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分兵(二)

收兵之後,盧曉航將黃得功和朱紀叫到了自己的大營之中。

“你們給朕一個準確的日子,咱們什麼時候能夠打下涪州城?”

黃得功和朱紀相視無言,苦笑了一聲,他們雖然也算是百戰之將,但是這個涪州城還真是不好說。

黃得功擡頭說道:“啓稟皇上,這個實在是不好說,畢竟對面的軍伍可不是普通的軍伍,應該是張獻忠手下的精兵,若是戰事不利,拖個十天半個月也是有可能的。”

盧曉航眼睛一瞪:“你說什麼?”

朱紀連忙解釋道:“黃將軍說的是戰事不利,若是戰事順利三五天就能打下來了。”

盧曉航心中暗自盤算,如今這種情況戰事不利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若是在涪州城下拖上十幾天,再趕到重慶,再拖上十幾天,只怕蜀王的首級就要送到自己的眼前了。

想到這裡盧曉航的心情不免有些煩躁,他在大營之中來回踱步,思考着應該怎麼辦。

宋獻策也是眉頭緊皺,如今眼前的強敵明顯不能一戰而下,再拖下去進川的意義便失去了大半。

盧曉航擡起頭來,眼神之中透着光芒:“朕親自帶人趕往成都,你們繼續和李定國糾纏!”

“那皇上打算帶多少人?”

“此次前往成都,必然不能引起敵軍的注意,所以朕打算將近衛營五千將士分成五十個小隊,分批從不同道路前往成都集合,這一招叫做化整爲零。”

宋獻策連忙勸道:“皇上,萬萬不可,你以前雖然隻身犯險,但是安危最少可以得到保障,如今你只帶一百將士在身側,就算近衛營將士精銳,也不可能在如此混亂的環境之下護得皇上週全,若是皇上龍體受到威脅,臣情願咱們白費了這一趟功夫!”

宋獻策話裡的意思就是以前不勸你是因爲你做的還不算太過火,如今你不思悔改,竟然越來越過火,讓我們這些臣子情何以堪?

盧曉航笑了笑:“宋先生你聽我說,咱們若是人數太多必然引起敵軍的注意,到時候朕勢必更加危險,如今人數保持在一百人,可以扮作商隊甚至山賊,敵人就算再聰明也不可能想到咱們會用這種方法行軍。”

宋獻策拼命搖着頭:“不管皇上說什麼,這一次臣絕對不會放皇上走,要不然就算回到南京也要被南京城內的大臣們用唾沫星子淹死。”

盧曉航古怪的看着他:“誰說要你留在這裡,你得跟着我一起走,萬一半路我沒有了主意還得找你呢,再說這山賊的事你都是門清,萬一咱們路上遇到了勢力更大的山賊還得等你出面跟他們周旋呢。”

宋獻策被噎了一下,立刻說道:“那臣自己帶人去便好了,皇上還是穩妥點,待在這裡等着臣的好消息吧。”

黃得功和朱紀立刻附議:“宋先生說的有道理,皇上還是待在這裡等待宋先生的好消息吧。”

盧曉航搖搖頭:“不可不可,宋先生去了也沒有辦法和蜀王溝通,就算蜀王承認你的身份,他也不可能聽你的號令,到時候各自爲戰還不如不去,朕去了就不一樣了,他一定會聽朕的話的。”

宋獻策幾個人就差伸手抱住盧曉航的大腿不讓他出營了,但是盧曉航決定了的事,一般來說很難改變,除非有人能說服他,但是這個人明顯暫時不存在。

當天夜裡,盧曉航帶着張慶、于波、宋獻策和一百名近衛營將士在一名當地嚮導的指引之下遁入了黑暗之中了,開始了他的川蜀之旅。

黃得功和朱紀無奈地送着盧曉航出了營門,心說若是皇上出了事,回到南京盧老爹非得扒了自己的皮,現在只有全力攻城,爭取早日趕到成都城下,參加兩軍的大戰。

卻說盧曉航一行人早就打扮成了商人模樣,循着嚮導指的小路繞過來涪州城,他們此行的目的地是長壽縣城,然後繞過重慶走合州縣,只要繞過了重慶便可以走大路了,盧曉航相信張獻忠雖然沿途會留下人,但留下的人絕對留不住自己。

在黑暗之中摸索了一夜,一行人剛剛走出二十里的距離,天色已經有些亮了,衆人潛伏在樹林之中派出幾隊人輪流放哨。

由於這支隊伍之中是盧曉航,于波幾乎將近衛營的精銳全部聚集在這支小隊之中,這支小隊面對千人的敵軍也有一戰之力。

由於幾支小隊必須要隔開行軍纔不能引起注意,所以其他的小隊選擇了其他的隊伍或者第二天第三天夜晚出發。

白日裡睡覺,天色暗下來的時候開始行軍,這麼走了三天盧曉航一行人才走到了長壽縣城的地界。

長壽縣城的守軍全是張獻忠留下的傷兵,他們也絕對不會想到有敵軍會在自己眼皮底下過境,只是看見這麼大一支商隊若是不上去揩點油簡直對不起他們的身份。

雖然盧曉航他們的人比較多,但是在這些傷兵的眼裡全都是綿羊,任他們宰割而已。

本來一隊人出城必須要留一隊人在城中防禦的,但是這麼大一支商隊油水肯定少不了,誰也不願意在城裡守着,衆人一商量便全都出來,想必看到自己這麼多人也能多給點過路費。

當然若是他們不識相,就把他們當做反賊拿了送到大牢之中的,到時候所有的金銀財物還不全是他們的。

來到了盧曉航近前,盧曉航走到了近前拿出一包銀子:“洛陽商人盧曉航見過各位軍爺,這些銀子給弟兄們買酒喝。”

那個軍官先將銀子放在手裡顛了顛,覺得還算可以,開口問道:“你們來川中做什麼生意?”

“買些蜀繡川錦回去賣,賺點辛苦錢。”

那個軍官突然變了臉色:“他孃的,做這麼大的生意就給弟兄們這麼點錢,打發要飯的呢?”

盧曉航滿臉無奈:“這位軍爺,這個年頭做生意都不容易,賺不得多少銀子,這已經不少了。”

那個軍官滿臉橫肉:“老子告訴你,今天少了一千兩銀子你休想在這裡過去!”

第55章 夜宴第54章 傳教第57章 毒是我下的第88章 逼宮第46章 金牌打手第416章 登府第47章 缺失企業文化的白蓮教第84章 燒糧第11章 李自成出山第206章 進城第7章 山上有座廟第43章 要糧第17章 大順使者團第110章 軍心第156章 破局第98章 吳三桂拜營第533章 兄弟第42章 亂戰第88章 逼宮第198章 成都大逃亡第37章 水師出海第1章 李自成來使第35章 霍州之戰(4)第21章 穩坐泰山的周遇吉第22章 班師第24章 洛陽愛情故事第24章 三人遊第27章 梅宜修第17章 勸完一家還有一家第291章 亂起(二)第54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20章 強勢出場第36章 霍州之戰(5)第137章 條件第76章 沒有退路第22章 我要見她第204章 諸葛顯靈第27章 京師還是南京第26章 對弈第209章 惡人先告狀第23章 針鋒相對第5章 文人風骨第88章 關外的黑夜(二)第87章 家底豐厚第33章 多爾袞的野望第46章 後宮派系第49章 皇上醒了第21章 齊至南京第78章 羣謀第34章 霍州之戰(3)第97章 河南義師第176章 有伏兵第105章 冤家路窄第84章 燒糧第50章 絕處逢生第45章 月黑風高夜第188章 分兵(二)第217章 成都亂(二)第14章 戰場反水第18章 山大王第27章 梅宜修第17章 大順使者團第40章 蘇州七大家第66章 吳三桂被殺了?第69章 李公子不是制將軍第81章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第18章 滿朝戲子第315章 大婚(四)第198章 成都大逃亡第52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101章 全面作戰第64章 暮色下的七大家(上)第76章 激戰城頭第179章 過險灘第121章 雞蛋不要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223章 一根繩上的螞蚱第109章 分頭遊說第141章 站隊第199章 成都大逃亡(二)第125章 陳橋曾兵變第44章 老劉晚上想睡王府第10章 陳兵邊境第18章 練兵之道第37章 霍州之戰(6)第50章 你的六神第45章 八成第134章 江南巡撫第30章 豫親王戰死了?第22章 勸降第73章 心戰第23章 底細第6節 大明文學院第62章 血濺當街第27章 梅宜修第254章 兵書第83章 先鋒大印第4章 重開百家第18章 此事事關國運第15章 寧死不回頭
第55章 夜宴第54章 傳教第57章 毒是我下的第88章 逼宮第46章 金牌打手第416章 登府第47章 缺失企業文化的白蓮教第84章 燒糧第11章 李自成出山第206章 進城第7章 山上有座廟第43章 要糧第17章 大順使者團第110章 軍心第156章 破局第98章 吳三桂拜營第533章 兄弟第42章 亂戰第88章 逼宮第198章 成都大逃亡第37章 水師出海第1章 李自成來使第35章 霍州之戰(4)第21章 穩坐泰山的周遇吉第22章 班師第24章 洛陽愛情故事第24章 三人遊第27章 梅宜修第17章 勸完一家還有一家第291章 亂起(二)第54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20章 強勢出場第36章 霍州之戰(5)第137章 條件第76章 沒有退路第22章 我要見她第204章 諸葛顯靈第27章 京師還是南京第26章 對弈第209章 惡人先告狀第23章 針鋒相對第5章 文人風骨第88章 關外的黑夜(二)第87章 家底豐厚第33章 多爾袞的野望第46章 後宮派系第49章 皇上醒了第21章 齊至南京第78章 羣謀第34章 霍州之戰(3)第97章 河南義師第176章 有伏兵第105章 冤家路窄第84章 燒糧第50章 絕處逢生第45章 月黑風高夜第188章 分兵(二)第217章 成都亂(二)第14章 戰場反水第18章 山大王第27章 梅宜修第17章 大順使者團第40章 蘇州七大家第66章 吳三桂被殺了?第69章 李公子不是制將軍第81章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第18章 滿朝戲子第315章 大婚(四)第198章 成都大逃亡第52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101章 全面作戰第64章 暮色下的七大家(上)第76章 激戰城頭第179章 過險灘第121章 雞蛋不要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223章 一根繩上的螞蚱第109章 分頭遊說第141章 站隊第199章 成都大逃亡(二)第125章 陳橋曾兵變第44章 老劉晚上想睡王府第10章 陳兵邊境第18章 練兵之道第37章 霍州之戰(6)第50章 你的六神第45章 八成第134章 江南巡撫第30章 豫親王戰死了?第22章 勸降第73章 心戰第23章 底細第6節 大明文學院第62章 血濺當街第27章 梅宜修第254章 兵書第83章 先鋒大印第4章 重開百家第18章 此事事關國運第15章 寧死不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