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城頭還是大順旗

??李過回到了京師,心中有些悶悶不樂,在他看來原本都是生死相依的兄弟,自從進了京師之後全都變了味了,李先生這麼大本事的人都被他們擠兌走了,難道說大順真的沒有坐天下的命麼?

到了皇宮之中,李過看着李自成:“皇上,臣沒有截下李軍師。”

李自成嘆了口氣:“是沒有還是故意把他放走了?”

李過低下頭:“臣把他放跑了,你若是治罪,臣也認了。哪怕就是砍了臣的腦袋,臣也毫無怨言。”

“砍了你的腦袋?砍了你的腦袋若是李巖做出了對不起大順的事,誰去把他的腦袋砍了給朕?”

李過心中猛然一驚,知道皇上在自己身邊有探子,苦笑一聲:“原來皇上都知道了。”

李自成嘆了口氣:“你是個厚道的孩子,從小就是,朕一向都知道,這一次本不該派你去的,可是朕擔心萬一派了別人,真的給朕把李巖的人頭提回來了,朕心裡也過意不去,所以只能派你去了。”

“皇上原來沒有想過要殺李先生,那臣這就去把李先生帶回來,皇上放心,臣三天三夜不睡覺也一定能把他帶回來!”

李自成搖搖頭:“你若是把他帶回來朕還是要殺了他的。”

李過看着李自成不解地問道:“皇上,這是爲何?”

李自成笑了笑:“當初得知那十八子主神器的謠言的時候,朕確實想殺了李巖,可是後來知道了劉宗敏和牛金星的勾當,便又生出了不忍之心,所以這纔派你前去,李巖對大順有大恩,朕不能宰了他,但是朕已經騎虎難下,若是不宰了他,過幾天老弟兄們便會紛紛造反。”

說到這裡李自成自嘲地笑了一聲:“連李巖謀反之罪朕都能赦免,這幫老兄弟哪個不比李巖和朕交情深?到時候又能殺了哪一個?”

李過頹然的坐在了椅子上:“老叔不知道怎麼了,自從進了京師就跟變了一個人一樣,好像和皇上不是一條心了一般。

李自成苦笑一聲:“家大業大要鬧着分家了,宗敏也是害怕,肯定有人在他耳邊給他講了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宗敏不得已只能站在了咱們的對立面,在他心裡,若是咱們完全把他總哨爺的威信拿了,只怕他的人頭也保不住了。”

李過唉嘆一聲:“可是就算是這樣,李先生也威脅不到他,他爲何要對李先生動手呢?李先生那可是當世諸葛啊。”

李自成伸手揉了揉眉頭:“李巖跟你說的話朕都知道了,朕確實犯錯了,這人雖然都吃五穀雜糧,但是三百六十行各有精通,朕不得不承認,李巖這個書生對於局勢的把握已經超過了咱們所有人的水平。可是今天之前朕總以爲朕是天子,無論武藝智謀都該是上上之選,所以朕雖然依仗他,卻從來沒有真正信任他。”

“朕總覺得他身上有一種東西,和咱們身上的都不一樣,就像當年的大明官員,所以朕不喜歡他,甚至當朕聽說了謠言之後的第一反應竟然是高興。現在朕算是明白了,他身上的那種東西正是正是咱們缺少的,咱們之所以變成了現在這種樣子也正是因爲沒有聽他的話。”

“當初進京之時,朕要是聽了他的話,宗敏何至於到了今天這個樣子,咱們大順軍又怎麼會變成現在這種害怕打仗的軍伍?可是這些都太遲了。”

李過站起身來:“此事不遲,咱們手裡還有大明的半壁江山,還有許多人願意跟着咱們一塊拼命,李先生走的身後給了臣一張紙條讓臣轉交給你。說是最後送給皇上兩句話,希望皇上能夠聽得進去。”說着從懷裡小心翼翼地掏出了一張紙條。

只見這張紙條第一句話寫着:“恩宜自淡而濃,先濃後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嚴而寬,先寬後嚴者人怨其酷。”第二句話寫着:“慈不掌兵,義不掌財。”

李自成嘆了一口氣:“知朕者,李巖。

你馬上去找顧君恩來,朕有事要他去辦。”

再說李巖帶着人馬不停蹄地向着南方跑去,上一次是李過他輕易就逃過了,若是下一次可就說不定是誰了,萬一是劉宗敏的話自己在劫難逃。

連跑了一天一夜,人困馬乏實在是跑不動了,這纔來到了真定府的地界,李巖剛剛下馬休息,便看到了一隊人馬從真定府走了出來,李巖大驚失色:我命休矣。怕是這真定府的人馬得到了李自成的旨意,現在自己手下這些人連眼睛都快睜不開了更別說一戰之力了。

就在這個時候,對面領頭的一個人開口笑道:“前方可是李巖李先生?恭候多時了。”

李岩心說看起來這個傢伙還是個文將,怎麼說起話來文縐縐,不過這個身影這麼胖,看起來有些熟悉,自己好像在哪裡見過。

李巖情知今天再跑也跑不了了,也不願墜了自己的威風:“對面的是那位將軍?”

對面那個人開口說道:“朕可不是什麼將軍,朕是大明的皇帝,聽說李巖先生來投,特地來接應你。”

李巖大驚失色連忙下馬:“你說什麼?”

盧曉航哈哈大笑:“朕說真是大明皇帝朱由菘,不是什麼將軍,洛陽一別,李先生可還好?”

李巖苦笑一聲:“如今只剩身後這幾百喪家之犬,大明皇上又何必嘲笑我?只是這真定府明明是我大順的領土,不知道你是怎麼過來的?”

盧曉航笑了笑:“先生想必聽說了,朕的大軍早已經陳列在河南邊境,如今這真定府說是你們的也是你們的,不過實際卻掌控在我們的手裡,真定府的官員早已經棄暗投明了,現在除了城頭上的大旗是大順的,其他的都是大明的了。”

李巖搖搖頭:“你這麼做好像不合規矩,我可是記得大順出軍之前花了八百萬白銀買的你們大明一個承諾,難不成你們大明就如此言而無信嗎?”

盧曉航笑了笑:“八百萬兩白銀朕收下了,所以這城頭的大旗還是大順的,至於官員不想跟着你們幹了,非要投奔大明,難不成朕傻了還要把他們趕出去?”

第96章 進京勤王第78章 揮斥方遒第49章 清算第198章 成都大逃亡第71章 出兵第44章 跟着我去看戲第313章 大婚(二)第104章 七連發的火槍第3章 孔胤植第76章 沒有退路第61章 宴無好宴(下)第33章 多爾袞的野望第90章 滿清之主第172章 蜀王求援第51章 藥到病除第221章 狗皇帝和黃臉賊第2章 要多少銀子第86章 放縱第38章 霍州之戰(7)第48章 十個打一個第1章 大明錢莊第42章 亂戰第66章 亂世無閒人第190章 蔡府第145章 鄭氏後裔第175章 張獻忠第10章 陳兵邊境第15章 寧死不回頭第52章 夜中襲擾第43章 洛陽牡丹好,願與君共賞第33章 我爺爺是誰第23章 針鋒相對第144章 戰事不利第26章 仁壽坊第157章 和議第44章 老劉晚上想睡王府第159章 碭山山賊第83章 先發制人第241章 對質第12章 劉宗敏出事了第231章 異心第60章 原來你是金聖嘆第18章 滿朝戲子第61章 光明便是光明第70章 說服第101章 全面作戰第194章 商隊(三)第29章 亂起第84章 燒糧第163章 蘇州白蓮教第182章 潰軍不如寇第4章 詭秘的周遇吉第87章 朝會第53章 轟炸皇城第33章 小姐說她不起牀第2章 變化的天下第64章 暮色下的七大家(上)第1章 李自成來使第201章 成都爭奪戰第87章 關外的黑夜第54章 傳教第22章 名將來投第43章 興亡百姓苦第27章 京師還是南京第47章 殿下可曾聽過三國第65章 蠱惑人心第69章 進京第105章 冤家路窄第185章 烽火待燃第30章 洛陽盧曉航求見莫秋蝶姑娘第35章 霍州之戰(4)第190章 蔡府第177章 狄三品第50章 絕處逢生第3章 戰事起第291章 亂起(二)第73章 心戰第57章 最後的夜話第2章 要多少銀子第19章 忠魂依舊保遼東第72章 出兵(二)第8章 崇禎十三年洛陽記事第66章 亂世無閒人第78章 羣謀第178章 血債第225章 沒有奇蹟第82章 年前第154章 瞬息萬變第78章 爲什麼要相信你第90章 滿清之主第2章 變化的天下第256章 密謀第296章 夏蟲不可語冰第119章 長平公主第153章 一條路走到黑大婚三第45章 拔刀相向第54章 同一個世界第14章 封王第510章 人皆有退路,我沒有
第96章 進京勤王第78章 揮斥方遒第49章 清算第198章 成都大逃亡第71章 出兵第44章 跟着我去看戲第313章 大婚(二)第104章 七連發的火槍第3章 孔胤植第76章 沒有退路第61章 宴無好宴(下)第33章 多爾袞的野望第90章 滿清之主第172章 蜀王求援第51章 藥到病除第221章 狗皇帝和黃臉賊第2章 要多少銀子第86章 放縱第38章 霍州之戰(7)第48章 十個打一個第1章 大明錢莊第42章 亂戰第66章 亂世無閒人第190章 蔡府第145章 鄭氏後裔第175章 張獻忠第10章 陳兵邊境第15章 寧死不回頭第52章 夜中襲擾第43章 洛陽牡丹好,願與君共賞第33章 我爺爺是誰第23章 針鋒相對第144章 戰事不利第26章 仁壽坊第157章 和議第44章 老劉晚上想睡王府第159章 碭山山賊第83章 先發制人第241章 對質第12章 劉宗敏出事了第231章 異心第60章 原來你是金聖嘆第18章 滿朝戲子第61章 光明便是光明第70章 說服第101章 全面作戰第194章 商隊(三)第29章 亂起第84章 燒糧第163章 蘇州白蓮教第182章 潰軍不如寇第4章 詭秘的周遇吉第87章 朝會第53章 轟炸皇城第33章 小姐說她不起牀第2章 變化的天下第64章 暮色下的七大家(上)第1章 李自成來使第201章 成都爭奪戰第87章 關外的黑夜第54章 傳教第22章 名將來投第43章 興亡百姓苦第27章 京師還是南京第47章 殿下可曾聽過三國第65章 蠱惑人心第69章 進京第105章 冤家路窄第185章 烽火待燃第30章 洛陽盧曉航求見莫秋蝶姑娘第35章 霍州之戰(4)第190章 蔡府第177章 狄三品第50章 絕處逢生第3章 戰事起第291章 亂起(二)第73章 心戰第57章 最後的夜話第2章 要多少銀子第19章 忠魂依舊保遼東第72章 出兵(二)第8章 崇禎十三年洛陽記事第66章 亂世無閒人第78章 羣謀第178章 血債第225章 沒有奇蹟第82章 年前第154章 瞬息萬變第78章 爲什麼要相信你第90章 滿清之主第2章 變化的天下第256章 密謀第296章 夏蟲不可語冰第119章 長平公主第153章 一條路走到黑大婚三第45章 拔刀相向第54章 同一個世界第14章 封王第510章 人皆有退路,我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