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霍州楊家

霍州有一句歌謠,霍州有隻羊,山西三年吃不光。這羊說的便是霍州現成的楊家,他們家的財富有多少,據說半個霍州的土地都是他們家的,跟着他們家混飯吃的人遍佈整個霍州。

如今天下大亂,楊家家主楊鑠目光遠見,早就開始佈施粥食,每天兩頓風雨無阻,早已經是霍州萬家生佛的人物。

李自成要拿富商開刀自然將目標鎖定在了這霍州第一大戶楊鑠的身上,基於先禮後兵的原則,李自成先派出了顧君恩前去楊家借糧食。

楊鑠活了五十年,將楊家的生意擴大了三倍不止,憑藉的便是敏銳的感覺,顧君恩將借糧食的事情一說,楊鑠心裡便透亮了。這大順的軍隊有十萬人左右,自己家的糧食供他們隨便吃吃半年都沒問題。但是楊鑠心裡明白,人窮志短馬瘦毛長。這大順軍隊要是沒飯吃了,就顧不上什麼臉面了,自己這家算是保不住了。

就算自己全力供應他們糧草,但是他們的皇上心裡總會想,這糧食與其掌握在外人手中,不如掌握在他自己手中,到時候侵吞楊家全部家產是輕的,若是對他們全家動手他們可是一點反抗的餘地都沒有。做生意的人無論是在亂世還是在太平盛世都是一塊砧板上的肉,只要有權勢的人一句話,輕則傾家蕩產,重則家破人亡。

楊鑠不禁在心中問自己,這是爲什麼?憑什麼自己憑藉着腦袋賺的銀子別人卻想拿就拿?《大明律》這麼多條律法竟然沒有一條是保護自己這些商人的財產的。但是如今不是怨天尤人的時候,自己必須要做點事情,爲了家族的延續。

顧君恩走了之後,楊鑠叫來了自己的三個兒子:“今天晚上你們三個便收拾收拾去鄉下避難吧。就算咱們家這一次怕是躲不過這一劫了。”

大兒子楊樹聽到這裡開口說道:“父親,他們要糧咱們給他們糧食便是了,爲什麼要逃跑呢?”

楊鑠苦笑一聲對他說道:“你以後買上些土地,當財主便好,最後別摻合做生意的事情,父親的本事你沒有學到,鬥不過那些奸猾的生意人。

楊樹聽到這裡還想再說什麼,他的三弟楊林拉着他:“大哥,這大順雖然建了朝廷,但是本質上還是反賊,萬萬不可將他們當成朝廷,況且就算是大明的朝廷也不見得不眼饞咱們這家產,咱們家眼下就是他們眼裡的一塊肥肉,怎麼吃都是人家說了算,吃不夠還要找咱們算賬。”

老二楊森聽到這裡臉色一變:“不會吧,他們大順軍又不是第一次來霍州,前一次他們從陝西打過來不是也沒把咱們怎麼樣麼?”

楊林擺擺手:“今時不同往日,當初大順軍一心要奪了大明的江山,自己坐天下,自然會擺出一副正規朝廷的樣子來,要得到天下人的認可。但是現在據說他們先是敗走京師,又被南明朝廷的人打了過來,他們現在的目的不過是將大順朝廷撐下去,絕對不會在乎什麼什麼名聲了。”

楊鑠目露驚疑之色:“林兒,這些話是誰跟你說的?”

“沒人跟我說,我自己推斷出來的。”

楊鑠哈哈大笑:“楊家列祖列宗保佑,我楊家終於草雞窩裡出了鳳凰。”說着從懷裡拿出了九十萬兩的銀票:“這是爲父在派人在河南大明錢莊存下的銀票,只是咱們家產雖然多,但是大多數是土地,況且爲父當初不過是想留一條後路,所以只存九十萬兩,本來想平分給你們三個的,現在不必了。”

說着楊鑠將九十萬兩銀票一分爲二:“樹兒、森兒你們兩個過來,一人拿四十五萬兩。”

楊家畢竟是霍州最大的家族,一般大家族之中這兄弟的情感就不會很單純,因爲家主的誘惑力擺在那裡,明爭暗鬥往往每天都在發生。剛纔楊林搶了兩個哥哥的風頭,兩個哥哥嘴上不說心裡十分不喜,但是如今見父親將三弟原本的銀票分給了自己,臉上瞬間露出了狂喜之色。

在他們看來,被父親誇讚有什麼用?只有拿到了實際的好處,纔是真正的硬道理。

誰知道楊林看到這種情況面不改色,眼看着兩位哥哥分完了屬於自己的銀票,然後在父親的示意下離開了這間屋子。

楊樹和楊森出門便開始嘀咕,難不成是父親偏向三弟,手裡還有銀票留給他?爲什麼要把自己請出來?但是越是大家族,這父親的威嚴越高,他們可不敢違逆了父親,不然到時候絕對會一無所有。

楊鑠留下了楊林,開口說道:“你大哥和你二哥拿走了原本屬於你的銀票,你有意見麼?”

楊林笑了笑:“大哥和二哥以後賺銀子不同意,多分給他們一點也是應該的。”

楊鑠滿臉欣慰之色:“林兒,爲父這些年一直做生意,沒有注意到你竟然成長到了如此地步。按理來說你還沒有十六歲,所以不能觸碰家裡的生意,真是想不到你今天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

楊林臉色一紅:“父親過獎了,我還沒有什麼本事。”

楊鑠擺擺手:“你要知道,爲父一生的願望便是你們兄弟三人能夠出將入相,光耀門楣,可是你大哥和你二哥資質平庸,想要跟爲父比都不夠格,更何況出將入相。但是你不同,如今大明文學院已經開始招生,你這便收拾收拾前去入學吧,爲父相信,只要你能在裡面學上三年五載,到時候南明朝堂之上必定有你一席之地。”

楊林點點頭:“父親一定給我留了什麼進身之階吧?”

楊鑠滿臉掩蓋不住的狂喜之色:“沒錯,現在爲父覺得你必定能帶着楊家振興!霍州南二十里有一個鳳棲嶺,前些日子有人來稟報我說發現了一個鐵礦,爲父已經將此事瞞下,現在那裡有咱們的私兵駐守,只要你到了南明那邊,便可以將此事說出,到時候再去讀書,那便是你的機會了。這是我的印信,只有看到了這印信,他們纔會帶你尋找那處鐵礦。”

第58章 解藥第76章 激戰城頭第138章 爭辯第144章 戰事不利第445章 潼關第344章 隱忍第95章 召陳奇瑜回京第226章 痕跡第342章 年關第44章 跟着我去看戲第72章 左良玉訓子第28章 開恩科第51章 藥到病除第47章 殿下可曾聽過三國第179章 過險灘第77章 鬆錦第217章 成都亂(二)第127章 算計第97章 河南義師第261章 雙喜臨門第40章 霍州之戰(9)第75章 小公子鄭森第81章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第45章 月黑風高夜第51章 上中下三策第7章 私怨不擋國事第344章 隱忍第53章 書院之中無君臣第18章 山大王第219章 成都攻防戰第59章 警明鐘響第24章 三人遊第191章 談不攏第28章 祭旗第34章 四好青年盧曉航第396章 站着死第73章 左良玉掌兵第1章 大明錢莊第101章 全面作戰第3章 孔胤植第43章 我看你們兄弟還是去唱戲吧第85章 網中之魚第166章 你要滅我白蓮教?第113章 明殤(三)第26章 腰纏十萬貫第93章 天下沒了還可以再打第181章 月黑風高夜第24章 官職任你挑選第64章 反覆無常是小人第187章 無計可施第40章 霍州之戰(9)第41章 油鍋面前第187章 無計可施第119章 長平公主第143章 巢湖水軍第141章 站隊第223章 一根繩上的螞蚱第84章 奪糧第48章 比試第21章 齊至南京第43章 洛陽牡丹好,願與君共賞第66章 吳三桂被殺了?第218章 成都亂(三)第50章 你的六神第51章 上中下三策第13章 反出營去第15章 夜訪第4章 顧君恩第7章 火炮手第49章 人情世故第47章 致命的缺陷第91章 親切而友好的會談第33章 我爺爺是誰第26章 朝廷來使第28章 暗流第55章 留下調查第4章 重開百家第102章 將河洛軍挫骨揚灰第201章 成都爭奪戰第159章 碭山山賊第31章 忍痛第20章 借糧食第43章 洛陽牡丹好,願與君共賞第122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101章 全面作戰第62章 三份急報第161章 山有賊,佳人有影第2章 變化的天下楊林和戴小蟲二第151章 跳翻船第256章 密謀第29章 亂起第109章 分頭遊說第31章 忍痛第145章 鄭氏後裔第233章 城外事第61章 宴無好宴(下)第55章 夜宴第344章 隱忍第102章 將河洛軍挫骨揚灰
第58章 解藥第76章 激戰城頭第138章 爭辯第144章 戰事不利第445章 潼關第344章 隱忍第95章 召陳奇瑜回京第226章 痕跡第342章 年關第44章 跟着我去看戲第72章 左良玉訓子第28章 開恩科第51章 藥到病除第47章 殿下可曾聽過三國第179章 過險灘第77章 鬆錦第217章 成都亂(二)第127章 算計第97章 河南義師第261章 雙喜臨門第40章 霍州之戰(9)第75章 小公子鄭森第81章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第45章 月黑風高夜第51章 上中下三策第7章 私怨不擋國事第344章 隱忍第53章 書院之中無君臣第18章 山大王第219章 成都攻防戰第59章 警明鐘響第24章 三人遊第191章 談不攏第28章 祭旗第34章 四好青年盧曉航第396章 站着死第73章 左良玉掌兵第1章 大明錢莊第101章 全面作戰第3章 孔胤植第43章 我看你們兄弟還是去唱戲吧第85章 網中之魚第166章 你要滅我白蓮教?第113章 明殤(三)第26章 腰纏十萬貫第93章 天下沒了還可以再打第181章 月黑風高夜第24章 官職任你挑選第64章 反覆無常是小人第187章 無計可施第40章 霍州之戰(9)第41章 油鍋面前第187章 無計可施第119章 長平公主第143章 巢湖水軍第141章 站隊第223章 一根繩上的螞蚱第84章 奪糧第48章 比試第21章 齊至南京第43章 洛陽牡丹好,願與君共賞第66章 吳三桂被殺了?第218章 成都亂(三)第50章 你的六神第51章 上中下三策第13章 反出營去第15章 夜訪第4章 顧君恩第7章 火炮手第49章 人情世故第47章 致命的缺陷第91章 親切而友好的會談第33章 我爺爺是誰第26章 朝廷來使第28章 暗流第55章 留下調查第4章 重開百家第102章 將河洛軍挫骨揚灰第201章 成都爭奪戰第159章 碭山山賊第31章 忍痛第20章 借糧食第43章 洛陽牡丹好,願與君共賞第122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101章 全面作戰第62章 三份急報第161章 山有賊,佳人有影第2章 變化的天下楊林和戴小蟲二第151章 跳翻船第256章 密謀第29章 亂起第109章 分頭遊說第31章 忍痛第145章 鄭氏後裔第233章 城外事第61章 宴無好宴(下)第55章 夜宴第344章 隱忍第102章 將河洛軍挫骨揚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