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南邊的消息

蒙古大軍從草原上撤兵,對虎字旗來說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原本因爲蒙古大軍的威脅,僅剩下的墩堡修建速度十分緩慢,隨着蒙古大軍的離開,外部沒有了威脅,民夫修建墩堡的速度提升起來。

幾天過去,張三叉所駐紮的火路墩修建完成。

從新平堡派來支援的輜重營也已經和陳尋平他們會合。

一部分戰兵從墩堡內抽掉出來,安排輜重營的輜重兵接手草原上那些墩堡和火路墩的駐守。

這些墩堡和火路墩並非全部由輜重營來駐守,同樣有戰兵隊留在墩堡內一同駐守。

陳尋平派回新平堡的信使沿路經過一座座墩堡和火路墩。

這些修建在草原上的墩堡和火路墩就像是明國境內的驛站,爲信使提供吃食和代步的戰馬,同時還可以休息,不用像以前那樣睡在野外,大大的加快了信使回新平堡的速度。

原本需要五六天的路程,只用了四天多,信使來到了新平堡。

新平堡落入虎字旗的手中之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李懷信是新平堡守將的時候,新平堡雖然也商人行商,可更主要的任務還是以防備蒙古人的軍事邊堡爲主。

自打虎字旗入住新平堡後,新平堡的生意越發生髮,許多草原上的貨物,通過新平堡發賣出去。

很多商人不需要再去草原冒險,可以在新平堡花費不多的銀子,得到草原上上好的皮毛和其它貨物。

WWW⊙ttκa n⊙c o

一些在張家口生髮的商人,因爲朝廷取消了馬市,範家也已經衰敗,很難有多少草原上的貨物出現,一些商人開始把目光放在了新平堡上。

新平堡成了一顆冉冉升起的北方明珠。

虎字旗內部自有一套流程。

草原上來的信使一到新平堡,馬上有人把信送到了守將府。

“大人,陳營正從草原上送來了信函。”趙武手裡拿着信函,來到劉恆辦公的簽押房內。

劉恆接過信函,看了一眼上面的漆口,確認完好後,纔打開信函,從裡面抽出信紙,放在眼前觀瞧。

看完信上的內容,他擡頭對趙武說道:“以軍政司的名義給陳營正送去公函,告訴他,他的做法沒錯,不要急着與蒙古人進行決戰,一切以修建墩堡爲主,務必保證入冬之前和大黑河的墩堡連通。”

“是。”趙武答應一聲,轉身往外走去。

劉恆把手裡的信紙重新裝回信函。

“趙護衛,大人在嗎?”簽押房外響起了楊遠的話語聲。

“大人在裡面。”

話音落下不久,腳步聲出現在簽押房的門前,隨後,楊遠從屋外走了進來。

“見過大人。”一進來,楊遠朝劉恆行禮。

劉恆看着楊遠,笑着說道:“我可是有段日子沒有見到你了,外情局最近又有什麼新的發現,需要你這個司局長出面去解決。”

“是南邊有消息傳回來。”楊遠開口說道。

聽到有南邊的消息,劉恆神色鄭重起來,問道:“鄭鐵那邊送來了什麼消息?”

“就在幾個月前,紅毛夷的大船頻繁出現在澎湖一帶,想要對澎湖動手,鄭統領問咱們要不要提前對紅毛夷的大船動手,如今紅毛夷的東印度公司開始針對咱們在海上的船隻,就連李旦那邊也不太管咱們的事情。”

“咱們滅了顏思齊,獨佔了笨港,李旦不高興,也很正常。”劉恆淡淡的說了一句,手指卻在輕輕的敲打桌面。

楊遠說道:“大員島那邊已經造出第二艘紅毛夷的那種蓋倫船了,雖然還比不過紅毛夷的大船多,想來自保應該沒有多大問題。”

劉恆抿着嘴點了點頭,腦中卻在回憶着關於紅毛夷來犯大明的一些事情。

他的印象中,紅毛夷在澎湖是吃了虧的,然後把目光盯向了大員島,這纔有了鄭成功收復大員島的事情。

想到這裡,他對楊遠說道:“咱們海上的力量暫時不如紅毛夷,而且李旦不會允許咱們漢人還有一支海商的實力超過他,哪怕和他持平都不行。”

“鄭統領那邊應該怎麼給他回覆?”楊遠問道。

劉恆想了想,說道:“紅毛夷在澎湖的事情咱們不要管,大明的水師還是有幾分實力的,遠海可能不是紅毛夷的對手,但紅毛夷想要強佔澎湖也根本不可能,朝廷是不會給紅毛夷這個機會的。”

“李旦那邊怎麼解決?”楊遠問起了李旦的事情。

劉恆笑了笑,說道:“我記得上一次南邊送回來的消息,說李旦身體越來越不好了,怕是熬不住幾年了。”

“屬下在平戶的暗諜傳回消息,李旦現在很少外出,許多事情都交給了李國助去辦,不僅如此,他下面的那些海頭中,已經有一部分人有了其他心思。”楊遠說出了自己瞭解到的情況。

劉恆嘆了一口氣,道:“可惜李旦這樣一位海上的英豪,一旦出事,他手裡的那些勢力必定會四分五裂,李國助沒有李旦的能耐,籠絡不住那些大海頭。”

對於李旦,他從內心裡還是有幾分佩服的。

正因爲李旦這樣的大海商存在,爲大明擋住了一部飄洋過海而來的西方野心家,並讓這些野心家不敢小覷漢人。

不過,李旦擋住紅毛夷也不是爲了大明,而是爲了自己的利益,大明也只是間接得到了一點益處。

“鄭統領吞併了顏思齊的勢力後,李旦派李國助來大員島找過鄭統領,想要讓鄭統領讓出一部分笨港,給他們李家的人,被鄭統領給拒絕了。”楊遠說道。

大員島上有外情局的人在,隔一段時間就會有關於大員島的消息送回來。

劉恆嘴角噙着一絲冷笑,道:“李旦也是想瞎了心了,當初他怕顏思齊獨佔大員島,才讓出一部分笨港,讓咱們的人與顏思齊爭鬥,現在笨港落到咱們手裡,想要讓咱們吐出來,想的也太美了一點。”

虎字旗吃下去的東西,不可能在吐出去。

現在虎字旗海上的力量早已不是剛到大員島時候的模樣,僅憑一個李旦,已經撼動不了虎字旗在大員島的根基。

第七百一十七章 拜年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各部援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這輩子都不可能做奴才第二千九百七十章 入城第五百九十章 巡撫人選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拒絕第二千九百六十四章 和談人選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報信第九百六十一章 潰敗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尋找樑家車隊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臨縣第二千二百九十三章 老好人首輔第二千四百零八章 沿路追擊第二千七百五十七章 被關押的帝王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黃虎的下落第二百九十二章 田生蘭到訪第六百一十一章 交接第十八章 同甘共苦第四百三十四章 副總兵的莊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你們要死!第四百六十三章 改換門庭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第一百八十五章 李懷信的主意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建奴來青城的目的第五百二十三章 遼東的家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平叛第一百六十六章 突然殺出來的馬隊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鐵山第二千七百八十章第六百五十章 送傳消息第五百章 殺尼堪第二千五百七十二章 炮手教頭林旗官第八十六章 要餉銀第八百七十章 來自草原的危機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逃出來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動手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草原上的那一抹黑色浪潮第二千二百三十九章 滿腹憂愁的二口子第四百八十章 大木第二千五百二十章 和談失敗,萊州危機第六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二百六十三章 青城汗帳第二千二百六十二章 奴騎第二千七百七十一章 朝鮮君臣第四百六十四章 親兵第二千四百六十一章 孔氏的危機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退兵第二千八百七十六章 取捨第一百二十章 銀子代表正義第二千零八十八章 逃離第四百九十章 巴圖到訪第二千四百六十一章 孔氏的危機第八百七十九章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百姓求見第六百一十四章 決定去大同第八百二十七章 水太深第二千二百七十九章 安營紮寨第四百六十三章 改換門庭第五百零五章 矮林後面第十一章 石雲虎的心思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抓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拿下莊子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通奴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談崩第二千五百零六章 驅趕第七百三十三章 重要的消息第五百四十章 大涼山剿匪第二千八百四十二章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無可辯駁第二千一百八十八章 籌糧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葭州失陷第二千八百五十二章第三千零二十七章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治理地方的人才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個人的選擇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老和尚第九百二十一章 逼宮第二百章 夜色來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馬匪退走第四百四十八章 退朝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滿城盡是敵人的人第二千七百五十一章 周延儒和溫體仁的自救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要挾第一千六百章 對抗黃世安的機會第九百六十一章 潰敗第二千一百一十六章 公審大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來自海上的炮手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攻打皮島的第二次戰役第六百零九章 動手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平安銀子第二千九百八十章 魏國公相邀勳爵議和談第二千八百八十五章 俘獲祖大壽歸營第八百六十四章 全力一戰第二千八百五十三章 心塞的祖大壽第九百九十九章 離去第三百一十章 李樹衡卸任副司長之位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縣衙質問第二千五百三十六章 一意孤行的莽古爾泰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開城門第九百二十二章 撤離
第七百一十七章 拜年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各部援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這輩子都不可能做奴才第二千九百七十章 入城第五百九十章 巡撫人選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拒絕第二千九百六十四章 和談人選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報信第九百六十一章 潰敗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尋找樑家車隊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臨縣第二千二百九十三章 老好人首輔第二千四百零八章 沿路追擊第二千七百五十七章 被關押的帝王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黃虎的下落第二百九十二章 田生蘭到訪第六百一十一章 交接第十八章 同甘共苦第四百三十四章 副總兵的莊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你們要死!第四百六十三章 改換門庭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第一百八十五章 李懷信的主意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建奴來青城的目的第五百二十三章 遼東的家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平叛第一百六十六章 突然殺出來的馬隊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鐵山第二千七百八十章第六百五十章 送傳消息第五百章 殺尼堪第二千五百七十二章 炮手教頭林旗官第八十六章 要餉銀第八百七十章 來自草原的危機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逃出來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動手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草原上的那一抹黑色浪潮第二千二百三十九章 滿腹憂愁的二口子第四百八十章 大木第二千五百二十章 和談失敗,萊州危機第六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二百六十三章 青城汗帳第二千二百六十二章 奴騎第二千七百七十一章 朝鮮君臣第四百六十四章 親兵第二千四百六十一章 孔氏的危機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退兵第二千八百七十六章 取捨第一百二十章 銀子代表正義第二千零八十八章 逃離第四百九十章 巴圖到訪第二千四百六十一章 孔氏的危機第八百七十九章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百姓求見第六百一十四章 決定去大同第八百二十七章 水太深第二千二百七十九章 安營紮寨第四百六十三章 改換門庭第五百零五章 矮林後面第十一章 石雲虎的心思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抓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拿下莊子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通奴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談崩第二千五百零六章 驅趕第七百三十三章 重要的消息第五百四十章 大涼山剿匪第二千八百四十二章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無可辯駁第二千一百八十八章 籌糧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葭州失陷第二千八百五十二章第三千零二十七章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治理地方的人才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個人的選擇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老和尚第九百二十一章 逼宮第二百章 夜色來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馬匪退走第四百四十八章 退朝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滿城盡是敵人的人第二千七百五十一章 周延儒和溫體仁的自救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要挾第一千六百章 對抗黃世安的機會第九百六十一章 潰敗第二千一百一十六章 公審大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來自海上的炮手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攻打皮島的第二次戰役第六百零九章 動手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平安銀子第二千九百八十章 魏國公相邀勳爵議和談第二千八百八十五章 俘獲祖大壽歸營第八百六十四章 全力一戰第二千八百五十三章 心塞的祖大壽第九百九十九章 離去第三百一十章 李樹衡卸任副司長之位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縣衙質問第二千五百三十六章 一意孤行的莽古爾泰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開城門第九百二十二章 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