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未雨綢繆

但是新婚大喜的日子,總是要過完的,而且於孝天始終都繃着一根弦,使得他即便是在大婚期間,也沒法徹底安心下來。

所以當婚事剛剛結束,他便着手開始安排了幾件事情,雖說眼瞅着還有半個月就要過節了,可是他還是令黑頭帶了兩條船,另外帶上一個小隊的戰兵,令其出海,前往南日島正東方向,直抵臺灣島,令其率人探查臺灣島北部的地形以及當地的情況。

同時於孝天從島上選出一個曾經幹過畫工的人,對其進行了一番短訓,教他了一些繪製地圖的事情,令其跟隨黑頭一同前往臺灣島,根據他所見,繪製一些地圖和海圖,特別囑咐這傢伙,讓他務必將沿岸的地形繪製清楚,如果幹的好的話回來重重有賞。

臺灣島歷史上有很多稱謂,很早之前基本上都稱呼臺灣島爲流求或者琉球,明初的時候,也稱呼其爲東蕃,而有些海船在通過臺灣海峽的時候,以臺灣北部高山爲辨別航向的標記,因其如同雞籠一般,所以便稱之爲雞籠,這也是後來臺灣基隆得名的原因。

明中期的時候又有人稱呼臺灣爲大灣、大員、臺員,但是到了萬曆年間之後,因爲臺灣島“地形如彎弓、浮海如平臺”,所以漸漸的開始統一了臺灣島的名字,將其稱作了臺灣。

於孝天也是到了這裡之後,才逐步弄清楚了這些,臺灣這個名字已經爲世人所熟知,故此他也就不再多琢磨什麼了,直接也稱其爲臺灣島。

聽聞於孝天忽然間要派出這麼多人到臺灣島探查地形,海狼內部的頭目們立即便感覺到於孝天又有新的想法了。

聰明點的人馬上就感覺到,於孝天這是瞅上了臺灣島,似乎有意思想要未來、經營臺灣島,於是有人贊成有人反對,總之意見無法統一。

贊成的人眼光稍遠一些,覺得於孝天這是爲以後海狼的未來進行鋪墊,這麼做應該不是什麼壞事。

反對的人認爲臺灣島距離陸上有點遠,而且那裡瘴氣橫生,蚊蟲肆虐,島上還有土著生番,不是個人待的好地方,他們眼下佔了南日島這麼好的地方,根本犯不着跑那麼遠去,即便是以後跟官府翻臉,這海上的島多了去了,大不了他們換個地方,這麼一來他們做事也方便一些。

Wшw¸тt kдn¸¢ Ο

對於他這個決定,於孝天堅持自己的意見,並且爲了統一部下們的想法,他抽出一天的時間,在一塊黑木板上,用石灰畫了一幅福建沿海和臺灣的草圖,並且將部下們都召集到了議事堂之中。

於孝天嚴令與會之人把這次會議當成機密,未經准許之前,不得外泄這次會議的內容,暫時將這次他們商議的事情爛在肚子裡面。

於孝天當衆說出了他對未來的擔憂,雖然很多人認爲,南日島這個地方是個不錯的地方,現在他們也經營的很好,這一點於孝天認爲不妥。

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南日島雖好,但是卻距離陸上太近,而且這裡名義上還是大明轄地,只是因爲官府疏於管理,才至其現如今是這樣的情況。

以前之所以官府會對鯊魚幫用兵,也就是因爲這個原因,其實朝廷是不會坐視自己的轄地一直成爲飛地,這次紅毛人佔據澎湖,朝廷一意要將其逐離,不惜換將把南居益派來福建,主理驅逐紅毛人之事,其實就已經說明了朝廷的想法。

只是因爲目前爲止,他們海狼暫時還和地方官府維持了微妙的平衡關係,所以暫時兩下還相安無事,可是以後呢?

等朝廷對紅毛人用完了兵,一旦獲勝之後,說不定就會自信心膨脹,有些人就會挑事,要求收回南日島。

如此一來,除非他們有實力對抗洶涌而來的官軍,否則的話南日島終歸不會是一個久留之地。

所以於孝天以爲,與其等到那個時候,迫不得已捲鋪蓋走人,倒還不如未雨綢繆,先給自己找個更合適的安身立命之所。

放眼福建廣東沿海一帶,雖然島嶼星羅棋佈,數不勝數,可是真正適合他們待的島嶼並不是很多,太大的話招朝廷官府來剿,太小的話又格局太小,不適合他們發展實力。

而臺灣島情況則不同,雖然毗鄰大陸,可是卻一直以來沒有被大明正兒八經的納入到版圖之中,如果海狼能在臺灣島立足的話,那麼臺灣島有足夠的空間讓他們發展,另外臺灣島木材資源非常大,還有土地也非常肥沃,另外還有數不清的野物,像鹿皮之類的東西,都是很不錯的商品。

所以說臺灣島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只要他們能在那裡站穩腳跟,以後他們騰挪的空間也就變得非常之大了。

於孝天沒有說出今後大明的未來,大明到現在早已變成了一棟腐朽的大廈,已經到了風雨殘年的時候,用不了太久,大明就會在內外交困之中轟然坍塌,韃子將會入主中原,這件事也只有他這個穿越者才知道,即便是說出來恐怕也沒有人會相信。

總之於孝天從各個角度分析了他們海狼佔據臺灣島的好處,又闡明瞭目前他們的處境,最終他丟下手中小木棒,對手下衆人說道:“諸位!我們要目光放得遠一點,雖說臺灣島上瘴氣橫生蚊蟲肆虐不假,可是一旦站住腳的話,好處之大,也不是你們可以想象的!所以不管你們高興也罷,反對也罷,這件事我要來一次獨斷專行,雖然現在我還沒打算馬上大舉移至臺灣,可是這先期的準備卻不能免!

黑頭,這件事我交給你來辦,希望你幫我辦好,記住,你們這次去那裡,我不需要你們現在就去給我搶地盤,只要你們把臺灣島北部的情況給我打聽清楚,就是大功一件,具體到底我們去不去那裡,等你們回來之後再說!”

聽完了於孝天這篇長篇大論之後,下手的那些頭領們也都沉默了下去,於孝天已經把話說的非常清楚了,好處壞處都已經擺明了,仔細想想他們也覺得於孝天的話說的很有道理,特別是跟着於孝天時間長的人,覺得於孝天應該沒有錯,如果不是於孝天總是喜歡做長遠打算的話,他們也不至於現在能壯大到如此程度。

所以說其中有大部分人在聽完了於孝天這番話之後,都轉變了態度,轉而覺得應該支持於孝天這個決定,只有少數人還是覺得於孝天有點危言聳聽了,這麼做是窮折騰,實在是太不切實際了些。

而黑頭則屬於於孝天的鐵桿親信,於孝天的話對他來說,就是聖旨,天王老子也沒於孝天說話算數,既然於孝天讓他去,那麼他屁都不會放一個,就算是沒法在家過節,也無所謂,屁顛屁顛的接令,然後從戰兵營點了一個小隊,分乘兩條船立即出海,朝着東面駛去。

第182章 謀定而動第139章 孰強孰弱第123章 叛將授首第185章 計劃更動第149章 總攻登州1第179章 奇怪探子第245章 磕磕絆絆的計劃第266章 悲催的失敗者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90章 降服第193章 攔江鐵索第316章 火炮升級第130章 科舉改制第108章 單桅縱帆船第57章 夾生飯第115章 進退維谷第169章 褚彩老的特使2第205章 束手就擒第55章 衛生整頓第67章 施工準備第145章 正主登場第14章 輿論的力量第55章 衛生整頓第129章 推杯換盞第66章 意外驚喜第39章 天怒人怨第33章 囚徒第25章 服軟第82章 辯駁第20章 各方反應第310章 校閱1第39章 鐵範鑄炮第184章 接應來遲第175章 奉旨南下第105章 和西班牙人第一次交易第65章 調將第194章 各懷心思第85章 閻王爺第75章 忠良之臣第77章 偷襲奪炮第107章 討平福王第194章 各懷心思第137章 有恃無恐第113章 漁農稅第37章 起帆返航第70章 險勝第143章 鬱悶的鄭一官第8章 大撈好處第74章 意外收穫第227章 首日之戰的落幕第52章 殘酷的旖旎第120章 新船下水第156章 消息走露第240章 僵局第190章 一拍即合第21章 不甘認輸第264章 赴約第134章 抱殘守缺第26章 試炮2第52章 半步理論第204章 換地登陸第207章 三段擊第215章 亂炮齊發2第138章 皇子親征第238章 謀叛第279章 顏思齊來訪第304章 發動羣衆鬥地主第141章 飛剪船第18章 圖謀第148章 熊文燦來信第101章 朱大典的困局第10章 抗旨第143章 鬱悶的鄭一官第63章 強攻3第128章 強權的好處第234章 親自上陣第172章 天生仇日第139章 徵倭第176章 意外的襲擊第83章 良臣碩鼠第133章 致命一擊第242章 一籌莫展第50章 烏合之衆第249章 水壩和水輪機第14章 決死一拼第93章 盆滿鉢滿的戰爭紅利第80章 咬鉤第154章 進擊鄭一官第254章 悲憤交加第215章 亂炮齊發2第61章 糊塗之戰1第27章 獻策第7章 風頭不妙第26章 接火第46章 劉員外第41章 控兵之道第295章 土人輔兵第33章 囚徒第180章 還以顏色第4章 碰壁
第182章 謀定而動第139章 孰強孰弱第123章 叛將授首第185章 計劃更動第149章 總攻登州1第179章 奇怪探子第245章 磕磕絆絆的計劃第266章 悲催的失敗者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90章 降服第193章 攔江鐵索第316章 火炮升級第130章 科舉改制第108章 單桅縱帆船第57章 夾生飯第115章 進退維谷第169章 褚彩老的特使2第205章 束手就擒第55章 衛生整頓第67章 施工準備第145章 正主登場第14章 輿論的力量第55章 衛生整頓第129章 推杯換盞第66章 意外驚喜第39章 天怒人怨第33章 囚徒第25章 服軟第82章 辯駁第20章 各方反應第310章 校閱1第39章 鐵範鑄炮第184章 接應來遲第175章 奉旨南下第105章 和西班牙人第一次交易第65章 調將第194章 各懷心思第85章 閻王爺第75章 忠良之臣第77章 偷襲奪炮第107章 討平福王第194章 各懷心思第137章 有恃無恐第113章 漁農稅第37章 起帆返航第70章 險勝第143章 鬱悶的鄭一官第8章 大撈好處第74章 意外收穫第227章 首日之戰的落幕第52章 殘酷的旖旎第120章 新船下水第156章 消息走露第240章 僵局第190章 一拍即合第21章 不甘認輸第264章 赴約第134章 抱殘守缺第26章 試炮2第52章 半步理論第204章 換地登陸第207章 三段擊第215章 亂炮齊發2第138章 皇子親征第238章 謀叛第279章 顏思齊來訪第304章 發動羣衆鬥地主第141章 飛剪船第18章 圖謀第148章 熊文燦來信第101章 朱大典的困局第10章 抗旨第143章 鬱悶的鄭一官第63章 強攻3第128章 強權的好處第234章 親自上陣第172章 天生仇日第139章 徵倭第176章 意外的襲擊第83章 良臣碩鼠第133章 致命一擊第242章 一籌莫展第50章 烏合之衆第249章 水壩和水輪機第14章 決死一拼第93章 盆滿鉢滿的戰爭紅利第80章 咬鉤第154章 進擊鄭一官第254章 悲憤交加第215章 亂炮齊發2第61章 糊塗之戰1第27章 獻策第7章 風頭不妙第26章 接火第46章 劉員外第41章 控兵之道第295章 土人輔兵第33章 囚徒第180章 還以顏色第4章 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