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搖搖欲墜

可以說若是再給他們一次選擇的機會,他們還是會跑的,當時的情況誰都認爲是必死之局,黃龍之所以留下,無非是想挽回祖父的榮耀,其他人之所以留下,是因爲義氣。

好在這個世界沒有讓他們失望,這些人總算是得到了回報。至於那些逃回去的人回去之後只舒服了不到半個月,黃龍便帶着大隊的商船接自己的人前去南京享福。

按照七叔和九叔的想法就是,這幫狗東西既然有難不能同當,那有福就不該同享,但是黃龍禁不住他們老少苦苦哀求終於還是給了他們一條活路,至於到了南京城他們的家人是爲奴爲婢那可就不是黃龍能管的了。

得到了盧曉航的消息,黃龍可是高興壞了,自己的人自從川蜀回來便一直閒着,天天操練也無所事事,如今終於可以幹活了,這水師也算是派上用場了。當聽說要去劫掠韃子的時候,黃龍更高興了,這一下可是幹回老本行了,劫掠這種事自己在行,不過皇上說了不用和巢湖上一樣手下留情,那些人殺起漢人來從不皺眉,這個方法倒是可以變一變了。

卻說黃龍到了山東之後,山東的官員已經按照朝廷的吩咐給他建立了一個水軍基地,但是這畢竟是長途奔襲,一個大的基地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中間許多小基地,補充需要的東西,好在北方的人因爲海禁很少出海,這也就導致了這片海上沒有什麼水匪。

至於以前經常來大明劫掠的倭寇,盧曉航知道他們的老大豐臣秀吉已經死了,那個老傢伙德川家康潛伏了許久欺負完了豐臣秀吉的孤兒寡母,成爲了全島的統治者,這標誌着爲期二百六十四年的德川幕府時代正式到來,這個時代島國人絕對是乖寶寶,因爲他們閉關鎖國,絕對不會出海一步的。

盧曉航雖然自己很討厭閉關鎖國,但是島國人閉關鎖國那絕對是大好事,不說別的,他們那幫武士不死不休,出來就是大麻煩,想到這裡盧曉航突然萌生了讓人去島國傳播白蓮教的想法,若是他們國內也有百姓難活,白蓮當生的現象,後世的八年抗戰估計三五年他們自己國家就開始造反了。

那個時候就不用什麼原子彈了,嗯,想到這裡盧曉航更加堅定了這個想法,爲了島國人民不受原子彈的苦楚,爲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應該這麼做。

當然盧曉航絕對不會把這個種族滅絕了,也不會壓制他們的發展,他們就是中國的鏡子,每當中國看到他們就會產生危機這纔有利於這個民族的發展。

黃龍經過了一個月的時間,慢慢建立了三個基地,已經具備了長途奔襲的條件。而在這個時候,京師的朱慈烺終於失去了耐心,一個月之內他曾派出七個使者前去勸說周遇吉。

周遇吉雖然是個忠君愛國的人,但是他深諳爲官之道,如今已經旗幟鮮明投奔南邊的大明,若是再搖擺不定,只怕到最後哪邊也討不得好去,既然上了南邊的大船,就要一條路走到黑,況且南邊的皇上確實比北邊的朝廷英明,最少不會同根相殘。

朱慈烺對周遇吉報了極大的希望,而巨大的失望之後,他的心是冰冷的,在他看來,這些臣子又傷了自己的一片熱心。自己明明沒有虧待過他們,他們爲什麼不願意讓自己做這大明的皇帝。如果崇禎活過來告訴他,父皇當時招攬盧曉航都沒有成功他或許還會平衡一些。

但是沒有人跟他說他所面臨的情況,他只知道自己手底下的關寧軍十分勇猛,他只知道南邊的朝廷因爲懼怕關寧軍從河間府退兵一直退回了河南的地界。他只知道現在他纔是大明的天子,誰也不能違揹他的命令。

就在他坐不住的時候,北面的多爾袞也坐不住了,本來多爾袞的打算就是要看一看他們的鷸蚌相爭的好戲,但是都一個月過去了,南面的探子傳回來的消息讓他十分失望,南面一片祥和,一點打仗的意思都沒有,至今吳三桂的關寧軍還在京師沒見有出兵的跡象。

終於再也坐不住的多爾袞開始厲兵秣馬,山海關外的滿清騎兵開始多了起來,看起來不日就要南下,守在山海關的祖大壽立刻將消息傳給了京師的吳三桂。吳三桂大驚失色,山海關只有兩萬兵馬,若是擋一時沒問題,若是想多擋些時日絕對是不可能的,再說自己的糧草軍械也不夠支撐大軍兩面作戰。

若是在這個時候自己出兵南下,不用周遇吉出兵,自己的後路就會被斷了。想到這裡吳三桂果斷決定和南邊的朝廷和談,在他看來,南邊的朝廷對己方的政權還是有好感的。

但是朱慈烺是崇禎的兒子,自小耳濡目染,心中早就打定了絕不屈服的念頭,如今聽說吳三桂要和南邊的朝廷和談,自然是極力反對。

這是朱慈烺和吳三桂的第一次衝突,結果出乎朱慈烺的預料,除了自己的幾個親信大臣,滿朝的文武幾乎全都倒向了吳三桂。這一幕讓朱慈烺十分失望,他剛剛十四歲,正是後世所說的逆反心理最嚴重的時候,若是崇禎他還能忍住,但是吳三桂就是一個武將,自己已經封了他做平西王,他竟然還敢如此放肆,簡直不把自己放在眼裡。

於是,就在吳三桂一面派人去南面和談,一面派軍隊回山海關防禦的時候,朱慈烺開始暗地裡聯絡自己的親信大臣,準備培育自己的勢力。在他的密旨之下,周奎和朱純臣開始刻意培養屬於他自己的死士。

朱純臣和周奎,一個是李自成的暗樁,一個是崇禎朝的大臣,兩個人各懷心事,朱純臣是要給他們暗中搞破壞,而周奎則是因爲沒有及時抱緊吳三桂的大腿地位急劇下降,這才決定鋌而走險,他覺得只要做掉吳三桂,派一個心腹武將掌管關寧軍,到時候自己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誰也休想騎在自己頭上!

就這樣這個匆匆成立的朝廷還未大放光彩就已經搖搖欲墜了。

第80章 天子怒第84章 奪糧第7章 山上有座廟楊林和戴小蟲二第69章 李公子不是制將軍第90章 盛京的尾聲第25章 咱們反清吧第21章 穩坐泰山的周遇吉第201章 成都爭奪戰第49章 皇上醒了第79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45章 論圈養和放養第249章 病倒第60章 宴無好宴(上)第17章 實戰是檢驗戰力的唯一標準第88章 關外的黑夜(二)第8章 河洛軍主帥第458章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第320章 大婚(九)第135章 巢湖水匪第79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11章 自毀棟樑第205章 大西軍的反撲第106章 紅顏第55章 逃脫第135章 巢湖水匪第533章 兄弟第132章 訓誡第3章 出路和胖哥哥第185章 烽火待燃第108章 吳三桂的威脅第193章 商隊第213章 拜見皇上第215章 宴請第79章 天羅地網第45章 拔刀相向第185章 烽火待燃第67章 男神李巖第181章 月黑風高夜第92章 紅顏禍水第214章 論事第17章 實戰是檢驗戰力的唯一標準第5章 文人風骨第19章 天不亡我李自成第159章 碭山山賊第27章 爲難的交易第90章 滿清之主第1章 浪子回頭的少年第51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19章 實戰是檢驗戰力的唯一標準第102章 將河洛軍挫骨揚灰第150章 水上激戰第181章 月黑風高夜第54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72章 左良玉訓子第194章 商隊(三)第12章 漢人不打漢人第342章 年關第13章 反出營去第57章 最後的夜話第100章 奉陪到底第213章 拜見皇上第122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19章 忠魂依舊保遼東第234章 大亂第63章 請戰第190章 蔡府第7章 護院教頭胡德一第71章 皇宮第490章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第58章 心正者天地皆浩然正氣第22章 勸降第143章 巢湖水軍第550章 最是皇家無情第38章 霍州之戰(7)第1章 夢中的洛陽城和現實的紅月亮第26章 老夫不奉陪第191章 談不攏第68章 割袍第366章 吃飽纔是硬道理第61章 光明便是光明第46章 把蘇州這潭水攪渾第61章 決斷第89章 關外的黑夜(三)第188章 分兵(二)第73章 出征第24章 三人遊第167章 進退維谷第90章 盛京的尾聲第6節 大明文學院第18章 山大王第168章 圍村第65章 威脅第96章 進京勤王第1章 李自成來使第144章 戰事不利第95章 召陳奇瑜回京第49章 皇上醒了第78章 揮斥方遒第52章 歸順
第80章 天子怒第84章 奪糧第7章 山上有座廟楊林和戴小蟲二第69章 李公子不是制將軍第90章 盛京的尾聲第25章 咱們反清吧第21章 穩坐泰山的周遇吉第201章 成都爭奪戰第49章 皇上醒了第79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45章 論圈養和放養第249章 病倒第60章 宴無好宴(上)第17章 實戰是檢驗戰力的唯一標準第88章 關外的黑夜(二)第8章 河洛軍主帥第458章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第320章 大婚(九)第135章 巢湖水匪第79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11章 自毀棟樑第205章 大西軍的反撲第106章 紅顏第55章 逃脫第135章 巢湖水匪第533章 兄弟第132章 訓誡第3章 出路和胖哥哥第185章 烽火待燃第108章 吳三桂的威脅第193章 商隊第213章 拜見皇上第215章 宴請第79章 天羅地網第45章 拔刀相向第185章 烽火待燃第67章 男神李巖第181章 月黑風高夜第92章 紅顏禍水第214章 論事第17章 實戰是檢驗戰力的唯一標準第5章 文人風骨第19章 天不亡我李自成第159章 碭山山賊第27章 爲難的交易第90章 滿清之主第1章 浪子回頭的少年第51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19章 實戰是檢驗戰力的唯一標準第102章 將河洛軍挫骨揚灰第150章 水上激戰第181章 月黑風高夜第54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72章 左良玉訓子第194章 商隊(三)第12章 漢人不打漢人第342章 年關第13章 反出營去第57章 最後的夜話第100章 奉陪到底第213章 拜見皇上第122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19章 忠魂依舊保遼東第234章 大亂第63章 請戰第190章 蔡府第7章 護院教頭胡德一第71章 皇宮第490章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第58章 心正者天地皆浩然正氣第22章 勸降第143章 巢湖水軍第550章 最是皇家無情第38章 霍州之戰(7)第1章 夢中的洛陽城和現實的紅月亮第26章 老夫不奉陪第191章 談不攏第68章 割袍第366章 吃飽纔是硬道理第61章 光明便是光明第46章 把蘇州這潭水攪渾第61章 決斷第89章 關外的黑夜(三)第188章 分兵(二)第73章 出征第24章 三人遊第167章 進退維谷第90章 盛京的尾聲第6節 大明文學院第18章 山大王第168章 圍村第65章 威脅第96章 進京勤王第1章 李自成來使第144章 戰事不利第95章 召陳奇瑜回京第49章 皇上醒了第78章 揮斥方遒第52章 歸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