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言多必失

盧曉航眼前一亮:“你接着說。”

宋獻策開口說道:“所以這個時候,若是吳三桂出征,而且還是打着他自己旗號的出征,那肯定就是他自己的擴張行爲,若是臣所料不錯,他大概是要自立爲王了。”

盧曉航點點頭:“若是他要自立爲王那情況還好一些,咱們的騎兵還不算成熟,直接對上滿清的鐵騎,只怕連三成勝率都沒有,既然這樣就給了咱們練兵的機會。”

陳承安笑了笑:“還不止如此呢,李自成那邊可不知道吳三桂插得什麼旗,再加上謠言一傳,那位顧大人估計馬上就要坐不住了。”

盧曉航眉開眼笑:“說的有道理,這明天咱們終於可以和顧大人好好談談條件了。另外通知山海關的黑衣衛,一旦發現了滿清有入關的跡象立刻稟報,不得遲疑,咱們也要做好兩手準備,免得被人打一個措手不及。”

卻說顧君恩收到了李自成的消息,默默嘆了一口氣,他知道滿朝的文武如今已經成了驚弓之鳥,聽到滿清的消息就想先跑路再說,這士氣問題可不是一時半會可以解決的,自己這邊怕是不能拖了,但是這明朝朝廷也太難纏了,他們就是不鬆口自己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聽說他們的情報系統很不錯,繼承了大明錦衣衛,若是他們也得到吳三桂帶着滿清南下的消息那可不妙了,萬一他們趁火打劫大順可經不起折騰了,想到這裡顧君恩堅定了明天把事情定下來的信心。

第二天議事,顧君恩還沒開口,只聽得宋獻策開口說道:“昨天夜裡接到新的情報,據說吳三桂帶着韃子南下了,顧大人可要快一點了,若是慢了只怕再回去京師還是不是你們大順的可就不好說了。”

顧君恩暗道不好,心說他們果然得到了消息,他緩緩開了口:“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如今外族入侵正是咱們漢人合起手來對付他們的時刻,宋大人不是想趁火打劫吧?”

宋獻策笑了笑:“趁火打劫自然是不至於的,但是顧大人如果再提那些不着邊際的條件,那咱們可真談不下去了,到時候我們總不能拼着滅國的危險去幫助你們抵禦韃子吧?”

顧君恩點點頭:“宋大人說的在理,我也不再說什麼額外的條件了,京師和山東可以讓給你們,我們沒意見,但是總不能白白讓給你們吧?”

宋獻策笑道:“如今這京師就是一個燙手的山芋,況且你們在京師做了什麼我們又不是不知道,京師的銀子都到了你們自己的腰包了,我們去了最少三年才能讓京師恢復元氣,再說了滿清眼看着就到了城根底下了,若不是爲了京師的百姓,你以爲我們願意接這燙手的山芋?”

顧君恩無可奈何:“好好好,關於京師,我不和你們爭,但是山東呢?山東一省十之七八可都在我們手裡,總不能也白白送給你們吧?”

宋獻策笑了笑:“那就當做是我們幫你守衛京師的報酬吧。

顧君恩痛斥一聲:“無恥!難道等滿清走了你們還會把京師還給我們不成?什麼叫替我們守衛京師?那就是替你們自己守衛京師!今天你就算說出大天來,這山東也不可能白白讓給你們。”

宋獻策笑了笑:“好好好,那山東便不讓了,我們只要京師一地,等以後咱們打起來若是我們自己打下的山東,那總算不上你們讓給我們的,這對於你們大順軍的士氣來說沒有影響了吧。”

顧君恩特別想問一問宋獻策,世間怎麼會有如此無恥的人?我們把京師讓出去了,河南又是你們的,山東的大順兵除了跳海還有什麼辦法?給了京師跟給了京師和山東有什麼區別?這宋獻策簡直是荒唐至極。

但是現在因爲吳三桂的南下,主動權已經完全掌握在了人家的手裡,人家說什麼便是什麼,自己若是來硬的,人家根本就不會搭理,到時候大順軍撤退都會被人家追着打,實在是得不償失。

想到這裡顧君恩只得忍氣吞聲:“宋大人,我們大順軍打下這些地方實在是不容易,若是白白拱手讓給你們實在是說不過去,你們多少給一點,就當給我這個老頭子一點薄面。

陳承安站了出來:“顧大人,你年紀很大了,按道理來說我們不該爲難你,但是這是兩個國家之間的事,國事無私交,我們就算看你可憐也要先照顧國家的利益,如今大明朝廷厲兵秣馬,銀糧如流水一般,實在沒有銀子能拿給你們了。”

顧君恩嘆了一口氣,他知道要想在大明朝嘴裡拿銀子是不可能的了,好在昨天收到的自家皇上的文書,上面說的便是不求銀兩,只求快點解決爭端,速速撤往西安,若是被滿清的騎兵黏上了,想甩掉可就不容易了。

想到這裡顧君恩嘆了一口氣:“罷了罷了,你們大明朝廷實在不爽快,當初要八百萬兩白銀我們可是一點沒含糊就拿出來了,現在跟你們要銀子還真難!”

宋獻策笑着說道:“那是貴朝廷財大氣粗,在京師發了一筆橫財,自然不在乎這些小銀子,但是我們朝廷可是窮怕了,一兩銀子恨不得掰成兩半花,我們今天若是給了銀子,明天就會被人追到家門口罵成賣國賊。所以銀子實在給不了。再說了都是抵禦外族的事情,我們又出人又出銀糧,要給也是該你們支援我們纔對。”

顧君恩緊閉着嘴巴不再說話,在他看來,自己多說兩句話沒準又被誑去多少銀子,還是不說爲好,這叫言多必失!

弘光元年十二月初,大順朝廷與大明朝廷完成協議,大順朝廷將全部兵馬撤出京師和山東,大明朝廷不得落井下石追擊大順軍隊。

撤軍時間還需要半個月,交接倒也還算順利,大順的士卒已經被韃子嚇破了膽,就算沒參戰的聽說總哨爺都受了傷,誰心裡都比較忐忑,撤軍還來不及,哪兒還有空發生衝突。

第166章 你要滅我白蓮教?第41章 蘇州的夜第65章 蠱惑人心第315章 大婚(四)第36章 搖搖欲墜第50章 絕處逢生第139章 羣匪第79章 炮灰第76章 沒有退路第189章 非禮第190章 蔡府第35章 暗流涌動真定府第29章 利慾薰心第50章 四面結仇第6章 兒女第162章 朕有兵,黑衣有衛第24章 洛陽愛情故事第106章 紅顏第33章 小姐說她不起牀第59章 酸梅一夢第17章 勸完一家還有一家第20章 狐假虎威第34章 倒戈第96章 進京勤王第204章 諸葛顯靈第189章 非禮第3章 冒死以諫第342章 年關第1章 浪子回頭的少年第178章 血債第62章 血濺當街第180章 暗流第37章 潰敗第6節 大明文學院第220章 突如其來的大戰第31章 給我打他一炮第35章 讓你們久等了第93章 南海尾聲第20章 狐假虎威第8章 崇禎十三年洛陽記事第21章 穩坐泰山的周遇吉第127章 算計第2章 變化的天下第63章 好死不如賴活着第52章 待時而動第80章 隨機應變第219章 成都攻防戰第417章 內亂第29章 利慾薰心第98章 吳三桂拜營第212章 顛倒黑白第318章 大婚(七)第75章 反水(二)第64章 反覆無常是小人第48章 推出去砍了第69章 李公子不是制將軍第190章 蔡府第61章 宴無好宴(下)第204章 諸葛顯靈第312章 大婚(一)第92章 傳教試驗田第14章 封王第42章 殿下面相未定第58章 心正者天地皆浩然正氣第9章 炮轟雷炸第204章 諸葛顯靈第536章 化整爲零第161章 山有賊,佳人有影第181章 月黑風高夜第28章 夜色南京第90章 朕叫朱由崧第126章 秦淮夜談第78章 爲什麼要相信你第171章 忍別離第38章 撤退第9章 炮轟雷炸第7章 私怨不擋國事第150章 水上激戰第181章 月黑風高夜第7章 火炮手第13章 反出營去第132章 訓誡第154章 瞬息萬變第114章 明殤(四)第135章 巢湖水匪第231章 異心第24章 滋養他的野心第312章 大婚(一)第12章 劉宗敏出事了第10章 中招第116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126章 秦淮夜談第20章 狐假虎威第3章 孔胤植第60章 大局已定第52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218章 成都亂(三)第539章 底氣要足,可見血第10章 陳兵邊境第44章 指鹿爲馬
第166章 你要滅我白蓮教?第41章 蘇州的夜第65章 蠱惑人心第315章 大婚(四)第36章 搖搖欲墜第50章 絕處逢生第139章 羣匪第79章 炮灰第76章 沒有退路第189章 非禮第190章 蔡府第35章 暗流涌動真定府第29章 利慾薰心第50章 四面結仇第6章 兒女第162章 朕有兵,黑衣有衛第24章 洛陽愛情故事第106章 紅顏第33章 小姐說她不起牀第59章 酸梅一夢第17章 勸完一家還有一家第20章 狐假虎威第34章 倒戈第96章 進京勤王第204章 諸葛顯靈第189章 非禮第3章 冒死以諫第342章 年關第1章 浪子回頭的少年第178章 血債第62章 血濺當街第180章 暗流第37章 潰敗第6節 大明文學院第220章 突如其來的大戰第31章 給我打他一炮第35章 讓你們久等了第93章 南海尾聲第20章 狐假虎威第8章 崇禎十三年洛陽記事第21章 穩坐泰山的周遇吉第127章 算計第2章 變化的天下第63章 好死不如賴活着第52章 待時而動第80章 隨機應變第219章 成都攻防戰第417章 內亂第29章 利慾薰心第98章 吳三桂拜營第212章 顛倒黑白第318章 大婚(七)第75章 反水(二)第64章 反覆無常是小人第48章 推出去砍了第69章 李公子不是制將軍第190章 蔡府第61章 宴無好宴(下)第204章 諸葛顯靈第312章 大婚(一)第92章 傳教試驗田第14章 封王第42章 殿下面相未定第58章 心正者天地皆浩然正氣第9章 炮轟雷炸第204章 諸葛顯靈第536章 化整爲零第161章 山有賊,佳人有影第181章 月黑風高夜第28章 夜色南京第90章 朕叫朱由崧第126章 秦淮夜談第78章 爲什麼要相信你第171章 忍別離第38章 撤退第9章 炮轟雷炸第7章 私怨不擋國事第150章 水上激戰第181章 月黑風高夜第7章 火炮手第13章 反出營去第132章 訓誡第154章 瞬息萬變第114章 明殤(四)第135章 巢湖水匪第231章 異心第24章 滋養他的野心第312章 大婚(一)第12章 劉宗敏出事了第10章 中招第116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126章 秦淮夜談第20章 狐假虎威第3章 孔胤植第60章 大局已定第52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218章 成都亂(三)第539章 底氣要足,可見血第10章 陳兵邊境第44章 指鹿爲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