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煌言(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

當鄭成功於白土山(幕府山)上作下暫緩攻城的決定時,前往蕪湖一帶,阻擋清軍援軍,招撫蕪湖一帶諸縣州的張煌言,此時同樣也是一副意氣風發的模樣,自過南京之後,往蕪湖的進攻訴路上,他“部勒諸軍”,將義軍兵分四路,分道攻城略地,且在沿途“移檄諸郡縣”,張貼文告。許多故明降清的舊官吏,見到文告,紛紛倒戈,使義軍很快便收復了四府、三州、二十四縣,城池近三十座。義軍紀律嚴明,所過之處,對民衆百姓“秋毫無犯”。致使出現“父老爭出持牛酒犒師,扶杖炷香,望見衣冠,涕淚交下,以爲十五年來所未見”的空前盛況。

所有的一切同樣鼓勵着張煌言和他麾下的萬餘兵士,這日張煌言一行人來到池州府儒學,按着慣例他先是在孔廟行禮,再轉至明倫堂前,此時在明倫堂前,池州城內的男女老少紛至,他們無不是重新穿上了漢家的衣裳,更主動剃下辮子,他們之所以聚集於,皆是想要目睹這位文采武略兼備的兵部侍郎大人。

“父老鄉親們辛苦了!”

張煌言才說第一句話,圍觀民衆便報以熱烈的掌聲。相比於滿清官吏的如狼似虎,他的動作舉指在在第一時間,便贏得了周圍民衆的民心。

“就在老夫來到此地的同時,又傳來好消息,寧國府棄暗投明,重新歸順我大明的旗幟。老夫相信不久之後,延平鄭王爺就會光復南京。”

此時的張煌言整個人都顯得很是興奮,在他的話聲落下時,周圍的士紳民衆更是紛紛叫好。

“各位鄉親父老皆知,我等北伐之師實爲漢家正義之師,絕不會如那清虜一般擄掠清算。本官於此告知諸位鄉親,百姓的生計一切照常,作買賣的、種莊稼的,照樣作你們的營生;當然更歡迎大傢伙主動加入抗清義師,讓我們一同努力,進取九江,光復我大明江山,恢復我漢家衣冠!”

他的話聲剛落,立即贏得了民衆再一次鼓掌歡呼。

對民衆談話之後,張煌言再與仕紳晤談,主要在明瞭地方官的情況,施政是否稱職,是否體恤百姓者,然後決定其續予留任;對於那些專恃滿清,四處鎮壓者,則予汰換。當然,更重要的是接見遺老和義士,多方聽取他們的建言。從六月中旬北上以來,他可以說是食不甘味,席不暇暖,來往於長江沿線,以國家大義的先聲爲號召,以秋毫無犯的軍紀作保證,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被動投降,或是主動來歸的南直隸所屬地方,共計有太平、寧國、池州、徽州等四個府;廣德、無爲、和州等三個州以及其他二十四個縣,使相鄰的浙江、江西許多地區現在都在觀望,張煌言本人這位大明兵部侍郎的於地方士紳之中的號召力,甚至遠遠勝過於瓜鎮大捷。

面對這一個個好消息的傳來,張煌言本人更是在與遺老義士相聚之後詩興大發的他更是揮性作了一首七律。

“干將一試已芒寒,赤縣神州次第安。

建業山川吳帝闕,皖城戈甲魏軍壇。

東來玉帛空胡虜,北望銅符盡漢官。

猶憶高皇初定鼎,和陽草昧正艱難。“

這首七律是他在那裡提醒着自己,不可因爲眼前的勝利而有絲毫鬆懈,南京還未攻克,猶不及太祖朱元璋定鼎稱王,所謂“和陽草昧正艱難”,正是體認開創之初的艱難,因而他與部屬研商接續的部署。

“大人,我們應再擴大抗清的局面,才能拱衛南京。”

其麾下的都督同知羅蘊章立即從其詩中讀出了張煌言的心意,於是便在一旁建議道。

“對!老夫的想法是,一面要向上遊挺進,一面要鎮守池州,以防生變。”

肯定羅蘊章意見的同時,張煌言並提出自己的看法。相比於鄭成功,張煌言更擅於聽取部下的意見。

“啓稟大人,羅綸年輕識淺,心裡有個想法不知是否得當?”

“子木有何良計,儘管直言。”

“標下以爲江南自以江南、浙江兩省爲骨幹,浙江爲進入贛、閩的孔道,若能控制浙西,除可與浙北山寨義軍結盟外,還可與鄭王爺的水師相呼應,因此廣德、新安,應爲我軍下一個目標。”

在羅綸說話的時候,張煌言聽得極爲專注,其間更是屢屢頭點,贊同之意出於言表。

提出這番見解的是羅綸,江南省人,爲羅蘊章的族侄。他爲復明大業,屢到各地考察山川形勢,鄭成功屯兵瓜洲,他亟往鎮江觀變;張煌言先往南京,他沿江追趕,終於在儀真趕上了。雖說年青,可是羅綸卻是任俠尚義之士,且性格也是直言無隱,正因如此,纔會得到張煌言頗爲器重,之前所發出的檄文,也是與他商議而定稿。

“子木所言甚是,我軍分四路佈署,一軍鎮守池州,以扼長江上游;一軍拔於和陽,以固採石之要,一軍出兵溧陽,如此既可窺以廣德;一軍直入寧國,以謀新安。子木以爲,如此可好?”

“侍郎大人思慮周當,晚生拜服!”

羅綸連忙下拜,張煌言亦起身回禮。而這種上下恭禮卻是在鄭氏帥帳之中見不到的。

“大人,雖說現在咱們努力鞏固上游,但是南京方面的狀況,卻不得不讓人憂心。”

羅蘊章蹙着眉頭說道。

“季華聽到些什麼?”

“鄭王爺水師分佈長江沿岸,也就是從北方和西方包圍南京,但是東方和南方並未派兵防守。如此一來,萬一清軍援軍若是從東、南兩個方向進入南京,又該如何是好?”

想到南京的形式,羅蘊章有些擔心的說道。

“鄭王爺未派兵守東、南兩地,真是令人不解。所謂兵貴神速,大軍到南京已超過十天,卻連一波攻擊都未發動,師老易生他變啊!”

張煌言很是擔憂地說道,他現在更是想起了朱明忠當初說的那番話——“勿中郎廷佐緩兵之計”。

難道鄭延平真的中的郎廷佐的奸計?

“大人所言甚是,儀鳳門是臨江重鎮,可是餘新所率的前鋒部軍紀不張,傳出有人在江上捕魚,甚至還放縱部屬飲酒聚會,監軍發現後稟告王爺,餘新猶以故作欺敵之計辯解。唉!”

想到最近幾日得知的消息,羅蘊章無奈搖頭說道。

“鄭王爺治軍一向嚴明,怎能容許此事?”

“關鍵仍在王爺的緩攻之念頭!”

“我寫封信給王爺,請他分遣諸帥,盡取相鄰諸郡。俟四面克復,即全力攻之。”微微皺眉後,張煌言說道。

“看來也只能如此了,不過……”

看着張粕言,羅蘊章又提醒道。

“大人是否可手書一封給朱明忠,畢竟現在的態勢,他早就有所料,也許,也許他會有什麼主意?”

第38章 帥心難測(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12章 奸細(第一更,求月票)第260章 蒸汽時代(求支持,求月票)第17章 後勁營(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03章 鐵路狂想曲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38章 難得清淨 (第二更,求支持)第624章 安全第一第372章 人不爲己(求月票,求支持)第157章 決心(第二更,求支持)第476章 決斷(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2章 人不同(第一更,求支持)第545章 新的途徑(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58章 天命(求支持)第36章 殺人(第三更,求月票)第401章 噩夢(求支持,求月票)第296章 城內外(求月票,求支持)第70章 問策(第一更,求支持)第32章 解圍(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9章 薩拉丁(第二更,求支持)第96章 炮(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1章 順治親征(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44章第164章 解決問題(第二更,求月票)第483章 送行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3章 賭命(求推薦、求收藏)第101章 心所向(第二更,求月票)第216章 甲兵(第二更。求月票)第419章 在島上(求月票,求支持)第314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620章 爲國爲民的勳貴第165章 壯悔何悔(第一更,求月票)第128章 荷蘭人(第一更,求支持)第165章 壯悔何悔(第一更,求月票)第132章 王心(第一更,求支持)第343章 人去(第二更,求支持)第297章 居心(求月票,求支持)第16章 漢奸(第一更,求月票)第154章 盆地(第一更,求月票)第68章 貨幣的戰爭(第一更,求月票)第53章 當世奇貨(第一更,求支持)第535章 剛果河的龍(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45章 延平怒 (第二更,求支持)第66章 練兵場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6章 勝利者的得意第73章 君臣(第二更,求支持)第53章 當世奇貨(第一更,求支持)第327章 家人 (第一更,求月票)第164章 解決問題(第二更,求月票)第235章 勝利(第二更,求月票)第340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254章 重返(拜大年,求月票)第426章 新宗教(求月票,求支持)第455章 天賜良機(求支持,求月票)第389章 圍城(第一更,求支持)第411章 固執(求支持,求月票)第183章 同乘(第二更,求月票)第135章 告皇帝(第一更,求支持)第326章 回家(第二更,求月票)第290章 晉王途(求月票,求支持)第57章 初戰(第一更,求月票)第348章 訪客(第一更,求支持)第254章 競賽(求支持,求月票)第48章 天地不收,我收(第二更,求支持)第165章 君王不早朝(第二更,求支持)第141章 舊法(第二更,求支持)第194章 不差錢 (第二更,求支持)第505章 野蠻與文明(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3章 盛京(求支持,求月票)第212章第51章 辦法(第一更,求支持)第310章 人的私心(第二更,求支持)第238章 擎柱(求月票,求支持)第618章 肥肉第285章 土官與國公(求月票,求支持)第430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143章 使館(第一更,求支持)第69章 獻寶(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1章 奴才(第二更,求支持)第562章 打開日本國門第385章 奉先殿 (求支持,求月票)第134章 大新聞(求支持,求月票)第125章 心憂(第二更,求月票)第430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199章 女子大學(第一更,求支持)第496章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28章 總督的心思 (求支持,求月票)第107章 新時代(第一更,求支持)第41章 傳國(第一更,求支持)第100章 奴才之見(第一更,求月票)第61章 自有肚量(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11章 磐石(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92章第121章 向北(求支持)第390章 罪與罰(今天加更,求月票)第119章 奪營 下(求推薦,求收藏)第156章 援軍(第一更,求支持)第53章 當世奇貨(第一更,求支持)第10章 以頭相贈(第一更)第426章 對太子的考驗(求支持,求月票)第313章 天佑(第一更,求支持)
第38章 帥心難測(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12章 奸細(第一更,求月票)第260章 蒸汽時代(求支持,求月票)第17章 後勁營(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03章 鐵路狂想曲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38章 難得清淨 (第二更,求支持)第624章 安全第一第372章 人不爲己(求月票,求支持)第157章 決心(第二更,求支持)第476章 決斷(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2章 人不同(第一更,求支持)第545章 新的途徑(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58章 天命(求支持)第36章 殺人(第三更,求月票)第401章 噩夢(求支持,求月票)第296章 城內外(求月票,求支持)第70章 問策(第一更,求支持)第32章 解圍(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9章 薩拉丁(第二更,求支持)第96章 炮(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1章 順治親征(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44章第164章 解決問題(第二更,求月票)第483章 送行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3章 賭命(求推薦、求收藏)第101章 心所向(第二更,求月票)第216章 甲兵(第二更。求月票)第419章 在島上(求月票,求支持)第314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620章 爲國爲民的勳貴第165章 壯悔何悔(第一更,求月票)第128章 荷蘭人(第一更,求支持)第165章 壯悔何悔(第一更,求月票)第132章 王心(第一更,求支持)第343章 人去(第二更,求支持)第297章 居心(求月票,求支持)第16章 漢奸(第一更,求月票)第154章 盆地(第一更,求月票)第68章 貨幣的戰爭(第一更,求月票)第53章 當世奇貨(第一更,求支持)第535章 剛果河的龍(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45章 延平怒 (第二更,求支持)第66章 練兵場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6章 勝利者的得意第73章 君臣(第二更,求支持)第53章 當世奇貨(第一更,求支持)第327章 家人 (第一更,求月票)第164章 解決問題(第二更,求月票)第235章 勝利(第二更,求月票)第340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254章 重返(拜大年,求月票)第426章 新宗教(求月票,求支持)第455章 天賜良機(求支持,求月票)第389章 圍城(第一更,求支持)第411章 固執(求支持,求月票)第183章 同乘(第二更,求月票)第135章 告皇帝(第一更,求支持)第326章 回家(第二更,求月票)第290章 晉王途(求月票,求支持)第57章 初戰(第一更,求月票)第348章 訪客(第一更,求支持)第254章 競賽(求支持,求月票)第48章 天地不收,我收(第二更,求支持)第165章 君王不早朝(第二更,求支持)第141章 舊法(第二更,求支持)第194章 不差錢 (第二更,求支持)第505章 野蠻與文明(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3章 盛京(求支持,求月票)第212章第51章 辦法(第一更,求支持)第310章 人的私心(第二更,求支持)第238章 擎柱(求月票,求支持)第618章 肥肉第285章 土官與國公(求月票,求支持)第430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143章 使館(第一更,求支持)第69章 獻寶(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1章 奴才(第二更,求支持)第562章 打開日本國門第385章 奉先殿 (求支持,求月票)第134章 大新聞(求支持,求月票)第125章 心憂(第二更,求月票)第430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199章 女子大學(第一更,求支持)第496章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28章 總督的心思 (求支持,求月票)第107章 新時代(第一更,求支持)第41章 傳國(第一更,求支持)第100章 奴才之見(第一更,求月票)第61章 自有肚量(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11章 磐石(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92章第121章 向北(求支持)第390章 罪與罰(今天加更,求月票)第119章 奪營 下(求推薦,求收藏)第156章 援軍(第一更,求支持)第53章 當世奇貨(第一更,求支持)第10章 以頭相贈(第一更)第426章 對太子的考驗(求支持,求月票)第313章 天佑(第一更,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