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名將來投

??真定府在今天的石家莊市周圍,原本由順天府去山西大多數人要走真定府。因爲北面一點的廣昌、靈丘一線道路不好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那條路十分不太平,所以商人若是從京師或者順天府去山西一般都要走真定府。

但是自從得知盧曉航佔據了真定府之後,李自成可不敢走真定府,現在他是誰都不相信,再說李巖沒要回來,他就算相信李巖不會背叛自己,也不願意拿自己的性命去開玩笑。

所以李自成選擇了廣昌靈丘一線,由於盧曉航神不知鬼不覺佔領了真定府,他現在也不敢確定山西有多少地方還真正在自己的手裡,成爲了驚弓之鳥的李自成只想馬上回到陝西自己的老地盤才能安下心來。

他想的是本來以爲自己這些造反的亂臣賊子殺人放火就夠壞了,想不到那些窮酸文人殺人不見血,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自己大順軍已經分裂成了好幾個派系,自己最看重的心腹大將劉宗敏竟然被那些文人說動了,以爲自己要狡兔死走狗烹。可別說現在還沒到那個時候,就算到了那個時候自己也絕對不會做那種事。

可是歷朝歷代這麼多前車之鑑擺在眼前,就算自己沒有這種心思,說出去他們也不會相信的。如今劉宗敏緊緊握着軍權,生怕自己要動他,田見秀勸了幾次之後心灰意冷,夾在中間難以做人,如今閉門不出,誰也不見了。

想到這裡李自成就有些心灰意冷,自己從商洛山之中出來的時候,身邊只有十八個老兄弟,可是這十八個老兄弟是一條心的,有一塊餅子都要緊着身體弱的兄弟先吃。

雖然現在自己手下已經不止十八萬兄弟了,但是卻沒有當時十八個弟兄時那種安心的感覺了。田見秀心灰意冷,劉宗敏貌合神離,袁宗第投奔大明,短短兩年的時間十八個老兄弟就變成了這幅模樣。

想到這裡李自成又想起了李巖留給自己的那兩句話,皺了皺眉堅定了自己的決心,既然兄弟們都靠不住了那就只能靠自己了,以後自己是大順的皇帝,絕不是他們的大頭領,賞罰必須分明,否則自己連陝西都守不住了。

再說盧曉航領着人一路接收李自成的城關,他知道自己現在就是與吳三桂賽跑,誰先跑到京師,京師就是誰的,爲了南邊大明的文武百官和百姓信心,京師要不就不拿下來,拿下來就得守得住,若是京師在自己手裡再丟一次,那天下百姓對大明的信心就要喪盡了。

但是盧曉航雖然一路接收城關,卻暴露了一個嚴重的問題,他的手底下根本就沒有這麼多能幹的官員。若是一座縣城沒有了父母官可就不知道亂成什麼樣子了,但是一時之間手底下確實沒有這麼多官員。

想到這裡盧曉航只好給在洛陽的元才良去信,讓他立刻着手培養信得過的人,最好是落第的秀才,進行爲期半年的訓練,選拔合格之後立刻上任,總不能一直用這些三姓家奴,再說用着也不安心,沒準哪天又變卦了。

這一次回洛陽,倒是得到了一個好消息,自己當年在洛陽饑荒之中救回的九個孩子大的已經開始進入黑衣衛練手了,盧曉航的意思倒不是讓他們成爲被洗腦的死士,只是希望他們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適合做死士的。

盧曉航這一次都是沒壓上全部兵力,他只帶了三萬河洛軍,其他的人馬全部就地待命,由於現在是冬天沒有辦法屯田,所以盧曉航給他們的命令就是修路搭橋,保證整個河南的道路穩定。

總不能一天天在營中閒着,操練的話也沒有什麼必要,都是多年的老兵,刺殺的動作睡着覺都能完成。由黑衣衛傳回來的消息,盧曉航確定了此次入關的只有吳三桂的軍隊,所以這些剩下的軍隊全部作爲預備役,等滿清入關纔是他們上戰場之際。對付吳三桂,自己帶了三萬人已經足夠了。

就在盧曉航帶着人馬到達河間府的時候,前方的哨兵突然傳來了一隊關寧軍到達的消息,盧曉航嚇了一跳,黑衣衛的消息明明是吳三桂的人馬剛剛到達開平中屯衛,也就是後世的唐山一帶,怎麼這麼快就殺到河間來了,再說他們就算他們速度快,黑衣衛也不可能沒有消息傳來啊。

就在盧曉航疑惑不解的時候,哨兵已經將敵軍的人數探查出來,原來是八百人,盧曉航更加疑惑了,這關寧軍就算兇悍也不至於用八百騎兵攻城吧?那可真是活夠了。

誰知道這支關寧軍來到了近前二話不說主將已經下得馬來,衝着城頭大呼:“請明軍主將出來答話。”

盧曉航站在城頭之上應聲說道:“我就是明軍主將,你有什麼事情跟我說便好。”

城下的將軍開口說道:“我乃是原大明錦州總兵何可綱,吳三桂作亂,特地來投奔大明,還請將軍通報大明皇上一聲。”

盧曉航心中一驚,何可綱他怎麼還活着?轉念一想,對了,當年看史書上面寫着鬆錦大戰之時,祖大壽被圍彈盡糧絕,欲開城投降,何可綱不允,祖大壽斬何可綱,開城投降,後來祖大壽反回大明,上書說何可綱以身飼民,當時崇禎已經失去了遼東關寧軍的掌控力,自然不能拿祖大壽怎麼樣。

後來祖大壽戰敗,無奈之下再次降清,但是終身不爲大清獻一策,也算是保全家族的無奈之舉。

聽說是何可綱,盧曉航只得再次開口問道:“可是袁督師手下大將何可綱將軍?”

何可綱哈哈大笑:“想不到你年紀不大竟然聽說過某家的名字,正是袁督師麾下偏將何可綱!”

盧曉航大喜:“開城門!”

城上並沒有人阻攔他,就算這八百人有詐,進了城也不過是肉包子打狗的結局,誰知道盧曉航親自下了城頭,宋獻策連忙跟了上來:“皇上,你這是做什麼去?”

“有名將來投,朕心參喜,親自去迎!”

第32章 霍州之戰(1)第77章 南海惡蛟鄭芝龍第37章 蘇州行第177章 狄三品第60章 原來你是金聖嘆第221章 狗皇帝和黃臉賊第60章 宴無好宴(上)第47章 致命的缺陷第77章 鬆錦第383章 戰事第31章 息事第53章 將計就計第52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3章 戰事起第52章 做官不好玩第24章 洛陽愛情故事第58章 捉鬼(下)第66章 好久不見第35章 蓄勢待發第146章 大明魂第81章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第69章 豪賭第101章 全面作戰第162章 朕有兵,黑衣有衛第58章 解藥第2章 衍聖公第216章 成都亂第131章 大明新君第28章 朕哪裡做的不好第199章 成都大逃亡(二)第193章 商隊第17章 退兵第43章 興亡百姓苦第228章 希望第90章 盛京的尾聲第24章 滋養他的野心第18章 練兵之道第197章 屠城的消息第78章 爲什麼要相信你第65章 威脅第120章 強勢出場第31章 忍痛第9章 秘辛(一)第87章 家底豐厚第159章 碭山山賊第89章 聽聞太后與攝政王有染第44章 烽火再燃第86章 放縱第143章 巢湖水軍第210章 鄧元化第215章 宴請第28章 朕哪裡做的不好第58章 解藥第82章 欲哭無淚第21章 我們想做的事一樣第99章 三軍對陣第318章 大婚(七)第25章 一直很安靜第210章 鄧元化第32章 霍州之戰(1)第3章 出路和胖哥哥第13章 有口難辯第13章 有口難辯第7章 山上有座廟第341章 逃脫第84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二)第9章 明清之戰第22章 勸降第33章 我爺爺是誰第45章 論圈養和放養第13章 誤會加深第51章 藥到病除第83章 先鋒大印第36章 搖搖欲墜第26章 腰纏十萬貫第158章 皇上救我第534章 遇刺第81章 關寧軍第90章 朕叫朱由崧第206章 進城第14章 戰場反水第32章 傷亡慘重第163章 蘇州白蓮教第62章 夜闖葉府第125章 陳橋曾兵變第46章 金牌打手第8章 小火炮第93章 天下沒了還可以再打第241章 對質第85章 網中之魚第71章 皇宮第74章 鑿船者必殺之第38章 雙島之戰第153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22章 名將來投第218章 成都亂(三)第138章 爭辯第38章 蘇州盜門第226章 痕跡第224章 命懸一線
第32章 霍州之戰(1)第77章 南海惡蛟鄭芝龍第37章 蘇州行第177章 狄三品第60章 原來你是金聖嘆第221章 狗皇帝和黃臉賊第60章 宴無好宴(上)第47章 致命的缺陷第77章 鬆錦第383章 戰事第31章 息事第53章 將計就計第52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3章 戰事起第52章 做官不好玩第24章 洛陽愛情故事第58章 捉鬼(下)第66章 好久不見第35章 蓄勢待發第146章 大明魂第81章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第69章 豪賭第101章 全面作戰第162章 朕有兵,黑衣有衛第58章 解藥第2章 衍聖公第216章 成都亂第131章 大明新君第28章 朕哪裡做的不好第199章 成都大逃亡(二)第193章 商隊第17章 退兵第43章 興亡百姓苦第228章 希望第90章 盛京的尾聲第24章 滋養他的野心第18章 練兵之道第197章 屠城的消息第78章 爲什麼要相信你第65章 威脅第120章 強勢出場第31章 忍痛第9章 秘辛(一)第87章 家底豐厚第159章 碭山山賊第89章 聽聞太后與攝政王有染第44章 烽火再燃第86章 放縱第143章 巢湖水軍第210章 鄧元化第215章 宴請第28章 朕哪裡做的不好第58章 解藥第82章 欲哭無淚第21章 我們想做的事一樣第99章 三軍對陣第318章 大婚(七)第25章 一直很安靜第210章 鄧元化第32章 霍州之戰(1)第3章 出路和胖哥哥第13章 有口難辯第13章 有口難辯第7章 山上有座廟第341章 逃脫第84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二)第9章 明清之戰第22章 勸降第33章 我爺爺是誰第45章 論圈養和放養第13章 誤會加深第51章 藥到病除第83章 先鋒大印第36章 搖搖欲墜第26章 腰纏十萬貫第158章 皇上救我第534章 遇刺第81章 關寧軍第90章 朕叫朱由崧第206章 進城第14章 戰場反水第32章 傷亡慘重第163章 蘇州白蓮教第62章 夜闖葉府第125章 陳橋曾兵變第46章 金牌打手第8章 小火炮第93章 天下沒了還可以再打第241章 對質第85章 網中之魚第71章 皇宮第74章 鑿船者必殺之第38章 雙島之戰第153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22章 名將來投第218章 成都亂(三)第138章 爭辯第38章 蘇州盜門第226章 痕跡第224章 命懸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