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建奴的小動作

朱由檢的話,讓大家感覺到了皺眉。

開始紛紛對朱由檢的話進行猜測起來。

不過作爲戶部的尚書,他自然是知曉的,畢竟他纔在年前的時候見過兩湖的鹽商,所以他明白很多。

鹽商們的意思也正是找個機會向皇帝進言而已。

於是戶部尚書往出一走,開口就道:“陛下,鹽稅之利自然是國家重中之重,然,國家精英食鹽,以鹽引交易到鹽商,讓他們代爲分銷全國,而鹽商則出錢出力爲國效勞。這本事好事,爲國家解決了很多的問題,但是,私鹽盛行,鹽丁人少,地方衙門管控不力,導致每年收入越來越少。”

“愛卿可有建議?”

“臣以爲,當可打壓私鹽,尤其是地方守衛軍戶參與,抓到私鹽販子進行處罰獎勵抓捕人員,如此私鹽減少,大家都買官鹽,朝廷也就能夠多收鹽稅,那些有鹽引的商人也就能夠爲朝廷提供更多的服務,在另一方面也算是給朝廷增加稅收了。”

朱由檢聽着戶部尚書的奏報。

其實,這人說的也是對的。

鹽鐵本就是官營的。

只是因爲人手不足,沒有那麼多的能力把鹽販運到地方,所以也就導致了只能是讓這些鹽商們爲朝廷服務,然後朝廷賣出鹽引,有了鹽引,鹽商們就能夠轉運去賣鹽了。

賣鹽的利潤那麼巨大,商稅又低的可憐,所以說最終賺錢的還是商人,而國家卻根本就沒有。

“看來要通過其他的手段來打壓這些商人們的鹽價,而且官鹽的價格降低纔可。”

官鹽的價格不是朝廷控制的,而是商人。

有些地方鹽價貴,有些地方鹽價低。

這也就導致了,商人握住了主動權。

朱由檢這樣的想着。

他倒是想要把鹽拿回來,然後利用驛站的便利進行四處的販運,但是這觸動的利益太大,尤其是大明的戶部收入。

如果這些鹽商不在爲大明進行運輸和提供鹽稅,那麼大明要投入更多的錢去做事,如此開銷增大,大明的戶部就要入不敷出了。

到那個時候可是真的危險。

所以此刻的朱由檢纔有用鹽價來打壓這些商人,讓他們感覺到無利可圖,然後再把販賣鹽的權利放出來,那麼朱由檢就能夠徹底的掌控大明的鹽。

民以食爲天。

鹽又是後廚利器。

沒有鹽,飯沒味,人沒力。

而在這個時候,朱由檢覺得自己似乎應該從這一方面發力了。

“下朝後,回去了就試一下易物商店能不能夠兌換碘鹽。”

朱由檢打定了這個主意。

然後繼續的上朝聽着百官的奏事。

大明最近的事情很不好。

但是朱由檢在決定拿出來錢糧來進行賑災之後,那些鬧旱災的地方也逐漸的是得到了平息,所以大家也是感覺到了很大的輕鬆。

現在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在遼東。

建奴人似乎有所異動。

這個異動,在年初的時候就已經是有人提到了。

當時朱由檢還和朝中的大臣們進行了一番對話,當時大家都是小心翼翼的。

誰知道已經是過去了好幾個月,一點的動靜都沒有。

在遼東那邊都開始春種的時候,卻又有人傳說有動靜,這就不得不讓人想,這些建奴人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難道他們就不怕今年錯過了春種,冬天的時候沒有糧食過冬嗎?

朱由檢想到這,很快就想到,崇禎二年的時候,建奴人會從宣府鎮長驅直入,然後殺到京城。

當然這是歷史事件。

現在因爲自己到大明的原因,所以最終的結果會是如何還不確定。

但是也不能夠掉以輕心。

早朝結束,朱由檢先到了乾清宮,然後聽取魏忠賢的彙報。

魏忠賢的彙報自然是昨日京營守城的事情,這一名副千戶落上了失職的罪責,並沒有查出來他有勾結外官的線索。

如此,朱由檢也就放心不少,不過還是讓自己任命的那些人對京營進行一番詳細的調查,嚴禁武人和文官有聯動。

這件事情,朱由檢之所以看中,那就是他不想自己皇兄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現在的自己雖然說是大權在握,但是也要防備小人。

如果運氣差,馬失前蹄了。

那麼自己所建立的一切很快就會被推翻。

哪怕是現在的自己還沒有子嗣,沒有幼皇帝繼位,但是他們會從自己的兄弟們中選擇一個。

到時候那些兄弟們什麼也不懂,成爲了新皇帝,恐怕大明距離亡國會更近。

朱由檢這樣想着,然後就讓王承恩去傳鄭芝龍。

這個人,自己是要用的。

但是前提,那就是讓鄭芝龍對自己完全的忠心,不然的話,朱由檢是不會用的。

王承恩出去之後,朱由檢則開始查看易物商店。

【易物商店:當前可交易的物品有冰凍蝦尾(60/斤),茶磚(20/斤),貓糧(8/斤)當前擁有的易物值:145億0945萬2398點】

易物商店打開之後,更新的東西很簡單。

也沒有什麼價值。

朱由檢沒有去在這些東西上進行過多的思考,而是快速的打開了搜索功能。

“搜索家用碘鹽!”

朱由檢的速度很快,目的就是打算要重新的擁有一個商品,然後進行制霸整個大明的鹽業,以後他的碘鹽都將會是最便宜的最好的,人人都能夠吃的起的雪花鹽。

【易物商店:當前可交易的物品有食用鹽(含碘)(2/斤)冰凍蝦尾(60/斤),茶磚(20/斤),貓糧(8/斤)當前擁有的易物值:145億0945萬2398點】

“果然,現代工業之後在,這鹽是真的便宜。”

“現在的大明,鹽價不均,就算是最便宜的地方,也就是那種粗鹽海鹽恐怕都要一斤十幾個銅板左右。”

“而回收的舊錢,大概一枚能夠典當四點易物值,也就是說,這買賣不管怎麼做也都不會吃虧,如此的話只需要我有大量的低價鹽,直接的進行平價銷售,到時候自然是能讓那些鹽商們放棄運鹽,到時候把鹽收回國有,加上驛站的便利,到時候,全國的鹽就算是用最低的價格,也能夠爲大明賺到很多的銀子。”

朱由檢這樣想着。

怎麼看都覺得自己這個錢是一個非常容易想的通的事情。

於是他直接的就兌換了一斤碘鹽。

碘鹽和記憶中的一樣,不過是散裝的,但是卻非常的純淨,味道也好,不苦,又因爲加了碘的原因,所以還能夠預防很多的疾病。

如此情況下,朱由檢已經打算先把皇宮的鹽全部的更換了。

“一會見過了鄭芝龍,就兌換出鹽然後開始利用驛站分銷到全國各地。”

朱由檢想着鄭芝龍應該是快要到了,所以他並沒有着急現在就兌換,而是先等着見過鄭芝龍再說。

第166章 好幾倍的利潤第29章 恐怖下的朝堂第89章 建奴扣關第242章 陛下,感恩您的賞賜第158章 槍械設計圖第261章 不去追擊就要捱打第222章 建奴人的入關計劃第175章 皇帝的解惑建議第55章 御酒都賣瘋了第31章 皇帝也太容易了吧第178章 大明的蒸汽機第143章 皇帝在此,誰敢?第217章 大明當無敵第177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208章 大明從此吃的是低價精鹽第162章 大家都恢復下第84章 年號崇禎第252章 寒雪下敵人動第173章 賞賜雙層榴蓮蛋糕第133章 朝鮮國的進獻第218章 運送秘密武器給鄭芝龍第57章 考騎射第197章 大明有幸第185章 用燒火棍練習第122章 皇帝重用第256章 建奴兵敗第114章 皇帝要看落卷第109章 驛站改革第46章 辦事辦的好,就要賞第189章 這皇帝是一個昏君第127章 皇帝的賞賜第256章 建奴兵敗第111章 倒黴的劉舉人第36章 皇帝不是憨憨第134章 鄭芝龍來了第232章 皇帝出行,巡視天下第31章 皇帝也太容易了吧第259章 大明威武第177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164章 錦衣衛辦事,朕放心第127章 皇帝的賞賜第18章 消息第166章 好幾倍的利潤第49章 計劃是一步一步的實現的第188章 大明的百姓是善良的第243章 皇上 這槍厲害啊第206章 大事情第131章 陝西大旱第140章 堆滿的糧倉第175章 皇帝的解惑建議第4章 人心不足全無君父第156章 宣威的建奴第190章 大明的第一聲炮響第138章 皇帝出宮第123章 殿試第46章 辦事辦的好,就要賞第38章 是皇兄留下的寶貴遺產第123章 殿試第225章 誰敢阻朕第255章 黑暗中一道火光第54章 有人已經開始行動了第164章 錦衣衛辦事,朕放心第255章 黑暗中一道火光第241章 南北之爭第239章 大明的皇祖第89章 建奴扣關第52章 專人編撰第221章 開始爲明年佈局第188章 大明的百姓是善良的第140章 堆滿的糧倉第6章 易物商店第131章 陝西大旱第180章 大明的皇帝不怕事第191章 大明有此利器當無憂也第124章 陛下,讀聖賢書還有用嗎第36章 皇帝不是憨憨第73章 糖第265章 建奴人的噩夢第214章 天子親軍第90章 皇帝是敢戰之人第108章 皇帝是要大明的兵權第79章 大明的軍隊眼裡只有皇帝第201章 洋人而已,不懼第37章 變賣皇兄的手工藝品第62章 新的輔助功能第125章 修路隊第204章 工業的發展第242章 陛下,感恩您的賞賜第182章 大明動起來了第18章 消息第149章 火器改良第41章 皇恩浩蕩:一人賞賜一隻雞第75章 第三批洋人的貢獻第51章 燧發槍原理第88章 新幣熱潮第12章 這些大臣還想加稅第85章 崇禎新錢第91章 帝王的憤怒第77章 水力鍛造
第166章 好幾倍的利潤第29章 恐怖下的朝堂第89章 建奴扣關第242章 陛下,感恩您的賞賜第158章 槍械設計圖第261章 不去追擊就要捱打第222章 建奴人的入關計劃第175章 皇帝的解惑建議第55章 御酒都賣瘋了第31章 皇帝也太容易了吧第178章 大明的蒸汽機第143章 皇帝在此,誰敢?第217章 大明當無敵第177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208章 大明從此吃的是低價精鹽第162章 大家都恢復下第84章 年號崇禎第252章 寒雪下敵人動第173章 賞賜雙層榴蓮蛋糕第133章 朝鮮國的進獻第218章 運送秘密武器給鄭芝龍第57章 考騎射第197章 大明有幸第185章 用燒火棍練習第122章 皇帝重用第256章 建奴兵敗第114章 皇帝要看落卷第109章 驛站改革第46章 辦事辦的好,就要賞第189章 這皇帝是一個昏君第127章 皇帝的賞賜第256章 建奴兵敗第111章 倒黴的劉舉人第36章 皇帝不是憨憨第134章 鄭芝龍來了第232章 皇帝出行,巡視天下第31章 皇帝也太容易了吧第259章 大明威武第177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164章 錦衣衛辦事,朕放心第127章 皇帝的賞賜第18章 消息第166章 好幾倍的利潤第49章 計劃是一步一步的實現的第188章 大明的百姓是善良的第243章 皇上 這槍厲害啊第206章 大事情第131章 陝西大旱第140章 堆滿的糧倉第175章 皇帝的解惑建議第4章 人心不足全無君父第156章 宣威的建奴第190章 大明的第一聲炮響第138章 皇帝出宮第123章 殿試第46章 辦事辦的好,就要賞第38章 是皇兄留下的寶貴遺產第123章 殿試第225章 誰敢阻朕第255章 黑暗中一道火光第54章 有人已經開始行動了第164章 錦衣衛辦事,朕放心第255章 黑暗中一道火光第241章 南北之爭第239章 大明的皇祖第89章 建奴扣關第52章 專人編撰第221章 開始爲明年佈局第188章 大明的百姓是善良的第140章 堆滿的糧倉第6章 易物商店第131章 陝西大旱第180章 大明的皇帝不怕事第191章 大明有此利器當無憂也第124章 陛下,讀聖賢書還有用嗎第36章 皇帝不是憨憨第73章 糖第265章 建奴人的噩夢第214章 天子親軍第90章 皇帝是敢戰之人第108章 皇帝是要大明的兵權第79章 大明的軍隊眼裡只有皇帝第201章 洋人而已,不懼第37章 變賣皇兄的手工藝品第62章 新的輔助功能第125章 修路隊第204章 工業的發展第242章 陛下,感恩您的賞賜第182章 大明動起來了第18章 消息第149章 火器改良第41章 皇恩浩蕩:一人賞賜一隻雞第75章 第三批洋人的貢獻第51章 燧發槍原理第88章 新幣熱潮第12章 這些大臣還想加稅第85章 崇禎新錢第91章 帝王的憤怒第77章 水力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