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山下有座書院

??第二天早上,盧曉航和莫秋蝶、蔡薔薇吃過飯,便跟着人向着大明文學院走去。

大明文學院在洛陽城東首陽山腳下,因“日出之初,光必先及”而得名,因爲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餓死而聞名,但是全國各地首陽山就有七個,每一處都說自己纔是真正的首陽山,但是究竟伯夷、叔齊餓死在那座山上已經不可考究了。

古人的書院很少建於鬧市之中,一來聖人門下弟子儘量少與商賈打交道,鬧市之中誘惑太多,很容易讓心志不成熟的年輕人走上彎路,毀了一批好苗子。二來縱情山水之間可以陶冶情操,與古人前事相論證更能觸動內心身處的情感,促進佳作的產生。三來書院之中人員過多,極易與周圍當地人產生衝突,若是每日都是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纏身,那也不必進學了。

所以基本上所有的書院都不會建在城池的裡面,哪怕到了後世,許多大學的選址依然選在城市偏僻的郊區便是這個道理。但是後世經濟發達,每一處大學周圍必定會形成一個固有的產業鏈,所有鬧市該有的娛樂場所基本都有,各大商戶趨之若鶩,圍在大學城周圍,反而將古人的初衷改變了。不過後世主要是爲了緩解城市交通和人員壓力,倒是沒有古人這麼多講究了。

洛陽周圍有邙山、荊紫山、龍門山、首陽山、嵩山等多座山脈,首陽山是孔胤植親自挑選的。

邙山是道教聖地,相傳爲老子煉丹之處,上有上清宮,雖說儒道並重,但是孔胤植一個單純的儒家傳人絕對不喜歡和道教摻合在一起。

龍門山是後世龍門石窟所在地,龍門石窟以伊河爲界,分爲東山西山,東山香山,西山便是龍門山,既然放棄了道教色彩的邙山,自然也不會選取佛教色彩的龍門山,因爲畢竟儒道還能說不分家,儒佛可是說不到一塊去。

金紫山北麓產金,故又名金子山,在孔胤植看來未免太俗,嵩山南麓有一座嵩陽書院,乃是宋代所建,先後在這裡講學的有范仲淹、司馬光、程顥、程頤、楊時、朱熹、李綱、範純仁等二十四人,乃是儒家四大書院之一,但是嵩陽書院雖好,對於整個大明來說未免太小。

孔胤植要在那裡選址,必然要動土,他不願意損毀先人遺蹟,所以便選在了首陽山。

首陽山寓意好,象徵着第一束陽光所照之地,又有伯夷、叔齊珠玉在前,能讓學生們時刻提醒自己風骨的重要性,十分符合孔胤植的理念。

洛陽城池距離首陽山有一百里左右的距離,這個距離剛剛好,一方面城裡的人和書院的人不至於互相影響,另一方面書院的雜役去城裡採買糧食等東西也算得上方便。

盧曉航帶着莫秋蝶和蔡薔薇,坐了一上午的馬車才趕到書院附近的範圍,三個人下了馬車,倒也沒有什麼顛簸的感覺,畢竟這首陽山大明文學院動工之前,道路便已經修好了,因爲建造書院確實需要很多東西,要從城裡運到首陽山腳下,所以元才良第一件事便是把路修得平穩寬敞,比官道還舒服。

盧曉航搖了搖身子抱怨道:“坐了一上午馬車屁股都麻了,實在是自討苦吃。”

蔡薔薇在一旁吃吃地笑道:“夫君還是體態豐盈的緣故,我們姐妹倒是沒什麼感覺呢。”

盧曉航伸手捋順額上的髮絲,不屑地說道:“我就是這麼胖,你奈我何?不服氣你咬我啊?”

莫秋蝶也笑了:“都已經是一國之君了,馬上要做父親的人了,還是這麼沒個正行,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選你做了這大明的皇上的。”

盧曉航左右看了一眼,盯得兩個人有些不好意思了,蔡薔薇硬起頭皮開口問道:“你看什麼?”

“我看看你們兩個人發燒了麼,前幾天還是要死要活的爭着,這又好得穿一條褲子了,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古人誠不欺我。”

兩個人想起了前幾天的尷尬,面色一紅,紛紛轉過身互相挽着說笑着向着書院走去,看起來不打算理盧曉航了。

盧曉航看着兩個和好如初,心中長出了一口氣,默默嘆道:“家庭戰爭無小事,我這也算是功德圓滿了。”說完便隨跟了上去。

由於這一次主要是爲了緩和他們兩個的關係,所以她們的侍女都沒有帶,周圍不少黑衣衛潛伏着,有的甚至已經握好了手弩,等着出現突發狀況的時候做出緊急反應,他們不知道書院之內的事情,之前也沒有和書院進行交流過,因爲孔胤植本身對於錦衣衛這一類人便沒有好感,他們黑衣衛和錦衣衛是一個性質的,孔胤植自然也不會給他們什麼好臉色。

書院之中所有的護衛力量全是河洛軍退下來的老兵,這些老兵要不然是殘疾了,要不然就是年紀大了,孔胤植反而更喜歡用這些人,因爲儒家思想裡面的仁愛,便讓他對這些人天生有一種好感。

這些老兵雖然行動不便,但是竟然豐富,眼光毒辣,又因爲以傷殘之身反而被招到書院聖人傳道的地方站崗,心中都是充滿了幹勁,有十分力氣能用出十二分力氣,整個書院都處在他們的嚴密防守之下,昨天院長跟他們下令,說今天有一位重要人物來訪,讓他們提起一百分的精神,他們自然瞪大了眼睛,提起了萬分的注意。

眼見到了中午,大道之上突然出現了三個人,書院的守衛瞪大了眼睛,那兩個女子他們不認識,但是中間那個人,化成灰他們也認識,那明明就是河洛軍的主帥啊,這些人都跟着他一起打過仗,眼見自己的大帥來了,這一下可都挺直了胸膛,雖然他們的身體殘了,但是不想讓自己的主帥覺得自己的心也殘了。

盧曉航走到他們近前,看到了眼前的七個守衛,三個沒了右臂,一個沒了左腿,剩下三個年紀已經有五十歲了,這個組合簡直怪異無比,卻又挺直了胸膛拿出了一副意氣風發的樣子。

盧曉航眼眶有些紅了:“你們很好。”

七個人低聲喝道:“大明河洛,衛我河山,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第147章 鄭家村第83章 先發制人第39章 霍州之戰(8)第50章 夢境第90章 盛京的尾聲第366章 吃飽纔是硬道理第169章 拒絕第51章 山下有座書院第273章 刺殺第48章 推出去砍了第16章 奪軍整營第34章 四好青年盧曉航第76章 連環第62章 大略第31章 忍痛第77章 南海惡蛟鄭芝龍第222章 狗皇帝和黃臉賊(二)第39章 談一筆買賣第61章 光明便是光明第79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176章 有伏兵第13章 誤會加深第20章 借糧食第29章 亂起第147章 鄭家村第100章 奉陪到底第228章 希望第183章 分兵第9章 明清之戰第123章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249章 病倒第47章 殿下可曾聽過三國第292章 要銀子還是要命?第23章 底細第214章 論事第37章 水師出海第133章 阮大鋮第75章 小公子鄭森第46章 大明河洛軍第19章 忠魂依舊保遼東第157章 和議第61章 福王非福王第27章 京師還是南京第172章 蜀王求援第204章 諸葛顯靈第234章 大亂第36章 霍州之戰(5)第32章 霍州之戰(1)第42章 對牛彈琴第90章 朕叫朱由崧第87章 家底豐厚第154章 瞬息萬變第200章 成都大逃亡(三)第20章 借糧食第62章 大略第36章 三聲炮響第136章 黃龍第40章 霍州之戰(9)第13章 誤會加深第13章 誤會加深第37章 蘇州行第24章 洛陽愛情故事第67章 男神李巖第101章 全面作戰第37章 水師出海第198章 成都大逃亡第4章 顧君恩第46章 把蘇州這潭水攪渾第41章 蘇州的夜第29章 亂起第21章 言多必失第241章 對質第29章 麗春院第83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第66章 亂世無閒人第12章 殺雞儆猴第64章 暮色下的七大家(上)第54章 傳教第2章 衍聖公第78章 揮斥方遒第3章 冒死以諫第183章 分兵第46章 金牌打手第4章 詭秘的周遇吉第67章 東窗事發第254章 兵書第294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章 大明錢莊第17章 大順使者團第61章 光明便是光明第16章 冥頑不靈的大舅哥第38章 蘇州盜門第100章 奉陪到底第11章 自毀棟樑第52章 歸順第11章 李自成出山第129章 黃雀在後第417章 內亂第53章 轟炸皇城第37章 你連祖宗都敢賣
第147章 鄭家村第83章 先發制人第39章 霍州之戰(8)第50章 夢境第90章 盛京的尾聲第366章 吃飽纔是硬道理第169章 拒絕第51章 山下有座書院第273章 刺殺第48章 推出去砍了第16章 奪軍整營第34章 四好青年盧曉航第76章 連環第62章 大略第31章 忍痛第77章 南海惡蛟鄭芝龍第222章 狗皇帝和黃臉賊(二)第39章 談一筆買賣第61章 光明便是光明第79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176章 有伏兵第13章 誤會加深第20章 借糧食第29章 亂起第147章 鄭家村第100章 奉陪到底第228章 希望第183章 分兵第9章 明清之戰第123章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249章 病倒第47章 殿下可曾聽過三國第292章 要銀子還是要命?第23章 底細第214章 論事第37章 水師出海第133章 阮大鋮第75章 小公子鄭森第46章 大明河洛軍第19章 忠魂依舊保遼東第157章 和議第61章 福王非福王第27章 京師還是南京第172章 蜀王求援第204章 諸葛顯靈第234章 大亂第36章 霍州之戰(5)第32章 霍州之戰(1)第42章 對牛彈琴第90章 朕叫朱由崧第87章 家底豐厚第154章 瞬息萬變第200章 成都大逃亡(三)第20章 借糧食第62章 大略第36章 三聲炮響第136章 黃龍第40章 霍州之戰(9)第13章 誤會加深第13章 誤會加深第37章 蘇州行第24章 洛陽愛情故事第67章 男神李巖第101章 全面作戰第37章 水師出海第198章 成都大逃亡第4章 顧君恩第46章 把蘇州這潭水攪渾第41章 蘇州的夜第29章 亂起第21章 言多必失第241章 對質第29章 麗春院第83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第66章 亂世無閒人第12章 殺雞儆猴第64章 暮色下的七大家(上)第54章 傳教第2章 衍聖公第78章 揮斥方遒第3章 冒死以諫第183章 分兵第46章 金牌打手第4章 詭秘的周遇吉第67章 東窗事發第254章 兵書第294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章 大明錢莊第17章 大順使者團第61章 光明便是光明第16章 冥頑不靈的大舅哥第38章 蘇州盜門第100章 奉陪到底第11章 自毀棟樑第52章 歸順第11章 李自成出山第129章 黃雀在後第417章 內亂第53章 轟炸皇城第37章 你連祖宗都敢賣