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9章 少流血

自趙進創立趙字營,一步步強大到如今,外面人要不然輕視,要不然就是畏懼,他們或者以爲趙家軍這樣的練兵方式不合兵法,肯定不堪一擊,或者是吃了敗仗之後,覺得趙家軍有鬼神之力,強悍不可敵。

但這樣的對待讓趙家軍衆將很不舒服,自家明明做了很多的事,歷盡辛苦,卻被外人覺得是碰巧,歸之於鬼神,完全否定了自家的努力,但現在這位名滿大明的實力督撫,卻這麼瞭解自家,這樣的陳述,話語中的讚美和肯定實在讓人舒爽。

孫傳庭坐直了身子,肅然說道:“孫某這次來趙公,是想請趙公列下一個章程來,到底怎樣才能讓大明這邊體面和氣的收場,若一定要殺人,還請少殺些,畢竟都是華夏一脈,何苦自相血戰。”

這是說到正題了,吉香到這個時候才明白對方說話的技巧,到這個時候,雙方心平氣和,而且心防不在,很多問題可以開門見山的聊了。

趙進沉吟了下,開口說道:“這話很大,孫兄是說自家和山西?還是替某些人來說的?”

“趙公重商重工,大得山西商會之心,孫某還沒有這個念頭的時候,就有人千方百計過來勸說放風,說讓我顧全大局,大明失德,讓我順應民心,這次山西最不用擔心,若是孫某再固執己見的話,只怕就要不明不白了。”

大家一笑,不過這個玩笑並不可笑,天下人看來,孫傳庭在山西練了一支新軍,他在山西大同可以自行其是,自己籌措軍資,自己徵稅,形同割據,可趙家軍的瞭解更深刻些,孫傳庭之所以做得這麼順利,是因爲他得到了山西商界的大力支持,沒有商人們的錢糧甚至人員的支撐,僅靠山西一地的稅賦根本沒可能供應新軍,要知道朝廷給孫傳庭變法的權責並不僅僅是給出權利,大同邊鎮的供應也要他自己負責,等於甩給他一個包袱。

山西商界之所以這麼捨得出錢出糧,也是有了自保的心思,原本他們和邊鎮以及草原上勾結很深,能有很多方便,可這些年局勢太壞,更迭太快,邊鎮這邊不講規矩倒還好說,察哈爾林丹汗將土默特的第三代俺答汗從歸化城趕走,導致草原上局面大亂,不管是去草原的商隊還是邊關的邊市風險都大了很多,或者被蒙古馬賊或者部落直接搶掠,或者大隊蒙古騎兵入侵,不管那一項都會影響生意,甚至會家破人亡。

而且山西商人們從徐州那邊學習到了很多經驗,不管重商還是重農,在這個世道下面,總要有個可靠的庇護者,不然的話,商人就是砧板上魚肉,像趙進那種有點石成金妙法的可遇不可求,但能護住平安的不難找。

大家願意供奉錢糧好處,只要有個規矩,只要別毫無徵兆的勒索搶掠,甚至身家性命都有危險,大家都是願意做的,孫傳庭做事又有章法,更是山西本地的豪門世家,這樣的人自然值得信任,更難得的是,願意聽從大家的建議,認同徐州趙進的新法,這樣兩利的人物自然要全力支持。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話還是有他的道理,孫傳庭知道如今的成就從何而來,自然也知道其中蘊含着怎樣的風險。

山西那邊的態度是明朗了,不過僅有山西一地,孫傳庭自己的份量是夠,但這少流血少死人的請求就未免說得太大。

“內閣諸公大體都是這個意思,保定巡撫和順天巡撫都和孫某有過書信往來,他們也大概是這個意思。”

原本北直隸不設巡撫,但因爲趙進崛起,北直隸大名府先設大名巡撫,然後趙進拿下山東後,在保定設保定巡撫,在順天府設順天巡撫,統轄駐紮在京畿之地的大軍,他們的存在除了防禦趙家軍還有另外一重目的,那就是牽制京師內閣孫承宗和王在晉掌握的兵馬,還要防備遼鎮熊廷弼的邊軍,大小相制這個套路,是刻在大明君臣骨子裡的。

順天巡撫洪承疇,掛兵部侍郎,保定巡撫鄭崇儉,掛兵部侍郎,以及回撤到宣府附近的大名巡撫盧象升,如今是宣府巡撫了,這就是拱衛京畿的三位巡撫,京師外圍的軍權都掌握在他們手中。

按照孫傳庭的說法,掌握北直隸五分之四兵力的人都贊同他,那在外圍角落的盧象升倒是不必太被在意。

而以大明目前的體制來說,這幾位同意之後,就等於大明天下做了決定,儘管他們實際控制的不過北直隸和山西兩處,不過這兩處不做抵抗,其他地方就沒什麼違抗的可能,普天之下,就只有陝西三邊的邊軍會造成麻煩,但也僅僅是麻煩而已。

至於四川、湖廣、雲南等地,原本就沒有太多兵馬聚集,即便本省湊出若干來,也會因爲地理人文等各個條件沒辦法長途奔襲,造不成任何的威脅。

孫傳庭這個表態說明,大明的核心力量已經準備投降了,或者要尋求一個體面的解決方式,但北直隸和山東近在咫尺,卻讓從山西來的孫傳庭談,這裡面也頗爲微妙。

或許孫傳庭掌握的大同新軍是大明各個軍事力量中最強的,最近又有對草原俺答的勝利,在趙進面前腰板硬一些,不至於奴顏婢膝,當然,他們也沒想到,正因爲孫傳庭用徐州新法變強,才比其他人更知道徐州的強大和可怕。

“那皇帝知道嗎?”趙進追問了句,已經有人給趙進提過建議,說大事將定,要正名分,在各種場合不能直接說“皇帝”,而要說“明國皇帝”,顯現出區別來,其他人對這個都很注意,趙進卻不怎麼理睬。

聽趙進問到這個,孫傳庭表情顯現出幾分尷尬,咳嗽了聲說道:“既然大家商定,陛下也難違民意。”

的確,下面決定之後,崇禎皇帝即便反對又能如何?放在天啓年間,天啓皇帝還能通過魏忠賢把握住朝廷的實權,通過廠衛和閹黨來操控天下,無人敢於不從,而崇禎皇帝則做不到,罷黜閹黨,疏遠錦衣衛之後,崇禎皇帝已經沒什麼自己的力量可用,看似衆正盈朝,實際上是事事不能自決。

趙進點了點頭,直截了當的說道:“既然如此,你們想要什麼?”

孫傳庭搖頭苦笑,感慨說道:“趙公說話還是這麼直接,在下等商議之後,發現能對趙公你提的條件也不多,沒有一戰的本錢,哪有什麼討價還價的餘地。”

此時軍帳中的氣氛還真是不錯,孫傳庭這邊對局勢把握的很清楚,知道孰強孰弱,話也說得很明白,那麼就很好談了,吉香和石滿強臉上有幾分志得意滿,趙進神情則是淡定從容,在這裡開口說道:“孫兄請講,你們說你們的,答應不答應在我!”

孫傳庭言談舉止自居弱勢,不管真心假意,這麼下去,對方被奉承的飄飄然,就可以爲己方多爭取些利益和好處,趙進直接開口點了下。

“..若是順應天命,無論他從前針對趙公和徐州做過什麼,那都是公務,而沒有私怨,請趙公饒過他們性命,保全他們家小和家產..”

“這個可以答應,若今後不按照我的規矩做事,或者有什麼牢騷異動,那就這承諾就不再有效。”

“..當今陛下全家,還有普天下的皇族一系,若能安分守己的話,還請趙公保全他們的性命家產..”

“他們的家產怎麼算,府邸之中所藏的金銀算不算?別業中所積儲的金銀算不算,那跨州連府的田產算不算,這些人能安分守己,在當地沒什麼民憤的,我儘量不會動他們的浮財,讓他們全家維持個溫飽體面的生活,至於那些靠着祖宗霸佔來的產業和田地必須要交出來。”

大明的藩王和郡王們在天下各處霸佔了太多的產業和田地,士紳土豪們都要退讓閃避,因爲皇族的盤剝擠壓,士紳豪強就要更殘酷的壓榨百姓,形成了種種惡性循環,不過王朝更迭,前朝親貴也沒可能保持特權和富貴,趙進這樣的處置已經是給他們生路了。

所以這邊說完之後,孫傳庭只是感慨着回答一句:“趙公慈悲開恩。”

軍帳中衆人神態各異,只有趙進面無表情,那邊孫傳庭沉吟片刻,開口又問道:“不知進爺對大明官軍如何處置?”

“遣散,編組,屯田。”趙進回答的很簡單。

孫傳庭嘆了口氣,緩聲說道:“趙公這個安排好,不能打仗的就該去種田。”

“在下知道趙公瞧不上大明官軍,也不怪趙公如此想,下面的兵卒常年被剋扣糧餉,又沒有人約束軍紀,他們打仗時如鼠兔豬羊,駐軍時候則爲虎狼,對天下有百害無一利,遣散了也好,不過大明官軍中也有精銳,各級將佐所屬的親衛親兵都是能戰之士,依在下所見,趙公兵馬雖然精悍無雙,但騎兵未免遜色,正兵之外做不到各個精良,這些親兵親衛和他們的將主對趙公有大用,不知道趙公怎麼想。”

第753章 羣狼追虎第1344章 感慨萬千第407章 隅頭鎮這邊第1658章 我們能擋住漢寇嗎?第232章 各色人等第1532章 嵩山艦上第1656章 大風暴下的蟲蟻第945章 咱們先走第1534章 血仇不敢忘第1313章 江邊東岸第510章 無趣無聊第189章 大哥,我膽子不小第87章 賠罪第1302章 好像武將的知府第210章 當年故事第1024章 濁流第427章 回程路第15章 貨場上第723章 趙天王辦事第384章 盡歡第975章 只不過是亂民第406章 出徐州路上第130章 出頭第1260章 馬隊急進第1637章 和親第810章 貪婪者無畏第61章 不過如此第289章 城中亂第365章 五級五階第895章 攔車動手第686章 又要過年了第226章 誰家地盤第361章 隨之而來的變化第1429章 攻陣第680章 夜驚第695章 巡城第906章 改進的火炮第211章 這就是你的將來第1276章 不甘心第335章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第1158章 鬥富與從善如流第438章 回徐州第958章 在此處等待第1605章 源自百年前的信心第110章 亡命何人第220章 和事佬第681章 我想不出第987章 這是你的大功第1284章 大局面第679章 何家莊第1381章 兩個錦衣衛第1236章 營正們第667章 老神仙第932章 你知道我也知道第1445章 大漢七年的冬天第315章 回家第1662章 不足萬人的自信第227章 上門了第477章 市面變了第1079章 軟骨頭第1582章 下個月就恢復如何第999章 再談棉布第1242章 先到第1421章 一些話第393章 買地第1181章 直呼萬歲第1393章 有上中下三策第1283章 這裡在務實做事第858章 一切都在變好第228章 去不去第330章 趙進的計劃第628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1430章 常理和料不到第199章 抄家第1591章 不會進軍關東第788章 誰能捨得第708章 趙龍第1138章 有仇必報第1629章 雄辭當萬軍第1367章 如山如海的供應第1334章 好言相勸第783章 主僕二人第175章 告密第127章 暫時之計第1254章 炮聲就是開戰的信號第266章 城中案第807章 魯王府來人第1304章 草原上第1102章 興旺的工場第1124章 無消彼長的變化第240章 又是故人第1375章 女真不滿萬第580章 親疏有別第948章 掀開第1529章 區區小國而已第1430章 常理和料不到第1203章 瘋狂第208章 那寺第112章 寧爲奴第1084章 遠客
第753章 羣狼追虎第1344章 感慨萬千第407章 隅頭鎮這邊第1658章 我們能擋住漢寇嗎?第232章 各色人等第1532章 嵩山艦上第1656章 大風暴下的蟲蟻第945章 咱們先走第1534章 血仇不敢忘第1313章 江邊東岸第510章 無趣無聊第189章 大哥,我膽子不小第87章 賠罪第1302章 好像武將的知府第210章 當年故事第1024章 濁流第427章 回程路第15章 貨場上第723章 趙天王辦事第384章 盡歡第975章 只不過是亂民第406章 出徐州路上第130章 出頭第1260章 馬隊急進第1637章 和親第810章 貪婪者無畏第61章 不過如此第289章 城中亂第365章 五級五階第895章 攔車動手第686章 又要過年了第226章 誰家地盤第361章 隨之而來的變化第1429章 攻陣第680章 夜驚第695章 巡城第906章 改進的火炮第211章 這就是你的將來第1276章 不甘心第335章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第1158章 鬥富與從善如流第438章 回徐州第958章 在此處等待第1605章 源自百年前的信心第110章 亡命何人第220章 和事佬第681章 我想不出第987章 這是你的大功第1284章 大局面第679章 何家莊第1381章 兩個錦衣衛第1236章 營正們第667章 老神仙第932章 你知道我也知道第1445章 大漢七年的冬天第315章 回家第1662章 不足萬人的自信第227章 上門了第477章 市面變了第1079章 軟骨頭第1582章 下個月就恢復如何第999章 再談棉布第1242章 先到第1421章 一些話第393章 買地第1181章 直呼萬歲第1393章 有上中下三策第1283章 這裡在務實做事第858章 一切都在變好第228章 去不去第330章 趙進的計劃第628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1430章 常理和料不到第199章 抄家第1591章 不會進軍關東第788章 誰能捨得第708章 趙龍第1138章 有仇必報第1629章 雄辭當萬軍第1367章 如山如海的供應第1334章 好言相勸第783章 主僕二人第175章 告密第127章 暫時之計第1254章 炮聲就是開戰的信號第266章 城中案第807章 魯王府來人第1304章 草原上第1102章 興旺的工場第1124章 無消彼長的變化第240章 又是故人第1375章 女真不滿萬第580章 親疏有別第948章 掀開第1529章 區區小國而已第1430章 常理和料不到第1203章 瘋狂第208章 那寺第112章 寧爲奴第1084章 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