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無計可施

若論張獻忠手下最厲害的將領,第一個就要數這個李定國。在張獻忠過世之後,這個李定國抗擊清軍十七年,對敵人從不屈服,對自己那幫扶不上牆的同僚卻一直委曲求全,直至最後病逝。

李定國憑藉一己之力,聯明抗清,威震西南,清兵無能爲力甚至有了放棄西南的打算。

但是很可惜,之所以他沒有像吳三桂等人在歷史書上揚名,是因爲最終一人之力難以迴天,清朝的史書雖然沒有將之抹去,但也不會對他再三誇讚,畢竟在他手中數次落敗不是什麼光彩的事。

雖然史書不敢寫,但是百姓沒有忘記他,知道幾百年後的清末,滇人仍然以李定國作爲滇地的大英雄崇拜,並視李定國爲滇中脊樑。

若論李定國的影響力有多大,那便是他死之後,滿清朝廷爲了防止滇人在他的墓前聚衆造反,只能將他的墓地遷到京師周圍,死後尚且如此,生前便不必說了。

盧曉航知道是李定國之後,眉頭可就有些緊皺了,雖然李定國現在尚且年輕,用兵未必能達到十幾年之後的水平,但是有他在這裡,只怕這座涪州城可就沒那麼容易打下來了。

宋獻策見盧曉航問了幾句之後便眉頭緊皺,開口問道:“皇上難不成知道這城中的守將是誰?”

盧曉航開口說道:“城中這個守將乃是一個極其厲害的人物,雖然現在還是聲名不顯,但是絕不能將他當做一個二十一歲的年輕人來對待,不然咱們會吃大虧的。”

彷彿驗證他說的話,城下的江北軍舉步維艱,哪怕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幾十人的代價,如此一來江北軍可有些吃不消了。他們乃是新軍,如此下去只有可能被打成潰兵。

盧曉航嘆了口氣:“先讓他們撤下來,咱們再想別的辦法。”

攻城不外乎架雲梯上城池。所以江北軍沒有辦法全速跑到城下,他們還要等雲梯過來。這樣一來城下的百米就成了死地,進入者九死一生,而搬運雲梯的士卒基本上是十死無生。

聽到了後面的鳴金聲,江北軍鬆了一口氣,黃得功也鬆了一口氣,再打下去不一定死多少人,可是自己連城牆都沒碰到就折了這麼多弟兄,想想不免有些憋氣。

第一次進攻就這麼夭折了,盧曉航立刻派人將黃得功和朱紀叫了過來,衆人便在城下開始商議對敵策略。

城頭上的李定國嘆了一口氣,旁邊的一個副將開口問道:“敵軍寸功未立便被咱們打退,形勢大好,將軍爲何嘆氣?”

“這支軍隊和咱們以前見過的大明軍伍不一樣,他們撤退的時候井然有序,看起來是一支強軍,咱們的前景不容樂觀。”

那名副將倒是滿不在意:“將軍多慮了,咱們的軍令又不是全殲敵軍,只不過是拖住他們便是咱們贏了,如此一來他們雖然人多,但是未必能全殲咱們,那樣就會被咱們死死拖住,只等大王拿下成都轉過頭來,咱們便可全殲他們。”

李定國笑了笑:“你想的倒是挺美,難道敵軍主帥是傻子嗎。能練出如此強軍的人,一定有些本事,本將軍倒是更想和他交交手了。”

城下盧曉航身邊,朱紀搶先說道:“城頭的勢頭雖然猛烈,但是人手未必有這麼多,畢竟張獻忠要打成都,不可能將主力全部留在這裡,既然他們人手不夠,咱們便全軍出擊,我就不相信三萬江北軍還打不過城頭的幾千人。”

黃得功也應聲道:“朱紀說的有道理,如今咱們人多,而且趕時間,沒有必要再和他們試探,直接全軍壓上必能一戰制敵。”

宋獻策搖搖頭:“雖然全軍壓上可以一戰之地,但是將軍們想過沒有,咱們要損失多少人馬才能破了這涪州城,破了涪州城之後還有重慶,咱們的兵力有限,到時候面對張獻忠大軍時無兵可用該如何是好?”

黃得功卻說道:“無論如何總該試上一試,若是如此小規模攻城,只怕將士們都給敵軍做了靶子,也根本沒有效果。”

盧曉航點頭道:“既然如此便試上一試,只是黃將軍,若是形勢不好萬萬不可強爲,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黃得功和朱紀領了軍令而去,盧曉航卻嘆了一口氣。

宋獻策有些不解:“皇上爲何嘆氣?”

“朕突然發現這個涪州城就是一個前站,敵軍留下來的主力一定還在重慶周圍,畢竟涪州城的得失無關緊要,最重要的還是有守住重慶,等張獻忠迴轉過來,但是咱們這樣打下去,只怕蜀王性命不保。”

宋獻策只得勸解:“先看一看黃將軍他們這次的攻城形勢如何,皇上再嘆氣不遲。”

很快江北軍全軍集結,開始從三面向着城池發起攻擊,城頭之上人手不足的劣勢馬上顯現出來,弓箭手已經無法阻止江北軍前進,黃得功興奮地揮了一下拳頭:“他孃的,早該這麼幹,讓你們再跟老子張狂。”

但是很快他便高興不起來了,雲梯雖然運到了城下,但是很快便有熱油澆到了雲梯之上,上面火把一沾,整個雲梯便着起火來。

朱紀大聲喝道:“弓箭手,壓制城頭!”

弓箭手開始列陣向着城內放箭,但是城頭的人早有準備,被沒有被弓箭的壓制放緩自己手上的動作。

將士們想要爬上城牆,滾石圓木紛紛落下,再加上滾燙的熱油,城下的士卒苦不堪言。

很快雲梯便被焚燬殆盡,黃得功氣的哇哇大叫,但是也無可奈何,畢竟沒了雲梯己方的士卒總不能徒手爬上城牆,只得下令退兵。

這一天的攻勢到了此時便結束了,沒了雲梯,黃得功再無可能發功攻勢,仔細清點下來,江北軍這一戰死傷了將近兩千人,可是練城牆都沒上去,士氣不免有些低落。

盧曉航看着眼前這座涪州城:“宋先生,咱們是不是應該先用火炮轟開城頭?”

宋獻策苦笑一聲:“若是火炮之下,涪州城內也會受到波及,不到萬不得已,皇上不可用此辦法,否則屠城的罵名是跑不了了。”

第38章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第32章 傷亡慘重第94章 殺你全家第5章 文人風骨第533章 兄弟第97章 河南義師第126章 秦淮夜談第19章 天不亡我李自成第82章 年前第9章 秘辛(一)大婚三第510章 人皆有退路,我沒有第59章 警明鐘響第234章 大亂第41章 施救第1章 大明錢莊第7章 火炮手第33章 我爺爺是誰第231章 異心第37章 你連祖宗都敢賣第34章 四好青年盧曉航第48章 十個打一個第60章 大局已定第396章 站着死第19章 實戰是檢驗戰力的唯一標準第28章 夜色南京第52章 夜中襲擾第93章 南海尾聲第78章 羣謀第78章 羣謀第56章 學生顧炎武拜見老師第9章 明清之戰第22章 名將來投第70章 大西祭第45章 論圈養和放養第205章 大西軍的反撲第12章 爭書第77章 鬆錦第181章 月黑風高夜第58章 鬆錦前序第51章 山下有座書院第92章 傳教試驗田第206章 進城第87章 朝會第417章 內亂第417章 內亂第1章 大明錢莊第49章 皇上醒了第76章 激戰城頭第87章 關外的黑夜第135章 巢湖水匪第28章 夜色南京第17章 退兵第53章 轟炸皇城第33章 霍州之戰(2)第235章 狗皇帝和黃臉賊(三)第17章 退兵第37章 潰敗第47章 殿下可曾聽過三國第64章 鋌而走險第49章 清算第2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26章 老夫不奉陪第55章 大戰序幕第234章 大亂第205章 大西軍的反撲第381章 見血第48章 妄議者格殺第174章 蜀王第73章 出征第44章 指鹿爲馬第20章 借糧食第224章 命懸一線第40章 抓住了個小矮子第39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46章 大明河洛軍第147章 鄭家村第29章 臣也是獅子座第183章 分兵第173章 兵鋒所指第84章 奪糧第62章 夜闖葉府第28章 祭旗第22章 我要見她第57章 捉鬼(上)第29章 利慾薰心第135章 巢湖水匪第71章 皇宮第53章 禍不單行第47章 殿下可曾聽過三國第58章 解藥第15章 寧死不回頭第11章 絕戶計第63章 割袍斷義第36章 百密一疏第67章 夫人敗家又如何第127章 算計第92章 紅顏禍水第13章 誤會加深
第38章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第32章 傷亡慘重第94章 殺你全家第5章 文人風骨第533章 兄弟第97章 河南義師第126章 秦淮夜談第19章 天不亡我李自成第82章 年前第9章 秘辛(一)大婚三第510章 人皆有退路,我沒有第59章 警明鐘響第234章 大亂第41章 施救第1章 大明錢莊第7章 火炮手第33章 我爺爺是誰第231章 異心第37章 你連祖宗都敢賣第34章 四好青年盧曉航第48章 十個打一個第60章 大局已定第396章 站着死第19章 實戰是檢驗戰力的唯一標準第28章 夜色南京第52章 夜中襲擾第93章 南海尾聲第78章 羣謀第78章 羣謀第56章 學生顧炎武拜見老師第9章 明清之戰第22章 名將來投第70章 大西祭第45章 論圈養和放養第205章 大西軍的反撲第12章 爭書第77章 鬆錦第181章 月黑風高夜第58章 鬆錦前序第51章 山下有座書院第92章 傳教試驗田第206章 進城第87章 朝會第417章 內亂第417章 內亂第1章 大明錢莊第49章 皇上醒了第76章 激戰城頭第87章 關外的黑夜第135章 巢湖水匪第28章 夜色南京第17章 退兵第53章 轟炸皇城第33章 霍州之戰(2)第235章 狗皇帝和黃臉賊(三)第17章 退兵第37章 潰敗第47章 殿下可曾聽過三國第64章 鋌而走險第49章 清算第2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26章 老夫不奉陪第55章 大戰序幕第234章 大亂第205章 大西軍的反撲第381章 見血第48章 妄議者格殺第174章 蜀王第73章 出征第44章 指鹿爲馬第20章 借糧食第224章 命懸一線第40章 抓住了個小矮子第39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46章 大明河洛軍第147章 鄭家村第29章 臣也是獅子座第183章 分兵第173章 兵鋒所指第84章 奪糧第62章 夜闖葉府第28章 祭旗第22章 我要見她第57章 捉鬼(上)第29章 利慾薰心第135章 巢湖水匪第71章 皇宮第53章 禍不單行第47章 殿下可曾聽過三國第58章 解藥第15章 寧死不回頭第11章 絕戶計第63章 割袍斷義第36章 百密一疏第67章 夫人敗家又如何第127章 算計第92章 紅顏禍水第13章 誤會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