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暮色下的七大家(上)

陳承安讓人壓走了葉楚柳父子三人,開口說道:“自從大明水師成立以來,程三奇大人的事情越來越少,眼見大明水師步入正軌,他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的心思越來越濃,你就把心放在肚子裡,我相信五年之內你是絕對見不到他們了。”

葉楚楊笑了笑:“我保證三年之內一定把葉家弄成鐵桶一般,他們就算是回來了,也不會給大人造成麻煩。”

陳承安笑了笑,不置可否,開口問道:“我答應你的事都辦到了,不知道你打算怎麼辦成答應我的事。”

葉楚楊看着陳承安開口說道:“我要對葉家人稱他們父子三人在杭州郊外遇到了盜匪被滅口,接手葉家的生意最少需要半年的時間,而且現在的情況你也知道,七大家的人對我們葉家的態度十分不友好,我沒有能力做什麼,只能確保葉家內部一心向着朝廷。”

陳承安點點頭:“半年太長了,我只能給你三個月。而且一個月之內你要調集十萬擔糧食,這個條件你必須做到。”

葉楚楊想了一會:“朝廷這麼着急對七大家動手,我就已經猜到了朝廷要有大動作了,大人放心,這十萬擔糧食我一定湊出來,如果湊不出來,我願意提頭來見。”

陳承安點點頭:“不瞞你說,朝廷確實有大動作了,此次讓你提供糧食是你以後能不能在江南站穩的決定條件,若是你能辦好這件差事,皇上念着這差事的情份,也能包你葉家兩代平安富貴,若是你辦不好這差事,以後江南怕是就沒有葉家了。”

葉楚楊點點頭:“此事的嚴重性我已經知道了,只是大人,有一事我有些不解,明明葉明則和葉明之都比我容易控制,大人爲何選擇我放這個葉家的家主。”

“這其一,我本身就是一個書生做不了生意,朝中的諸位大人想必能做生意的也不見得超過十個人,但是這生意還是要以賺銀子爲主的,而且皇上說不希望我們與民爭利,而是希望我們與民互利,那樣造反的人就會少很多。

“其二呢,一開始我也只是打算利用你,然後選一個比較容易控制的葉家人做家主,但是你提的不殺你大哥和兩個侄子的條件讓我覺得你這個人還有些良心,就讓你先做一段,不過我也不會輕易被你矇騙,朝廷會派專門的人手跟進你,若是你敢動別的心思,自然會有人動手,到時候我就當自己走了眼。”

葉楚楊向着陳承安深鞠一躬:“此事我知道大人在皇上面前給我說了好話,大人放心,爲了大人,爲了葉家,爲了我自己我也絕不會動別的心思,葉家絕對唯朝廷命是從。”

陳承安點點頭:“現在七大家滅一收四,只剩其二,也翻不起什麼風浪來了,想必這蘇州城的城禁也要解開了。到時候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大吃一驚。”

果然,聽說了陳承安大局已定,蘇州城便開了城禁,這一下所有人全都不安定了,外面的管家主事人到了蘇州城便把事情跟蘇州城的家主們說了一遍。

當蘇州城的人聽說葉楚柳做的事情,勃然大怒要找他算賬,只是可惜接着便得到消息,葉楚柳在杭州城外遇刺身亡,一同身亡的還有他的兩個兒子,現在葉家的家主是葉楚楊。

還未等他們喘一口氣,又一個消息在他們身邊傳開,七大家之中又一個朝廷的內鬼,與朝廷聯手拿下了蔣家的生意。

對於吳家和陳家來說,這個消息就是一個喜訊,一個天大的喜訊,既然七大家之中還有朝廷的內鬼,那就是說,他們兩家絕對不會成爲千夫所指,甚至在蔣家滅亡之後,六大家族可以分庭抗禮了。

而對於蘇家和宋家來說這個消息就不是什麼好消息了,先是蔣家被滅了,吳家和陳家現在又與自己這些人貌合神離,葉家狼子野心不可與謀,想來想去只有拉攏張家才能保住自己家不被朝廷侵吞。

這個時候,七大家之首的吳家突然要召開七大家集會,並且聲明若是其他的幾位家主不來,後果自負。

蘇家和宋家連夜去往張府,希望能得到張德義的支持。

張德義把他們兩人引到府上,奉茶完畢開口問道:“不知道兩位今夜前來所爲何事?”

宋洪生也顧不得和張家的恩怨了,開口說道:“咱們兩家的糾紛現在都是小事不值一提,重要的是七大家的未來到底該怎麼辦,若是德義兄能給我們指條明路,那事成以後我宋洪生願意賠償德義兄此次生意的所有損失。”

張德義知道他們這是被逼的走投無路了,開口笑了笑:“宋老弟客氣了,其實我倒是想問一句,既然你們沒有更好的辦法了,爲什麼不選擇投靠朝廷,反而要來問我呢?”

蘇興文脫口而出:“我們不能投靠朝廷啊!”

張德義笑了笑:“你們爲何不能投靠朝廷,可以說一說你們的看法嗎?”

蘇興文和宋洪生頓時卡住了,是啊,爲什麼不能投靠朝廷?他們一開始根本就沒有想過和朝廷作對,本就是吳明芳提議的七大家同氣連枝,朝廷不敢拿他們怎麼樣。

一開始這個辦法確實有效,朝廷的御使甚至差點被他們逼走了,但是一夜之間所有的事情都不一樣了,蘇家和葉家因爲一點小事就打起來了,這個時候偏偏有傳來了宋家劫了張家商船的消息,七大家彷彿一夜之間進了一個死局,開始被人牽着鼻子走。

蘇興文大驚失色:“德義兄的意思是,朝廷一直有一個高人在布這個局,他們的目的便是要讓我們七大家內亂,然後一個個擊破!”

張德義點點頭:“而且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當初讓我們對抗朝廷的就是吳明芳,而傳言裡面第一個投靠朝廷的也是他們吳家,這樣一來,吳家不僅在朝廷站穩了腳跟,而且還拿到了七大家的許多生意份子,吳明芳纔是最大的贏家!”

第38章 蘇州盜門第68章 家國兩難選第86章 放縱第9章 炮轟雷炸第170章 三巴掌第88章 逼宮第84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二)第61章 決斷第219章 成都攻防戰第100章 奉陪到底第27章 朕要見見世子第17章 實戰是檢驗戰力的唯一標準第136章 黃龍第55章 留下調查第28章 暗流第232章 成都事第153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299章 看病第59章 警明鐘響第80章 天子怒第49章 河洛軍魂第114章 明殤(四)第68章 割袍第38章 撤退第8章 崇禎十三年洛陽記事第54章 排擠第100章 奉陪到底第50章 抄家第47章 殿下可曾聽過三國第91章 親切而友好的會談第343章 白蓮有變第291章 亂起(二)第81章 步步驚心第52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204章 諸葛顯靈第34章 倒戈第110章 軍心第124章第38章 蘇州盜門第64章 反覆無常是小人第98章 吳三桂拜營第62章 夜闖葉府第43章 要糧第16章 奪軍整營第56章 學生顧炎武拜見老師第58章 鬆錦前序第157章 和議第199章 成都大逃亡(二)第2章 變化的天下第6章 兒女第171章 忍別離第54章 密道第52章 做官不好玩第53章 書院之中無君臣第73章 左良玉掌兵第232章 成都事第22章 同根相煎急第28章 朕哪裡做的不好第81章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第88章 援兵第67章 男神李巖第52章 歸順第43章 要糧第24章 三人遊第75章 爲什麼是滄州第70章 說服第26章 朝廷來使第106章 紅顏第37章 蘇州行第66章 好久不見第82章 娘宮嶼第48章 比試第63章 好死不如賴活着第85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三)第536章 化整爲零第49章 清算第80章 天子怒第292章 要銀子還是要命?第93章 天下沒了還可以再打第44章 烽火再燃第122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15章 夜訪第66章 亂世無閒人第17章 大順使者團第85章 網中之魚第32章 霍州之戰(1)第56章 意外第32章 無巧不成書第151章 跳翻船第193章 商隊第223章 一根繩上的螞蚱第22章 勸降第82章 年前第79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236章 大西軍第381章 見血第8章 崇禎十三年洛陽記事第55章 夜宴
第38章 蘇州盜門第68章 家國兩難選第86章 放縱第9章 炮轟雷炸第170章 三巴掌第88章 逼宮第84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二)第61章 決斷第219章 成都攻防戰第100章 奉陪到底第27章 朕要見見世子第17章 實戰是檢驗戰力的唯一標準第136章 黃龍第55章 留下調查第28章 暗流第232章 成都事第153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299章 看病第59章 警明鐘響第80章 天子怒第49章 河洛軍魂第114章 明殤(四)第68章 割袍第38章 撤退第8章 崇禎十三年洛陽記事第54章 排擠第100章 奉陪到底第50章 抄家第47章 殿下可曾聽過三國第91章 親切而友好的會談第343章 白蓮有變第291章 亂起(二)第81章 步步驚心第52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204章 諸葛顯靈第34章 倒戈第110章 軍心第124章第38章 蘇州盜門第64章 反覆無常是小人第98章 吳三桂拜營第62章 夜闖葉府第43章 要糧第16章 奪軍整營第56章 學生顧炎武拜見老師第58章 鬆錦前序第157章 和議第199章 成都大逃亡(二)第2章 變化的天下第6章 兒女第171章 忍別離第54章 密道第52章 做官不好玩第53章 書院之中無君臣第73章 左良玉掌兵第232章 成都事第22章 同根相煎急第28章 朕哪裡做的不好第81章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第88章 援兵第67章 男神李巖第52章 歸順第43章 要糧第24章 三人遊第75章 爲什麼是滄州第70章 說服第26章 朝廷來使第106章 紅顏第37章 蘇州行第66章 好久不見第82章 娘宮嶼第48章 比試第63章 好死不如賴活着第85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三)第536章 化整爲零第49章 清算第80章 天子怒第292章 要銀子還是要命?第93章 天下沒了還可以再打第44章 烽火再燃第122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15章 夜訪第66章 亂世無閒人第17章 大順使者團第85章 網中之魚第32章 霍州之戰(1)第56章 意外第32章 無巧不成書第151章 跳翻船第193章 商隊第223章 一根繩上的螞蚱第22章 勸降第82章 年前第79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236章 大西軍第381章 見血第8章 崇禎十三年洛陽記事第55章 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