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滕縣一路

當濟寧城外的炮臺被拆掉,裝滿物資的漕船或者散去,或者進入濟寧自己的運河泊位的時候,濟寧城上下懸着的心還沒有放下,趙字營說走就走,萬一流賊打回來怎麼辦,儘管大家知道這個可能不大,就在這忐忑中,城內越來越恢復正常,屍首被焚化,一艘艘漕船開始南下北上,運河通暢的消息很快就會傳開。

南邊天際揚起煙塵的時候,濟寧城又是驚懼,當知道這是徐州兵馬的時候,懸着的心終於徹底放下,幾千官軍拱衛,這濟寧城安然無恙了,城內又是匆忙湊出大批物資勞軍,不過大家都注意到徐州兵馬情緒很低沉,儘管軍紀很差,卻沒幾個肆意妄爲的,有人能大概猜到原因,身爲朝廷官軍卻被地方鄉勇押着上來,還是過來收拾殘局,這樣的被動當然讓人不快,而且這些官軍還知道趙字營盯得緊,自己亂來就會招致殺身大禍,老老實實憋悶,的確不好受。

曹州總兵楊肇基所率大軍和兗州府府城滋陽的消息同時到達了濟寧城,府城滋陽安然無恙,卻因爲守軍大意,被亂軍僞作官軍混入城中攻入魯王王府,魯藩滿門上下殉難,然後亂軍意圖開門放入城外賊軍,幸而城內官兵民壯齊心協力,將賊寇殲滅,力保城池不失,沒有釀成更大的禍患,然後城外聞香教賊軍看無機可乘,又因爲糧草不繼,潰散退兵,此戰官軍大勝,斬首數千,大挫流賊士氣。

這花團錦簇的文章是用來表功的,自然不是發給濟寧這邊來看,而是給濟南和京師那邊的,不過懂行的人都知道,兗州知府和鎮守兗州的官軍,要拼命用功勞推脫魯王被殺的罪責,這個罪責實在是太大,滋陽知縣、兗州知府、兗州參將,連同山東巡撫以及相關各道,恐怕都脫不了干係,而且這推脫不是爲了保官,而是爲了保命。

知道這個消息的濟寧上層各個惶恐,表面上爲魯王王府哀悼,可實際上卻都是想到了不敢說的,即便是想到,大家怎麼也不敢相信,能做出這等事實在需要太大的膽子,而且怎麼看也沒有什麼利益。

曹州總兵楊肇基本地募兵兩千餘,北直隸官軍三千餘,宣府邊兵二千,連同河南兵馬一千五百餘,號稱兩萬大軍,這樣的大軍過境,放在平日裡對濟寧城就是大禍,全都是外省的兵馬,行事肆無忌憚,破壞起來絲毫不次於流賊過境,濟寧城內甚至提前給徐州參將周寶祿湊出三個月的糧餉犒勞,就是要求在徐州官軍守衛城池,關鍵時刻關閉城門,寸步不讓。

熟悉官軍體制的人都知道楊肇基很憤怒,他楊肇基頂住壓力準備這麼久,就是爲了佔個收復濟寧的首功,而且這富庶的濟寧可以湊出很大一筆犒賞,用這個又能激勵各路外省官軍,齊心合力再去救援滋陽攻打鄒縣,可現在這功勞已經被突然冒出的徐州兵馬搶走。

這樣憑空摘了桃子,放在大明官軍裡,直接火併廝殺都不稀奇,可老將楊肇基已經顧不得憤怒了,魯藩滿門盡滅,朝野定當震動,雖說那消息還未必到達京師,可到了京師會有這個結果他心裡有數的很,自己這遲遲不動必然會被中樞以及清流拿出來講,如果不在這個時候拿個功勞下來,自家功名富貴,連同腦袋恐怕也保不住。

楊肇基知道利害,北直隸、宣府和河南的各路兵馬也知道此時有了大麻煩,一時間倒也齊心協力,不敢耽擱絲毫,全軍直撲魯東南,曹州總兵楊肇基甚至在濟寧城外和顏悅色的同徐州參將周寶祿會面,請求對方一同出兵,周寶祿倒是心裡有底,這麼大功勞在手,魯藩滅門的禍事怎麼也波及不到自家,老老實實保住濟寧和漕運就是大功一件,何必再趟渾水,不過既然有升官的可能,就沒必要得罪人太狠,周參將沒有答應一同出兵,只說濟寧城內局勢不穩,等幾日後穩下,自己會派兩千官軍跟上,殿後協同。

能有這個結果,楊肇基也是滿意,補充了濟寧湊出的錢糧之後,又是繼續東去,參將周寶祿也是知道,就在這曹州總兵到達前後幾日,很多形跡可疑看着像是官軍的角色在濟寧內外活動,就是想要看看那支“徐州鄉勇”還在不在。

大夥都知道那大勝不是周寶祿打出來的,可事後看到周寶祿坐實大功,這才以爲是這位徐州參將請來且能控制的援軍,那曹州總兵楊肇基早就派出了各路眼線,這樣的大動作瞞不過他。

想起這個,徐州參將周寶祿也是苦笑,大明體制規矩有時候混賬的很,大搖大擺的做了,幾千幾萬人,還有城池得失,可你知道小心些,在官面上就可以作爲沒發生過,就算官司打到司禮監和內閣,法理上也只能當做沒有,那趙進肆無忌憚的作爲就是鑽了這些空子,一定是那王家父子教授的,堂堂清流,奈何爲賊啊!

隨着趙字營的南歸,山東局勢驟然清晰起來,肆虐大半個山東,鬧得處處烽火的聞香教叛亂,儘管有魯藩滅門這樣的慘禍發生,可大家都看得明白,聞香教流賊撐不了多久了,因爲就在濟寧被徐州官軍收復後,大家突然發現,聞香教流賊活動的區域只剩下了鄒縣和滕縣這小小地方,而且那滕縣聞香教亂軍現在也沒有打下來,這個時候,曹州總兵楊肇基率領官軍兩萬東進,而山東總兵楊國棟戴罪立功,又在登州府帶領四千出身遼鎮的兵馬,加上被打敗後收攏的殘餘,合計六千兵馬南下,這是近三萬官軍的合力,聞香教只有一個縣城不到的地盤,怎麼能支撐得住?

原來什麼鄆城、東阿、汶上之類失陷的州縣,都迅速被官軍拿下,有時候其實就是本地土豪率領的團練殺了回來,已經沒有什麼戰力的聞香教亂軍流民崩潰四散,就這麼發展到如今的局面。

這次還真是應了朝野各方的評價“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土雞瓦狗,烏合之衆”“山東民生艱難,猶若干草荒原,若有星火,定成燎原之勢,奈何干草燒盡化灰,火亦滅矣”,現在上上下下考慮的已經不是戰局,而是如何收拾局面,魯藩滅門這個事情太大了,地方要多少人烏紗落地,本以穩定下來的朝堂局勢也要跟着鉅變了。

在兩路大軍合擊的途中,滕縣城下終於爆發了激烈的戰鬥,自從聞香教流民亂軍佔據鄒縣之後,就開始派出人馬攻略滕縣,滕縣城內聞香教已經有所經營,按照事先的估計,到時候裡應外合,滕縣縣城一鼓而下,卻沒想到打起來卻是這樣的艱難。

當浩浩蕩蕩的流民大軍從天際出現的時候,早就緊張異常的滕縣縣城立刻關閉城門,等到聞香教亂軍開始鼓譟着圍城填河的時候,就是城內聞香教內應變亂打開城門的時刻,守城的民壯突然部分鼓譟變亂,一邊殺散同伴,一邊過去奪取城門,儘管事先做出地方,可身邊突然亂起的時候還是措手不及,眼看着城門上的門閂就要被卸下,有不少人都看到城門顫動,外面的亂軍流民就要破城了,很多人已經崩潰絕望,督促守城的滕縣縣令面若死灰,已經吩咐家僕準備衝回衙門,到時候在那裡自盡殉國。

就在這千鈞一髮的當口,一夥凶神惡煞的漢子衝殺進來,他們個個手持朴刀長矛,又懂得戰陣配合,那裡是那些民壯教衆能比的,當即是殺的血流成河,硬生生穩住了局面,滿城歡呼,城下流民則是士氣大喪,只能退回整隊。

到這個時候,大家才認出這些漢子是什麼人,敢情是來自徐州的鹽商嚴黑臉還有和那嚴黑臉表裡一體的鹽梟齊二奎,,滕縣在魯南是比較富裕的地方,歷朝歷代很多時候都是滕州這樣的區劃,頗爲排外,對這些明目張膽過來發財的徐州人向來看不慣,何況這嚴黑臉和齊二奎做得還是不入正行的鹽上生意。

看不慣歸看不慣,可大家都是沒有辦法,城外的土豪,江湖上的杆子,不是被打垮就是拜服,官員士紳更是事不沾身,加上這徐州人運銷的鹽貨價格公道,還有其他各項商貨貿易帶動,大家也就捏着鼻子忍耐。

這一次聞香教流民亂軍來襲,城內徵發民壯團練準備死守,卻把嚴黑臉和齊二奎所帶的護鹽隊當做隱患,雖然沒有明着敵對,暗地裡卻提防的很,認爲這等徐州江湖人物不靠譜。

誰能想到今日裡挽救大局的居然是這些鹽上人馬,不提滕州上下的錯愕和慶幸,嚴黑臉根本就顧不得那麼多,他急忙吆喝着縣衙捕頭帶領一隊放心的民壯去東門那邊,因爲聞香教是兩路里應外合,雖然沒有放置大隊人馬在那邊,可也有計謀安排,盯着那邊的是齊二奎的好友連教頭領着的幾十個雲山行分店護衛。

還有三票就是加更了,還有三票!還有三票!碼字碼字!

保底兩更,加更的條件是月票過百,新增盟主!

感謝“用戶寒夜、漫長的路、用戶黑暗中的光明”幾位老友的打賞,感謝大家的訂閱、月票和打賞,大明武夫需要更多,謝謝大家

¸ ttκΛ n¸ C 〇

第1186章 進爺到了第1281章 還有再起中興的機會第202章 算賬第1530章 將來的君臣第1461章 分憂和功勳第1068章 暗地裡的結社第506章 亂紛紛第267章 所謂勾結第1219章 朝廷來人第451章 狂風暴雨之下第861章 真是不甘心第708章 趙龍第607章 貨郎和小販第1286章 護國英才第1605章 源自百年前的信心第1271章 總要做過一場第318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689章 束手束腳的堅壁清野第1090章 缺銅第770章 門前街上第138章 高粱和彌勒第1427章 勇悍不退的誤會第958章 在此處等待第654章 突然第228章 去不去第912章 萬全之行第621章 趙鳳的百歲第1013章 要我何用第1134章 學宮聚衆第579章 自產自銷第748章 幾年第702章 捷足未必先登第198章 何家莊上第1105章 低價的兵甲第1218章 大地震第73章 問得出第1557章 如何忍得第1545章 下注第619章 清江浦也姓趙了第67章 深夜的敲門聲第886章 婚禮回程第1153章 前所未見的比武場第1191章 識大局的故人第874章 文武匯聚卻無用第339章 這是我們的何家莊第316章 兒在外母擔心第1381章 兩個錦衣衛第1244章 二楊殘部第1567章 太子的心思第1069章 這是我安身之地第909章 外患隱憂第584章 只下猛藥第72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635章 見一個人第295章 此去徐州第1044章 第一旅第425章 方寸地的惡戰第355章 跟我衝第711章 深夜出發第1315章 借兵第959章 大富貴在前第1059章 只是你們沒想到第505章 其實不難第800章 大禍將至第1006章 農墾貿易總管第1578章 上國就是天意第1446章 中樞機要第472章 處置第869章 塵埃落定了第680章 夜驚第888章 心裡話第1228章 都留下了第875章 比武大會的傳言第903章 天啓二年的地震第253章 追,只有追第691章 徐州平風浪靜第535章 聞香白蓮第1533章 世上不止一個大國第524章 稱病第630章 無趣的京師日子第655章 喪心病狂的謀劃第1230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1367章 如山如海的供應第1284章 大局面第109章 你設的局?第1163章 算什麼好漢第1492章 舉重若輕第101章 有才即用第1108章 我大明怎麼會輸第194章 兄弟們第422章 馮家在淮安府很強第261章 從未想過會來第1542章 父子不同第1610章 漢家子弟命貴第130章 出頭第1010章 西去徐州第1263章 趕羊第1557章 如何忍得第211章 這就是你的將來第57章 光陰似箭(3)
第1186章 進爺到了第1281章 還有再起中興的機會第202章 算賬第1530章 將來的君臣第1461章 分憂和功勳第1068章 暗地裡的結社第506章 亂紛紛第267章 所謂勾結第1219章 朝廷來人第451章 狂風暴雨之下第861章 真是不甘心第708章 趙龍第607章 貨郎和小販第1286章 護國英才第1605章 源自百年前的信心第1271章 總要做過一場第318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689章 束手束腳的堅壁清野第1090章 缺銅第770章 門前街上第138章 高粱和彌勒第1427章 勇悍不退的誤會第958章 在此處等待第654章 突然第228章 去不去第912章 萬全之行第621章 趙鳳的百歲第1013章 要我何用第1134章 學宮聚衆第579章 自產自銷第748章 幾年第702章 捷足未必先登第198章 何家莊上第1105章 低價的兵甲第1218章 大地震第73章 問得出第1557章 如何忍得第1545章 下注第619章 清江浦也姓趙了第67章 深夜的敲門聲第886章 婚禮回程第1153章 前所未見的比武場第1191章 識大局的故人第874章 文武匯聚卻無用第339章 這是我們的何家莊第316章 兒在外母擔心第1381章 兩個錦衣衛第1244章 二楊殘部第1567章 太子的心思第1069章 這是我安身之地第909章 外患隱憂第584章 只下猛藥第72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635章 見一個人第295章 此去徐州第1044章 第一旅第425章 方寸地的惡戰第355章 跟我衝第711章 深夜出發第1315章 借兵第959章 大富貴在前第1059章 只是你們沒想到第505章 其實不難第800章 大禍將至第1006章 農墾貿易總管第1578章 上國就是天意第1446章 中樞機要第472章 處置第869章 塵埃落定了第680章 夜驚第888章 心裡話第1228章 都留下了第875章 比武大會的傳言第903章 天啓二年的地震第253章 追,只有追第691章 徐州平風浪靜第535章 聞香白蓮第1533章 世上不止一個大國第524章 稱病第630章 無趣的京師日子第655章 喪心病狂的謀劃第1230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1367章 如山如海的供應第1284章 大局面第109章 你設的局?第1163章 算什麼好漢第1492章 舉重若輕第101章 有才即用第1108章 我大明怎麼會輸第194章 兄弟們第422章 馮家在淮安府很強第261章 從未想過會來第1542章 父子不同第1610章 漢家子弟命貴第130章 出頭第1010章 西去徐州第1263章 趕羊第1557章 如何忍得第211章 這就是你的將來第57章 光陰似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