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自請剿匪

於是熊文燦只得調張嘉策率部前往延平府對這夥自稱黑鬍子的山賊進行進剿,這夥黑鬍子爲首的掌盤子的姓胡,具體名字不清楚,年紀大概三四十歲,據說是汀州府人士,孔武有力,上馬能提槍,下馬可挽弓,有百人敵之稱。

原本黑鬍子只是汀州府境內活動的一小股山賊,但是天啓七年之後,隨着延平府鎮軍被海狼一舉吃掉,使得延平府境內官軍實力極度空虛,於是黑鬍子便率部進入了延平府境內,大肆行掠,裹挾百姓入夥,同時還兼併掉了延平府境內數股山賊。

如此一來黑鬍子便實力急速擴張,天啓七年下半年的時候,手下已經擁有嘍囉近萬人之多,控制了大塊區域,幾十萬百姓都在他的控制範圍之內,相當囂張。

實力增強之後,黑鬍子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小心謹慎了,往往聚集大量手下,攻寨克堡,大肆在汀州府和延平府境內行掠,幾乎無人能敵。

延平府知府和汀州知府好不容易調集了兩千官軍,還徵調了大量的鄉勇團練對黑鬍子發動進剿,結果派去領兵的守備,卻大意之下,率軍鑽入了黑鬍子的伏擊圈之中,當他們進入伏擊圈之後,黑鬍子率衆四起,一通衝殺,居然無意中、將這個守備當場擊殺。

這麼一來官軍羣龍無首,更是無法抵抗,大批官軍當場被殺,不少鄉勇團練以及官軍投降了黑鬍子,黑鬍子獲勝之後,率衆連克永安縣境內八村七堡,殺的當地人頭滾滾,劫走大量人口財貨,並且在十一月底的時候,還率衆直抵永安縣城下,雖然並未攻打縣城,但是卻在縣城外面好一陣子耀武揚威。

他們把附近抓來的一些有錢人拉到城下當衆斬首,並且就在城外糟蹋女人,脫了褲子對着縣城撒尿,極盡侮辱之事,搞得永安縣城內的人們無不驚恐萬分。

熊文燦聞之實在是忍無可忍,於是只好招總兵謝隆儀和副總兵張嘉策商議如何處置,最終決定派張嘉策率領從福州和興化府以及延平府本地官兵共四千餘人,加上各地徵調的三千團練鄉勇,入延平府對黑鬍子進行清剿。

張嘉策不情不願的受命,磨磨蹭蹭了兩個月之後,直到過了年朝廷改元崇禎之後的二月初,才率部上路趕往延平府。

可是當張嘉策率部進入延平府,整整走了一個月才兵抵永安縣城,張嘉策所率官軍軍紀敗壞,沿途比起山賊還要兇殘,明目張膽的對經過區域的百姓進行大肆搶掠。

可是等張嘉策到了永安縣城之後,卻進入縣城之中裹足不前,下令吞併於永安縣城周邊,名曰防備山賊入犯縣城。

要是黑鬍子有本事能攻下永安縣城的話,他哪兒還會等到現在張嘉策大軍抵達之後再來打縣城呀!??呀!年前他恐怕就把永安縣城給拿下了。

張嘉策率部駐紮在永安縣城,不斷的向永安縣索取各種糧餉物資,要當地鄉紳百姓助餉助戰,搞得永安縣更是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永安縣知縣怒極之下,派人趕往福州找熊文燦投告。

熊文燦得知消息,立即派人前往軍中對張嘉策進行申斥,令其在一個月之內必須要將黑鬍子擒拿歸案。

張嘉策被熊文燦這通呵斥之後,不敢再拖延下去,於是這才領兵開始進山對黑鬍子進行清剿。

可是一個月下來,卻根本沒有找到黑鬍子的主力,倒是平白殺了不少百姓,砍了不少人頭,殺良冒功,來糊弄熊文燦。

熊文燦氣的沒轍,再次派人前去對張嘉策進行申斥,威脅如果張嘉策再不認真進剿,那麼便啓奏朝廷,將其逮問。

張嘉策這才無奈之下,動了真格的,帶兵在大山之中到處亂轉,試圖找到黑鬍子與之決戰。

可是黑鬍子好像不是個莽夫,始終不跟張嘉策主力對戰,化整爲零藏於山中,迫使張嘉策只得分兵對其進剿。

不分兵還好,這一分兵卻正中黑鬍子下懷,黑鬍子集中了七千多手下部衆,分兵兩路,一路牽制張嘉策的中軍,另一路在他親率之下,攻打張嘉策派出的一支兵馬,最終張嘉策再次大敗虧輸,只帶了一千餘官兵,兵敗逃回了永安縣城,躲入縣城之中不敢出來。

消息傳到福州巡撫衙門,把熊文燦氣的差點得了心臟病,血壓起碼升高二三十汞柱,怒斥張嘉策無能,下令將張嘉策抓起來押往福州城受審。

可是就算是抓了張嘉策,這件事也必須要解決,畢竟這是一場大敗仗,少不了要上奏朝廷,對於熊文燦來說,這可是一個天大的污點,熊文燦急於立功贖罪,於是將福建諸將招致福州城中巡撫衙門議事。

當熊文燦問及誰能剿滅黑鬍子的時候,衆將一個個都來了個烏龜大縮脖,誰都不肯這個時候跳出來接這個燙手的芋頭。

因爲張嘉策的下場,那些福建軍將們免不了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覺,另外加上近期熊文燦一屁股坐歪,處處都照顧於孝天,早已引起了這些福建本地的軍將們的不滿。

於是最終有人酸溜溜的提議,說眼下既然張嘉策都不行,那麼也只有於參將於大將軍應該可以了。

有人這麼一提,馬上便得到了衆多軍將的支持,紛紛舉薦要熊文燦派於孝天率部去解決黑鬍子的這個麻煩。

於孝天本來是海防參將,主要負責的是沿海一帶的剿匪,另外負責駐防泉州一帶,主持泉州府一帶軍務,這種事情本來是輪不着讓他出頭的。

可是因爲於孝天和熊文燦這大半年來狼狽爲奸,拿了不少好處,頓時便成了衆矢之的,熊文燦本來有些爲難,覺得逼着於孝天去不太合適,可是就連謝隆儀還有布政使司以及按察使司的官員也都紛紛提議,要於孝天領兵出戰。

於孝天當然也在場,一直都很低調的沒有開口說話,現在看到衆將把他當成凱子,要他來接着燙手的芋頭,當然明白這幫傢伙心裡面琢磨什麼,這幫所謂的同僚們,其實是在將熊文燦的軍。

你熊文燦不是處處都照顧這於賊嗎?現在麻煩來了,你總不能讓於賊站在旱地上看熱鬧吧!便宜既然都讓姓於的給佔了,那麼也該姓於的出點力了吧!這次他於孝天要是能剿滅黑鬍子的話,一切還都好說,要是連他於孝天也吃敗仗的話,看你以後還怎麼有臉把這姓於的視作左膀右臂。

於孝天一直冷眼看着衆人七嘴八舌的給他下眼藥,起初始終沒有出聲,但是當看到熊文燦面露難色之後,他終於越衆而出,抱拳對熊文燦說道:“既然諸位如此看得起末將,那麼末將願意領兵前往延平府剿滅這黑鬍子!”

熊文燦看到於孝天主動請纓出戰,這心裡面纔算是好受多了,心道到底還是於孝天懂事,這個時候主動給他解圍,但是考慮到於孝天乃是海上起家,不知道他手頭的步軍是否善於在山中作戰,生怕於孝天這一次也步了張嘉策等人的後塵,那樣的話就算是他有心想保於孝天,恐怕也會招致衆多官員的彈劾。

於是他對於孝天問道:“於將軍,既然你主動請纓,那麼我來問你,你可有把握將黑鬍子拿下嗎?”

於孝天淡然一笑,挺胸抱拳朗聲說道:“請撫臺大人放心!末將雖然不敢說有十成把握,但是既然此事已經到了如此地步,末將豈能坐視不管?起碼七八成把握還是有的!”

熊文燦聽罷之後,感到放心了一些,雖然他對於孝天手中步軍的實際戰力如何,並不是很清楚,但是也曾經聽聞過不少人說起過,於孝天手下不管是水師還是步軍,都相當精銳,絕對是一些悍兵。

而且於孝天雖然年輕,但是也並非那種喜歡說大話之人,既然他說有七八分把握,那麼這次應該差不多,最不濟也不至於像張嘉策那樣落得一個大敗的下場。

於是熊文燦正待答應讓於孝天領兵出戰,但是一旁謝隆儀卻站起身來,對於孝天問道:“那麼本帥問一下於將軍,這一次你率軍前往延平府,不知道要帶多少兵馬?”

於孝天聽罷之後,知道謝隆儀這是要先搞清楚他準備動用多少兵力,太多的話謝隆儀肯定是不幹的,現如今福建也確實抽不出太多的兵力給他統帶,前往延平府去剿賊。

於是他笑着對謝隆儀豎起了兩根手指道:“這個數就可以了!”

謝隆儀臉色一變,立即搖頭道:“兩萬?不成!現如今恐怕我們很難調集出兩萬兵力,哪怕只是一萬兵力,我們也拿不出來!”

熊文燦一聽,也皺起眉頭,不禁對於孝天有點不喜,覺得於孝天這次請纓出戰,其實是故意出難題給他,讓他知難而退。

但是沒想到於孝天搖頭道:“非也!謝軍門誤會了!末將的意思是隻需要兩千兵將足矣!”

謝隆儀兩眼的瞳孔一縮,立即大聲說道:“兩千?於將軍,軍中無戲言!這可是在巡撫衙門,你莫要亂說話!否則的話撫臺大人豈能饒你!”

(月票!)

第40章 從長計議第120章 兩路夾擊第15章 殺雞儆猴第135章 兵發馬尼拉第18章 顏思齊的求援第109章 棄城而逃第194章 暗流2第114章 工商業第6章 唯一的溫暖第280章 販奴第297章 清除行動1第256章 地條鋼第139章 逞威第90章 局勢轉變第167章 跋扈第252章 福建局勢的走向第299章 意外收穫第53章 牢騷第90章 局勢轉變第30章 螳螂捕蟬4第185章 白吃白第114章 踢到鐵板第100章 怒髮衝冠第84章 天下大勢第116章 包餃子第16章 悶聲發大財第161章 特戰隊第162章 目標出現第105章 兵站第65章 調將第231章 直入晉江第97章 嗤之以鼻第143章 圍攻第18章 緩戰第185章 白吃白第66章 逼上門去第195章 旅順堡第39章 鐵範鑄炮第199章 堅壁清野第114章 態度曖昧第266章 悲催的失敗者第90章 降服第141章 萊州解圍第217章 四面開花第34章 黃雀在後3第51章 天津衛之戰第50章 人販子第120章 新船下水第234章 親自上陣第49章 清君側第112章 新任知州第61章 糊塗之戰1第32章 黃雀在後第13章 新的規章第204章 激戰第225章 延平官軍第26章 試炮2第205章 正面擊潰第156章 消息走露第105章 兵站第94章 落井下石第22章 圖窮匕見2第24章 一籌莫展第109章 整軍第63章 淡水醫館的小白鼠第297章 清除行動1第22章 驗貨第167章 誤會第89章 改稱基隆第33章 黃雀在後2第112章 新任知州第63章 棄島第24章 開箱驗貨第259章 撫第14章 決死一拼第124章 下一站淡水河第89章 砍瓜切菜第212章 踐諾認主第30章 戰兵的第一次露面第4章 碰壁第82章 正主第81章 靶場試炮第57章 親赴臺灣第158章 東山島第181章 佈置第33章 囚徒第73章 硝石之困第99章 以夷制夷第118章 燧發手槍第257章 頭大如斗的熊撫臺第101章 朱大典的困局第226章 意外的成功第113章 曙光第111章 限期建造第97章 一路敲詐第234章 親自上陣第82章 辯駁第292章 臺灣局勢第64章 金銀島第151章 招募
第40章 從長計議第120章 兩路夾擊第15章 殺雞儆猴第135章 兵發馬尼拉第18章 顏思齊的求援第109章 棄城而逃第194章 暗流2第114章 工商業第6章 唯一的溫暖第280章 販奴第297章 清除行動1第256章 地條鋼第139章 逞威第90章 局勢轉變第167章 跋扈第252章 福建局勢的走向第299章 意外收穫第53章 牢騷第90章 局勢轉變第30章 螳螂捕蟬4第185章 白吃白第114章 踢到鐵板第100章 怒髮衝冠第84章 天下大勢第116章 包餃子第16章 悶聲發大財第161章 特戰隊第162章 目標出現第105章 兵站第65章 調將第231章 直入晉江第97章 嗤之以鼻第143章 圍攻第18章 緩戰第185章 白吃白第66章 逼上門去第195章 旅順堡第39章 鐵範鑄炮第199章 堅壁清野第114章 態度曖昧第266章 悲催的失敗者第90章 降服第141章 萊州解圍第217章 四面開花第34章 黃雀在後3第51章 天津衛之戰第50章 人販子第120章 新船下水第234章 親自上陣第49章 清君側第112章 新任知州第61章 糊塗之戰1第32章 黃雀在後第13章 新的規章第204章 激戰第225章 延平官軍第26章 試炮2第205章 正面擊潰第156章 消息走露第105章 兵站第94章 落井下石第22章 圖窮匕見2第24章 一籌莫展第109章 整軍第63章 淡水醫館的小白鼠第297章 清除行動1第22章 驗貨第167章 誤會第89章 改稱基隆第33章 黃雀在後2第112章 新任知州第63章 棄島第24章 開箱驗貨第259章 撫第14章 決死一拼第124章 下一站淡水河第89章 砍瓜切菜第212章 踐諾認主第30章 戰兵的第一次露面第4章 碰壁第82章 正主第81章 靶場試炮第57章 親赴臺灣第158章 東山島第181章 佈置第33章 囚徒第73章 硝石之困第99章 以夷制夷第118章 燧發手槍第257章 頭大如斗的熊撫臺第101章 朱大典的困局第226章 意外的成功第113章 曙光第111章 限期建造第97章 一路敲詐第234章 親自上陣第82章 辯駁第292章 臺灣局勢第64章 金銀島第151章 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