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得爲自己的,那麼想要獲得更多,就得不斷的努力,甚至是順大勢而爲。
這些事如今他們所能做到的一切。
諸位王爺在回府的路上並沒有跟其他人說什麼?這些管家們也都閉着嘴。
他們也感覺到了自家王爺似乎非常的高興。
反正就是跟平常不一樣,反正明裡暗裡都有一種高興的意味在裡面。
只是這件王爺拒絕了他們開口說話,他們也只能這樣小心翼翼的。
回到王府的諸位王爺現在都在查看,建文皇帝朱允炆送過來的地圖。
“怎麼你剛剛有話要說?”
“王爺,民間已經傳瘋了,大明發現了飛地,而且有意要封兩位王爺去飛地實封。”
齊王一愣,怎麼這麼快就知道了。
“你確定,孤王纔剛剛從皇宮離開,陛下放我們離開纔多久,怎麼民間就傳瘋了?”
管家也愣住了,原來皇上召集諸位王爺進宮,也是爲了這件事情,可是,可是現在看來他們瞭解的並不是一樣的呀。
“王爺,老奴哪敢騙你啊,剛剛大明報,還有宣傳部下屬的其他報紙都快速的發表了通文,老奴已經派人買來了好幾份,王爺您看。”
齊王拿着老管家遞過來的報紙一看,上面果然寫着大明帝國的探察隊在海疆之上,發現了飛地。
雖然每一份報紙的措辭不一樣,但表達的中心意思就一個,那就是朝廷發現了飛地,現在要世封兩位王爺過去。
齊王這才明白,原來朝廷本來就沒有打算隱瞞,他也明白了,建文皇帝朱允炆最後交代他們的那句話,那就是允許他們招兵買馬,不管是什麼方面的人才,公交,只要他們有能力招他們過去,朝廷自然會一一放行。
現在看來朝廷做的非常的快動作真的是快了,他們好幾步。
不說別的,光是如今把這些消息快速的宣傳出去,就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其他人所能承受的範圍。
畢竟以他們的能力,想要在京師和進食之外傳播,他們想要對朝廷不利的消息都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與時間,可是沒有想到朝廷如今僅僅只通過一個大明報和宣傳部所下屬的各個報紙,居然就能把所有的事情一下子都囊括進來。
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這個消息傳遞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那麼也就是說他們按住你想要做一些手腳的事情就已經完全沒有了土地。
同樣的話語還發生在其他諸位王爺的府邸之中他們也接到了老管家所傳來的話語,內容大致是一樣的,費勁,報紙是一樣的,他們獲取消息的渠道也差不多,所以這個時候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對於那些本來還沒有糾紛,或者是3d就在北方的藩王們來講,如今這種狀態是最好的,他們並不想太多幹涉,而且朝鮮已經明確的表明,燕王和齊王離開京師。
那麼他們就更加不便參與進去了。
遼王朱植都是盯着那幾份報紙看了許久。
之前他還擔心自己的侄子做的不夠好,或者說考慮的不太周全再皇宮大殿上就草率的下達的命令,甚至是將如果燕王朱棣能夠吧,防衛再搶回去,他就讓給他們也無妨。
可是現在看來,他的侄子建文皇帝朱允炆並沒有那麼傻,反而考慮得非常周全,不說別的,光是這一次報紙的宣傳給動用了多少力量?
管家的話語如今京師裡,怕是沒人不知道了,那小乞丐們甚至是小孩子們,都知道朝廷又增加了一大塊土地。
遼王朱植看着那份報紙,許久之後,哈哈大笑起來。
“王爺,您怎麼了?”
老管家有些糊塗,朝廷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王爺應該更加擔心啦,畢竟有可能會把王爺送到海外去的。
怎麼王爺似乎,根本就不擔心了。
“沒事,這件事情不用擔心,朝廷已經處理好了,咱們看着就行。”
今天晚上遼王朱植,非常的高興,雖然他已經在皇宮裡吃了不少東西了,但是還是安排家裡給他準備了一次宵夜。
今天整個京師都非常的熱鬧,幾乎只要有人煙的地方,他們如今都在討論着這個事情。
朝廷發現了飛地,即將用兩位王爺實封。
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一件大事,那些朝中的大臣們如今就更加的吃驚了,建文皇帝朱允炆暗地裡做了這麼大的事情,他們卻絲毫不知曉,就算是一些些許的風聲都沒有聽到。
當初那些學生離開學堂的時候,用的也不過是調查的名義,並沒有說將會遠航去探索未知的地方。
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現如今看他們發現了這麼大的地方,自然是非常高興的,有人都非常的好奇,到底是哪些人蔘與了這一次的調查,甚至是有的家長暗自在思索自己的兒子有沒有參與到這次的行動中來,畢竟做了這麼大的事,獎賞肯定是不會少的,甚至是史書上都可以出現一筆。
建文皇帝朱允炆如今也非常的高興,之前她跟方中愈所討論的一切,如今都已經原原本本地做下去了,第二天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做,但是今天晚上他非常的高興。
高興之餘,還去陪了皇后和皇太后吃了一次晚飯。
之前上次給諸位王爺的那些吃屎呢,如今對於皇宮裡的御廚來說,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所以他們所做的更加的精美,建文皇帝祝允文今天的飯量很好。
皇太后和皇后兩人今天都感覺到非常的詫異,不過一想到宮中所傳來的消息,他們也都釋然了,這一直都是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心病,就算是之前方中愈所提供的一切幫助也讓他們沒有絲毫的放鬆,但是如今他們卻感覺到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心裡是真正的放鬆吧,至少在這一次,他覺得自己打了一個大勝仗。
“母后,皇爺爺應該不會怪罪兒臣了,就憑這一公斤而成就有膽子在皇爺爺面前把之前所有的罪過都離不掉,也有面目去見父皇了。”
飯後見皇帝,朱允炆和太后娘娘,還有皇后一起聊天。
“母后知道,母后知道,你等這一天,已經很久很久了,你父皇離開我們的太早了,不能親眼看到你創造這麼大的功績,是他一輩子的遺憾,既然你如今已經做到這個地步了,就更要小心謹慎,把這一份功績維持下去,之前你做那些事的時候,母后沒有阻止你,是因爲知道有些事情你必須要做,就算是出了大的差錯也要做,但是如今母后還是要勸你一句,在朝政上還是要多多依賴大臣,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就好比如今你做的這件事,沒有其他的人幫你,你也做不到這個地步,母后不希望以後再有大的風波出現,朱家的天下在你的手裡發揚光大就最好不過了。”
皇太后如今說話也是一板一眼的,雖然之前她沒有過多的干涉祝允文所做的決定,但是如今作爲一個母親,他還是希望兒子能夠慎重一點。
之前的冒險已經說明了,建文皇帝朱允炆在朝鎮的處理之上,還是有一些缺失的,雖然這幾年有一些成熟了,但並不代表他就能夠完完整整的,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
“兒子知道,兒子知道。”
建文皇帝朱允炆滿口答應的,他如何不知曉,就是因爲他知曉這些才能夠多多的運用那些人才。
“我好聽說那些離開大明本土的人,如今都還在海外漂泊,朝廷要是有能力的話,多多撫卹,他們的家人,甚至是要多多獎勵獎賞那些有功之臣。”
“這是自然,母后放心,他們的請功摺子一上來,兒臣會仔細斟酌,對他們加以奉上的,每一個人都有傷,只要這一次出去了的人。”
這一點就皇帝朱允炆,倒是沒有欺騙黃大夫,畢竟之前他在房裡商量這些事情的時候,就討論到這一切,畢竟海軍在外護航那些海域,又是從來沒有探索過的,地域,需要一系列的人才和消耗,現如今他們能夠發現這麼大的地方,自然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的。
那麼現在他們所能做的一切就是基於這些人講,甚至是鼓勵他們再去創造更大的功績。
“既然你這麼自信,那麼快就問問你,方中愈,你要怎麼賞賜?”
“這,這,兒臣還真沒有想過!”
建文皇帝朱允炆一下子愣住了,是的,似乎他這一段時間從來都沒有考慮過要怎樣賞賜方中愈,方中愈所做的事情,似乎就成了必須要這樣做的。
看着建文皇帝朱允炆窘迫的樣子,太后娘娘和皇后兩人相視一眼,嘴角噙滿了笑意。
“就知道你早就忘記了有功之臣,母后雖然知道方中愈那個孩子沒有開口向你要過什麼?甚至是如今他所做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因爲你當初把他弄進了錦衣衛,母后可以打保票的說,如果當初不是你把他弄進了錦衣衛,現如今他甚至還在國子監裡學習,現如今,人家離了這麼大的功勞,你卻把賞賜都忘記了,這樣下去遲早會寒了功臣的心的。”
“母后訓斥的是,那依母后所言,該賞賜方中愈些什麼呢?”
到了這個時候,他似乎明白了,母后今天所說的話,似乎都跟方中愈有關,也就是說母后就在等他這句話。
畢竟剛剛連皇后都有了笑意,也就是說他們兩個肯定早就討論過這件事情,認爲自己會忘記了這件事情。
“母后上回就問過你那方中愈還沒有分配,你作爲一國之主,他如今經歷了這麼大的功勞,自然要給他選個好人家,西之先生如今名聲在京師也挺大,甚至是門生遍佈天下,方鄭氏雖然不高,但是母后也都見過,是個慈善的人,能教出這麼一個好兒子,他們倆夫婦自然是付出了不少的力量,如今要是說他們不想抱孫子,母后可是不信的,既然如此,你就給方中愈指一門婚事吧,至於方氏夫婦,他們兩個,賞賜由你自己去想。”
皇太后這樣說的,似乎早就幫方中愈想好了,也幫進入皇帝朱允炆想好了賞賜的方案,但是最終的決定還是要用皇帝朱允炆自己去下,畢竟由他來決定纔是最正確的事情。
“指一門婚事?母后上回你提到這件事情的時候,兒臣就跟方中愈聊過,中愈他不願意這麼早成親,而且朕要是給他指一門婚事,恐怕有逼迫之嫌,要是他不喜歡,那個時候,恐怕會更加傷他的心吧?”
金融皇帝朱允文的頭都大了,母后,這似乎給他出了一個不太好的主意,因爲上一次提到這件事情的時候,終於就已經跟他說過了,現在不考慮這樣的事情,可是如今皇太后又把這個話題提了起來,他要是再不做的話,那豈不是要把太后的旨意都拒絕掉了?
那個時候中愈在太后這邊的名聲可就要變壞了,畢竟如果他做的事情做不好,終究是會影響方中愈的。。
“這要看你怎麼選啦,如今朝中的大臣們雖然家裡條件都不錯,但是母后也知道,如今方中愈的下這麼大的功勞,而且又不拘一格,甚至說可能平常人家的孩子,他還真看不上眼,母后就給你推薦一個,你看怎麼樣?”
皇太后就知道自己的兒子有的時候沒那麼多想法,如今,其實她的年紀並不大,但是做起事來,畢竟是在皇宮裡呆了很久的,還是有一些思慮的。
“母后請說,兒臣考慮考慮。”
“徐家的小女兒,你看怎麼樣?”
母后看了他一眼,說道。
“魏國公的幼妹?”
建文皇帝朱允炆皺了皺眉頭,這倒是個主意,他倒是沒覺得有什麼不好,可是總覺得哪裡有些不對,難道是有人在太后面前提到了嗎?
“這個,兒臣再考慮考慮吧,畢竟魏國公還在前線,幾位王妃,如今也在京師,中愈跟他們沒什麼交集,別到時候,好心辦了壞事。”
“那皇帝自己考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