添香晝讀書第362章 真相大白(下)第396章 超豪華陣容第432章 陽謀和陰謀第264章 任重道遠......(下)第139章 還來得及第583章 不好笑的笑話第538章 一步遲步步遲第764章 不成熟?第343章 鎮撫司(下)第776章 汪芷很忙第761章 是誰?是誰?第461章 前倨後恭第705章 失控了(下)第226章 能者無所不能第39章 方解元的八卦第331章 人約黃昏後第431章 淚灑三生月倚樓第287章 一地雞毛第793章 塵埃落定第601章 太后有旨第360章 廷審(下)第128章 君臣父子第290章 具有大明特色的戰鬥第638章 以毒攻毒第15章 功名之路第119章 古仁人之風也第326章 最終名次第129章 操碎了心第143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536章 王命旗牌的威力(上)第555章 生意服從於政治第265章 爲父只能幫你到這裡了第220章 真土豪第618章 不講理第422章 證人找到了......第68章 道試上的驚喜第126章 不能禽獸不如啊第164章 成化十五年開端第119章 古仁人之風也第204章 學霸詳解第687章 天下最大的冷竈第353章 宮中府中(上)第243章 有我沒他!第550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380章 西廠追債(下)三百二十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495章 差事難爲!第157章 方筆架
第48章 秦失其鹿第366章 襄王神女第568章 進宮之前(上)第668章 躺而論道第379章 西廠追債(上)第489章 文選司的死局第401章 餘波嫋嫋(上)第660章 此事真沒有完第115章 果然來了第375章 虧空(上)第476章 也鬼上身了?第161章 成了!第82章 作繭自縛第163章 冬至大朝喜事第279章 父將不父啊第638章 以毒攻毒第69章 發榜了第242章 難題第496章 攔路的讀書人第786章 早朝見聞第138章 先斬後奏第59章 不瘋魔不成活第573章 討價還價第687章 天下最大的冷竈第742章 接近的真相第672章 人不負我我不負人第148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206章 你說的不錯第38章 話不投機第101章 千里之外第530章 強搶“民女”事件(上)第704章 失控了(上)第464章 打不還手第98章 逼良爲娼第215章 方秀才居鄉傳說第712章 心理對抗(下)第228章 他有什麼好的?第654章 拖延症患者第455章 看不見的手第274章 吃錯藥了?第739章 三板斧(上)第271章 現實與史書第747章 遲暮第517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下)第265章 爲父只能幫你到這裡了第737章 三人成虎第462章 有緣再見第507章 民心惶惶第329章 躊躇滿志!第496章 攔路的讀書人第754章 夜審(上)第25章 紅袖添香晝讀書第362章 真相大白(下)第396章 超豪華陣容第432章 陽謀和陰謀第264章 任重道遠......(下)第139章 還來得及第583章 不好笑的笑話第538章 一步遲步步遲第764章 不成熟?第343章 鎮撫司(下)第776章 汪芷很忙第761章 是誰?是誰?第461章 前倨後恭第705章 失控了(下)第226章 能者無所不能第39章 方解元的八卦第331章 人約黃昏後第431章 淚灑三生月倚樓第287章 一地雞毛第793章 塵埃落定第601章 太后有旨第360章 廷審(下)第128章 君臣父子第290章 具有大明特色的戰鬥第638章 以毒攻毒第15章 功名之路第119章 古仁人之風也第326章 最終名次第129章 操碎了心第143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536章 王命旗牌的威力(上)第555章 生意服從於政治第265章 爲父只能幫你到這裡了第220章 真土豪第618章 不講理第422章 證人找到了......第68章 道試上的驚喜第126章 不能禽獸不如啊第164章 成化十五年開端第119章 古仁人之風也第204章 學霸詳解第687章 天下最大的冷竈第353章 宮中府中(上)第243章 有我沒他!第550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380章 西廠追債(下)三百二十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495章 差事難爲!第157章 方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