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朝會

search;

多鐸疑惑地看着多爾袞:“二哥,你要知道,他們若是斷了咱們的糧道,咱們雖說可以劫掠,但是軍心總會不穩,再加上他們回去控制了盛京,咱們咱們手下的這些人可就不知道跟誰一夥的了,到時候咱們極有可能衆叛親離,人頭不保。”

多爾袞笑了笑:“哈哈,想不到你也開始想這些事情了,看起來你總算長大了也終於能獨當一面了。”

多鐸有些着急了:“二哥,你有沒有聽懂我在說什麼?都這個時候你怎麼還笑得出來?”

多爾袞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吧,如果二哥真的只有你看到的這點實力,那麼黃太吉早就把你二哥我千刀萬剮了,我根本活不到今天,我之所以放他們回去,也是一個機會。這是小皇帝的機會,也是我的機會。”

多鐸面露驚疑之色:“二哥你的意思是說?”

多爾袞沒有說話,搖搖頭說道:“咱們這一次怕是打不下來山東了,不過對於咱們來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咱們就在關外等着,等他們這些漢人打起來咱們再入關便是,至於東江鎮的大明水師,回去之後要找耿仲明和孔有德商議一下,總要造出屬於咱們的大船來,這海上的事情不能任憑他們說了算。”

滿清撤軍在即,山東的周遇吉繃緊了弦想要和他們打一仗,誰知道竟然沒有開始就結束了,讓周遇吉虛驚一場。

其實歷史之上滿清根本就沒有佔領天下的意思,他們不過是想打破京師然後掠奪一番,結果打着打着發現根本沒有什麼抵抗的戰力,吳三桂追着李自成從京師打到了湖北,他本來想的是請滿清出關,滿清一看這種情形哪兒還能回去,天下毫不費力都打下一半來了,那還猶豫什麼,就坐江山吧。就這樣纔有了大清二百多年的江山。

倘若當時京師的人能有揚州、嘉定等人的氣節,滿清未必就有了侵佔天下的野心,再加上漢八旗的攻無不克,滿清這才覺得江山自己未必也坐不了。

所以這個時候多爾袞對漢人的江山並沒有很大的想法,在他看來自己頭上還有一位呢,什麼時候沒了什麼時候這江山打下來纔是自己的,否則都不一定是誰的呢。在後世的歷史上那樣,多爾袞未必不後悔沒有提前解決了小皇帝,結果進關之後小皇帝的皇位更是根深蒂固,導致自己到死都沒有解決他,死了之後還被挖墳掘墓。

所以當這個機會出現之後,多爾袞比打下了山東都要高興,只要自己成了大清之主,八旗在手,天下哪裡去不得?

再說阿濟格和濟爾哈朗的突然撤軍,讓盧曉航也鬆了一口氣,這一仗雖然沒有打多長時間,但是河洛軍已經有了七千的傷亡,再打下去估計這河洛軍怕是要重新招人了,所幸這一次只是試探性進攻,多爾袞沒有打下整個大明的想法,盧曉航也就不必誓死抵擋。可以將目光放在陝西地界了,這一次多爾袞回去之後,滿清必定又是一次動盪,但是這一次動盪之後,只要多爾袞不死,再也不會有動盪。

盧曉航知道這其實也算個機會,但是自己若是步步緊逼,滿清八旗放棄舊怨同仇敵愾,自己未免成了滿清的救命恩人。

只要滿清亂起來,自己就有機會先對付李自成,畢竟自己聽說他最近正在進行大改革,歷史之上若不是吳三桂拼了命似的追他,李自成未必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畢竟在農民軍裡面他可是實打實的打不死的小強,可是吳三桂追的太緊了,連喝口水的機會都沒有給他,這才追得他衆叛親離,最後生死不明,再無東山再起的機會。

所以對於李自成堅決不能小視,不然到時候自己會吃大虧的。

再說阿濟格和濟爾哈朗帶着殘兵向着關外跑去,很快便到了山海關,讓他們極爲高興的是,守關的將領一看是他們兩位,想都沒想便開了城門,進去之後阿濟格更高興了,守關的將領不知道爲什麼竟然是他的舊將,還未等他說話,那名將領便開口了:“奴才不管將軍想要做什麼,只要是將軍吩咐的奴才必定做到。”

這個將領也不傻,看到這兩位將軍帶着殘兵跑了回來,還沒有見多爾袞的蹤影,所以前方必定是出事了,這個時候當然要說該說的話,否則的話不管阿濟格想要做什麼,自己都會是人頭不保的結局。

阿濟格笑了笑:“瑪爾丹,你很好,我做什麼事情先不能告訴你,但是你要記住你要斷了供應關內的糧食,只要十天的時間,多爾袞回來之後你先不要開山海關,只要能拖到我回來,那我便許你百世榮華!”

瑪爾丹當即跪倒在地:“奴才必定不負將軍所託。”

看着阿濟格和濟爾哈朗遠去的背影,瑪爾丹的副將低聲說道:“就算將軍不願意聽,奴才也要說兩句,這英親王不是攝政王的對手啊。”

瑪爾丹冷笑一聲:“廢話,當初英親王做旗主的時候,正白旗的旗主說換人便換成攝政王了,自從攝政王做了旗主,你可看到過先皇還能換正白旗的旗主?”

“那將軍的意思是?”

“我們都是這盤棋上的棋子,下棋的人讓我們放在那裡就放在那裡罷了,我們其實並沒有這麼重要,所以你也不要在意發生了什麼事,我們的任務是守住山海關,其他的事情與我們無關。”

阿濟格和濟爾哈朗很快便回到了盛京,他們並沒有大張旗鼓地進城,而是偷偷地回到了自己的族中,很快朝廷便在數個人的要求之下召開了朝會。

由於福臨剛剛五歲,還沒有明事理,所以聖母皇太后抱着福臨坐在了龍椅之上,而此時應該在府中被幽禁的豪格也出現在了朝廷之上,不少還未得到消息的人聞到了朝廷上面一絲不尋常的味道。

正紅旗的寧完我站了出來:“臣寧完我收攝政王所委任,與鮑承先大人負責朝中一切事宜,不知今日所爲何事,要召開朝會?”

第178章 血債第207章 城中事第383章 戰事第74章 滄州第143章 巢湖水軍第58章 鬆錦前序第46章 大明河洛軍第60章 洛陽是洛陽第47章 缺失企業文化的白蓮教第124章第7章 護院教頭胡德一第43章 洛陽牡丹好,願與君共賞第42章 亂戰第91章 親切而友好的會談第125章 陳橋曾兵變第5章 大婚(五)第75章 小公子鄭森第40章 抓住了個小矮子第30章 豫親王戰死了?第162章 朕有兵,黑衣有衛第12章 殺雞儆猴第3章 孔胤植第133章 阮大鋮第12章 爭書第58章 鬆錦前序第34章 霍州之戰(3)第40章 遼東傻狍子船隊第63章 請戰第12章 爭書第51章 藥到病除第147章 鄭家村第51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233章 城外事第200章 成都大逃亡(三)第61章 宴無好宴(下)第23章 底細第223章 一根繩上的螞蚱第149章 給我拍死他們第168章 圍村第191章 談不攏第31章 息事第205章 大西軍的反撲第195章 坐而分食第38章 蘇州盜門第70章 說服第396章 站着死第30章 要前途還是要哥哥?第81章 關寧軍第26章 腰纏十萬貫第220章 突如其來的大戰第52章 做官不好玩第50章 夢境第39章 霍州之戰(8)第12章 北鎮府司第33章 霍州之戰(2)第64章 暮色下的七大家(上)第117章 營中的爆炸聲第6章 大婚(六)第37章 潰敗第21章 齊至南京第183章 分兵第62章 血濺當街第74章 反水第231章 異心第74章 滄州第124章第118章 最後的崇禎第60章 原來你是金聖嘆第136章 黃龍第48章 推出去砍了第381章 見血第21章 言多必失第86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四)第396章 站着死第8章 小火炮第23章 河間召對第68章 問鼎中原的心第172章 蜀王求援第53章 將計就計第64章 騎兵對衝第52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57章 毒是我下的第34章 霍州之戰(3)第40章 遼東傻狍子船隊第13章 誤會加深第8章 河洛軍主帥第9章 秘辛(一)第6章 兒女第23章 針鋒相對第24章 洛陽愛情故事第105章 冤家路窄第51章 上中下三策第63章 好死不如賴活着第20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20章 大婚(九)第40章 遼東傻狍子船隊第131章 大明新君第70章 說服第53章 書院之中無君臣第4章 詭秘的周遇吉
第178章 血債第207章 城中事第383章 戰事第74章 滄州第143章 巢湖水軍第58章 鬆錦前序第46章 大明河洛軍第60章 洛陽是洛陽第47章 缺失企業文化的白蓮教第124章第7章 護院教頭胡德一第43章 洛陽牡丹好,願與君共賞第42章 亂戰第91章 親切而友好的會談第125章 陳橋曾兵變第5章 大婚(五)第75章 小公子鄭森第40章 抓住了個小矮子第30章 豫親王戰死了?第162章 朕有兵,黑衣有衛第12章 殺雞儆猴第3章 孔胤植第133章 阮大鋮第12章 爭書第58章 鬆錦前序第34章 霍州之戰(3)第40章 遼東傻狍子船隊第63章 請戰第12章 爭書第51章 藥到病除第147章 鄭家村第51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233章 城外事第200章 成都大逃亡(三)第61章 宴無好宴(下)第23章 底細第223章 一根繩上的螞蚱第149章 給我拍死他們第168章 圍村第191章 談不攏第31章 息事第205章 大西軍的反撲第195章 坐而分食第38章 蘇州盜門第70章 說服第396章 站着死第30章 要前途還是要哥哥?第81章 關寧軍第26章 腰纏十萬貫第220章 突如其來的大戰第52章 做官不好玩第50章 夢境第39章 霍州之戰(8)第12章 北鎮府司第33章 霍州之戰(2)第64章 暮色下的七大家(上)第117章 營中的爆炸聲第6章 大婚(六)第37章 潰敗第21章 齊至南京第183章 分兵第62章 血濺當街第74章 反水第231章 異心第74章 滄州第124章第118章 最後的崇禎第60章 原來你是金聖嘆第136章 黃龍第48章 推出去砍了第381章 見血第21章 言多必失第86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四)第396章 站着死第8章 小火炮第23章 河間召對第68章 問鼎中原的心第172章 蜀王求援第53章 將計就計第64章 騎兵對衝第52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57章 毒是我下的第34章 霍州之戰(3)第40章 遼東傻狍子船隊第13章 誤會加深第8章 河洛軍主帥第9章 秘辛(一)第6章 兒女第23章 針鋒相對第24章 洛陽愛情故事第105章 冤家路窄第51章 上中下三策第63章 好死不如賴活着第20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20章 大婚(九)第40章 遼東傻狍子船隊第131章 大明新君第70章 說服第53章 書院之中無君臣第4章 詭秘的周遇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