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烽火待燃

很快,營外的那名天師便被請到了營帳之中,盧曉航擡眼望去,倒真是有一種仙風道骨的感覺。

“這位天師,深夜之中來到這軍營,不知所謂何事?”

這個天師倒是沒有小說演義中的先宣一句法號再說話的毛病,直接開口:“如今天下大亂,草民願效仿青田先生與道衍真人,所以來到了這裡。”

青田先生就是劉伯溫,隨朱元璋征戰天下,建立大明,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被朱元璋稱爲“吾之子房也。”

道衍真人,俗家姓名姚廣孝,精通佛道儒兵諸家之學,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被稱爲“黑衣宰相。”

盧曉航聽到這裡眯了眯眼睛:“天師好大的語氣,只是不知天師有何本領敢於青田先生和道衍真人比肩?”

“草民並不敢與兩位先賢比肩,只是有志於此,所以纔來到營帳之中,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盧曉航行軍在外並沒有顯露自己的身份,身着服飾也與將軍無異,原因就是萬一人家發現大明的皇帝在這裡,就會十分激動,而十分激動的後果就是士氣大增,自己可不願意成爲衆矢之的。

盧曉航似乎還是不依不饒:“如今天下大亂,大明國運將盡,莫非天師算出了什麼纔來到了這裡?”

天師苦笑一聲:“國運這等事草民若是一算,雖不至於當場倒斃,也活不過一年半載,草民畏死不敢動此念頭。只是前些時日聽聞京師城破,皇帝殉國,後來又有一位新皇在南京登基。本來這種形勢之下大明的國運確實要走到盡頭了。”

“但是將軍你到了這裡,打着大明的旗號,說明是新朝廷派來援救蜀王的,草民在山上便看到此軍軍容,所以覺得大明中興有望,這才趕來願助將軍一臂之力。”

盧曉航笑了笑:“說來失禮,只是還未請教天師道號?”

“草民昨日下山之時,已與本門斷絕關係,師父所賜道號自然不能再用,將軍便稱呼草民張無崖便是。”

盧曉航面色古怪:“天師原先的道號可是無崖子?”

“正是正是,不知將軍如何得知?”

盧曉航哈哈一笑:“無妨無妨,若是天師有一名俗家姓名叫做丁春秋的徒弟可要萬萬小心。”

張無崖面色古怪,不知盧曉航的話是什麼意思,好在盧曉航及時錯開了話題。

“天師可能還不知道,朕不是將軍,正是這大明的新君,只是爲了不引人注目,這纔沒有暴露身份,天師知曉此事,莫要宣傳。”

張無崖心中大驚,大明天子竟然御駕親征援救蜀王,果然是大手筆。

蜀中因爲戰亂消息閉塞,這個消息基本上盧曉航的治下人人皆知了,畢竟援救蜀王乃是萬民歸心的一個重要手段,若是秘而不發,未免喪失了它本來的目的。

“草民不知皇上親臨,失禮之處還望皇上恕罪。”張無崖心中所想的卻是昨日山上衆師兄弟冷漠的嘴臉。道家雖然修道,但是人食五穀雜糧哪兒能沒有七情六慾,山上派系衆多,他這一派下得山來沒少被其他派系的笑話。

如今得知眼前之人是大明天子,不禁大喜過望,心說總要光耀道教給山上那些人好好看看。

“天師不必多禮,且帶人去營中休息,明日再敘不遲。”

張無崖告辭離去,宋獻策開口說道:“皇上難道不怕他們是反賊派來的奸細?”

“宋先生,張獻忠這個人雖然是個梟雄,但是他並不喜歡宗教之事,所信奉的也不過是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那套俗理。如今大事未成,道教這幫人是萬萬不會依附於他的。就算他相信,道教這幫人一時半會也不可能轉變態度。”

宋獻策倒是有些不解:“那是爲何?”

“道教本就是大明的國教,世受恩典,如今張獻忠身邊又沒有什麼道士,他進川道教也沒有出力,他若是將道教地位擡得過於尊崇,不免讓手下人寒心。若是不夠尊崇,你以爲山上那幫道士會感恩戴德替他辦事?”

宋獻策點點頭:“皇上說的是,只是如今道教雖然前來助陣,這個地位問題還是不要過於尊崇,不然尾大難掉,以後江山穩定之後難免出亂子。”

盧曉航笑了笑:“有你這個大道士在這裡朕怕什麼?到時候朕就封你爲護國天師,總領天下道教。若有人敢反,朕第一個砍了你的腦袋。”

宋獻策苦笑一聲:“皇上莫要說笑,臣這個身份算不得數,連文牒和師承多說不清楚,算不得道教中人。”

轉眼到了第二天,天色剛亮三軍將士已經擺好陣型,準備攻城。

昨日攻城受挫,對於他們的士氣倒是沒有太大的影響,畢竟只打了一天,情況不太熟悉,算不得攻城不利。如今已經將城內的底子摸了個七七八八,再打下去必定能一戰而下。

就在全軍列陣完畢準備出擊的時候,城頭之上忽然舉起了白旗。

這白旗之說源自秦末,秦人喜歡黑色,所以軍隊的顏色都是黑色。劉邦打到咸陽之時,秦三世子嬰爲了表示臣服,便用國色的反色白色作爲衣服和旗幟出城投降,從此舉起白旗便意味着投降。

看着城頭的白旗,盧曉航倒是並不驚訝,立刻傳令:“城內所有將士放下武器,出城投降。”

其實酆都的將士本可一戰的,但是今天睡醒之後他們發現自己的上司都不見了,便是想要作戰也找不到指揮,上司這一跑下面的人更沒有死戰的決心了,幾個小頭領一商量便決定投降,沒準還能保住一條性命。

所有將士出城之後,盧曉航命人將他們送到後方夔門去做苦力,畢竟這是一股不安定因素,若是繼續留在酆都沒準哪天就會作亂,在程三奇的手下,想必他們會老老實實幹活。

進得城去還未坐穩,黑衣衛的一名頭領走了進來:“啓稟皇上,有大事要報。張獻忠已經於三天之前起兵直至成都。”

盧曉航立刻下令:“全軍休整一日,立刻進軍!”

第35章 蓄勢待發第59章 文華召對第32章 霍州之戰(1)第178章 血債第66章 這齣戲叫無間道第222章 狗皇帝和黃臉賊(二)第221章 狗皇帝和黃臉賊第77章 對面有鬼兵第299章 看病第130章 局勢初定第31章 息事第75章 爲什麼是滄州第24章 三人遊第211章 商人遇見兵第60章 宴無好宴(上)第149章 給我拍死他們第48章 妄議者格殺第35章 備戰待機第53章 將計就計第52章 夜中襲擾第131章 大明新君第17章 大順使者團第77章 對面有鬼兵第207章 城中事第92章 傳教試驗田第11章 絕戶計第74章 反水第74章 鑿船者必殺之第55章 逃脫第59章 一起殺了第533章 兄弟第53章 轟炸皇城第214章 論事第26章 對弈第153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8章 河洛軍主帥第13章 有口難辯第62章 夜闖葉府第70章 說服第75章 小公子鄭森第162章 朕有兵,黑衣有衛第14章 封王第43章 官升一級第79章 炮灰第87章 家底豐厚第110章 軍心第28章 祭旗第171章 忍別離第77章 鬆錦第1章 李自成來使第31章 息事第138章 爭辯第151章 跳翻船第21章 我們想做的事一樣第189章 非禮第153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72章 出兵(二)第14章 封王第11章 自毀棟樑第458章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第31章 息事第31章 忍痛第9章 秘辛(一)第80章 天子怒第37章 霍州之戰(6)第36章 世態炎涼大婚三第96章 進京勤王第78章 爲什麼要相信你第4章 重開百家第187章 無計可施第165章 上後山第110章 軍心第10章 秘辛(二)第75章 爲什麼是滄州第51章 山下有座書院第190章 蔡府第91章 親切而友好的會談第12章 殺雞儆猴第166章 你要滅我白蓮教?第27章 爲難的交易第299章 看病第67章 對面有鬼兵第66章 好久不見第263章 關於娶一個還是娶兩個的大討論第261章 雙喜臨門第131章 大明新君第31章 你怎麼瘦了第226章 痕跡第49章 清算第59章 一起殺了第40章 蘇州七大家第214章 論事第55章 留下調查第290章 亂起第1章 大明錢莊第17章 大順使者團第152章 老狐狸左良玉第53章 禍不單行第2章 醒在洛陽城
第35章 蓄勢待發第59章 文華召對第32章 霍州之戰(1)第178章 血債第66章 這齣戲叫無間道第222章 狗皇帝和黃臉賊(二)第221章 狗皇帝和黃臉賊第77章 對面有鬼兵第299章 看病第130章 局勢初定第31章 息事第75章 爲什麼是滄州第24章 三人遊第211章 商人遇見兵第60章 宴無好宴(上)第149章 給我拍死他們第48章 妄議者格殺第35章 備戰待機第53章 將計就計第52章 夜中襲擾第131章 大明新君第17章 大順使者團第77章 對面有鬼兵第207章 城中事第92章 傳教試驗田第11章 絕戶計第74章 反水第74章 鑿船者必殺之第55章 逃脫第59章 一起殺了第533章 兄弟第53章 轟炸皇城第214章 論事第26章 對弈第153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8章 河洛軍主帥第13章 有口難辯第62章 夜闖葉府第70章 說服第75章 小公子鄭森第162章 朕有兵,黑衣有衛第14章 封王第43章 官升一級第79章 炮灰第87章 家底豐厚第110章 軍心第28章 祭旗第171章 忍別離第77章 鬆錦第1章 李自成來使第31章 息事第138章 爭辯第151章 跳翻船第21章 我們想做的事一樣第189章 非禮第153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72章 出兵(二)第14章 封王第11章 自毀棟樑第458章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第31章 息事第31章 忍痛第9章 秘辛(一)第80章 天子怒第37章 霍州之戰(6)第36章 世態炎涼大婚三第96章 進京勤王第78章 爲什麼要相信你第4章 重開百家第187章 無計可施第165章 上後山第110章 軍心第10章 秘辛(二)第75章 爲什麼是滄州第51章 山下有座書院第190章 蔡府第91章 親切而友好的會談第12章 殺雞儆猴第166章 你要滅我白蓮教?第27章 爲難的交易第299章 看病第67章 對面有鬼兵第66章 好久不見第263章 關於娶一個還是娶兩個的大討論第261章 雙喜臨門第131章 大明新君第31章 你怎麼瘦了第226章 痕跡第49章 清算第59章 一起殺了第40章 蘇州七大家第214章 論事第55章 留下調查第290章 亂起第1章 大明錢莊第17章 大順使者團第152章 老狐狸左良玉第53章 禍不單行第2章 醒在洛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