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開戰!

朱棣展現出他身爲千古帝王前十該有的果斷。

旨意連下。

五軍都督府統轄的京營地方衛所很京城衛所,抽調能抽調的兵力,全部增援福建,天子親衛,除必要兵力留下拱衛京畿,分一半去往福建,其餘的跟隨朱棣去往北方。

京營衛所的兵力,由朱高煦統率,泰寧侯陳珪爲副將。

天子親衛去往福建的,由武安侯鄭亨統率,同安侯火真、徐輝祖爲副將。

徐輝祖和朱能麾下的藩王兵力,由朱能統率,保定侯孟善爲副將。

當然,出動的不止這些人。

靖難功臣中封侯封伯的,一小半被調去平叛。

陣容磅礴。

只一個意思:全力平叛。

都是靖難功臣,不論是國家大義還是個人利益,都不敢讓梅殷復辟成功,所以讓這些人去平叛,都會往死裡打梅殷。

沒用李景隆。

原因很多,大家心知肚明,一個是對李景隆的才能不放心,還有一個則是李景隆的立場還有些不分明,鬼知道他在靖難餘暉中有沒有支持梅殷。

至於徐輝祖,能不能在這重重人才裡撈點軍功,就看他自己本事了。

還有兩個重要人物。

淇國公丘福和太子少師姚廣孝。

這兩位朱棣沒有任命,意思已經很明確,你倆跟朕去北方,要不然老子孤家寡人一個人去北方,還不被阿魯臺看破這一着奇謀?

就算老子要打,麾下也得有能打的人不是。

丘福能打。

姚廣孝能出謀。

這個陣容,已足以震懾阿魯臺了。

最大的威懾,自然是朱棣的御駕親征,阿魯臺再狡猾,也不敢輕視朱棣。

朱高熾坐鎮應天。

但他並不輕鬆,因爲京營幾乎全在朱高煦手上,所以他要是敢有異心,朱高煦二話不說就敢帶着京營到應天把朱高熾給喀嚓了。

這是朱棣對兩個兒子的制衡。

至於黃昏?

朱棣眉頭一挑,你把老子慫恿到北方去御駕親征,你就在家裡和小姨子兩個人耳鬢廝磨生一堆小黃昏,老子能同意麼?

明顯心理不平衡撒。

你也給老子一路去。

於是黃昏掛了個軍隊的閒職,跟在朱棣身邊,也得第二日啓程去順天府,之後稍作停留,去往宣府或者大同,甚至可能直接去榆木川,直面韃靼大軍。

旨意下了之後,誰也阻擋不了此事。

誰也沒想到,朱棣靖難之後才兩年,永樂二年剛開局,這位千古大帝就要御駕親征,而且是在國內局勢不穩的情況下。

黃昏也是沒想到這個局面。

都是他惹的禍。

不過他對朱棣有信心,朱棣一生親征漠北數次,也不差這一次了,有我黃某人在大明,朱棣哪還需要五次親征,最多四次,我就得讓漠北劃入大明版圖!

也許以後的史書中會多幾筆寫自己,是諂臣、奸臣還是明臣、能臣?

後人自有評斷。

但想必數百年後的後人在面對世界各國,底氣十足的說出“自古以來”時,會覺得我黃某人是個英雄……的吧?

應該會。

應天城瘋狂運轉,五軍都督府忙成一片,旨意和兵部調令下達之後,京營各衛所迅速整頓,然後開撥,趕往福建。

天子親衛軍中,戰力不錯的部隊,比如羽林衛,亦在第二日開撥。

留了一衛,要跟隨朱棣去北方。

可惜,此刻的京營之中,還沒有神機營,大明現在有紅衣大炮,可神機銃還沒有,要到永樂八年,朱棣徵交趾後,才建立神機營。

所以這一次去北方,對韃靼並沒有絕對優勢——韃靼的騎軍,戰力確實強悍。

……

……

黃府,一片愁緒。

大朝會時,吳溥並不確定朱棣會御駕親征,且他下朝後去文淵閣當值,所以直到黃昏從大內歸來,徐妙錦才知道黃昏也要跟着朱棣去北方的事情。

適時黃觀也在,高賢寧亦在黃府做客,三個人坐在書房裡,徐妙錦陪在一旁。

她和其他人家的主婦不一樣。

徐妙錦的家庭地位很高,從平日裡相處就看得出來,黃府的下人誰不知曉,別看咱府上那位年輕老爺叱吒風雲,回到家裡還是得看夫人的臉色。

夫人才是當家的。

至於年輕老爺麼,只能算是個靈魂,掌着大方向。

黃觀若有所思,“不平叛了?”

朱棣怎麼會在這個時候去北方御駕親征,不合理,難道朱棣一點也不擔心梅殷坐大,然後舉火燎原,成功殺迴應天嗎。

高賢寧是經歷過沙場的,對這些事看得比黃觀透徹,“若是高某沒有猜錯,陛下的意思,應該是全力平叛,他坐鎮北方的目的只有一個:威懾韃靼,防止大明兩線開戰。”

黃昏笑着搖頭,“高先生你太小看咱們這位陛下了,你覺得像他這樣的人,一旦到了北方,會坐在宣府或者大同看着韃靼在外面耀武揚威?”

不可能的。

朱棣到了北方,肯定要去榆木川。

會打。

而且很可能率領邊軍殺出榆木川,若是大勝,怕是要追得阿魯臺抱頭鼠竄,沒準這一去,就是大雪封山時纔會退兵。

看見黃沙萬里旌旗招展,胯下戰馬啾啾,不長劍出鞘,他就不是朱棣。

所以歷朝君王中,黃昏其實很喜歡朱棣。

高賢寧有些不解,“可咱們的國庫和當下的國情,能支持朱棣兩面開戰,若是福建這邊兵敗如山倒,可如何是好?”

黃昏笑道:“錢可能是沒什麼錢,但是打仗嘛,沒錢也得有錢,大不了就是多發寶鈔,這個問題不大,打完之後,再解決這個經濟問題就行,至於梅殷那邊,平叛大軍那個陣容,都讓梅殷坐大了的話,那朱棣還憑什麼坐穩江山?”

要承認,梅殷很強。

但還沒強到能掀翻朱棣,若是沒有自己的蝴蝶效應,梅殷本該被溺死在五龍橋下的河裡,而不是到福建建立小朝廷。

所以梅殷終究還是吃了自己這個穿越者的福利。

一旦真正的沙場相見了,梅殷的能力就會從神話中跌落現實——梅殷要是在沙場上還有他搞靖難餘暉的那個能力,當初靖難之時,也不會被朱棣壓在淮安不敢動彈了。

要知道那時候的梅殷是有四十萬兵力的!

第1392章 土崩瓦解的金帳汗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遷都意義何在?第一百八十三章 化險爲夷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一千八十三章 一劍光寒十四州!第1274章 宰相之才!第三百七十九章 落地驚雷第六百九十五章 我入內閣了?!第1404章 倭寇之患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叔侄默契!第八百零一章 不講武德的南鎮撫司第二百三十七章 國公惹不起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大明內訌?!第八百九十八章 野心急劇膨脹的永樂大帝第1406章 漢王:我回來了!第1473章 太子之憂,皇位之爭猶存變數第一千四十七章 釣魚執法第1321章 公主任性第1405章 封疆大吏的人選!第四百九十九章 利益共同體第一千五十六章 青史裡的讀書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目標:清明上河第四百六十一章 火器,燧發,成功!第四百九十三章 女子心底有那小歡喜第四百七十四章 家宴,國宴,鴻門宴第一百四十九章 立儲啓端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欲是那北境之王!第五百三十六章 明仁宗也腹黑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臺階第1407章 君臣之間有罅隙!第一百一十五章 哪有女子不相思第八百一十三章 資本主義還是有值得學習的地方第七百四十八章 永樂十年的關外軍事遷動第五百五十章 交趾定局!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力學誕生!第二百零一章 等第六百七十六章 價值不可估量的農業希望!第一百三十八章 熊熊聖火,焚我殘軀第一百五十四章 君臣再鬥法第一千七十六章 我朱高燧的命更精貴!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子賜匾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策反!第七百九十三章 仕途風流第七百二十一章 通往北境之王的路第1264章 唯有愛卿了!第一千一十五章 伴君如伴虎第五百五十二章 爲天下億萬百姓保一個平安!第一百五十一章 反擊!第七百一十九章 去北境,終將爲王!第八百零八章 朱高燧:對不起,我想當個好人第一千四十二章 何謂聖賢道理第四十六章 追查第一百五十章 異軍崛起的朱高燧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北伐!第七百三十七章 敢替朕封王諸侯,長本事了?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路平推!第一百七十七章 暴風雨第三百八十八章 徐妙錦失蹤第二百一十九章 強勢平推第1521章 如此盛世,朱瞻基還能做什麼?第1499章 征戰日本的戰前準備第三百九十三章 出人意料的人第一百九十章 婚前二三事第1545章 成功登陸第七十章 認真的男人最帥(求推薦、收藏)第一百零五章 該《永樂大典》登場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男默女淚第二百零三章 狼煙起第五百七十三章 醫療改革司!第二百六十一章 大明,撐不下去了第一百三十章 既得美人,再收猛卒(求推薦收藏)第四百二十五章 姑娘不是鬼,是秦淮河上的春水第五百七十三章 醫療改革司!第三百五十三章 永樂三年,歷史漸遠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還要自行車?第二百八十三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章 黃大爺,你是我的福星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開理工科科舉!第四百二十八章 鐵血朱棣,仁君永樂!第六百九十二章 出征前二三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後膛炮!第一百六十章 坑壑一氣第二百八十一章 女子軍團第四百八十一章 太子屬官楊士奇六十六章 欽天監?老子不去!第六百八十六章 史上最強後勤:方便麪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責在身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見鍾情都是見色起意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棣你臉都笑爛了,收斂點!第二百三十七章 國公惹不起第1268章 出征!第1398章 爲之奮鬥第1417章 國公的退休生活第八百一十四章 一樁交易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一出好戲!第一千九十三章 朱棣放心了!第十八章 春風化雨朱高熾第三百九十三章 出人意料的人第六百三十二章 永樂五年第八百六十九章 無恥的大明,鐵血的朱棣!
第1392章 土崩瓦解的金帳汗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遷都意義何在?第一百八十三章 化險爲夷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一千八十三章 一劍光寒十四州!第1274章 宰相之才!第三百七十九章 落地驚雷第六百九十五章 我入內閣了?!第1404章 倭寇之患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叔侄默契!第八百零一章 不講武德的南鎮撫司第二百三十七章 國公惹不起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大明內訌?!第八百九十八章 野心急劇膨脹的永樂大帝第1406章 漢王:我回來了!第1473章 太子之憂,皇位之爭猶存變數第一千四十七章 釣魚執法第1321章 公主任性第1405章 封疆大吏的人選!第四百九十九章 利益共同體第一千五十六章 青史裡的讀書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目標:清明上河第四百六十一章 火器,燧發,成功!第四百九十三章 女子心底有那小歡喜第四百七十四章 家宴,國宴,鴻門宴第一百四十九章 立儲啓端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欲是那北境之王!第五百三十六章 明仁宗也腹黑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臺階第1407章 君臣之間有罅隙!第一百一十五章 哪有女子不相思第八百一十三章 資本主義還是有值得學習的地方第七百四十八章 永樂十年的關外軍事遷動第五百五十章 交趾定局!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力學誕生!第二百零一章 等第六百七十六章 價值不可估量的農業希望!第一百三十八章 熊熊聖火,焚我殘軀第一百五十四章 君臣再鬥法第一千七十六章 我朱高燧的命更精貴!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子賜匾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策反!第七百九十三章 仕途風流第七百二十一章 通往北境之王的路第1264章 唯有愛卿了!第一千一十五章 伴君如伴虎第五百五十二章 爲天下億萬百姓保一個平安!第一百五十一章 反擊!第七百一十九章 去北境,終將爲王!第八百零八章 朱高燧:對不起,我想當個好人第一千四十二章 何謂聖賢道理第四十六章 追查第一百五十章 異軍崛起的朱高燧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北伐!第七百三十七章 敢替朕封王諸侯,長本事了?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路平推!第一百七十七章 暴風雨第三百八十八章 徐妙錦失蹤第二百一十九章 強勢平推第1521章 如此盛世,朱瞻基還能做什麼?第1499章 征戰日本的戰前準備第三百九十三章 出人意料的人第一百九十章 婚前二三事第1545章 成功登陸第七十章 認真的男人最帥(求推薦、收藏)第一百零五章 該《永樂大典》登場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男默女淚第二百零三章 狼煙起第五百七十三章 醫療改革司!第二百六十一章 大明,撐不下去了第一百三十章 既得美人,再收猛卒(求推薦收藏)第四百二十五章 姑娘不是鬼,是秦淮河上的春水第五百七十三章 醫療改革司!第三百五十三章 永樂三年,歷史漸遠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還要自行車?第二百八十三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章 黃大爺,你是我的福星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開理工科科舉!第四百二十八章 鐵血朱棣,仁君永樂!第六百九十二章 出征前二三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後膛炮!第一百六十章 坑壑一氣第二百八十一章 女子軍團第四百八十一章 太子屬官楊士奇六十六章 欽天監?老子不去!第六百八十六章 史上最強後勤:方便麪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責在身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見鍾情都是見色起意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棣你臉都笑爛了,收斂點!第二百三十七章 國公惹不起第1268章 出征!第1398章 爲之奮鬥第1417章 國公的退休生活第八百一十四章 一樁交易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一出好戲!第一千九十三章 朱棣放心了!第十八章 春風化雨朱高熾第三百九十三章 出人意料的人第六百三十二章 永樂五年第八百六十九章 無恥的大明,鐵血的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