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光復第一戰

現在於孝天保證他們只要交出兵權,就既往不咎,而且還會給他們以厚撫,讓他們回家榮養,當一個富家翁,已經算是特別開恩了。

如果他們不抓住這個機會的話,恐怕等於孝天回頭解決了建奴之後,就不會再給他們開出這麼優厚的條件,到時候他們恐怕除了要交出兵權之外,連一個好下場都很難得到。

祖大壽迫於形勢,最終也只能服軟,接受了於孝天給他開出的條件,至於於孝天邀請他入兵部做事,他也選擇了婉拒,因爲他作爲一個外系之人,今後兵部肯定都是於孝天直系的手下,他即便是入兵部,估計也會受到排擠,絕難掌握多少權力,倒不如干脆現在就急流勇退,回家當個富家翁,不問世事的好。

現在他已經可以確定,大明已經不是以前的大明瞭,眼前的這個於孝天,纔是以後真正的主宰者,他是絕不容有任何軍將,在他的眼皮下面擁兵自重的,與其與他對抗,倒還不如老老實實聽命於他,可以落得一個好的結局。

於孝天說服了祖大壽之後,也鬆了一口氣,對於關寧軍,一直以來都是他的一塊心病,甚至於此次率兵出關之前,他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如果祖大壽等關寧諸將不肯聽命於他,交出兵權重編關寧軍的話,他甚至已經做好了準備,在收拾建奴之前,先把這幫關寧軍將給收拾掉,以解後顧之憂。

但是現在看來,他不用再擔心這個事情了,祖大壽是個很聰明的人,而且知道事情該怎麼做,還沒有自大到認爲憑藉他們關寧軍之力,可以和他於孝天對抗的程度,這次較爲爽快的答應了他的條件,那麼這對於以後他經略遼東,便是一個好事。

起碼免去了一場不必要的殺戮,可以讓關外少死不少人,這對於以後恢復遼東的生產,也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在這方面祖大壽這麼做,可以說是有功於社稷,有功於民族,於是於孝天起身對祖大壽深施一禮道:“於某多謝祖大帥如此開明,於某代整個遼東百姓,謝過祖大帥!

但是此事還不急於一時,一切可以等到我等聯手討滅建奴之後再說!此次於某親征遼東,還望祖大帥能不吝配合於某,一雪我大明數十年之辱!

如果這一次關寧軍能建立功勳,那麼於某此後可以重新考慮對於部分有功之人的安排!……”

祖大壽回到錦州城之中以後,立即將跟着他混的那些關寧諸將召集到了一起,將此次他和於孝天談判的結果告知了衆人。

衆人一聽頓時一片譁然,不同意的人大有人在,許多人當場就蹦了起來,咋呼着決不答應,甚至於有人當即就要回去點兵帶兵自立山頭去。

但是這些人的囂鬧很快被祖大壽一聲怒喝給壓制了下去,祖大壽冷眼掃了在場之人一遍,冷森森的對他們呵斥了一番,對他們陳明利害,把該說的又對他們說了一遍。

並且告訴這幫人,他已經同意了於孝天的提議,決定在此次於孝天討滅建奴之後,便第一個交出兵權,如果誰要是不肯就範,非要帶兵去自立山頭的話,他第一個不答應,誰這麼做就是跟他爲敵,就算是於孝天暫時不去理他們,他祖大壽也會率兵對其進行進剿。

聽了祖大壽這麼一說,這幫傢伙頓時都蔫兒了下來,心知事情恐怕已經是無法挽回,如果祖大壽不肯帶着他們鬧事的話,那麼僅憑着他們這些人自己下去胡鬧,估計完全沒有半絲勝算,這樣蹦出去跟於孝天作對,其實就是自己找死,而且估計於孝天也很樂意有人這麼跳出來,當出頭鳥!

現如今要是有人主動跳出去充當這個出頭鳥的話,無疑將是於孝天最希望看到的,他肯定會用雷霆手段將這些個出頭鳥給全部幹掉,這一點在場的這些關寧軍將們都不是傻子,肯定是沒人願意充當這個出頭鳥的,既然沒有人敢跳出去,那麼他們也就出了接受之外,再沒有任何辦法了。

祖大壽這纔算是徹底把這幫關寧諸將給按了下去,接下來又告訴他們,事情還有轉機,於孝天有言在先,如果這次他率軍對建奴進剿之中,他們這些關寧諸將願意全力配合,並且立下戰功的話,那麼事後可以重新考慮對他們的任用問題,但是如果有人想要趁着這個機會給他添亂的話,於孝天醜話也說到了前面,誅其九族絕無二話,必將他們舉家上下滿門連根拔起,絕不心慈手軟。

如此一手打一手拉的情況下,這些關寧諸將就算是不情不願,也只能接受眼下的這個事實,紛紛偃旗息鼓,表示願意聽祖大壽的吩咐,按照祖大壽的吩咐行事。

崇禎十五年八月初七,一場大明和建奴之間的最後對決終於在遼東上演了,於孝天率領三萬餘於家軍主力,從錦州出發,直撲大淩河。

一支早已在渤海灣之中待命的北方艦隊的船隊,隨即派出衆多小型船隻,直入大淩河口,協助於家軍主力強渡過了大淩河,直撲大淩河堡,也挑起了第二次大淩河堡之戰。

只是這一次攻守雙方卻交還了位置,建奴軍成了守方,明軍也就是於家軍卻成了攻方。

大淩河堡現如今也乃是建奴在遼東防禦關內明軍的第一道防線,所以這幾年來,被建奴大力經營,不斷的擴建加固,使得大淩河堡已經形成了完善的防禦體系。

而且皇太極把最信任的濟爾哈朗作爲主帥,放在了大淩河堡親自坐鎮,並且把重新擴編的鑲藍旗放在了大淩河堡一帶鎮守,和西面的義州相望守護,共同構築起了第一道對大明的防線。

於孝天沒有先取義州,而是直接督師強渡大淩河,先是以船隻上的火炮擊潰了北岸的建奴守軍,進而掩護幫助陸師強渡大淩河成功。

濟爾哈朗隨即率軍反撲,但是卻被於家軍成功阻住,在大淩河北岸站穩了腳跟。

濟爾哈朗見勢不妙,於家軍太過厲害,於是不敢再和於家軍在野外浪戰,率軍趕緊撤回了大淩河城之中,關閉城門作勢死守。

這時候建奴通過皇太極全力以赴的督造,現如今已經也鑄造出了不少紅夷大炮,雖然建奴所鑄紅夷大炮質量上遠差於於家軍所用的大炮,但是威力也不容小覷,單單是大淩河堡之中,就裝備了二十餘門大約十八磅左右的紅夷大炮。

另外建奴也打造了不少火繩槍,形制上和明軍所用的舊式鳥銃相仿,質量上還有所超出不少,濟爾哈朗試圖以這些火器和於家軍進行對抗。

於孝天領兵攻過大淩河之後,便兵圍了大淩河城,開始對大淩河堡發動了進攻。

大淩河堡之外的建奴兵馬,很快被於家軍騎兵肅清,剩下的建奴兵馬盡數退守大淩河堡之中,死守大淩河堡。

於孝天下令架炮對大淩河堡發動猛烈炮擊,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炮戰,在於家軍的新式炮兵面前,雖然建奴這兩年來極力打造火炮,但是卻還是完全被於家軍的炮火壓制。

三天激戰下來,大淩河堡之中的那些紅夷大炮幾乎盡數被於家軍大炮擊毀,濟爾哈朗大爲驚懼,於是遣城中鑲藍旗的騎兵出城逆襲於家軍,試圖以騎兵將城外於家軍的炮兵陣地摧毀。

但是他們的出擊立即也遭到了於家軍步兵和炮兵的猛烈打擊,一千多出城偷襲的騎兵,根本連於家軍炮兵陣地的邊都沒有摸到,便被打了個落花流水,剩下的殘兵敗將掉頭逃走,但是又遭到了於家軍剛剛組建不久的蒙古騎兵營的追殺。

結果一千多建奴騎兵,最終只有幾十個人逃回了大淩河堡之中,剩下的基本上被聚殲在了城外。

濟爾哈朗大爲驚懼,於是只得派人夜間潛出大淩河城,趕往義州求援,命令義州守軍前來救援大淩河城。

於孝天等的就是濟爾哈朗的這一招,當初皇太極率兵攻打大淩河堡,也是採用了圍城打援的辦法,包圍大淩河堡之後,接連敲掉了幾路前來救援大淩河堡的明軍,最終迫使鎮守大淩河堡的祖大壽第一次降清,也導致了一萬多關寧軍精銳最終投降了建奴,成爲了建奴的爪牙。

這一次於孝天以牙還牙,也採用了這個辦法,義州建奴兵將,聞令不敢不從,起三千兵馬出義州趕本大淩河城應援,但是半路上遭到了於家軍的強力阻擊,結果援軍根本無力衝破於家軍的防線,就被於家軍擊潰。

潰兵逃回義州城的時候,才發現這個時候連義州城也回不去了,原來於孝天這邊領兵攻打大淩河堡,那邊已經命令祖大壽率領兩萬關寧軍,偷襲義州。

等義州建奴守軍出城趕往大淩河堡的時候,祖大壽領兵出現在了義州城外,瞬間便把義州城包圍的如同鐵桶一般,開始不要命的攻打義州城。

這個時候義州城中僅剩下了不足兩千建奴守軍,加上部分民衆,就算是把所有旗丁都全部加上,也不過只有區區不到五千守軍。

而且義州城之中有不少漢人,並不願意爲建奴跟明軍拼命,在這樣的情況下,一部分漢兵故意放水,最終義州城終於被祖大壽麾下的關寧軍攻破。

第104章 出征基隆第121章 炮擊見威第129章 勵精圖治第265章 禮數不周第82章 正主第59章 疏漏第180章 還以顏色第128章 巡撫來了第82章 厲兵秣馬第32章 決戰3第195章 傾巢攻之第20章 各方反應第261章 點天燈第1章 南日水寨第181章 佈置第144章 混亂第55章 南日一式燧發步槍第96章 炮臺2第162章 軍服和狗牌第76章 殉爆第47章 重炮快船第33章 怒海狂濤第222章 交鋒1第110章 開誠佈公第49章 首惡受縛第147章 着手應對第53章 擴軍第107章 新秩序第171章 張虎有請第133章 死鬥2第267章 狗頭軍師的下場第23章 一分價錢一分貨第124章 孔有德的震驚第67章 耍賴第161章 總算見正主了第15章 殺雞儆猴第316章 火炮升級第17章 劉一刀來訪第147章 着手應對第98章 登陸第196章 血光迸濺第87章 直取老巢第47章 立堡第128章 巡撫來了第121章 連戰連捷第183章 暗夜第176章 意外的襲擊第34章 意外發現第98章 落難之人第93章 趁機勒索2第265章 禮數不周第240章 僵局第5章 暗中調動第82章 夜闖敵營第281章 猴版軍火第58章 知州求援第47章 收買人心2第194章 暗流2第162章 集結整訓第64章 懷柔第180章 還以顏色第175章 奉旨南下第177章 韋特的擔憂第134章 迎刃而解第54章 登州陷第264章 赴約第52章 殘酷的旖旎第189章 遼東商路第106章 事敗第125章 逼降第240章 荷蘭使團第267章 狗頭軍師的下場第106章 強攻雞籠灣第145章 選擇目標第18章 京觀第64章 崇禎的反思第212章 踐諾認主第130章 孔有德的對策第111章 限期建造第13章 絕境第217章 適者生存第69章 局勢危急第12章 放手一搏第128章 強權的好處第103章 關公戰秦瓊第265章 禮數不周第112章 越俎代庖第29章 釜底抽薪之計第26章 接火第176章 意外的襲擊第204章 出乎意料的鳥銃第177章 反於聯盟第60章 開始第182章 大亞灣會戰第21章 不甘認輸第172章 耍猴第72章 試槍第207章 損招1第53章 擴軍第34章 黃雀在後4
第104章 出征基隆第121章 炮擊見威第129章 勵精圖治第265章 禮數不周第82章 正主第59章 疏漏第180章 還以顏色第128章 巡撫來了第82章 厲兵秣馬第32章 決戰3第195章 傾巢攻之第20章 各方反應第261章 點天燈第1章 南日水寨第181章 佈置第144章 混亂第55章 南日一式燧發步槍第96章 炮臺2第162章 軍服和狗牌第76章 殉爆第47章 重炮快船第33章 怒海狂濤第222章 交鋒1第110章 開誠佈公第49章 首惡受縛第147章 着手應對第53章 擴軍第107章 新秩序第171章 張虎有請第133章 死鬥2第267章 狗頭軍師的下場第23章 一分價錢一分貨第124章 孔有德的震驚第67章 耍賴第161章 總算見正主了第15章 殺雞儆猴第316章 火炮升級第17章 劉一刀來訪第147章 着手應對第98章 登陸第196章 血光迸濺第87章 直取老巢第47章 立堡第128章 巡撫來了第121章 連戰連捷第183章 暗夜第176章 意外的襲擊第34章 意外發現第98章 落難之人第93章 趁機勒索2第265章 禮數不周第240章 僵局第5章 暗中調動第82章 夜闖敵營第281章 猴版軍火第58章 知州求援第47章 收買人心2第194章 暗流2第162章 集結整訓第64章 懷柔第180章 還以顏色第175章 奉旨南下第177章 韋特的擔憂第134章 迎刃而解第54章 登州陷第264章 赴約第52章 殘酷的旖旎第189章 遼東商路第106章 事敗第125章 逼降第240章 荷蘭使團第267章 狗頭軍師的下場第106章 強攻雞籠灣第145章 選擇目標第18章 京觀第64章 崇禎的反思第212章 踐諾認主第130章 孔有德的對策第111章 限期建造第13章 絕境第217章 適者生存第69章 局勢危急第12章 放手一搏第128章 強權的好處第103章 關公戰秦瓊第265章 禮數不周第112章 越俎代庖第29章 釜底抽薪之計第26章 接火第176章 意外的襲擊第204章 出乎意料的鳥銃第177章 反於聯盟第60章 開始第182章 大亞灣會戰第21章 不甘認輸第172章 耍猴第72章 試槍第207章 損招1第53章 擴軍第34章 黃雀在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