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儒要做的事情,方中愈並沒有阻止。
他也沒有打算去阻止,對於他來說,父親想要做的事情,他選擇去支持,他,想要做的事情,父親也同樣在支持。
方孝孺還沉迷在自己的疑惑之中,他一直在想着各自的事情,所以最後方中愈,也沒有打擾到他,一個人離開了。
只留下了方孝孺,一個人在房間裡。
他們兩個人把話都已經說完了,對於他們倆來說這些事情都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出現,可是沒有辦法。
長興侯耿炳文在這件事情所做的行動,讓更多的人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所以山雨欲來風滿樓,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方家,注意到了錦衣衛的小方大人。
方中愈在這件事情上不想做過多的解釋,父親那邊已經解釋一遍了,對於其他人他還真沒有辦法去做這些華。
妄議皇族本來就是大罪,更何況他現在掌握着大明的最強權的機構,所以不能做這樣的事情。
大明朝廷走到這一步,已經很艱辛了,他這段時間也確確實實太累了,回來之後都沒有去其他的地方,好好看看甚至連錦衣衛伢們都沒有去去。
他的上司曹文越曹大人在中愈回京的那一刻,也就知道了,但是對於中愈後來的做法,他也沒有過多的干涉,當然長興侯耿炳文到中愈府上的消息,他是知曉的。
不過並沒有什麼太多的關係,對於他來說,他還是知道的。
在中愈回來的第四天的早上。
這一天,他終於慢慢悠悠的進攻了。
“怎麼,看你的樣子還不想回來?”
偌大的東廂房,又只剩下了建文皇帝,朱允文和方中愈。
和之前一樣,其他人都離開了。
以前他們是因爲皇帝陛下下令讓他們離開,但是現在他們在送上自己的茶店和座位之後,立馬就選擇離開,遠遠的離開開。
以前他們是在別人的命令之下,離開,但是現在他們卻自主的做好了自己事情之後就選擇離開。
錦衣衛依然在外面防守,但是他們卻沒有絲毫想要打聽的意思。
他們心裡很清楚,那裡面的兩個人到底在做些什麼,那兩個人現在又是什麼地位?
所以根本就沒有必要在這件事情上做太多的事情。
建文皇帝朱允文現在這樣說到。
看上中愈的眼神竟有些寵溺的意思。
在中愈面前他還真是可以放下心房。
或許他從來沒有這樣的感受,所以看着那中愈無所謂的意思,心裡竟然隱隱有些高興。
“哪有,我可是早就想回來了,要不是前線的事情太多太多,我早就回京師了,京師這邊纔是我發展的天地。”
心裡的時刻已經過去了,但是行禮之後,中愈像是變了一個人,坐在位子上也不是很安分,要是其他人看見小方大人是這樣一個人的話,恐怕會跌破眼鏡,不過現在還好,至少建文皇帝朱允文能接受他,這樣做。
“說吧,你到底打算怎麼做?之前你在坐着,你提到那些事情都是真的。你這可是給朕出了不少難題呀。”
建文皇帝朱允文一下子問了好幾個問題,這也是他這幾天一直想問的問題,雖然他一直想去問問方中愈到底要做什麼?
爲什麼長興侯爺耿炳文這樣看着他?
但是在最後的最後,他還是選擇了沉默,等待中愈自己來告訴他。
見慣了,中愈恭恭敬敬的樣子,現在中愈這副樣子倒讓他沒有什麼太多的感覺,畢竟其他的大臣都太過恭敬,讓他感覺不到一點新鮮感,恰恰是中愈那不修邊幅不重禮節的行爲才讓他覺得他不僅僅是皇上,是一個人活生生的人。
“長興侯耿炳文知道了,我想改變大明的軍制,所以想來求一個安穩。”
中愈就知道一來就會談正事,他根本就不想和皇帝談正事,至少不想這麼快。
“老侯爺怎麼知道的?”
唉,還好你還是自己說出來了,建文皇帝心裡舒了一口氣,雖然有些緊張,但是看見中愈老老實實的將與長興侯爺談話的內容說了出來,他心裡還是挺安心的。
在他的心裡中愈說了,最好不說也沒有太大關係,無非是讓他多想幾次罷了,不過也沒有太大的問題,帝王心術還不至於這麼小氣。
建文皇帝朱允文是相信方中愈的,畢竟他做的那些事情,如果真的有什麼異心的話,可以完完全全把建文皇帝朱允文架空的。
“陛下,您忘了老侯爺,畢竟是前朝的老侯爺。太祖高皇帝能讓他留下來自然有留下他的道理。說他是猜的,你可能不信,但跟他聊過他猜的可能性超過了五成,不過具體是什麼猜的陛下?你也知道長興侯,手裡還是有幾個人的。”
中愈看着一臉好奇的建文,皇帝朱允文兩人一直都在對視都在抒發自己的話語。
在這個時候,他們倆所說的話都是爲了證實。
“老侯爺想要求什麼安穩?”
建文皇帝朱允文又問了一句這些話都是沒有書面記載的,所以談論的內容只有他們兩個人知道,再無第三人知曉。
“長興侯長子,耿璇在我的身邊做個幕僚先生。”
中愈一邊抓着盤裡的點心吃着一邊向皇帝說着。
這麼久以來,在建文皇帝他一直都是這樣,除了最開始的幾次,有些拘束之外,後來的幾次見面她都比較隨意。
沒有故意的去放縱自己,只是將自己最簡單的一面向他表現出來。
建文皇帝朱允文恰恰喜歡這樣的方中愈,其他的年輕人到他這裡來都是戰戰兢兢的,濰坊中域在初見的幾次之後反而變得落落大方起來,甚至是有些肆無忌憚,但這種肆無忌憚,他卻很是欣賞。
年輕人就該有這樣的活力,這樣的勇氣在他面前,如果只要金手一般的規矩就行了,太過拘束,反而讓他覺得不好。
不過很可惜,越來越多的人恰恰是在這方面有些害怕,所以讓她都有一些距離感,唯獨在中愈這邊,他經常能感覺到一些朋友之情。
“你沒開玩笑,讓朕的姐夫,去給你做幕僚先生。”
建文皇帝,朱允文有些不太相信,所以他又問了一遍,想要確認一下這個答案,對於他來說,他的姐夫是什麼樣的人?他還是比較瞭解的長興侯耿家跟他們家關係真挺不錯錯。
這也是當初北伐戰爭中挑選長興侯耿炳文去當北方當大將的原因。
中愈聽見了建文皇帝,朱允文,說的耿璇是姐夫,也就是說這個時候他是把他當做家人看待的,而不是一個橙子。
“是的,長興侯耿炳文確實是這樣說的。”
中愈有點尷尬,畢竟長興侯的長子,耿璇已經年紀很大了,而且是駙馬爺,讓駙馬爺爺去他身邊做個夢了,之前他還是有些想法的,不過既然已經到門口了,這樣的話,所以他最後還是選擇了接受。
“這樣也好,既然如此,你還是用心的帶帶朕這個姐夫吧!”
既然如此,這件事情也就到這個地步了,建文皇帝朱允文,這個時候也沒有做過多的計較,中愈能夠遠遠本本的把這件事情告訴他他心裡已經很高興了,所以,並沒有在這件事情,做更多的深入談話,對於他來說,現在他的表情真的是非常的開心非常的高興,中愈在一起真的是有一種輕鬆感,對他來說,現在的感覺真的很好很好。
“臣,謹遵陛下聖旨。”
中愈拱了拱手算是鄰居,不過這一番做派看在建文皇帝中文的眼裡就有些覺得他有些取巧了。
“搞了半天,你這是故意的呀?”
“不敢,不敢,臣哪裡感了,陳只是就事論事,該說的都說了。”
方中愈自然不能承認。他說的這些話。都是在引導建文皇帝朱允炆將這件事情答應下來,之前他答應長興侯耿炳文也只是順勢而爲,能不能最後成功還要看陛下的意思思?
如果他想讓任用別人,那很容易,只要說一句就行,但偏偏那個人是建文皇帝,朱允文的姐夫,江都公主的駙馬,興宗康皇帝的女婿。
所以他還是要建文皇帝朱允文首肯才行。
現在建文皇帝朱允文既然已經把這句話說出來了,中愈就不藏着掖着了,不過他可不敢承認,也不願意承認,有些事你知我知就好,非要說出來幹嘛?
“還沒說正事呢,其他的事情呢,你到底是打算怎麼辦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還是覺得中愈在繞開話題,之前提的那麼多建議,他還等着跟終於面對面的深入的交談,中愈之前回來,京師卻遲遲不進攻,讓他還是有些着急的,畢竟當初中愈提出來的那些東西基本上都是一筆帶過沒有什麼太多深入的,描寫,他也只能根據自己的經驗一一探討,但是如果,終於能夠深入的談論一次的話恐怕對他以後的想法會有更大的裨益,所以他期待的終於回來,終於回來之後不進攻,他多少還是有些着急的。
“兵制更改的事情,現在你不用說了,拿一份具體的更改計劃出來吧,北方前線既然已經開始了,初步的試點想必你有更多的想法,朕也想看看全國各地的隊隊,該如何整頓。如今燕王朱棣的叛亂已經平定了各地藩王還有三衛。晉王朱濟僖那邊也還掌握着大軍。雖然他在這件事情上立了大功,不過朕還是想對他的軍隊加以限制。這一點也要考慮進去。”
從建文皇帝朱允文的角度來說,藩王如何,對他是好事。
所以,他希望,中愈能考慮的清楚一點,對於藩王來說,不是所有的藩王都有野心,但是,當手裡掌握的權利達到一定的地步的時候誰也說不準人心會變成什麼樣子,所以他不得不慎重考慮,再加上燕王朱棣,這一個不好的苗頭,在前,他也害怕,開了後世的先例,讓各個王爺都有心思造反。
所以還是要把這件事情搞得清楚一些。
“是,這個還請陛下放心,臣一定會做出一份妥當的安排來的。駙馬爺那邊在北方,他們已經開始做了,近期就會有彙報上來,到那時再與陛下共同探討,怎樣更改怎樣加大力度度。”
中愈心裡還是挺清楚的,這件事情本來動靜太大,他雖然想悄悄地做,但是既然已經被別人看穿了,意圖那就正大光明的做,至少要讓陛下心裡沒有這根刺。
建文皇帝朱允文心裡到底有沒有想法。方中愈也不清楚,但是他多少還是能感受到一絲善意的,方孝孺說的不錯,建文皇帝朱允文在這件事情上還是看得比較開的,至少沒有太多的針對他們這些全程。
方中愈現在是大明朝最具有權利的暴力機關首領。
曹文越,曹大人在這件事情上作了,具體的安排當然他也沒有去過多幹涉中愈的事情。
也就是因爲這樣,錦衣衛現在發展壯大,特別的迅速,不僅僅是人員的分配,還有各項武器的研製,甚至是一些情報技術的研發都遠遠的超過了以前錦衣衛所要做的事情。
方中愈做了這件事情,改變的很多,不僅是改變這些事情,也改變了其它人人。
“那關於其他的呢,你之前說了那麼多東西,不僅僅是有北方的有南方的,南方的那邊總不能靠咱們那些騎着馬的士兵一直去打吧吧!”
“陛下,這個自然,南方靠海,海戰自然要靠海軍。陛下,可以從改革中來專門挑出一支軍隊,作爲爲守衛大明海疆的海軍。”
中愈提出了這樣一個概念,大明的海疆,也許建文皇帝朱允文以前沒有什麼概念,自從大明混一圖的出現,再加上中愈對那副地圖的修改,讓建文皇帝朱允文也知曉了大明之外,還有大明,大明附近有一大片海域,那裡有着豐富的資源。
人就是這樣。
知道的越多,也就是這樣的的。
想法還是挺多的,所以要把這件事情考慮的很清楚了,建文皇帝也不是第一次聽到海軍這個名稱,之前中愈在奏摺中也提到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