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神來之筆

朱高熾又抹了一把冷汗。

朱棣走回去坐下,問三人,“此事如何完美解決,既不能讓安南和番邦知道我們大明僞造國書而不砍頭,又不能壞了國家法度。”

此事確實很難操作,所以朱棣也愁。

在這件事上救黃昏,頗爲有心無力。

但雒僉和郭資兩人是誰,都是在洪武年間出仕的人,在朝堂摸爬滾打了這麼多年,哪會沒有主意,郭資剛想說話,卻聽得雒僉道:“臣有疑問。”

朱棣愣了下,“說。”

雒僉大聲道:“但問陛下一句,使團諸人雖然有功,但他們置國家法度於身外,而行等同於謀逆之舉的僞造國書,令我大明作爲宗主國的威信岌岌可危,此等大罪,就算有功也不可抵,不誅何爲?”

朱棣略有不喜,“那依你之意?”

雒僉斬釘截鐵,“殺!”

“不殺不足以振法度,不殺不足以束臣心,不殺不足以平亂象!”

雒僉態度幾位堅決。

朱棣沉吟不語。

一旁的郭資微微苦笑,咳嗽一聲,“雒尚書,此事不能如此片面——”

話音未落,雒僉冷道:“律法重要,還是臣子重要,律法是國家手段,若是開此先河,失去威懾力,那麼大明律法將形同虛設。”

郭資聳聳肩,退了兩步,得,你有理,你來。

內心深處卻有些責怪雒僉。

郭資和雒僉兩人,雖然都是行部尚書,但洪武年間,郭資就已經是北平布政使,朱棣還沒靖難,郭資就已經歸附,靖難之時,郭資第一個投降擁護,並在北平輔佐朱高熾守城,靖難三年,郭資主管軍餉諸事朱棣即帝位,任郭資戶部尚書,兼掌北平布政司。後授命郭資籌建北京城,任行部尚書,統六部事。

從某方面來說,他比雒僉的地位要高一些。

雒僉算是副手。

這並不是郭資責怪雒僉不給他面子,而是因爲另外一件事,其他人不知道,郭資作爲北平布政司,這幾年在順天這邊經營得極好,很少有事情瞞得過他。

是以他知道,雒僉和京畿那邊的某位殿下走得很近,只不過還無人知曉而已。

朱棣面無表情,道:“雒尚書言之有理。”

這就是爲何連朱棣也覺得要救黃昏不容易,因爲想殺黃昏等人的理由實在是太強大,強大到連君權都壓不住。

朱棣不是暴君,所以他沒法用皇權來封口。

又道:“此事待朕回到應天,於諸多臣工共同商議,鄭和籌備下西洋之事已經準備妥當,明日朕會迴應天,關於順天府諸事,朕多有交待,郭尚書你留下,老大和雒尚書先退下罷。”

朱高熾起身行卻禮。

雒僉卻不走,“陛下之意昭昭欲接,陛下真願爲了一阿諛獻媚之臣子,而置大明律法於不顧,臣不服,願一死諫之。”

已經退出房門的朱高熾滿頭冷汗。

他實在不明白,雒僉今日爲何要如此執着的和父皇對着幹,明顯不合理。

郭資也是一臉冷汗。

雒僉卻一臉的淡然。

他知道道理在他手上,就算陛下再對他不滿,也拿他沒辦法,只不過今後的仕途,大概會因此受到波折。

他並不懼怕仕途波折,有失去,自然就有得到。

朱棣陰沉着臉,眸子陰沉,盯着雒僉,許久,才緩緩的道:“朕知曉了,雒尚書退下罷。”

雒僉振臂,“請陛下下旨,懲處使團衆人!”

朱棣怒極反笑,“朕回到應天,自會處置,朕倒是忽然想起一件事,去年應天那邊三司會審前後,雒尚書在順天添置了不少房產,三司會審後,雒尚書又寫了封私信,着人送遞應天,不知收信人是誰?”

雒僉臉色大變,訥訥着說不出話來。

郭資暗暗嘆氣。

雒僉啊雒僉,你真以爲錦衣衛總衙在應天,紀綱等人也在應天,順天的錦衣衛就是吃乾飯的,別天真了,我們這些當臣子的,一舉一動都在陛下眼裡。

你做的那些事,連我都瞞不了,如何瞞得過咱們這位永樂大帝?

還是太天真了啊。

要知道陛下以前封燕王,王地原本就在順天!

朱棣陰沉着臉斜乜一眼雒僉,“怎麼着,雒尚書那封信見不得人?”

雒僉心中的崩潰的,他根本沒想過,原來自己做的事情都被陛下看得一清二楚,他有點心虛,更有點懵,聞言脫口而出,“那封信是寫給我以爲侄兒的私信,並沒有什麼見不得人。”

“嗯?!”

朱棣笑了,笑得很憐憫。

郭資搖頭。

完了。

千不該萬不該,雒僉你不該說收信那人是你侄兒,你隨便編個身份,哪怕說是你祖宗也好啊,你這麼一說,豈非說你和陛下是兄弟?

收受大額款項,又御前僭越,你作得一手好死。

死定了。

朱棣並沒有發怒,“既然如此,那朕並無異議,雒尚書退下罷,朕還需要叮囑郭尚書諸多政事,接下來你倆在順天,可要勤政愛民。”

雒僉失魂落魄的離開。

朱棣看向郭資,猛然一拍書桌,“看看,看看,這就是朕的行部尚書,遠在順天,還是要被人拉下水,朕本不想追究此事,由得他去——”

朱棣不說了,深呼吸一口氣,才壓下心中怒意,對郭資,“諸事我皆不交待了,你跟朕多年,深得朕之信任,但一件事務必看重:盯緊漠北,稍有異常,星夜馳報於朕。”

郭資急忙應下。

又弱弱的道:“陛下,其實徐輝祖等人,並非不可救。”

朱棣眼睛一亮,“你有何良策?”

郭資思索了一陣,“這件事,主要在於一個‘僞造’兩字,別人誰也沒辦法把這兩個字抹去,但陛下您乃大明天子,您只需要做一件事,就能讓‘僞造’兩字變得正大光明。”

停頓一下,“陛下難道沒發現,黃指揮的章折中,有兩個字格外醒目嗎?”

朱棣拿起章折仔細一看,還真是。

一個“未”,一個“請”字。

全句是:臣斗膽,未請聖意,便作國書。

“未”字極細極小,若不注意,幾乎看不見,而那個“請”字有似乎刻意加粗,而且有點斜,按照書寫的慣例,應該是寫到“未”字時,筆豪無墨了,纔會出現這個狀況。

乍然看去,便似“臣斗膽,請聖意,便作國書。”

朱棣當時也沒在意,畢竟黃昏作爲讀書人,實則和他叔父黃觀天差地壤之別,黃昏就是個半罐子水。

現在郭資這麼一提醒,才悚然驚覺,這應該是黃昏別有用心。

朱棣若有所思:“難道說……”

郭資頷首,“黃指揮這個手段非比尋常,若是流傳出去,易被人詬病,所以此事必須極其隱秘,絕不可再被他人知,因此他不敢在章折中提及,也不敢密信告之陛下,只能在章折中如此隱晦的請求陛下出手相助。”

朱棣眼睛亮了。

他真沒想到,黃昏這小子竟然落子周密至此,這哪是人力可爲,簡直就是神來之筆。

第五百九十八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二百七十七章 紀綱說,要有光第四百六十七章 意料之外,計劃之中第四十七章 永樂元年第1365章 大明重臣的骨氣第二百五十三章 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中)第九百零九章 戰爭的藝術!第五百五十四章 良心被狗吃了麼第1295章 投降!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永樂十四年,北伐瓦剌!第四百零五章 黎太祖見明成祖第五百九十章 兩手準備第1289章 看不見的死神之手!第一千二十九章 君臣困局第四百六十八章 可有人願爲朕這錦繡山河添墨?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在草原上水戰!第1480章 科學治國第二百四十六章 清明上河圖第三百零六章 聖心殺意第1447章 妥協第三百八十二章 鴻門宴第四百五十五章 胎教計劃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太子的城府和心機!第一千八十六章 永樂大帝之悲第1255章 資源重組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朱瞻基,遠離姓孫的女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永樂二年第1466章 教育改革,開始!第1292章 停戰第八百零九章 紀綱:不,你不想!第1341章 炫耀!第1333章 在作死的邊緣瘋狂試探!第七百一十九章 去北境,終將爲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基礎是數學第1537章 足利義持的如意算盤第七十四章 透心涼心飛揚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掛羊頭賣狗肉第六百一十八章 隱患第六百四十五章 查漏補缺第1314章 低調的凡爾賽!第五百三十二章 太子來見!第五百二十章 華爲房產第四百零六章 原來是你!第四百六十二章 炸膛第一百七十一章 怒懟永樂第一千九十九章 大明海軍將至!第八百一十章 效仿宋太祖!第七百三十二章 言辭如劍,定一方平安第一千零四章 夫妻間的那點兒小事第七百零四章 草原之雄對峙大明之主!第六百一十五章 譁變!第三百一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1308章 沸騰!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大明的人樣子!第七百四十五章 野心昭然若揭第四百零二章 如何重新出仕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借錢的是大爺!第四百三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1400章 徐皇后逝世,黃侯爺歸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遷都意義何在?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明農業部,誕生!第七百八十三章 覆盤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化工的困境!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功高蓋主了!第1534章 遠征:日本!第四十八章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第一千九十二章 杞人憂天第一百四十一章 貓膩第三百六十三章 捨車保帥第1510章 來自大明的支持!第七十五章 不是所有臣工皆如卿第二百三十四章 夫妻之道第一千八十五章 蒸汽時代的展望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廠公?第九百零八章 一鼓作氣踏山河!第一百一十三章 睜大你的狗眼瞧清楚了!第八百七十七章 欲一舉平定中南半島!第四百七十八章 我在地獄等你!第1501章 君臣如當年第三百九十四章 想念第二百三十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二百二十四章 永樂,來,我告訴你如何削藩第七百八十四章 大朝會第三百四十七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八百九十七章 強勢,更強勢的大明!第三百九十六章 只許納妾不許娶妻第七百一十四章 成何體統第1445章 堡宗的出現不可阻擋?第三百六十章 神來之筆第八章 徐妙錦,快到我碗裡來第1456章 明目張膽的挖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陳瑛,知道後悔兩個字怎麼寫的了嗎?第八百三十四章 假慈悲的明仁宗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和詔獄有個約定第五百九十六章 無兵之將第八百八十一章 戰略:橫推中南半島第一千零八章 不吞亡國恨,將士皆與山河同碎!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工業人第四十七章 永樂元年第六百九十章 滿堂文武,一人一碗方便麪!
第五百九十八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二百七十七章 紀綱說,要有光第四百六十七章 意料之外,計劃之中第四十七章 永樂元年第1365章 大明重臣的骨氣第二百五十三章 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中)第九百零九章 戰爭的藝術!第五百五十四章 良心被狗吃了麼第1295章 投降!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永樂十四年,北伐瓦剌!第四百零五章 黎太祖見明成祖第五百九十章 兩手準備第1289章 看不見的死神之手!第一千二十九章 君臣困局第四百六十八章 可有人願爲朕這錦繡山河添墨?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在草原上水戰!第1480章 科學治國第二百四十六章 清明上河圖第三百零六章 聖心殺意第1447章 妥協第三百八十二章 鴻門宴第四百五十五章 胎教計劃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太子的城府和心機!第一千八十六章 永樂大帝之悲第1255章 資源重組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朱瞻基,遠離姓孫的女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永樂二年第1466章 教育改革,開始!第1292章 停戰第八百零九章 紀綱:不,你不想!第1341章 炫耀!第1333章 在作死的邊緣瘋狂試探!第七百一十九章 去北境,終將爲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基礎是數學第1537章 足利義持的如意算盤第七十四章 透心涼心飛揚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掛羊頭賣狗肉第六百一十八章 隱患第六百四十五章 查漏補缺第1314章 低調的凡爾賽!第五百三十二章 太子來見!第五百二十章 華爲房產第四百零六章 原來是你!第四百六十二章 炸膛第一百七十一章 怒懟永樂第一千九十九章 大明海軍將至!第八百一十章 效仿宋太祖!第七百三十二章 言辭如劍,定一方平安第一千零四章 夫妻間的那點兒小事第七百零四章 草原之雄對峙大明之主!第六百一十五章 譁變!第三百一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1308章 沸騰!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大明的人樣子!第七百四十五章 野心昭然若揭第四百零二章 如何重新出仕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借錢的是大爺!第四百三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1400章 徐皇后逝世,黃侯爺歸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遷都意義何在?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明農業部,誕生!第七百八十三章 覆盤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化工的困境!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功高蓋主了!第1534章 遠征:日本!第四十八章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第一千九十二章 杞人憂天第一百四十一章 貓膩第三百六十三章 捨車保帥第1510章 來自大明的支持!第七十五章 不是所有臣工皆如卿第二百三十四章 夫妻之道第一千八十五章 蒸汽時代的展望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廠公?第九百零八章 一鼓作氣踏山河!第一百一十三章 睜大你的狗眼瞧清楚了!第八百七十七章 欲一舉平定中南半島!第四百七十八章 我在地獄等你!第1501章 君臣如當年第三百九十四章 想念第二百三十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二百二十四章 永樂,來,我告訴你如何削藩第七百八十四章 大朝會第三百四十七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八百九十七章 強勢,更強勢的大明!第三百九十六章 只許納妾不許娶妻第七百一十四章 成何體統第1445章 堡宗的出現不可阻擋?第三百六十章 神來之筆第八章 徐妙錦,快到我碗裡來第1456章 明目張膽的挖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陳瑛,知道後悔兩個字怎麼寫的了嗎?第八百三十四章 假慈悲的明仁宗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和詔獄有個約定第五百九十六章 無兵之將第八百八十一章 戰略:橫推中南半島第一千零八章 不吞亡國恨,將士皆與山河同碎!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工業人第四十七章 永樂元年第六百九十章 滿堂文武,一人一碗方便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