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兵書

朱勝楊笑了笑:“族譜當然有,這百年之後能證明我家身份的唯一東西,說這便要拿出來一本東西。”

盧曉航擺擺手:“史大人,這個族譜可以稍後再看然後續到皇族的族譜之中,建文帝都已經失蹤了二百年,我相信就算有人要冒充他的後人也不知道該怎麼起名字,畢竟皇家起名可不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史可法點點頭:“臣遵旨,不過臣還有一個問題,二百年來,不停有建文帝的蹤跡在天下各地出現,各地都有過疑爲建文帝的和尚出現過,這該作何解釋?”

朱勝楊笑了笑:“我早就說過了,當年先祖遵太祖遺旨,南京城破之際派出了八個心腹剃度出家向着八個方向而去,他們既然是先祖心腹,自然要把吸引力引到自己的身上,每個人都拿着幾樣皇宮的東西,所以引起別人的注意並不奇怪。”

史可法接着問道:“可是,爲何只有南方有建文帝的消息?北方卻少有。”

盧曉航開口說道:“這一點朕想必知道怎麼回事了,成祖自北方而來,去北方的可能逃過他的耳目嗎?況且他手下的第一大謀士便是法號道衍的大和尚姚廣孝,這逃往北方的和尚大概都暗中擒入京師了,成祖看過之後發現沒有他的侄子自然也就全都殺了。”

史可法點點頭:“想必便是如此,但是皇上,事關重大,爲了防止出什麼差錯,臣等還是建議宗人府對他進行詳細盤問之後再做決定。”

盧曉航點點頭:“此事你們着手去辦吧,若是沒有問題儘快把事情辦好。”

這個時候的宗人府,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冊,並按時撰寫帝王譜系,記錄宗室成員子女的嫡庶、名稱封號、嗣職襲位、生卒年間、婚嫁、喪葬諡號等事。可不是後世電視劇中演的清朝裡嚴刑拷打或者拘禁的地方。

宗人府的最高長官首任宗人令是由秦王朱樉擔任,後來由元勳外戚大臣兼領,宗人府也移到六部中的禮部,但是職責不變,依然負責皇室的事情。

經過了三天的查訪,再加上玄武山小皇覺寺裡面的密道絕對不是普通人能建造出來的,必定是集結了不少能工巧匠,而它的歷史也有幾百年的時間了,種種跡象表明朱勝楊沒有說謊。

聽說若是能給朱勝楊找到身份證明,便可封王,大和尚清流也從佛像身體裡拿出了一本冊子,他想既然要保護的人已經被抓了,若是皇上想要殺了建文帝的後人,那必定是寧肯錯殺不會放過,自己這本冊子沒準還能給他一點幫助。

史可法拿到了那本書冊之後大驚失色,這本冊子是洪武年間的貢紙寫的,名字叫做《治兵紀要》,署名是徐天德,徐天德自然就是徐達。作爲大明一代軍神沒有留下治兵的心得一直是大明的遺憾,如今有了這本書簡直是意外之喜。

史可法立刻親自用玉匣存放好這本書送進宮中,徐達出身農家,這本書上的字認不認得全還很難說,這本書實在難辨真假還是交由皇上決斷纔是正理。

這個時代查東西的途徑畢竟有限,史可法可以講出徐達的功績和官職,已經算是熟悉大明歷史了,若是讓他細細說出徐達生平實在是難爲他,他只知道中山王出身農家,卻不知道到底識字與否。

盧曉航看到了這本書,立刻派史官將徐達所有的資料全部調了出來,上面有一句太祖皇帝的評價: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而且徐達還做過一首詩《瀾渡秋聲》。

最終兩個人確定徐達不僅識字,而且還十分有才。官至右丞相絕對不是太祖皇帝的人情面子。看到這裡兩個人的心不禁激動起來,若真是徐達留下的兵書,那可就是天大的寶貝。

盧曉航淨手之後輕輕捧起了這本書,翻開了第一頁,上面寫着一段話:至正十三年仗劍從太祖,洪武十四年征討元將朵兒不花,縱橫天下二十八載,行軍作戰未嘗大敗,兵鋒所向無不克敵制勝,所倚者唯令行禁止,身先士卒。今將半世所得經驗傳於後人,望忠貞義士習得本事,護我大明江山,保我大明子民。

然後後面便是兵書內容了,盧曉航趕緊叫來盧九德:“你去找幾個識字又仔細的小太監過來,朕有急用。”

史可法站在一旁不知道盧曉航想做什麼,盧九德不一會便把人領到了近前:“皇上,人已經帶到了。”

盧曉航一擡頭:“你們幾個將這本書前十頁抄出三份來,不可損毀書籍。”

小太監立刻開始工作,盧九德看到盧曉航面色凝重便知道有大事,於是站在一旁督促着:“皇上的事仔細着辦,辦好了以後就跟着我吧。”

一個時辰的時間,書便抄好了,盧曉航仔細將那本原物放回玉匣之中,將三份東西交給盧九德:“一份給袁宗第,一份給黃得功,一份留給你自己,看一看這可是兵書。”

盧九德立刻轉身去辦,史可法看着盧曉航:“皇上,若這是真的兵書你打算怎麼辦?”

“自然是印刷成冊,傳給所有的將領,現在天下未定,待天下定了那邊可以散入民間。”

“皇上不可,這可是中山王留下的寶貝,怎麼可隨意給人?”

“中山王的意思本就是讓忠貞之士學瞭然後保衛大明,傳給將領正和他的心意。先不要說這件事了,你立刻派人傳令洛陽河洛軍,就說營指揮使,副指揮使從現在開始識字!”

說完這句話,盧曉航覺得腦袋突然有些眩暈,史可法嚇了一跳連忙傳來御醫,御醫看過之後爲難的說道:“臣早就說過,皇上不可再勞心費神,若是再這樣下去怕是成了舊疾,以後再想痊癒可不容易了。”

史可法聽到這裡苦笑一聲,自己本想讓皇上出去散散心,誰知道又散出一個建文帝后人來,開口對御醫說道:“你放心吧,今天起皇上休息了,絕不會再發生這種事。”

第29章 亂起第16章 城頭還是大順旗第60章 洛陽是洛陽第158章 皇上救我第214章 論事第146章 大明魂第1章 夢中的洛陽城和現實的紅月亮第80章 血戰不退第79章 炮灰第76章 激戰城頭第1章 夢中的洛陽城和現實的紅月亮第88章 逼宮第129章 黃雀在後第59章 酸梅一夢第92章 紅顏禍水第122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8章 大婚(八)第167章 進退維谷第38章 霍州之戰(7)第4章 顧君恩第54章 排擠第19章 忠魂依舊保遼東第54章 密道第87章 關外的黑夜第23章 王府故事第74章 鑿船者必殺之第38章 撤退第58章 捉鬼(下)第60章 大局已定第6章 大婚(六)第177章 狄三品第42章 殿下面相未定第65章 仇人見面第169章 拒絕第26章 對弈第214章 論事第96章 進京勤王第34章 倒戈第66章 致命的夜襲第39章 陸上來的送糧船第25章 咱們反清吧第90章 盛京的尾聲第85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三)第119章 長平公主第262章 神秘賀禮第30章 洛陽盧曉航求見莫秋蝶姑娘第3章 冒死以諫第42章 亂戰第18章 山大王第35章 霍州之戰(4)第9章 開倉放糧第31章 給我打他一炮第69章 進京第31章 忍痛第218章 成都亂(三)第97章 河南義師第273章 刺殺第417章 內亂第120章 強勢出場第220章 突如其來的大戰第99章 三軍對陣第55章 逃脫第80章 天子怒第138章 爭辯第52章 歸順第22章 班師第3章 出路和胖哥哥第16章 奪軍整營第120章 強勢出場第62章 三份急報第25章 太子殿下第180章 暗流第396章 站着死第170章 三巴掌第320章 大婚(九)第55章 逃脫第47章 缺失企業文化的白蓮教第146章 大明魂第57章 毒是我下的第23章 楊林和戴小蟲(1)第27章 爲難的交易第36章 搖搖欲墜第52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57章 捉鬼(上)第62章 大略第2章 要多少銀子第296章 夏蟲不可語冰第40章 抓住了個小矮子第10章 結陣第216章 成都亂第77章 南海惡蛟鄭芝龍第72章 左良玉訓子第366章 吃飽纔是硬道理第41章 宋獻策第417章 內亂第71章 皇宮第115章 下官吳襄第44章 指鹿爲馬第186章 強敵第534章 遇刺
第29章 亂起第16章 城頭還是大順旗第60章 洛陽是洛陽第158章 皇上救我第214章 論事第146章 大明魂第1章 夢中的洛陽城和現實的紅月亮第80章 血戰不退第79章 炮灰第76章 激戰城頭第1章 夢中的洛陽城和現實的紅月亮第88章 逼宮第129章 黃雀在後第59章 酸梅一夢第92章 紅顏禍水第122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8章 大婚(八)第167章 進退維谷第38章 霍州之戰(7)第4章 顧君恩第54章 排擠第19章 忠魂依舊保遼東第54章 密道第87章 關外的黑夜第23章 王府故事第74章 鑿船者必殺之第38章 撤退第58章 捉鬼(下)第60章 大局已定第6章 大婚(六)第177章 狄三品第42章 殿下面相未定第65章 仇人見面第169章 拒絕第26章 對弈第214章 論事第96章 進京勤王第34章 倒戈第66章 致命的夜襲第39章 陸上來的送糧船第25章 咱們反清吧第90章 盛京的尾聲第85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三)第119章 長平公主第262章 神秘賀禮第30章 洛陽盧曉航求見莫秋蝶姑娘第3章 冒死以諫第42章 亂戰第18章 山大王第35章 霍州之戰(4)第9章 開倉放糧第31章 給我打他一炮第69章 進京第31章 忍痛第218章 成都亂(三)第97章 河南義師第273章 刺殺第417章 內亂第120章 強勢出場第220章 突如其來的大戰第99章 三軍對陣第55章 逃脫第80章 天子怒第138章 爭辯第52章 歸順第22章 班師第3章 出路和胖哥哥第16章 奪軍整營第120章 強勢出場第62章 三份急報第25章 太子殿下第180章 暗流第396章 站着死第170章 三巴掌第320章 大婚(九)第55章 逃脫第47章 缺失企業文化的白蓮教第146章 大明魂第57章 毒是我下的第23章 楊林和戴小蟲(1)第27章 爲難的交易第36章 搖搖欲墜第52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57章 捉鬼(上)第62章 大略第2章 要多少銀子第296章 夏蟲不可語冰第40章 抓住了個小矮子第10章 結陣第216章 成都亂第77章 南海惡蛟鄭芝龍第72章 左良玉訓子第366章 吃飽纔是硬道理第41章 宋獻策第417章 內亂第71章 皇宮第115章 下官吳襄第44章 指鹿爲馬第186章 強敵第534章 遇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