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問鼎中原的心

祖大壽在一旁開口說道:“大帥,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咱們現在軍中都在傳,說是對面請來了鬼兵,誰也不敢出戰了,我只能請來驅鬼的道士,這才讓軍心穩定下來。”

吳三桂開口說道:“對面用的什麼東西我暫且還不知道,但是應該是一種火器,絕對不是他們所說的什麼鬼兵,這種東西一直是陳奇瑜應該用的,怎麼會跑到南邊的朝廷手裡?”

祖大壽慢慢地問道:“難不成是陳奇瑜真的投靠了南邊的朝廷?”

就在這個時候,王屏藩也來到了近前:“聽聞大帥身體康復,特來問候。”見吳三桂點點頭他又接着說道:“末將作戰不利,損兵折將,還請大帥責罰。”

吳三桂擺擺手:“當日我也曾在高臺觀戰,這件事不怪你,咱們的新兵跟人家的新兵確實有不小的差距。幸虧他們的人少,要不然這將來便是關寧軍的勁敵。”

王屏藩見吳三桂沒有怪罪他,立刻說道:“末將願意點齊五千關寧老兵,將功折罪。”

吳三桂擺擺手,看着祖大壽:“舅父,這場仗咱們還能打得下去嗎?”

祖大壽嘆了一口氣:“大帥,不是我說,咱們這場仗贏下了末將有八成的把握。只是贏下這場仗之後呢?眼前的不過是大明朝廷的冰山一角罷了,他們既然佔據了大明的半壁江山,想必手底下最少也要有十萬的軍伍,到時候只怕咱們累都累死了,也打不下南京城啊,況且滿清入關在即,咱們馬上就要腹背受敵了。”

吳三桂也嘆了一口氣:“天下之大竟然沒有我吳三桂容身之地,難不成真的是天要亡我嗎?”

祖大壽開口說道:“如今之計,只有想辦法脫身了,南北都打不過,只能打東西的主意了。”

吳三桂眼前一亮:“你是說?”

祖大壽點點頭:“到了咱們抉擇的時候了。

”說着屏蔽了左右,低聲問道:“長伯,你是想問鼎天下還是想享受永世繁華?”

吳三桂想了想,開口說道:“自從我立了朱慈烺做皇帝,好像再沒了退路,我若是不問鼎天下,只怕別人也不會放過我的。”

祖大壽擺擺手:“南北二主都是胸懷天下的人物,只要你願意,永世繁華絕對不成問題。但是你若想問鼎中原,就要從東西打算了。東面是李自成,他雖然不好惹,但是你若去搶一塊地盤自由發展還是很容易的。西面的話就務必得滅掉周遇吉,可是這個人帶兵打仗有一套不容易對付,背後還站着整個南明,所以要是稱王稱霸還是去和李自成一較高下爲好。”

吳三桂想了想:“咱們前些天還和李自成並肩作戰,如今卻要和他刀兵相見,是不是有些不太道義。”

祖大壽聽到這裡倒笑了:“跟這幫反賊講什麼道義,他們心中都沒有君父哪裡有什麼禮義仁智信之類的東西,只要咱們避開了南明,南明一定會北上和滿清作戰,到時候便是咱們漁翁得利的時候,咱們所需要的不過是在那邊發展勢力,況且那邊離着蒙古又近,咱們的馬匹來源也不用擔憂了。”

吳三桂點點頭:“就按舅父說的辦,這南明和滿清兩塊硬骨頭還是讓他們自己狗咬狗吧,咱們去看看李自成過得怎麼樣了,畢竟寧錦大戰,李自成麾下精銳盡失,聽說他還把自己的軍師趕跑了。真是沒有什麼做皇帝的命啊。”

當天夜裡吳三桂便點齊人馬連夜向着真定府而去,打算趁着李自成那邊還沒有防備走井陘進山西先搶佔一塊地盤再說。

再說盧曉航第二天準備好了戰陣打算和吳三桂練練手,誰知道對面已經空空的一片了,不久之後黑衣衛傳來消息,吳三桂出現在了真定府。盧曉航這才明白過來吳三桂打的什麼主意,開口笑道:“看來還是高估了吳三桂,只打了一仗他就跑了。真是一個投機主義者。”

宋獻策苦笑一聲:“他是跑了,咱們現在可爲難了,若是進軍京師,哪裡人生地不熟,而且都是被搜刮了數次的百姓,根本就不可能有糧食,咱們去收不到糧食不說還得往裡面倒貼不少糧食,再和滿清作戰,那可是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對啊。

盧曉航也很無奈:“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咱們總不能眼睜睜看着他們進關屠戮我大明的百姓。而且北邊牆高城堅,極利於咱們守城作戰,不管怎麼說咱們北邊也是咱們大明的國土不能眼睜睜看着它落入異族的手中。”

宋獻策也知道若是將京師之地拱手相讓,這個大明就成了宋朝,到時候再也無關可守,只能碎碎納銀,年年進貢,這絕對是要和石敬瑭一樣背上千古罵名的,所以宋獻策點點頭:“皇上想要怎麼做便怎麼做吧,雖然南邊今年收成不好,但是要七大家去弄點糧食來還是很容易的。總之是爲了填飽肚子,豆子高粱什麼的摻着吃,也夠了。”

盧曉航也點點頭:“既然如此,你馬上去準備。全面接手京師的領土,另外將南京城的朝廷前往京師。”

宋獻策面露驚疑之色:“皇上,如此一來咱們可就徹底沒有退路了,到時候只能全力以赴了。”

盧曉航笑了笑:“要的便是全力以赴,要不然你以爲我就一個人過去,京師的百姓能相信咱們是來救他們的?另外京師這些時日可能會有疫情,立刻着手準備京師的衛生工作,萬萬不可讓咱們的人進去傳上了瘟疫。”

盧曉航記得前世有一本什麼書上寫的便是這段時間京師瘟疫橫行,京營的戰鬥力不足一成,這才導致了李自成進攻京師一戰而下,要知道李自成在京師腳下開出的條件不過是一個河南王,崇禎不知道京營的戰鬥力所以纔沒有答應,否則李自成早就退兵了,哪裡還有以後的故事。當然時間太久了盧曉航也忘了這是不是正史還是傳說,總之早做準備是沒錯的。

第137章 條件第17章 勸完一家還有一家第61章 宴無好宴(下)第11章 李自成出山第27章 京師還是南京第23章 楊林和戴小蟲(1)第9章 開倉放糧第79章 炮灰第56章 下毒第35章 讓你們久等了第89章 聽聞太后與攝政王有染第35章 暗流涌動真定府第44章 跟着我去看戲第209章 惡人先告狀第135章 巢湖水匪第445章 潼關第63章 請戰第490章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第224章 命懸一線第96章 進京勤王第72章 出兵(二)第143章 巢湖水軍第49章 清算第30章 豫親王戰死了?第62章 血濺當街第71章 皇宮第44章 跟着我去看戲第87章 朝會第112章 明殤(二)第49章 人情世故第133章 阮大鋮第35章 蓄勢待發第7章 私怨不擋國事第66章 吳三桂被殺了?第60章 大局已定第37章 蘇州行第224章 命懸一線第87章 關外的黑夜第39章 談一筆買賣第219章 成都攻防戰第225章 沒有奇蹟第46章 京師亂第92章 紅顏禍水第256章 密謀第65章 無奈的老錢第2章 醒在洛陽城第41章 蘇州的夜第13章 反出營去第38章 蘇州盜門第22章 勸降第175章 張獻忠第31章 你怎麼瘦了第233章 城外事第63章 好死不如賴活着第73章 出征第30章 洛陽盧曉航求見莫秋蝶姑娘第5章 大婚(五)第70章 總哨爺之殤第6章 兒女第51章 藥到病除第91章 爲君相思君知否第7章 私怨不擋國事第77章 鬆錦第200章 成都大逃亡(三)第1章 大明錢莊第52章 做官不好玩第61章 宴無好宴(下)第19章 實戰是檢驗戰力的唯一標準第539章 底氣要足,可見血第199章 成都大逃亡(二)第72章 出兵(二)第17章 大順使者團第171章 忍別離第381章 見血第57章 捉鬼(上)第8章 小火炮第26章 仁壽坊第54章 同一個世界第174章 蜀王第27章 忠臣義士第62章 大略第64章 騎兵對衝第42章 亂戰第120章 強勢出場第170章 三巴掌第191章 談不攏第211章 商人遇見兵第68章 割袍第69章 李公子不是制將軍第62章 夜闖葉府第6章 大婚(六)第88章 援兵第223章 一根繩上的螞蚱第181章 月黑風高夜第2章 衍聖公第107章 搶人第20章 借糧食第16章 奪軍整營第134章 江南巡撫第290章 亂起
第137章 條件第17章 勸完一家還有一家第61章 宴無好宴(下)第11章 李自成出山第27章 京師還是南京第23章 楊林和戴小蟲(1)第9章 開倉放糧第79章 炮灰第56章 下毒第35章 讓你們久等了第89章 聽聞太后與攝政王有染第35章 暗流涌動真定府第44章 跟着我去看戲第209章 惡人先告狀第135章 巢湖水匪第445章 潼關第63章 請戰第490章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第224章 命懸一線第96章 進京勤王第72章 出兵(二)第143章 巢湖水軍第49章 清算第30章 豫親王戰死了?第62章 血濺當街第71章 皇宮第44章 跟着我去看戲第87章 朝會第112章 明殤(二)第49章 人情世故第133章 阮大鋮第35章 蓄勢待發第7章 私怨不擋國事第66章 吳三桂被殺了?第60章 大局已定第37章 蘇州行第224章 命懸一線第87章 關外的黑夜第39章 談一筆買賣第219章 成都攻防戰第225章 沒有奇蹟第46章 京師亂第92章 紅顏禍水第256章 密謀第65章 無奈的老錢第2章 醒在洛陽城第41章 蘇州的夜第13章 反出營去第38章 蘇州盜門第22章 勸降第175章 張獻忠第31章 你怎麼瘦了第233章 城外事第63章 好死不如賴活着第73章 出征第30章 洛陽盧曉航求見莫秋蝶姑娘第5章 大婚(五)第70章 總哨爺之殤第6章 兒女第51章 藥到病除第91章 爲君相思君知否第7章 私怨不擋國事第77章 鬆錦第200章 成都大逃亡(三)第1章 大明錢莊第52章 做官不好玩第61章 宴無好宴(下)第19章 實戰是檢驗戰力的唯一標準第539章 底氣要足,可見血第199章 成都大逃亡(二)第72章 出兵(二)第17章 大順使者團第171章 忍別離第381章 見血第57章 捉鬼(上)第8章 小火炮第26章 仁壽坊第54章 同一個世界第174章 蜀王第27章 忠臣義士第62章 大略第64章 騎兵對衝第42章 亂戰第120章 強勢出場第170章 三巴掌第191章 談不攏第211章 商人遇見兵第68章 割袍第69章 李公子不是制將軍第62章 夜闖葉府第6章 大婚(六)第88章 援兵第223章 一根繩上的螞蚱第181章 月黑風高夜第2章 衍聖公第107章 搶人第20章 借糧食第16章 奪軍整營第134章 江南巡撫第290章 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