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有伏兵

就在張獻忠摩拳擦掌準備和秦良玉及她手下的白桿兵大戰一場的時候,盧曉航帶領大軍已經在進發的路上。

路過左良玉屬地的時候,左良玉果然送來了不少糧食和物資支援,盧曉沒有絲毫猶豫很痛快的收下然後向着三峽水道進發。

看着盧曉航遠去的背影,左夢庚站在左良玉旁邊:“父帥,他們也太張狂了些,收了咱們的東西連感謝的意思都沒有,扭頭便走了,分明是看不起咱們。”

左良玉倒是沒有發怒:“明明是咱們該感謝他們,他們爲什麼要感謝我們?”

“可是咱們爲什麼要感謝他們。”

左良玉嘆了口氣:“夢庚,看事情不要拘泥於眼前,要從大局看起,這一次皇上打的旗號是進川援蜀,天下人的目光都盯在這裡,咱們支援了皇上糧食,就是表明咱們左家是忠臣良將,這可比咱們空口白牙跟人家說有用多了。”

左夢庚若有所思:“父帥的意思是咱們真的要做這大明的忠臣了?”

左良玉點點頭:“若是崇禎皇帝在世,我說什麼都不會當這個忠臣,我見過太多的忠臣,都沒什麼好下場,但是這個新君明顯和崇禎皇帝不一樣,就拿這次來說,如果崇禎皇帝在就算命人救援也絕不會御駕親征。”

左夢庚皺了皺眉頭:“但是在南京統籌全局不是更好麼?”

“若是太平盛世自然是怎麼穩妥怎麼來,但是如今恰逢亂世,羣臣心中浮動,當彰顯武力,以安羣臣之心,這樣才能讓這些大臣有信心跟着他中興大明。”

左夢庚若有所思的點點頭:“看來父帥已經決定上他這條大船了。”

“夢庚,上一次你敗給他並不丟人,只要我們父子成爲他中興大明不可或缺的力量,那麼誰也不會再說我們聽詔不聽宣,我們必將是這大明中興之臣!”

盧曉航的大軍順着江河而上十幾日,這一日終於來到了三峽水道的範圍。

酈道元的《水經注》曾經這麼說過: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說的便是三峽水道便利,無與倫比。

但是書中寫的是照發白帝,暮至江陵,這條水路是自高向低,而如今盧曉航的盧曉卻是與之相反,他要逆流而上,還要自低向高,所以行軍速度立刻降了下來。

如此走了一日,才走了不過走了二十餘里,這已經算是快的了,若是在陸地上,不僅要翻山越嶺,還要小心隨時出現的張獻忠的軍隊,行軍速度會更慢。

到了晚間,雷凱突然找到了盧曉航:“啓稟皇上,末將覺得情況有些不對。”

“有何不對?”

“今日行軍一日,咱們沒有見到一艘自川蜀而下商船,這三峽水道每天的商船絡繹不絕,就算反賊猖獗,也不可能控制住所有的地盤不讓經商,一艘商船都沒有出現,情況有些不對。”

“你的意思是?”

“三峽水道被人控制住了,而且還是在重要的地方設置了關卡,這就導致了四川所有的商船全部難以出來。”

“那依你之間,關卡被設在了哪裡?”

“夔門!”

如果說夔門盧曉航還有些陌生,待雷凱拿來了圖,仔細形容了一番,盧曉航立刻就知道這是哪裡了。前世第五套十元錢人民幣背面的風景便是夔門,而夔門被被稱爲瞿塘關,雄踞瞿塘峽之首,素有夔門天下雄的稱號。

杜甫曾經寫過:“白帝高爲三峽鎮,瞿塘險過百牢關。”夔門更是瞿塘峽最險的地方。可以說就算夔門沒有伏兵,能夠安穩的度過也是萬幸了,若是這裡有了伏兵,只怕去了之後九死一生。

盧曉航疑惑地問道:“爲何所有的商船都要在夔門下來,哪裡既然這麼險,何不選擇別的地方出船。”

“近些年天下頗不太平,四川所有的商人從各處出船的都有,有的還沒有出船別被水匪給劫了。後來幾個蜀商一合計,便選擇了夔門,幾家同時出銀子養了一支水上護衛隊,保商船一路平安。”

“後來其他的商人見他們的商船比自己的安全得多,所以紛紛加入。再後來幾乎成了川蜀商人的定律,他們要出船必定是在夔門出,水上護衛隊也越來越大,水匪很少打他們的主意,只是挑一些零散的商船。這樣一來,不在夔門出船的商戶便絕跡了。”

盧曉航點點頭:“既然這樣,雷將軍可有辦法對付這夔門的伏兵?”

雷凱苦笑一聲:“夔門本就是天險,再加上埋伏了伏兵,去了只怕九死一生啊。皇上可知道伏兵是何人?”

“必然是張獻忠聽說了咱們入川的消息,便在此地設下伏兵,若是咱們半路下船,該走陸路如何?”

“萬萬不可,兩岸的道路人跡罕至,不知道到了那裡便沒路了,因爲三峽水道一直很便利,所以那些小道常年沒有人走動,多數已經消失了,咱們又沒有嚮導,若是在這山嶺裡轉圈,只怕沒有兩個月轉不出去,到時候成都只怕都要破了。”

“夔門又過不去,陸路也不能走,你說咱們該怎麼辦?”

雷凱撓了撓頭:“皇上你這可是難爲末將了,末將只是熟悉水上的事,你若是讓末將想個計策瞞天過海,這末將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啊。”

盧曉航擺擺手:“罷了罷了,快去將宋先生請來。”

此次入川,盧曉航手下三大謀士,元才良坐鎮洛陽老本營,負責與李自成周旋。陳承安坐鎮南京城,與盧九德保證大明新京師的安穩。而宋獻策便隨着盧曉航一起入川。

只是宋獻策一直在做山賊,從未做過水匪,所以上船之後着實暈了好幾日,如今身子還是不大舒服,所以一直在自己船艙之中睡覺。多虧盧曉航想起了後世的電視劇,讓人用結實的大魚網給他做了一個吊牀,雖然不太穩,但是總算不會半夜撞來撞去了,這才讓他睡了一個好覺。

宋獻策眯着眼走進了船艙:“皇上這麼晚了找臣什麼事?”

第57章 毒是我下的第65章 暮色下的七大家(下)第154章 瞬息萬變第173章 兵鋒所指第80章 血戰不退第63章 請戰第9章 炮轟雷炸第117章 營中的爆炸聲第214章 論事第89章 關外的黑夜(三)第36章 霍州之戰(5)第227章 真相第51章 山下有座書院第89章 關外的黑夜(三)第28章 夜色南京第54章 傳教第93章 南海尾聲第61章 決斷第32章 傷亡慘重第63章 請戰第73章 出征第182章 潰軍不如寇第5章 談判第32章 霍州之戰(1)第194章 商隊(三)第50章 絕處逢生第383章 戰事第125章 陳橋曾兵變第90章 滿清之主第24章 官職任你挑選第103章 攻心之計第194章 商隊(三)第53章 將計就計第200章 成都大逃亡(三)第73章 出征第180章 暗流第5章 談判第169章 拒絕第32章 霍州之戰(1)第70章 說服第51章 上中下三策第13章 誤會加深第10章 陳兵邊境第69章 進京第15章 崇禎與王承恩第261章 雙喜臨門第66章 好久不見第45章 論圈養和放養第112章 明殤(二)第96章 進京勤王第46章 後宮派系第12章 漢人不打漢人第74章 滄州第49章 人情世故第4章 朱由菘是怎麼沒的第26章 朝廷來使第66章 這齣戲叫無間道第510章 人皆有退路,我沒有第313章 大婚(二)第144章 戰事不利第184章 酆都第152章 老狐狸左良玉第101章 全面作戰第183章 分兵第24章 三人遊第79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9章 炮轟雷炸第88章 逼宮第106章 紅顏第20章 借糧食第67章 分歧第55章 夜宴第184章 酆都第50章 你的六神第5章 文人風骨第63章 好死不如賴活着第11章 李自成出山第188章 分兵(二)第241章 對質第19章 忠魂依舊保遼東第87章 家底豐厚第52章 夜中襲擾第184章 酆都第13章 李巖和紅娘子第343章 白蓮有變第65章 威脅第241章 對質第20章 狐假虎威第52章 夜中襲擾第14章 戰場反水第458章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第93章 天下沒了還可以再打第35章 蓄勢待發第38章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第55章 大戰序幕第62章 夜闖葉府第58章 鬆錦前序第79章 天羅地網第81章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第5章 文人風骨
第57章 毒是我下的第65章 暮色下的七大家(下)第154章 瞬息萬變第173章 兵鋒所指第80章 血戰不退第63章 請戰第9章 炮轟雷炸第117章 營中的爆炸聲第214章 論事第89章 關外的黑夜(三)第36章 霍州之戰(5)第227章 真相第51章 山下有座書院第89章 關外的黑夜(三)第28章 夜色南京第54章 傳教第93章 南海尾聲第61章 決斷第32章 傷亡慘重第63章 請戰第73章 出征第182章 潰軍不如寇第5章 談判第32章 霍州之戰(1)第194章 商隊(三)第50章 絕處逢生第383章 戰事第125章 陳橋曾兵變第90章 滿清之主第24章 官職任你挑選第103章 攻心之計第194章 商隊(三)第53章 將計就計第200章 成都大逃亡(三)第73章 出征第180章 暗流第5章 談判第169章 拒絕第32章 霍州之戰(1)第70章 說服第51章 上中下三策第13章 誤會加深第10章 陳兵邊境第69章 進京第15章 崇禎與王承恩第261章 雙喜臨門第66章 好久不見第45章 論圈養和放養第112章 明殤(二)第96章 進京勤王第46章 後宮派系第12章 漢人不打漢人第74章 滄州第49章 人情世故第4章 朱由菘是怎麼沒的第26章 朝廷來使第66章 這齣戲叫無間道第510章 人皆有退路,我沒有第313章 大婚(二)第144章 戰事不利第184章 酆都第152章 老狐狸左良玉第101章 全面作戰第183章 分兵第24章 三人遊第79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9章 炮轟雷炸第88章 逼宮第106章 紅顏第20章 借糧食第67章 分歧第55章 夜宴第184章 酆都第50章 你的六神第5章 文人風骨第63章 好死不如賴活着第11章 李自成出山第188章 分兵(二)第241章 對質第19章 忠魂依舊保遼東第87章 家底豐厚第52章 夜中襲擾第184章 酆都第13章 李巖和紅娘子第343章 白蓮有變第65章 威脅第241章 對質第20章 狐假虎威第52章 夜中襲擾第14章 戰場反水第458章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第93章 天下沒了還可以再打第35章 蓄勢待發第38章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第55章 大戰序幕第62章 夜闖葉府第58章 鬆錦前序第79章 天羅地網第81章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第5章 文人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