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集體農莊

淡水城這個時候已經成爲了海狼的老巢,也成爲了海狼賴以爲生的大本營,而淡水城經過三年多海狼上下全力以赴的經營下來,這裡已經開墾出了極大面積的農田,當地生態環境也因爲大量拓耕開荒,地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如果幾年前來過這裡的人,現在再到這裡的話,恐怕是沒有人相信,這就是以前的淡水河了。

不單單是農田拓荒面積在不斷的擴大,移民到淡水河的人口數量,隨着這幾年海狼不斷的努力,也在不斷的激增,每一年都會有大量移民涌入到淡水一帶,被海狼安置在各個提前選定的居民點,漸漸的形成一個個新的移民村。

現在整個淡水一帶,光是移民村,就已經過百,而且按照於孝天的要求,這些移民村都是大村,每個村的人口數量,都必須要過千才行,其中有些最早的移民村,現在有的村落之中,人口已經達到了兩千人的規模。

除了移民村之外,於孝天還在天啓五年底的時候,對移民政策進行了一番調整,一改以前一家一戶分散安排的辦法,開始着手組建一種新型的集體農莊,也不再將土地一塊塊的分給移民供他們進行耕作了。

小門小戶分散式的耕種,雖然管理起來簡單一些,但是卻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於孝天希望推廣的大面積耕作,無法進行有效的推行。

而集體農莊則可以進行大地塊集中輪作,新移民也之中,也不再是以前的那種平民方式,而是在他們被運到淡水一帶以後,都跟海狼簽訂了賣身契,理論上他們都是於孝天的奴僕,但是實際上,這些人就是專業的農業工人。

這些移民被集中安置在農莊之中,由專人負責帶領他們,集體進行耕作,這樣可以將土地開墾成大塊的農田,集中進行耕作,並且按照標準化進行種植,並且可以使用一些簡易的大型畜力農業機械,對田地進行管理。

雖然這麼做會有一些弊端,可是在目前這個階段,土地實際上掌握在於孝天手中,要比切成小塊,將產權分給一家一戶要強得多,也更容易管理。

所以在目前階段,這樣做是利大於弊,至於以後會不會影響到生產力的發展,那就是以後的事情了,起碼在目前,有海狼強力的管制之下,還不會出現大的問題,加之於孝天帶着管民務的一些人,爲這種集體農莊制定了不少激勵和懲罰的措施,以制度來管理農莊的農民們,還是可以起到相當不錯的激勵作用。

以前海狼想要推廣一些良種農作物的時候,要對那些農戶們挨家挨戶做工作,但是農民們有天生的一種警惕心,對於不熟悉的農作物,他們不敢輕易嘗試種植,所以像一些選出來的農作物良種,想要推廣的時候很困難。

這也影響到了海狼在淡水的農業發展,畢竟這一帶大部分田地都是剛剛開墾出來的生地,要對土地進行養熟,這就需要採用一些有效的辦法,用各種農作物進行輪作,來改良土壤。

許多生地嚴重缺乏氮含量,雖然這時候沒人知道氮磷鉀都是什麼東西,可是有些經驗豐富的老農,卻還是知道,在土地裡面種植豆類作物,會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可是普通農戶很多人不理解,所以不知道用豆類來輪作,改良土壤肥力的事情,不願意按照海狼的安排對土地進行種植,以至於一些土地兩年下來,還養不熟,農作物產量很低。

而採用集體農莊制度,便可以很好的解決問題,上面決定種什麼,怎麼種,農莊的農民就按照上面吩咐去種,好不好反正不關他們的事,但是這麼一來,可以加快改良土壤費力。

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於孝天一直要求,要想辦法進行積肥,在沒有現代化肥的情況下,肥料對於農田的產量影響很大,而大部分農民,以前並不太重視積肥的問題,最多也就是揹着筐去撿一些牛糞,就算是不錯的農肥了。

但是實際上積肥卻有很多辦法,於孝天一直都關注着衛生問題,嚴格要求各村都建起公共廁所,並且早就開始推廣沼氣池,雖然沼氣利用率還不是很高,但是卻可以得到很不錯的腐熟的肥料。

另外沼氣池除了收集人糞尿的同時,還可以把一些生活中或者農業生產中產生出的爛菜葉、野草、樹葉等有機物投入到沼氣池之中,腐熟之後便可以變成很好的有機肥,灑在地裡面去,就是不錯的農業肥。

這麼一來,大大的改善了農村的環境,減少了疫病傳染爆發的威脅,還可以獲取到大量的農業肥。

另外農莊的推行,除了管理起來方便之外,海狼還組織了一支船隊,專門到各個島嶼上,去找尋鳥糞石或者鳥糞,在這個時代有些海島上,是海鳥的天堂,積年累月下來,積存了厚厚的鳥糞,這些鳥糞和鳥糞石之中,富氮磷鉀,是極好的肥料,在沒有現代化肥之前,用這種鳥糞來肥田,已經是最好的辦法了。

可是即便是這樣,採集到的鳥糞和鳥糞石,也遠不夠用,所以只能先緊着海狼自有的農莊的農田使用,一家一戶是沒可能都給這樣的東西的。

整體上來說,隨着移民數量越來越多,整個淡水一帶的移民數量,在天啓七年初的時候,已經達到了十六七萬人了,這樣的人口幾乎達到了陸上一個下等小縣的人口數量,使得海狼已經可以牢牢的在這裡站穩腳跟了。

至於原來這一帶的那些土著們,隨着海狼的實力越來越強,也拿這些外來人沒有辦法了,他們之中一些部落雖然也曾經試圖反抗,將這些外來人趕出這些屬於他們的土地上去,採取偷襲,暗殺,獵頭等等辦法,試圖阻嚇這些外來人。

可是他們的行動往往馬上便會招致海狼的凜冽報復,海狼的步兵會立即帶着土著輔兵,進入山林之中,找到犯事的土著部落,要麼將其一掃而空,反抗的殺無赦,投降的活着的便帶出山林,丟到農場活着勞役營之中幹活,美其名曰勞動改造,將其逐步融入到移民之中。

其實土著們一旦習慣了移民的“現代”生活之後,便發現這樣的生活,其實比他們在山林之中,靠着漁獵來生存更舒服一些,大部分土著在經過一兩年適應之後,也都不願意再回到山林之中,繼續過那種茹毛飲血的曰子了。

如此一來,在海狼的強力震懾之下,周邊的大量土著也都知道了海狼的厲害,不太敢繼續招惹移民,漸漸的治安形勢也就好轉了很多。

而且海狼也並不是在一味的對土著們用強,於孝天深知,單靠着刀槍,是無法獲得和平的,一味的用強,最終只能買下更深的仇恨,所以必須要示之以好,讓他們可以感受到,海狼在這裡,不只是侵入者的身份,海狼還能給他們帶來很多幫助。

起碼海狼主動聯絡這些周邊的土著,先是小恩小惠的贈送他們一些生活用品,然後從他們手中換取一些獵獲的皮張,如此一來,時間長了之後,土人部落也發現,他們的生活漸漸的離不開了這些外來人,從外來人手中,他們可以獲得到以前從未見到過的很多好東西,小到針頭線腦,大到砍柴刀農具還有鐵鍋、菜刀、瓷器、布料等物,他們發現這些外來人帶來的東西都很好用,一旦習慣了之後,現在讓他們不用這些東西,他們自己都受不了。

所以一手軟一手硬,胡蘿蔔加大棒的辦法,漸漸的也震懾住了周邊的那些土著部落,使得這一年來,周邊移民村遭遇土著襲擊的事件曰益減少,這也無形中減少了這邊的守禦壓力,使得拓荒的速度越來越快。

不過現在海狼還是遇上了一些問題,畢竟淡水這一帶不是平原地帶,平地可耕地面積並不是非常大,多是山坡地雖然可以拓荒,但是卻不利於灌溉,特別是水田方面,無法做到大面積種植水稻。

而南方人多習慣吃稻米,旱田太多,便只能多鍾其它旱地作物,對於農業結構上來說,也不是很好,特別是可以賺取大量利潤的蔗糖業,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而蔗糖在這個時代,也是最爲緊俏的一種貿易物資,歐洲人從大明大量的購入蔗糖,然後轉運到歐洲,成爲相當賺錢的買賣,而歐洲人喜歡吃糖,不管是喝茶,還是剛剛開始流行起來的咖啡,都喜歡放很多糖,故此對蔗糖需求量非常大。

這麼一個產業,海狼當然也想要做,但是淡水這邊,一是土地不是很理想,二是氣候也不是非常理想,淡水地處臺灣最北部一帶,在這個小冰川時期冬季氣溫還是相當冷的,全年積溫不足,並不是非常理想的甘蔗種植地。

這些因素都限制了海狼在這一帶的拓墾和農業發展,故此最理想的地方,還是應該在臺灣南部或者中部,但是現在笨港一帶顏思齊已經先一步佔據,而於孝天以前對自己發展的速度信心不足,不想和荷蘭人太靠近,所以選擇了淡水河一帶。

可是他自己也沒有想到,他的實力擴增的會如此之快,現在的他已經不怕荷蘭人了,但是佔領嘉南平原的好機會,卻已經錯失了。

第32章 人口和農業第28章 肅清戰場第150章 狗屎運第60章 鄭一官的目的第46章 玻璃鏡第93章 鐵匠張第126章 閉門不戰第145章 大結局1第243章 租借議案第155章 消化戰果第13章 各路反應第43章 試炮1第98章 悍賊授首第44章 試炮2第291章 風雨雞籠灣第110章 粒狀火藥第60章 水利第238章 司令官閣下第211章 兵發圍頭灣第109章 愧疚第269章 不完滿的覆命第199章 崇禎的樂觀第283章 責任第239章 親赴淡水第119章 成交第102章 封鎖第64章 崇禎的反思第273章 熊文燦的小動作第48章 討伐檄文第127章 人比人氣死人第46章 痛下殺手第31章 決戰2第197章 甕中捉鱉第135章 善後第127章 刁難第174章 毀屍滅跡死不認賬第116章 開臺王第136章 送禮第18章 圖謀第174章 震怒第111章 誓師出關第244章 沉悶的航渡第155章 各回各家第141章 臨時出動第104章 出征基隆第177章 反於聯盟第21章 送給建奴的一個個驚喜第300章 新巡撫第275章 最後通牒第18章 顏思齊的求援第214章 排場第105章 來也無往非禮也第5章 扮豬吃老虎第39章 鐵範鑄炮第39章 逼上梁山第198章 各有算計第167章 誤會第249章 水壩和水輪機第226章 羅田村第188章 伏擊第254章 悲憤交加第150章 狗屎運第50章 烏合之衆第171章 日本貿易航線第44章 參謀部第60章 鄭一官的目的第165章 窮書生2第195章 旅順堡第224章 停戰條件第120章 護航第153章 恩賜第150章 以夷制盜2第12章 軍令狀第272章 利益交換第130章 銅皮第14章 你可知罪第33章 怒海狂濤第33章 黃雀在後2第98章 登陸第53章 打賭第214章 亂炮齊發1第74章 意外收穫第145章 撈到一條大魚第130章 坐擁寶山第112章 踐諾第68章 海狼出獵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134章 內閣第64章 懷柔第149章 火攻第114章 拉一家打一家第250章 水泥第118章 踏陣第195章 傾巢攻之第4章 天子駕崩第134章 迎刃而解第93章 盆滿鉢滿的戰爭紅利第17章 血海狂鯊第115章 進退維谷第108章 單桅縱帆船
第32章 人口和農業第28章 肅清戰場第150章 狗屎運第60章 鄭一官的目的第46章 玻璃鏡第93章 鐵匠張第126章 閉門不戰第145章 大結局1第243章 租借議案第155章 消化戰果第13章 各路反應第43章 試炮1第98章 悍賊授首第44章 試炮2第291章 風雨雞籠灣第110章 粒狀火藥第60章 水利第238章 司令官閣下第211章 兵發圍頭灣第109章 愧疚第269章 不完滿的覆命第199章 崇禎的樂觀第283章 責任第239章 親赴淡水第119章 成交第102章 封鎖第64章 崇禎的反思第273章 熊文燦的小動作第48章 討伐檄文第127章 人比人氣死人第46章 痛下殺手第31章 決戰2第197章 甕中捉鱉第135章 善後第127章 刁難第174章 毀屍滅跡死不認賬第116章 開臺王第136章 送禮第18章 圖謀第174章 震怒第111章 誓師出關第244章 沉悶的航渡第155章 各回各家第141章 臨時出動第104章 出征基隆第177章 反於聯盟第21章 送給建奴的一個個驚喜第300章 新巡撫第275章 最後通牒第18章 顏思齊的求援第214章 排場第105章 來也無往非禮也第5章 扮豬吃老虎第39章 鐵範鑄炮第39章 逼上梁山第198章 各有算計第167章 誤會第249章 水壩和水輪機第226章 羅田村第188章 伏擊第254章 悲憤交加第150章 狗屎運第50章 烏合之衆第171章 日本貿易航線第44章 參謀部第60章 鄭一官的目的第165章 窮書生2第195章 旅順堡第224章 停戰條件第120章 護航第153章 恩賜第150章 以夷制盜2第12章 軍令狀第272章 利益交換第130章 銅皮第14章 你可知罪第33章 怒海狂濤第33章 黃雀在後2第98章 登陸第53章 打賭第214章 亂炮齊發1第74章 意外收穫第145章 撈到一條大魚第130章 坐擁寶山第112章 踐諾第68章 海狼出獵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134章 內閣第64章 懷柔第149章 火攻第114章 拉一家打一家第250章 水泥第118章 踏陣第195章 傾巢攻之第4章 天子駕崩第134章 迎刃而解第93章 盆滿鉢滿的戰爭紅利第17章 血海狂鯊第115章 進退維谷第108章 單桅縱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