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訐

程孝廉本來是個很能沉得住氣的人,但是碰上了成親這種從來未曾遇到過的事,心中總是有些失了分寸,被楊有財一提醒便有些醒悟了,之前他已經佈置好了陝西的事情,爲的便是防備突襲。

如今距離成親不足旬日,哪怕真的是張勇和蔡毓榮夾攻,也務必要成親之後再說,這個姿態既是擺給成都的商賈和新遷徙過來的士族看得,也是擺給天下人看得。如今大明根基已穩,就算是大軍進犯也休想讓大明手忙腳亂。

不過還有一個人倒是比程孝廉更加着急,那就是綏遠將軍蔡毓榮,三天前他剛剛收到了張勇的傳信,說是前明殿下要在成都大婚,他要去送上一份賀禮,還望大將軍策應配合。

與蔡毓榮說話,張勇便放鬆多了,蔡毓榮也是漢人,不過是近些日子憑藉着功勳做到了這個位置,他張勇並不低他一頭,如今雖是冬季,卻是大好的機會,陝西的兵將防備不會太過,前明殿下大婚,哪怕是留人守備,主帥也一定會趕回成都去,他太瞭解大明臣子這些拍馬屁的功夫了,要是能在他們殿下的親事上出一次風頭,可比打勝仗有用多了。

張勇雖然敗給了程孝廉他們一次,但是從內心來講並沒有完全改變對大明朝廷的印象,他原本就是明朝的將領,官場的事情他都摸得差不多了,所以才做出這個大膽妄爲的決定,再退一步講,前明朝廷已經昭告天下他們殿下要大婚,若是讓他們就這麼安安穩穩地成就了這樁好事,未免顯得朝廷太過無能了些,皇上就算嘴上不說,但是心中肯定會憋屈,就是來搗亂也得擾得他們不得安寧。

當然蔡毓榮雖然接替了圖海,但是聖旨上並沒有給他總督陝甘的命令,而且張勇現在手裡還有便宜行事的旨意,所以張勇只是通知他並沒有向他請示。

康熙之所以沒給總督陝甘的旨意並不是忘了,蔡毓榮是漢人,他可以信任他讓他帶兵打仗,但是不能把陝甘兩地一股腦交給他處置,萬一他處置完之後全成了他的親信部下該如何?而且他的官職夠大又加了綏遠將軍的封號,一般人也不敢違抗他的命令。

所以蔡毓榮收到了張勇的信之後就變得有些被動了,他原本定的便是開春之後再打,如今張勇一意孤行不知道要做出什麼事來,他若是不在一旁策應,像是賣了張勇一般,若是跟着他胡鬧,自己這邊又沒有萬全準備。

最後無奈之下他只能八百里加急將情況寫成書信送往京師,請皇上決斷該如何辦。

可以說,張勇做到了甘肅提督的位置上絕非偶然,他對於聖意的揣摩十分準確,康熙自然不願意看到前明殿下這麼得意洋洋地大婚,還昭告天下,就像是和他示威一般,所以他沒有責怪張勇,只是冬日出兵實在有些冒險,他雖然沒有帶兵打過仗,但是也明白這個道理。

“下旨,令蔡毓榮便宜行事,要配合張勇,也要穩妥行事。”這等於是把皮球又踢了回去,反正在他的心中,打仗那些將軍們有的是辦法,他只要表達自己的意見就好了。

那邊的太監寫着旨意,康熙突然又問了一句:“圖海在做什麼?”

“大將軍自從歸京之後便閉門不出,誰也不見。”

“呵呵,他這是心中有怨,陝西的事情怪不得他,但是朝堂的事哪兒有這麼簡單的,給圖海口諭,就說明日早朝朕要見他。”

第二天一早,圖海有重新出現在了朝臣的眼前,只是幾個月不見,圖海身上的殺氣又重了一些,有些老大人見了他都得被他的氣勢衝得後退兩步。

索額圖見狀笑了一聲:“大將軍何必怒氣衝衝,這裡是皇宮,可不是西安、潼關,若是驚了聖駕,腦袋可就沒了。”

圖海早就聽聞了索額圖在朝堂上發力,纔將他從撫遠大將軍的位置上拉了下來,但是他歷經兩朝不是什麼莽撞人,笑着回答道:“索大人有機會也可以去潼關瞧一瞧,也許能有什麼克敵制勝的妙計,也好讓圖海心服口服。”

很快便到了朝堂之上,閒雜事處理之後,康熙緩緩開了口:“今日還有一件大事,便是議一議大將軍圖海的功過,咱們大清還要打仗,不能讓這麼厲害的名將閒置,那朕豈不成了宋高宗了?”

他這話本是要替這次議事定下基調,圖海還是能打仗的,就算有小的錯過,你們罰他點俸祿什麼的都沒問題,可不許再往大了加罪了。

索額圖這個時候也決定咬牙堅持下去,圖海本來就是他拉下馬的,若是安然無損回到山西,等他真的平定了叛亂,功勞這麼大自己就壓不住他了,到時候難受的可是就索額圖了。

“臣有一事上奏。”

康熙眼中閃過一絲不快:“有何事?”

“臣聽聞,在西安城之時,前明的殿下便躲在城中,可惜圖海辦事不利,竟然讓人逃出城外,其心可誅!臣又聽聞,圖海賬下幕僚周培公,不過是說了兩句話,勸他不要亂殺人,結果被圖海一刀砍斷了臂膀,到現在生死不知。臣以爲,圖海之私心,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可稱惡也。”

朝堂上的衆位臣子臉色都有些變了,他們到不關心圖海到底做沒做這些事,但是索額圖把這些事全都拿出來說,就是說明要往死裡整圖海了。

於是各個派系的人紛紛開始準備自己的臺詞,索額圖一派的要加固這個證據,以求完全扳倒圖海,圖海的知己好友,也開始準備要爲圖海反駁,順便攻擊索額圖,最好皇上各打五十大板,那麼圖海就算是保下了。而不在他們兩派之中的人,則是尋思着如何火中取栗,爲自己的派系取得最大的利益。

自古朝堂爭鬥,雖不見血,但是句句殺人。當下立刻有人站了出來:“西安城中之事,乃是西安知府周復民那個叛賊協助前明殿下藏身,圖海已經將這事稟報聖上,索大人又要舊事重提,怕是不懷好心吧。況且周培公此人,家眷已經離京,想必是自己借走,又何必賴在圖海的頭上?”

第八百三十六章 退出關內第四百二十六章 報仇雪恨第三百四十一章 黎州安撫司第六十四章 入夥第二百二十四章 赴宴第三十二章 招攬第七百三十章 兵臨汝州第七百零三章 投機第九百零五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八十章 兄弟鬩於牆第五百七十八章 盟約第一百九十八章 彭越撓楚第三百二十八章 要命的玩笑第九百零三章 受賄之道第八百八十五章 塞米爾第五百六十四章 胡大刀第三百四十一章 黎州安撫司第二百四十八章 質問第六百五十七章 刺殺第八百零五章 互相彈劾第六十九章 金汁第四百四十八章 環縣第一百三十七章 穩定人心第二章 袁小三活啦!第二百八十六章 他們吃什麼?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勝第四章 入府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井衛第一百八十八章 士族第六百九十八章 沐小王爺第四百六十一章 夜中一搏第七百八十章 千君醉第五百六十章 年關第四百七十八章 哭訴第八百八十三章 良善人家第二百五十二章 決戰(四)第八百四十六章 憑什麼第七百八十三章 火中取栗第七百四十一章 殺人立威第一百三十九章 拔根第三百六十六章 發狠第二百四十五章 被拒第四百九十二章 殺戮第八百七十七章 葉爾羌汗國第五百一十六章 滿飲此杯賀大明第一百零二章 占城第一百二十章 患難真情第一百零六章 謀算第八十章 試探第八百五十七章 北京攻防戰(七)第四百四十六章 相面第三百零八章 抓鴿子第六百四十七章 江陵及時雨第三百三十一章 識破第四百三十六章 分頭行動第四百六十一章 夜中一搏第五百九十章 血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決戰(一)第七百二十三章 福祿宴第二百八十二章 埋伏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入侯門深似海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婚(一)第十章 混世魔王第八百四十七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七百七十章 汝州決戰(八)第八十九章 出兵第八十八章 遊說第四百一十二章 共富貴難第六百一十八章 手段第一百九十八章 彭越撓楚第一百五十章 強敵到第二百一十章 毛氏後裔第一百一十八章 打探第二百一十四章 孟養援兵第九百零九章 搬石砸腳第六百六十四章 專心切土豆第二百七十七章 吳三桂的顧慮第八百九十四章 感悟第四百七十三章 宗南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軍至第六百三十三章 噶爾丹第二百五十一章 決戰(三)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義第八百四十章 聖旨第三百一十八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二十一章 突破口第六百一十章 忐忑不安第七十四章 登徒子第一百六十章 留下殺雞第七百二十章 苦肉計第六百七十六章 斷塵第七百六十五章 汝州決戰(三)第七百一十五章 汝州唐仁津第三百四十七章 臣願辭官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安分第四百四十七章 算命第九百零一章 除內患第一百二十二章 蔡氏舊事第七百四十章 破釜沉舟第八百九十五章 棋子
第八百三十六章 退出關內第四百二十六章 報仇雪恨第三百四十一章 黎州安撫司第六十四章 入夥第二百二十四章 赴宴第三十二章 招攬第七百三十章 兵臨汝州第七百零三章 投機第九百零五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八十章 兄弟鬩於牆第五百七十八章 盟約第一百九十八章 彭越撓楚第三百二十八章 要命的玩笑第九百零三章 受賄之道第八百八十五章 塞米爾第五百六十四章 胡大刀第三百四十一章 黎州安撫司第二百四十八章 質問第六百五十七章 刺殺第八百零五章 互相彈劾第六十九章 金汁第四百四十八章 環縣第一百三十七章 穩定人心第二章 袁小三活啦!第二百八十六章 他們吃什麼?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勝第四章 入府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井衛第一百八十八章 士族第六百九十八章 沐小王爺第四百六十一章 夜中一搏第七百八十章 千君醉第五百六十章 年關第四百七十八章 哭訴第八百八十三章 良善人家第二百五十二章 決戰(四)第八百四十六章 憑什麼第七百八十三章 火中取栗第七百四十一章 殺人立威第一百三十九章 拔根第三百六十六章 發狠第二百四十五章 被拒第四百九十二章 殺戮第八百七十七章 葉爾羌汗國第五百一十六章 滿飲此杯賀大明第一百零二章 占城第一百二十章 患難真情第一百零六章 謀算第八十章 試探第八百五十七章 北京攻防戰(七)第四百四十六章 相面第三百零八章 抓鴿子第六百四十七章 江陵及時雨第三百三十一章 識破第四百三十六章 分頭行動第四百六十一章 夜中一搏第五百九十章 血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決戰(一)第七百二十三章 福祿宴第二百八十二章 埋伏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入侯門深似海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婚(一)第十章 混世魔王第八百四十七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七百七十章 汝州決戰(八)第八十九章 出兵第八十八章 遊說第四百一十二章 共富貴難第六百一十八章 手段第一百九十八章 彭越撓楚第一百五十章 強敵到第二百一十章 毛氏後裔第一百一十八章 打探第二百一十四章 孟養援兵第九百零九章 搬石砸腳第六百六十四章 專心切土豆第二百七十七章 吳三桂的顧慮第八百九十四章 感悟第四百七十三章 宗南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軍至第六百三十三章 噶爾丹第二百五十一章 決戰(三)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義第八百四十章 聖旨第三百一十八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二十一章 突破口第六百一十章 忐忑不安第七十四章 登徒子第一百六十章 留下殺雞第七百二十章 苦肉計第六百七十六章 斷塵第七百六十五章 汝州決戰(三)第七百一十五章 汝州唐仁津第三百四十七章 臣願辭官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安分第四百四十七章 算命第九百零一章 除內患第一百二十二章 蔡氏舊事第七百四十章 破釜沉舟第八百九十五章 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